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球后血流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动脉介入治疗,丁苯酞,阿托伐他汀
球后血流动力学论文文献综述
陈洁[1](2019)在《丁苯酞联合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ICVD病人动脉介入治疗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丁苯酞联合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CVD)病人动脉介入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炎症和凝血因子等的影响。方法:选取ICVD病人1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行动脉介入治疗后常规治疗,给予丁苯酞口服。高剂量组加用20 mg阿托伐他汀口服,每天1次;低剂量组加用10 mg阿托伐他汀口服,每天1次;对照组不加用阿托伐他汀。比较3组病人血流动力学、氧代谢、炎症因子和凝血因子指标,以及治疗9个月后ICVD复发情况。结果:与术后次日比较,3组病人术后14 d的血流动力学、氧代谢、炎症因子和凝血因子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P<0.01),且高剂量组病人以上各项指标均优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P<0.05~P<0.01),低剂量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9个月,高剂量组ICVD复发率均高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P<0.05和P<0.01),而低剂量组和对照组ICVD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对ICVD病人动脉介入后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炎症和凝血因子等功能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20 mg阿托伐他汀长期口服可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获得更为理想的改善效果,进一步降低ICVD复发风险。(本文来源于《蚌埠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陈欣[2](2019)在《综合康复护理对重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重症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福建省立金山医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138例重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7例)和观察组(7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康复护理。护理前后,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心排血量(CO)、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舒张压和收缩压,记录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LVEF、LVEDd、CO及MA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LVEDd和MAP水平水平低于本组护理前和同期对照组,LVEF和CO水平高于本组护理前和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心率、舒张压和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率、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均低于本组护理前和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82%,低于对照组的23.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AMI患者急诊PCI后采取综合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心排血量等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MAP,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文来源于《慢性病学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杨格强,马君择[3](2019)在《针灸联合益气活血法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疗效及对球后血管与颈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针灸联合益气活血法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的疗效及对球后血管与颈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将80例NAIO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灸联合益气活血法治疗。记录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视力视野、视盘各象限视神经纤维层厚度(ATRNFL)、视觉诱发电位(VEP)和球后血管与颈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情况,并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中的视物模糊、暗影遮挡、视疲劳、气少懒言、身倦乏力、面色淡白、头晕或头痛积分及总积分均显着降低(P均<0. 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积分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均<0. 05); 2组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平均视野缺损度(MD)、视野平均敏感度(MS)均显着改善(P均<0. 05),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ATRNFL均显着降低(P均<0. 05),但观察组治疗后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 2组治疗后P100波潜伏期和振幅均显着改善(P均<0. 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 05); 2组治疗后眼动脉(OA)、睫状后短动脉(SPC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和颈内动脉(CA)的PSV、EDV、PI、RI均有显着改善(P均<0. 05),观察组治疗后的以上血管血流参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 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显着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针灸联合益气活血法治疗NAION疗效确切,不仅能够改善临床症状,还能够促进视力恢复,提高视野范围,改善视觉诱发电位,其机制可能与其改善球后血管与颈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有关。(本文来源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24期)
伍珩,刘玉倩,潘连强,蔺嫦燕[4](2019)在《基于个性化的冠脉支架植入后血流动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药物洗脱支架的使用大大降低了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率,但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仍高达10%左右。如何进一步降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不仅与支架-血管间柔顺性失配以及介入引起的血管壁应力异常有关,还受支架植入后血管内血流动力学环境变化影响。目的评估血管支架植入后血管内血流动力学环境变化。方法获取冠脉重度狭窄并植入支架的患者的冠脉CTA数据,构建基于个体化的冠脉叁维模型,根据患者真实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过程,通过有限元方法在叁维模型中完成冠脉支架的虚拟植入。根据支架虚拟植入结构分析结果构建流体分析模型,进行瞬态计算血流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分析,讨论支架植入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支架植入后非支架段血管流体域壁面剪切力(wall shear stress,WSS)分布均匀而平缓,变化梯度小,而且整体上要低于支架段血管;支架段血管流体域WSS波动范围大,变化梯度也较大;血管狭窄最严重的地方WSS值要高于其他血管部位;在支架钢梁附近出现了WSS值小于0.5 Pa的区域。血液流经支架区域过程中,血流作用在血管壁上的垂直压力整体上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支架植入后,支架血管段血流速度低于近端非支架血管段;血流在支架区域明显出现了血流变向和血流分离的现象,特别是在支架U型连接茎区域,流速接近于0。结论支架植入增加了WSS的变化梯度,尤其在支架钢梁附近出现低WSS区域;支架钢梁引起血流方向改变,产生分流、湍流、涡流等扰动流现象,并产生低速血流区域。(本文来源于《医用生物力学》期刊2019年S1期)
刘玉倩[5](2019)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支架后血流动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全球每年约有100万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其中分叉病变约占20%,而其支架后再狭窄率高达30%。频繁的再狭窄不仅和支架与血管的变形、支架与血管顺应性不匹配有关,也和支架后局部血流动力学变化引起的内膜增生有关。因此,本研究目的是探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支架后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及其与再狭窄之间的可能存在的关联。方法选取一例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的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TA)图像,首先用Mimic软件对所获得冠脉CTA数据进行叁维重建得到冠脉血流区域,即冠脉的内表面,然后运用类似虚拟去除斑块的方式建立不均匀壁厚血管壁模型,接下来对所得模型进行支架虚拟置入,整个虚拟置入过程所用的支架球囊均与真实手术中所用相同,并且复制医师真实的术式过程,确保了仿真结果的可靠性,最后根据虚拟植入前的冠脉模型、虚拟植入后的冠脉模型和支架模型分别生成支架前和真实变形后的血流域FEA模型,并利用ANSYS软件通过瞬态CFD分析来模拟动脉血流的流动状态,获得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支架植入后与支架植入前相比,整体的血液流速降低,壁面剪切应力降低,这与支架植入后改善了冠状动脉狭窄,增大了管腔直径有关,支架植入后主支血管远端有振荡的低剪切应力区域,这可能是由支架扩张导致斑块和分叉嵴的移位导致的,分叉外侧壁壁面剪切应力低于内侧壁。结论本研究所用模型为真实个体化几何模型,虚拟植入支架过程也完全按照医生真实操作流程进行模拟,最后进行计算流体力学分析。支架植入前后血液流速和壁面剪切应力发生变化,这种差异可以为从生物力学角度解释分叉病变支架后再狭窄机理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医用生物力学》期刊2019年S1期)
刘永平,宿苑,杨志杰[6](2019)在《Ⅱ型糖尿病患者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与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与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高频超声对糖尿病患者98例及正常对照组61例进行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检测及球后动脉参数的测定。结果糖尿病患者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较正常对照组显着降低(P<0.05);眼底动脉收缩期血流峰值流速(Vs)、舒张末期流速(Vd)较正常对照组也降低(P<0.05);搏动指数、阻力指数高于对照组;糖尿病患者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与球后动脉Vs、Vd均呈线性相关(r值分别为0.63和0.71,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与球后动脉Vs、Vd较正常组织显着降低,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与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说明Ⅱ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发生功能性改变时其微血管的器质性病变也已经开始。(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51期)
张战良,罗俊能,付历[7](2019)在《万汶预扩容联合预防性使用小剂量去氧肾上腺素对老年患者全髋置换手术腰硬联合麻醉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万汶预扩容联合预防性使用小剂量去氧肾上腺素对老年患者全髋置换手术腰硬联合麻醉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8年12月在广东省大埔县人民医院择期拟行全髋置换手术并接受腰硬联合麻醉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万汶+去氧肾上腺素组(HP组)、万汶组+生理盐水组(HS组)及林格氏液+去氧肾上腺素组(RP组),每组20例。叁组患者分别于术前1小时在病房预充输入万汶或林格液500 ml,HP组及RP组均于蛛网膜下腔给药的同时缓慢推注去氧肾上腺素100μg,HS组缓慢推注等容量生理盐水。监测并记录预充前(T_0)、腰硬联合麻醉前(T_1)、腰麻给药后5 min(T_2)、10 min(T_3)、15 min(T_4)及30 min(T_5)的MAP和HR,记录术中低血压、高血压及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术中去氧肾上腺素的使用量。结果:T_1时HP组和HS组MAP均高于RP组;T_2及T_3时HP组MAP高于RP组及HS组,RP组MAP高于HS组,HP组HR低于RP及HS组;T_4及T_5时HP组及RP组MAP高于HS组,HS组HR高于HP组及RP组,RP组高于HP组;HP组去氧肾上腺素使用次数低于HS组与RP组;HP组的低血压的发生率低于HS组和RP组。结论:使用万汶预扩容联合预防性使用小剂量去氧肾上腺素可以安全有效地预防老年患者全髋置换手术腰硬联合麻醉后低血压的发生。(本文来源于《岭南急诊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时佼佼,马立威,韩琳,于飞鸿,肖宇婷[8](2019)在《原发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玻璃体切割术前后球后血流动力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原发性视网膜脱离(RD)患者玻璃体切割术前后球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以及硅油填充、视网膜激光光凝对血流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对照研究。17例RD患者(17眼)均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对侧眼为对照眼,分别于玻璃体切割术前、取油术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以及睫状后动脉(PCA)的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同时观察视网膜复位及视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玻璃体切割术前RD眼的OA、CRA的PSV较对照眼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D眼在硅油取出术后1周OA的PSV较术前显着增加,RI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硅油取出术后RD眼OA的RI与激光点数、硅油填充时间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玻璃体切割术、术中光凝及硅油填充有助于视网膜复位,能够改善眼球血液供应。(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张璟,周洁,栾淑华[9](2019)在《右美托咪定在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对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应用止血带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在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对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应用止血带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06月—2017年06月入我院行下肢骨科手术老年患者共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复合右美托咪定微量泵输入,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泵入;比较两组入室后(T_0)、止血带充气前(T_1)、充气后30 min(T_2)、60 min(T_3)和放气后10 min(T_4)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舒张压和血氧饱和度(SaO_2)];术后12,24,48 h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结果 :对照组T_2和T_3时刻SaO_2降低,其余血流动力学指标较T_1升高,T_4回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T_2~T_4时刻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T_2~T_4时刻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同时刻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12,24,48 h VAS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对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应用止血带后血流动力学较稳定,疼痛减轻。(本文来源于《中国合理用药探索》期刊2019年04期)
王昱,张志明,靳佩,杨禄萍,王铮[10](2019)在《破格救心汤对心跳骤停家兔复苏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破格救心汤对心跳骤停家兔复苏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30只清洁级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肾上腺素组和破格救心汤组。对照组给予相关手术,不进行致颤;肾上腺素组致颤后给予肾上腺素30μg/kg;破格救心汤组致颤后给予肾上腺素30μg/kg+破格救心汤10 m L/kg。3组动物分别于致颤前、复苏后1、12小时记录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结果:3组家兔在自主循环恢复后12小时MAP比较,对照组最高、破格救心汤组次之、肾上腺组最低,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CO比较,肾上腺素组均低于其余2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CVP比较,对照组最低,破格救心汤组次之,肾上腺素组最高,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上腺素联合破格救心汤可以改善心跳骤停家兔复苏后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作用优于单纯肾上腺素及破格救心汤治疗。(本文来源于《西部中医药》期刊2019年03期)
球后血流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重症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福建省立金山医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138例重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7例)和观察组(7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康复护理。护理前后,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心排血量(CO)、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舒张压和收缩压,记录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LVEF、LVEDd、CO及MA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LVEDd和MAP水平水平低于本组护理前和同期对照组,LVEF和CO水平高于本组护理前和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心率、舒张压和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率、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均低于本组护理前和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82%,低于对照组的23.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AMI患者急诊PCI后采取综合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心排血量等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MAP,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球后血流动力学论文参考文献
[1].陈洁.丁苯酞联合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ICVD病人动脉介入治疗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
[2].陈欣.综合康复护理对重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19
[3].杨格强,马君择.针灸联合益气活血法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疗效及对球后血管与颈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4].伍珩,刘玉倩,潘连强,蔺嫦燕.基于个性化的冠脉支架植入后血流动力学分析[J].医用生物力学.2019
[5].刘玉倩.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支架后血流动力学分析[J].医用生物力学.2019
[6].刘永平,宿苑,杨志杰.Ⅱ型糖尿病患者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与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相关性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7].张战良,罗俊能,付历.万汶预扩容联合预防性使用小剂量去氧肾上腺素对老年患者全髋置换手术腰硬联合麻醉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9
[8].时佼佼,马立威,韩琳,于飞鸿,肖宇婷.原发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玻璃体切割术前后球后血流动力学的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9
[9].张璟,周洁,栾淑华.右美托咪定在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对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应用止血带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19
[10].王昱,张志明,靳佩,杨禄萍,王铮.破格救心汤对心跳骤停家兔复苏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