导读:本文包含了酞菁前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甘氨酸,苯基,乙酯,复合物,石墨,化合物,水分。
酞菁前体论文文献综述
张佳琳,陈志敏,吴昊,吴峰,肖菲[1](2016)在《酞菁钴(Ⅱ)/还原氧化石墨烯前体法制备高性能钴基纳米片电催化剂及其水分解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和制备高效低成本的析氢和析氧反应电催化剂无疑是破解氢能利用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利用酞菁钴(Ⅱ)与氧化石墨烯之间的π-π作用构筑了酞菁钴(Ⅱ)/还原氧化石墨烯(CoPc/RGO)复合物,并以此复合物为前躯体和模板,采用低温热解和磷化的方法制备了氧化钴纳米片(Co_3O_4 NS)和磷化钴纳米片(CoP NS)。Co_3O_4NS和CoP NS均呈现由纳米粒子(约10 nm)组成的褶皱2D纳米片结构。在碱性电解质溶液中Co_3O_4 NS和CoP NS催化剂分别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析氧和析氢反应活性。以氧化钴纳米片(Co_3O_4 NS)和磷化钴纳米片(CoP NS)分别作为阳极和阴极催化剂组装电化学水分解体系同样表现出良好的全解水性能。这种优异的电催化水分解性能主要是因为催化剂所具有的2D褶皱纳米片结构,这种结构既增大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也使其暴露出更多的活性位点,加快了氧气和氢气泡的脱附排出,进而增强了Co_3O_4 NS和CoPNS的析氧和析氢性能。(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九分会:电化学材料》期刊2016-07-01)
姜燕[2](2011)在《基于不对称酞菁前体化合物的制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酞菁是一类具有18π电子的二维大环共轭结构的化合物,是一种对光和热有较高的稳定性又耐酸耐碱的多功能材料。在酞菁外围上取代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就形成了不对称酞菁,不对称酞菁与传统的对称酞菁相比在结构和性质上都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如不对称酞菁在一般的有机溶剂中有更好的溶解性,具有良好的形成LB膜的能力而且其LB膜具有较强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能,对NO2等气体有很强的敏感性,表现出快速的响应和回复速率。本文第一部分总结了关于不对称酞菁化合物的两个方面,一是合成方法,总结了目前为止所发现的几种不对称酞菁的类型以及它们的合成方法:统计缩合法、高分子载体法、亚酞菁扩环法、半紫菜嗪中间体路线、交叉浓缩法等,并且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以及一些改进的思路;二是不对称酞菁的应用,本文概述了不对称酞菁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二阶非线性光学、气敏传感器、近红外吸收、光动力学疗法、电致发光等领域的一些的应用。第二部分进行了不对称酞菁新合成方法的探究,制备了不对称酞菁的几种前体化合物不对称酞菁的合成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与对称酞菁合成方法相比还很少,而且每种方法几乎都存在缺点,例如提纯分离困难,产率低或是目标分子的合成存在不确定性和随机性等缺点。相信随着新型不对称酞菁的不断合成以及新的合成方法的出现,不对称酞菁一定会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1-05-01)
薛颖,佘远斌,唐应武,宋争林,郭浩波[3](2000)在《新型酞菁光敏剂前体的合成及其性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了四甘氨酸基磷(Ⅲ)-四苯并叁氮杂呵罗的重要前体N-(3,4-二溴苯基)甘氨酸乙酯和N-(3,4-二氰基苯基)甘氨酸乙酯,并采用 Hyperchem 5.1,Gaussian 98等软件以及 MNDO法对拟合成的目标分子四甘氨酸基磷(Ⅲ)-四苯并叁氮杂呵罗的结构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发现四甘氨酸基磷(Ⅲ)-四苯并叁氮杂呵罗可能存在3种异构体,其中2,24位取代的异构体因能生成分子内氢键而更加稳定,更加适合用作光敏剂.(本文来源于《北京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00年S1期)
酞菁前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酞菁是一类具有18π电子的二维大环共轭结构的化合物,是一种对光和热有较高的稳定性又耐酸耐碱的多功能材料。在酞菁外围上取代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就形成了不对称酞菁,不对称酞菁与传统的对称酞菁相比在结构和性质上都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如不对称酞菁在一般的有机溶剂中有更好的溶解性,具有良好的形成LB膜的能力而且其LB膜具有较强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能,对NO2等气体有很强的敏感性,表现出快速的响应和回复速率。本文第一部分总结了关于不对称酞菁化合物的两个方面,一是合成方法,总结了目前为止所发现的几种不对称酞菁的类型以及它们的合成方法:统计缩合法、高分子载体法、亚酞菁扩环法、半紫菜嗪中间体路线、交叉浓缩法等,并且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以及一些改进的思路;二是不对称酞菁的应用,本文概述了不对称酞菁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二阶非线性光学、气敏传感器、近红外吸收、光动力学疗法、电致发光等领域的一些的应用。第二部分进行了不对称酞菁新合成方法的探究,制备了不对称酞菁的几种前体化合物不对称酞菁的合成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与对称酞菁合成方法相比还很少,而且每种方法几乎都存在缺点,例如提纯分离困难,产率低或是目标分子的合成存在不确定性和随机性等缺点。相信随着新型不对称酞菁的不断合成以及新的合成方法的出现,不对称酞菁一定会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酞菁前体论文参考文献
[1].张佳琳,陈志敏,吴昊,吴峰,肖菲.酞菁钴(Ⅱ)/还原氧化石墨烯前体法制备高性能钴基纳米片电催化剂及其水分解性能研究[C].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九分会:电化学材料.2016
[2].姜燕.基于不对称酞菁前体化合物的制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3].薛颖,佘远斌,唐应武,宋争林,郭浩波.新型酞菁光敏剂前体的合成及其性质的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