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蟾蜍论文_唐瑞祥,兰月,王磊,范振鑫,岳碧松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华大蟾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蟾蜍,中华,蟾酥,甲状腺,远华,喀斯特,密码子。

中华大蟾蜍论文文献综述

唐瑞祥,兰月,王磊,范振鑫,岳碧松[1](2019)在《中华大蟾蜍多组织差异转录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的皮肤产物蟾酥以及其褪皮而得的蟾衣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现代医学的研究证明了蟾酥和蟾衣内含有多种有效的生物活性成分。蟾酥主要由蟾蜍耳后腺组织分泌,耳后腺作为皮肤组织的主要分泌部位。为了研究蟾蜍不同组织的基因表达以及探索调控蟾酥分泌的基因表达网络,本研究对一只蟾蜍的肝脏、脾脏、心脏、卵泡、肌肉、腹部皮肤、右耳后腺共7个组织使用RNA-seq进行了转录组测序,使用De Novo的方式完成了中华大蟾蜍转录组的组装,产生了270,017条转录本序列,得到一个较为完整的中华大蟾蜍转录组。功能注释在NR,Swiss-Prot,KEGG,COG和GO这5个公共数据库中共注释到44,976(34.04%),34,984(26.47%),11,896(9.00%),11,292(8.54%)和12,320(9.32%)条转录本,整理后共计注释到47,156 (35.69%)条转录本。基于表达量比较分析,鉴定出在耳后腺组织与其他组织间共计4,092个显着上调基因和246个显着下调基因,这些差异表达基因显着富集在了蛋白质合成、酶的调节、前体物质的代谢合成等通路上,比如鞘糖脂的生物合成通路、核糖体相关通路。其中甾类激素生物合成通路中的HSD11B2、cytochrome P450家族等基因,可能对蟾蜍甾族化合物的合成起到关键作用。(本文来源于《第八届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汇编》期刊2019-07-18)

姚雾清,兰洪波,王万海,刘盛锴[2](2019)在《茂兰喀斯特森林中华大蟾蜍繁殖期的生境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2018年3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对茂兰喀斯特森林中华大蟾蜍繁殖期的分布、数量和栖息地环境进行了调查,利用GPS进行地理坐标定位,记录海拔、土壤类型、森林起源、水塘长宽深、塘底物组成、流速、水质、植物种类等环境因子。结果表明,繁殖期内,中华大蟾蜍主要分布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灌木林、草丛和竹林中的静水及缓流,海拔在460~771m;调查的38个样点,总数量1445只,平均密度38.02只/点;中华大蟾蜍繁殖期的分布与栖息地的水源、植被等有关,受人为捕捉影响较大。(本文来源于《安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13期)

李艳斌[3](2019)在《Cr~(6+)慢性暴露对中华大蟾蜍胚胎和蝌蚪的毒理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六价铬(Cr~(6+))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其易于穿透生物膜并对机体造成氧化损伤。近些年,大量的人为活动,如电镀、制造业和铬铁冶炼,导致水环境中Cr~(6+)浓度的显着增加,对水生生物的健康存在潜在威胁。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胚胎和幼体对水环境污染物极为敏感,是研究环境污染物毒理效应的理想材料。本研究以中华大蟾蜍为试验对象,研究了Cr~(6+)慢性暴露对中华大蟾蜍胚胎和幼体的毒理效应,旨在为评估Cr~(6+)污染对水生生态环境风险提供科学依据。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Cr~(6+)慢性暴露对中华大蟾蜍胚胎生长发育和脂代谢的影响。对中华大蟾蜍G2期胚胎进行0、13、52、104、208和416μg Cr~(6+)L~(-1)的慢性水体暴露至胚胎发育阶段结束。分析了Cr~(6+)暴露对中华大蟾蜍胚胎全长、体重和发育的影响,并通过RT-qPCR分析了Cr~(6+)暴露对甲状腺激素相关基因、氧化应激相关基因和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Cr~(6+)暴露可抑制中华大蟾蜍胚胎生长发育并呈时间依赖效应。暴露4 d时,416μg Cr~(6+)L~(-1)处理组胚胎全长、体重和发育分期受到显着抑制;暴露6 d时,104、208和416μg Cr~(6+)L~(-1)处理组胚胎全长、体重和发育分期均受到显着抑制。各Cr~(6+)处理组均可观察到胚胎畸形,主要特征为:轴弯曲、卵黄囊水肿和破裂、表面组织增生、发育迟缓、尾巴弯曲和鳍弯曲。RT-qPCR结果表明,416μg Cr~(6+)L~(-1)处理组中,TRβ和D2基因表达下调,而D3基因表达上调;52、208和416μg Cr~(6+)L~(-1)处理组中,SOD和GPx基因表达上调,而HSP90基因表达下调;208和416μg Cr~(6+)L~(-1)处理组中,FAE和ACC基因表达均下调,此外,416μg Cr~(6+)L~(-1)处理组中,ACOX、CPT和SCP基因表达亦下调。2.Cr~(6+)慢性暴露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生长发育、甲状腺和骨骼发育的影响。对中华大蟾蜍G2期胚胎进行0、13、52、104、208和416μg Cr~(6+)L~(-1)的慢性水体暴露至变态完成期(G46)。分析Cr~(6+)暴露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并分析Cr~(6+)暴露对G32、G38和G42期蝌蚪甲状腺组织结构以及对G42和G46期蝌蚪骨骼发育的的影响。结果表明:暴露30 d时,104、208和416μg Cr~(6+)L~(-1)处理组蝌蚪的全长、体重和发育分期受到显着抑制;各浓度Cr~(6+)慢性暴露均导致蝌蚪变态率的下降,且104,、208和416μg Cr~(6+)L~(-1)暴露处理导致G42和G46期蝌蚪的全长、体长、体重和后肢长的显着下降。组织学分析结果表明,416μg Cr~(6+)L~(-1)暴露可导致甲状腺组织滤泡细胞增生和胶质减少。此外,104、208和416μg Cr~(6+)L~(-1)处理组G42和G46期蝌蚪的骨骼骨化受到抑制。3.Cr~(6+)慢性暴露对中华大蟾蜍蝌蚪肝脏组织结构、脂代谢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对中华大蟾蜍G2期胚胎进行0、13、52、104、208和416μg Cr~(6+)L~(-1)的慢性水体暴露至变态高峰期(G42)。分析了Cr~(6+)暴露对肝组织结构及脂质代谢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组织学分析结果表明,416μg Cr~(6+)L~(-1)慢性暴露导致蝌蚪肝脏组织中细胞核固缩,黑色素巨噬细胞增多以及脂滴聚集。RT-qPCR结果表明,416μg Cr~(6+)L~(-1)处理组中,SCD、MECR、TECR、ELOVL1、ACOT1、PPT1、HADH和ACAA2基因表达均下调;13、52、104、208和416μg Cr~(6+)L~(-1)处理组中,ECHS1,HADHA和ACAA1基因表达上调。原位杂交结果表明,BSEP基因主要表达于肝细胞核和肝细胞膜,而HSD17B12基因主要表达于肝细胞膜,经416μg Cr~(6+)L~(-1)暴露处理可导致HSD17B12基因在肝细胞膜的表达降低。此外,52、104和416μg Cr~(6+)L~(-1)慢性暴露导致G42期蝌蚪中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s)含量降低,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含量增加。(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9-04-22)

曹月婷,崔可可,吴纪恒,潘红烨,卢正玉[4](2019)在《中华大蟾蜍毒液中蟾毒配基类成分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众所周知,中药成分复杂,多指标质量评价是今后趋势之一。但是,指标成分的选择及其代表性研究,往往是个棘手的难题。该文探索蟾蜍毒液中多种蟾毒配基含量的内在联系,寻找更加合理的蟾酥质控指标。该研究随机选取全国17个产地的样本,建立7种蟾毒配基含量数据库;然后,采用Spearman分析和PCA方法研究成分间的相关性,再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总含量预测模型。研究发现,华蟾酥毒基、蟾毒灵和远华蟾蜍精之和与所测蟾毒配基总含量存在着相关性。据此推测,以这3种成分作为蟾酥质控指标,与现有的华蟾酥毒基和酯蟾毒配基质控指标相比,更能反映蟾毒配基的整体含量。这一发现有助于蟾酥质量标准的修改。(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药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周志豪,陈星星,陆荣茂,许凯伦,李敏[5](2018)在《叁种农药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的急性毒性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农药的广泛使用是导致全球两栖动物种群衰退的主要因素之一。本实验以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蝌蚪为实验材料,研究了甲基硫菌灵,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对中华大蟾蜍的急性毒性效应。实验结果表明,甲基硫菌灵、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对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蝌蚪的96h半致死浓度(96h-LC50)分别为4.06 mg/L、9.84 mg/L、358.71 mg/L,安全浓度分别为0.041 mg/L、0.121 mg/L、3.58 mg/L。该结果对于进一步研究上述农药对中华大蟾蜍的慢性毒性效应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8年21期)

刘怡君,贾宇坤,王玲芳,刘虹杏,杨仙玉[6](2018)在《中华大蟾蜍EDF-1重组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抗血清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实验获得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内皮分化相关因子-1(Endothelial differentiation related factor-1,EDF-1)重组蛋白及高效价抗血清。在前期研究工作中已克隆中华大蟾蜍EDF-1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GenBank登录号K F769459),但因密码子的偏好性使中华大蟾蜍原有密码子在原核细胞中发生识别困难,重组蛋白原核表达未能成功。本文对中华大蟾蜍的EDF-1的ORF进行密码子优化,委托公司合成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ET-28b-EDF-1-Bufo。将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E. coli)感受态细胞BL21(DE3),使用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钴胶纯化重组蛋白,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制备鼠抗重组中华大蟾蜍EDF-1的抗血清,然后通过Western-blot和ELISA检测抗血清的特异性及其效价。重组中华大蟾蜍EDF-1得到良好表达,抗血清特异性良好,效价为1∶8 000。为进一步研究EDF-1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同时为研发抑制内皮细胞分化相关的抗肿瘤药物提供重要参考。(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报》期刊2018年10期)

胡艺珂,李斌,王宇,邵晨[7](2018)在《骤冷对虎纹蛙和中华大蟾蜍不同组织中MDA含量和SOD活性的影响及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骤冷对虎纹蛙(Hoplobatrachus chinensis)和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不同组织中丙二醛(Malonaldehy,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低温恒温培养箱进行冷暴露试验,研究了骤冷6 h分别对虎纹蛙和中华大蟾蜍肝脏、肠和肾脏MDA含量及SOD活性的影响,并比较骤冷6 h对虎纹蛙和中华大蟾蜍肝脏、肠和肾脏MDA含量及SOD活性的影响。[结果]骤冷刺激后虎纹蛙肝脏、肠和肾脏中MDA含量不变,SOD活性均降低。骤冷刺激后中华大蟾蜍肝脏中MDA含量不变,肠和肾脏中MDA含量增加;肝脏中SOD活性下降,肠组织中SOD活性增大,肾脏中SOD活性不变。对比骤冷对虎纹蛙和中华大蟾蜍肝脏、肠和肾脏中MDA含量和SOD活性的影响,发现中华大蟾蜍的肝脏、肠和肾脏中MDA的相对含量和SOD的相对活性均高于虎纹蛙的肝脏、肠和肾脏中MDA的相对含量和SOD的相对活性。[结论]在遇到骤冷刺激时虎纹蛙的氧化压力和抗氧化能力均低于中华大蟾蜍。(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14期)

朱笑然[8](2018)在《能量储备对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繁殖投入和繁殖成功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能量的获取和消耗是影响生活史变化的重要因素。不同的生活史策略主要是由生物体在维持生长、防御和繁殖之间分配可用能量的不同方式产生的。能量分配策略在个体权衡生存和繁殖能量投入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并且决定繁殖力和繁殖成本。了解动物个体能量储备对繁殖成功率的影响有着重要的生物学意义。不同水平的能量储存会导致繁殖策略的显着差异。对于繁殖前较长时间没有食物摄入或者食物摄入很少的类群(如两栖类)来说,繁殖过程极度依赖体内存储的能量。动物个体可以对自身能量储备进行再次分配,不同的能量分配策略会导致繁殖收益的差异。能量储存和能量分配策略对繁殖成功率的影响已在鸟类、爬行类、哺乳类等类群中有所报道,但在两栖动物中还比较缺乏。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属于两栖纲(Amphibian)无尾目(Anura)蟾蜍科(Bufonidae)蟾蜍属(Bufo),是两栖无尾类的代表物种,在我国广泛分布。研究中华大蟾蜍能量储备及分配对繁殖成功率的影响,对于了解两栖类群的生活史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野外数据采集和室内蝌蚪饲养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华大蟾蜍个体繁殖期时能量储备对繁殖成功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我们使用身体状况指数(Body condition index,BCI)来评估中华大蟾蜍的身体状况,这种方法具有可靠性和非破坏性的特点,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鸟类、哺乳类、爬行类动物的繁殖生态学研究中。我们在2016年2~4月和2017年2~4月,对湖南省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华大蟾蜍不同时期(抱对开始时、抱对结束时)的体长和体重进行了测量,对窝卵数、受精率、卵重、卵径等繁殖成功率指标进行了收集,并将受精卵带回实验室在相同的条件下(20℃恒温,12h光照、12h黑暗,相同的食物投喂量)饲养,记录蝌蚪达到不同发育阶段的时长和蝌蚪的体征数据(体长、体重、头宽)等参数。我们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了抱对雄性BCI与未抱对雄性BCI之间的差异,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了抱对个体BCI和繁殖能量消耗、受精率、孵化率、后代发育速度,以及雌性个体BCI与其窝卵数之间的关系,具体结果如下:(1)中华大蟾蜍雄性个体在繁殖期存在雄性竞争,参与抱对的中华大蟾蜍与未参与抱对中华大蟾蜍在身体状况指数上存在明显差异(F1.154 = 29.666,P<0.001)。参与抱对的中华大蟾蜍个体身体状况指数显着高与未参与抱对的个体;(2)在雄性中华大蟾蜍中,BCI与抱对时能量消耗成显着正相关(R2 = 0.212,P=0.007),雄性中华大蟾蜍BCI越高繁殖时能量投入越多。在雌性中华大蟾蜍中,BCI与抱对时能量消耗成显着正相关(R2 = 0.681,P<0.001),雌性中华大蟾蜍BCI越高繁殖时能量投入越多;(3)中华大蟾蜍雌雄个体的BCI与其受精率均无明显的线性关系(雄性,R2=0.02,P= 0.347;雌性,R2 = 0.002,P = 0.795);(4)在雄性中华大蟾蜍中,BCI与后代发育至G45期的时长成显着负相关(R2 =0.297,P=0.044),雄性中华大蟾蜍BCI越高后代发育至G45期的时间就越短。在雌性中华大蟾蜍中,BCI与后代发育至G45期的时长无明显线性关系(R2 =0.018,P = 0.603);(5)在雌性中华大蟾蜍中,BCI与窝卵数成显着正相关(R2 = 0.181,P<0.001),雌性中华大蟾蜍BCI越高繁殖时获得的窝卵数就越多。综上所述,中华大蟾蜍不同的能量储备水平对雄性竞争、繁殖能量投入、后代发育速度和窝卵数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高能量储备的雄性个体在争夺配偶时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在繁殖时投入的能量更多,后代发育速度也更快;高能量储备的雌性个体则能获得更多的窝卵数。我们的研究结果为探究两栖类群的生活史策略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孙乃亮[9](2018)在《镉和汞对中华大蟾蜍蝌蚪形态、甲状腺、骨骼、肝脏的慢性毒理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东亚特有种,常见于人工池塘、水渠河流等,分布广泛,对环境因子较为敏感,是研究环境污染物对生理生化指标影响大小的良好材料。在镉(Cd)的慢性毒理实验中,通过设置0、5、10、50、100和500μg/L的镉浓度,检测镉离子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的变态发育、骨骼生长、甲状腺组织病理和甲状腺内分泌相关基因的影响。在汞(Hg)的慢性毒理实验中,通过设置0、6、12、18、24和30μg/L的汞浓度,探讨汞离子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的生长发育、甲状腺和肝脏组织病理、肝脏超微结构变化、氧化应激和肝脏脂代谢相关基因的不利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高浓度镉(100和500μg/L)的暴露下,中华大蟾蜍蝌蚪死亡率增加,变态速率显着延缓。此外,在100和500ug/L镉浓度中,42期的中华大蟾蜍蝌蚪体长、后肢长、尾长和体重都极显着减小。在46期中,暴露于500ug/L镉浓度的中华大蟾蜍蝌蚪体长和后肢长都显着下降,但是体重并没有显着差异。同时,暴露于高浓度镉(50、100和500ug/L)中,42和46期中华大蟾蜍蝌蚪的骨骼发育都出现骨骼钙化不完全现象,并且甲状腺滤泡细胞也出现增生和畸形现象。此外,Real-time PCR分析表明,暴露于高剂量镉的42和46期中华大蟾蜍蝌蚪脱碘酶(Dio2)和甲状腺激素受体(TRβ)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2.在高浓度汞(24和30μg/L)的暴露下,中华大蟾蜍蝌蚪死亡率显着增加,变态速率显着降低。在18、24和30μg/L汞浓度中,蝌蚪的体长、后肢长、尾长和体重都显着减小。此外,甲状腺和肝脏组织病理切片显示,随着汞离子浓度的增加,蝌蚪甲状腺滤泡之间间隙变大,滤泡出现细胞增生和变形现象;蝌蚪肝细胞之间间隙变大,黑色素巨噬细胞显着增多,血窦扩张,肝细胞正常栅栏组织损伤,肝细胞空泡化,细胞边缘不清楚。同时,对蝌蚪肝脏进行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在高浓度汞的胁迫下,蝌蚪肝脏组织中出现细胞核变形,线粒体数量减少、出现空泡化,细胞碎片等现象。此外,Real-time PCR分析表明:在高剂量汞(24和30μg/L)的影响下,中华大蟾蜍蝌蚪脱碘酶(Dio2)和甲状腺激素受体(TRβ和TRα)的mRNA表达水平显着降低;热休克蛋白(HS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两种氧化应激mRNA表达水平显着上调,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PHGPx)基因表达水平显着下调;同时,肉碱棕榈酰转移酶(CPT)、固醇载体蛋白(SCP)、酯酰辅酶A氧化酶(ACOX)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四种脂酯β-氧化分解相关mRNA基因表达水平显着下降;脂肪酸延长酶(FAE)、脂肪酸合成酶(FAS)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叁种脂酯合成相关mRNA基因表达量显着上调。综上所述,高剂量的镉能破坏中华大蟾蜍蝌蚪的甲状腺系统,导致中华大蟾蜍蝌蚪变态率减速,身体大小减少,骨骼发育迟缓。在汞的胁迫下,能导致中华大蟾蜍蝌蚪,变态率减速,身体大小减少。同时,高浓度汞能干扰肝脏甲状腺激素途径,引起氧化应激,并且可通过增加脂质合成,降低脂肪酸β-氧化能力,影响肝脏正常脂质代谢。本实验揭示了镉离子和汞离子污染对中华大蟾蜍幼虫生长发育,组织生理学,形态学,氧化应激、脂代谢和甲状腺激素基因表达量的毒理效应。实验结果能够全方位的反应出镉离子和汞离子污染区域两栖类动物的生存状态,可以为治理生态环境和保护两栖类动物提供宝贵意见和数据支持。同时,实验结果也能够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吴超[10](2018)在《氟对中华大蟾蜍后肢软骨内骨化干扰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氟(fluorine)是一种以多种形态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的元素,它通常是与其他元素结合形成共价化合物,很少以自由离子态分布。在自然界中的水域中,氟的含量通常很低,一般不超过1mg/L。但是由于人为的活动,如合成磷肥、合成色素、半导体和玻璃等工业产品的制造与应用,导致氟的含量的急剧上升。虽然氟被认为是人和动物健康的一种重要的必要元素,但是高浓度的氟能够对多种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尤其是骨骼,将可能造成氟骨症(skeletal fluorosis)。骨对于脊椎动物身体的支持、运动、器官保护和矿物质的储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骨的形成方式有两种:膜内成骨和软骨内骨化。绝大多数的骨是通过软骨内骨化这一方式而形成。软骨内骨化包括叁个步骤,分别为软骨细胞的增殖、软骨细胞的肥大和软骨基质的成熟。这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是由一系列分子和胞外成分共同调控。一般认为系统因子,-转录因子以及旁分泌因子共同参与到软骨内骨化的调控中。其中系统因子包括,生长激素(GH)和甲状腺激素(THs);转录因子中有性别决定基因9(Sox9);旁分泌因子包括纤维生长因子(FGFs),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印度豪猪蛋白(Ihh),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肽(PTHrP)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一直以来,甲状腺激素被认为是骨骼生长过程中一个重要调节因子。在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儿童中,其长骨生长缓慢,骨的成熟被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功能发挥主要是通过其受体α(TRα)介导。在软骨中甲状腺受体α的表达量远高于受体β(TRβ)。作为旁分泌因子,印度豪猪蛋白(Ihh)主要表达于肥大前软骨细胞中,主要参与早期软骨内骨化软骨中一细胞增殖时期。而Sox9主要表达于软骨细胞增殖区,肥大前软骨细胞以及肥大软骨细胞区域。表明其功能是贯穿整个软骨内骨化过程中。目前,骨骼发育中软骨内骨化的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哺乳动物,对于两栖类骨骼发育中软骨内骨化相关分子机制研究还是很少。因此,研究两栖类骨骼发育中软骨内骨化相关分子机制,以及氟对于两栖类软骨内骨化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两栖动物的肢体在胚后发生,其幼体发育环境的水生具有一定可控性的特点。因此,可通过改变不同浓度的离子水暴露处理,探讨氟对软骨内骨化的影响,对于两栖动物生存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研究以中华大蟾蜍幼体为对象,探讨软骨内骨化相关分子机制,以及氟对两栖类软骨内骨化的干扰机制。本研究内容包括两部分,首先,我们运用骨骼双染色方法观测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幼体后肢从Gs40到Gs46期的形态发生变化。对幼体不同发育时期后肢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分析与软骨内骨化相关基因在Gs40,Gs42和Gs46期的表达谱。接着对转录测序结果进行RT-qPCR验证。最后用原位杂交技术在生长软骨中定位Sox9和Ihh基因表达位置。第二部分,我们将Gs3-Gs46期蝌蚪分别暴露于0、1、5、10和20 mg F-/L的氟离子水中。检测不同浓度氟处理后蝌蚪肢在G40到G46的发育变化。用对照和10 mg F-/L组Gs40,Gs42和Gs46期蝌蚪后肢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软骨内骨化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谱,RT-qPCR验证。原位杂交定位Sox9和Ihh在生长软骨中的表达。实验的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骨骼双染色显示,在中华大蟾蜍变态过程中其后肢骨化逐渐增强以及后肢的骨化次序是由近端到远端。例如,股骨、胫腓骨和跖骨在Gs40期开始骨化,并在G42期骨化完全。此外整个后肢骨骼系统在Gs46期骨化完全。表明中华大蟾蜍后肢的软骨内骨化是在蝌蚪变态过程进行,后肢可作为研究软骨内骨化的动物模型。2、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在后肢cDNA文库中总共有31个与软骨内骨化相关的基因,并分析了在变态过程中他们的表达图谱。同时Sox9,Ihh,FGF3,Wnt1Ob,D2,D3,TRα,TRβ基因进行RT-qPCR验证,结果与转录组数据基本一致。证明本实验的转录组数据是可靠的。3、原位杂交定位显示,Sox9mRNA主要表达于后肢的软骨细胞增殖区,肥大前软骨细胞以及肥大软骨细胞区域;而Ihh主要表达于肥大前软骨细胞区域。表明Sox9的功能贯穿整个软骨内骨化过程,而Ihh的功能主要在细胞增殖时期。4、氟暴露后的骨骼双染色显示,10 mg F-/L能够抑制蟾蜍幼体后肢的软骨内骨化。在G40期,对照组蟾蜍幼体后肢的腓附骨和胫骨已经开始骨化,而100 mg F/L处理组的腓附骨和胫骨的骨化还未开始。这表明氟暴露将抑制幼体后肢软骨内骨化。5、转录测序结果显示,10mgF-/L处理下调了Ihh,Sox9,D2,D3,TRα,TRβ,Wnt10b,FGF3和BMP6在蟾蜍幼体后肢的mRNA表达,但是上调了ObRb和HHAT mRNA表达。这些基因的RT-qPCR表达变化与转录测序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氟能够影响软骨内骨化相关的基因,从而会抑制后肢的软骨内骨化。6、原位杂交结果显示,10 mg F-/L的暴露并未改变Sox9和Ihh在蟾蜍幼体后肢生长软骨中的表达位置。这表明氟没有改变软骨内骨化相关基因的表达位置。综上所述,软骨内骨化这一复杂的生物学过程需要一系列分子相互作用,共同调控。其中系统因子,转录因子以及旁分泌因子参与了软骨内骨化的叁个阶段的调控。此外,通过氟暴露产生蟾蜍幼体后肢的软骨内骨化过程被抑制以及软骨内骨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同时被抑制的结果分析,氟可能是通过抑制相关基因的表达而影响软骨内骨化的。本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两栖类变态过程中软骨内骨化分子机制,并为未来研究软骨内骨化提供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基因背景。另一方面,本研究也为我们理解环境氟污染对两栖类软骨内骨化的影响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中华大蟾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16—2018年3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对茂兰喀斯特森林中华大蟾蜍繁殖期的分布、数量和栖息地环境进行了调查,利用GPS进行地理坐标定位,记录海拔、土壤类型、森林起源、水塘长宽深、塘底物组成、流速、水质、植物种类等环境因子。结果表明,繁殖期内,中华大蟾蜍主要分布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灌木林、草丛和竹林中的静水及缓流,海拔在460~771m;调查的38个样点,总数量1445只,平均密度38.02只/点;中华大蟾蜍繁殖期的分布与栖息地的水源、植被等有关,受人为捕捉影响较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华大蟾蜍论文参考文献

[1].唐瑞祥,兰月,王磊,范振鑫,岳碧松.中华大蟾蜍多组织差异转录组分析[C].第八届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汇编.2019

[2].姚雾清,兰洪波,王万海,刘盛锴.茂兰喀斯特森林中华大蟾蜍繁殖期的生境调查[J].安徽农学通报.2019

[3].李艳斌.Cr~(6+)慢性暴露对中华大蟾蜍胚胎和蝌蚪的毒理效应研究[D].长安大学.2019

[4].曹月婷,崔可可,吴纪恒,潘红烨,卢正玉.中华大蟾蜍毒液中蟾毒配基类成分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9

[5].周志豪,陈星星,陆荣茂,许凯伦,李敏.叁种农药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的急性毒性效应[J].山东化工.2018

[6].刘怡君,贾宇坤,王玲芳,刘虹杏,杨仙玉.中华大蟾蜍EDF-1重组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抗血清的制备[J].生物技术通报.2018

[7].胡艺珂,李斌,王宇,邵晨.骤冷对虎纹蛙和中华大蟾蜍不同组织中MDA含量和SOD活性的影响及比较[J].安徽农业科学.2018

[8].朱笑然.能量储备对中华大蟾蜍(Bufogargarizans)繁殖投入和繁殖成功率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18

[9].孙乃亮.镉和汞对中华大蟾蜍蝌蚪形态、甲状腺、骨骼、肝脏的慢性毒理效应[D].陕西师范大学.2018

[10].吴超.氟对中华大蟾蜍后肢软骨内骨化干扰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温度对中华大蟾蜍和中华鳖离体...温度对中华大蟾蜍和中华鳖红细...温度对中华大蟾蜍和中华鳖离体...温度对中华大蟾蜍和中华鳖红细...中华大蟾蜍肾脏STC1基因mRNA原...干蟾-图966-1 中华大蟾蜍及药材图1....

标签:;  ;  ;  ;  ;  ;  ;  

中华大蟾蜍论文_唐瑞祥,兰月,王磊,范振鑫,岳碧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