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洮县沿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示范治理高效开发技术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伍艳[1](2020)在《黄河中游砒砂岩物化特性与侵蚀机理研究及小流域二元治理模式集成与示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尤其是砒砂岩区水土流失更加明显,严重影响了黄河下游两岸及临近区域的防洪安全。本论文以准格尔旗暖水乡砒砂岩区黄河一级支流皇甫川流域为研究区,进行植被调查、砒砂岩采样及其养分含量、物化特性、力学特性、微观形貌等分析,开展砒砂岩侵蚀岩性机理研究及砒砂岩治理模式研究及示范。结果表明:砒砂岩区主要本土植被有沙棘、柠条、沙柳、酸枣等,依据砒砂岩坡面的稳定性进行划分,将砒砂岩区坡面类型划分为8个单元,24种典型坡面。沟道沉积泥沙粒径明显较坡面泥沙颗粒粗,砒砂岩总体养分含量非常低,长石(钾长石+斜长石)含量在23%~56%,在当地恶劣的气候因素影响下,长石风化可能性高,容易破坏岩石结构而影响其抵抗侵蚀性能。蒙脱石含量波动范围为5%~28%,且白色砒砂岩含量明显低于其他颜色砒砂岩。方解石含量为1%~25%,其实质是在长期的水蚀作用下,岩体产生大量裂缝,方解石与其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从而形成碳酸氢钙并溶解流失,这也是引起方解石含量波动较大的原因。受到自然条件因素影响,当地长石易风蚀,方解石的易水蚀,而导致岩体无法有效的抵抗风蚀和水蚀,引发水土流失。红色砒砂岩抗剪强度随含水率变化发生明显的改变,总体变化趋势为随含水率增大先增大后减小,而白色砒砂岩抗剪强度则和含水率存在负相关关系,摩擦力和咬合力对其抗剪强度产生明显影响。红色和白色砒砂岩均级配良好,不过其粒径变化大,白色砒砂岩大部分为粗砂,颗粒存在很显着的棱角,颗粒间的摩擦力和咬合力达到较高水平;红色砒砂岩细砂比例高,且絮状结构很致密,滑动时抗剪强度主要受到黏聚力影响,不存在明显咬合摩擦效果。此外,论文提出了集材料-工程-生物措施与坡顶-坡面-沟道系统治理于一体的二元立体配置模式,模式中包含植被措施、固结措施、抗蚀促生措施、重力侵蚀治理措施、径流高效利用措施、淤地坝措施、柔性坝措施等,并在皇甫川支流纳林川右岸的一条二级支沟二老虎沟进行技术集成与示范,根据示范区径流小区的野外观测,布设抗蚀促生措施的治理小区产沙量减少91%以上,遥感图片显示植被区域面积明显增加,效果良好。
杨建辉[2](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王慧娟[3](2019)在《黄土高塬沟壑区塬面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研究》文中认为黄土高塬沟壑区位于黄土高原腹地,是世界上黄土塬地貌最典型、塬面面积最大的区域。该区耕地分布集中,村落密布,是黄河流域中游地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同时为我国重要的产粮基地和优质苹果生产地,也是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城镇开发建设和交通领域的兴起,塬面硬化面积逐渐扩大,地表产汇流规律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塬面不断被蚕蚀,局地沟道侵蚀严重,不断加剧的水土流失已成为制约该区生产力发展、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土地资源利用等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选取合理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对“固沟保塬”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水土保持学和土壤侵蚀学理论为基础,选取黄土高塬沟壑区董志塬、洛川塬和太德塬为研究区,以该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主要研究内容,深入调查,在全面了解研究区的自然条件基础上,分析水土流失成因及其特点,研究确定塬面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及其布设,结果表明:根据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措施的不同功能,将研究区布设的措施划分为蓄水措施、截排水措施、边埂防护措施、沟头防护措施、林草措施、条田工程措施及其他配套措施等7类措施;按研究区不同措施的利用价值归纳整合,研究提出适应黄土塬面不同地形条件、侵蚀状况及实际需求的防治措施布设及技术指标,形成各类单项措施点、线、面综合防治模式,即沟头防护模式、塬坡面恢复发展模式、农业节水灌溉模式、经济果业林发展模式、城市景观模式、“塬、坡、沟”三道防线全方位综合防护模式和小流域综合开发模式。通过本次研究,探索找到适用于黄土高塬沟壑区塬面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体系,达到“固沟保塬”、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维持当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符合新时期塬面治理的理念,为正在编制的黄土高塬沟壑区塬面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标准提供技术支撑。
苏莹[4](2018)在《传统小流域与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对比研究 ——以九江市水土流失治理项目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水土流失是当下人类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九江市水土保持工作一直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多年来,在政府部门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水保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市一直致力于国家水土保持治理项目的建设,在传统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方面有着不错的成效和经验[1]。然而,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意识也在改变[2]。对生活环境的水源水质、生态环境的要求都在日益提升。现有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清洁水源和宜居环境的需要。九江市也在总结传统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经验的基础上,开始了对生态清洁型措施的探索[3],以达到小流域综合环境的提升,推进九江生态建设转型升级。本选题选取了近年来九江市水土流失治理中颇具代表性的两个项目(区):星子县(现庐山市)2014-2016年期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长港垅项目区和庐山区(现濂溪区)金桥生态清洁小流域2015年度建设工程。通过对项目开展效益监测,对两个项目的措施布设、治理成果和经验不足进行了比较,得出了两种治理模式的主要区别,总结了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的主要经验做法,并结合九江实际,提出生态建设发展建议,明确今后的治理方向,从而实现治理保护更完善、治理措施更全面、治理成果更贴近实际需要、更适合九江市的水土保持治理新理念。
林发辉[5](2018)在《峡口项目2016年实施区的主要做法及成效》文中指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临洮县峡口项目2016年实施区涉及李家沟和朱家川两条小流域,土地总面积102.3 km2,按照集中连片、规模治理的原则实施,项目实施后,实施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到71.87 km2,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74.65%,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取得了显着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周波[6](2017)在《甘肃省标准化梯田建设综合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梯田建设对于提高土地生产力、保障粮食安全、加快区域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治理区域水土流失以及促进生态建设、保持农业土地开发利用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甘肃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情况普查成果报告》、《甘肃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和甘肃省水土保持年报等相关统计资料,采用专家咨询、实地调查、现有成果和实验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梯田建设现状及梯田现有技术指标分析、梯田类型区划分、标准化梯田技术指标研究、标准化梯田建设及管理技术研究、标准化梯田建设试验示范及效益评价、标准化梯田建设潜力研究等方面,开展了甘肃省标准化梯田建设综合技术试验示范研究,期望为甘肃省高标准梯田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有关统计资料,定量分析了甘肃省及其各地(州)市的梯田、耕地资源量,探讨了甘肃省梯田建设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在对省内梯田实地勘测研究的基础上,选取相关自然因子和社会经济因子,对甘肃省梯田类型进行了 区划分,分析了黄土区和土石山区两个一级区和六个二级区的梯田建设现状及技术指标。(3)系统提出了标准化梯田的概念及主要控制因素,规范了标准化梯田的田块、田片、田区三级系统及标准化设计标准,明确了低标准梯田的判别标准和标准化梯田质量评定程序及评定方法,提出了适合甘肃省黄土区、土石山区的标准化梯田设计规范、设计指标体系、建设标准、施工规程、质量评定和生产管理等技术体系。(4)合理确定了甘肃省不同梯田类型区坡耕地和低标准梯田改造目标,试验示范了低标准梯田和坡耕地田面改造技术、田埂改造技术、土壤培肥技术、梯田路网密度改造技术、排水系统改造技术、集水设施优化技术。(5)根据示范点标准化梯田建设的经济性分析结果,量化评价了甘肃省不同梯田类型区标准化梯田的保水保土效益、抗旱抗灾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研究了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梯田和坡耕地的土壤呼吸特征,梯田土壤呼吸速率与坡耕地相比高出17.6%;但梯田和坡耕地土壤呼吸速率影响因素不同,坡耕地主要受到PH、全氮两个因素的影响,而梯田土壤呼吸速率影响因素则更复杂;5cm 土壤温度能较好的解释梯田和坡耕地土壤呼吸动态变化。(6)根据甘肃省水利普查资料,统计分析了甘肃省一、二级梯田类型区的现有坡耕地资源量和低标准梯田与标准化梯田面积,提出了甘肃省各梯田类型区建设标准化梯田的潜力。
赵海龙,谢小东,文万英,任俊发[7](2014)在《临洮县大碧河项目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成效及做法》文中提出自2008年2012年临洮县大碧河项目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实施以来,通过治理庙沟等10条小流域,按照集中连片、规模治理的原则,注重项目整合,调整产业结构,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取得了显着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总结了工程建设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陈见影[8](2014)在《陕西渭北旱塬秦庄沟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黄土高原地区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我国总体生态环境保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渭北旱塬位于黄土高原南部,在全国最新的水土保持区划中,划归晋陕甘高原沟壑区。渭北旱塬小流域干旱缺水,农业开垦历史悠久,环境破坏严重,灾害频发、水土流失比较强烈;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人民生活贫困。深入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对于渭北旱塬生态环境恢复、保持已取得的治理成果,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黄土高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均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目前专门研究渭北旱塬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成果较少,尤其缺乏基于小流域客体系统要素禀赋及主体当地村民感知度研究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成果。本论文选择有代表性的陕西渭北旱塬区淳化县的秦庄沟流域,从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匹配出发,将满足当地村民生产和生活需求放在首位,注重小流域系统要素禀赋、注重当地居民参与和注重小尺度区域空间分异的新思路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可确保当地村民与生态经济系统的稳定和协调,促进当地尽早摆脱贫困、满足生计需求和改善人居环境,有效解决水土保持中常常出现的措施维护难、效益难以充分发挥等问题,为黄土高原尤其是陕西渭北旱塬地区的水土保持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论文通过9次野外实地调查,在采样分析、问卷调查、入户访谈和资料统计等大量一手资料基础上完成的。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本文提出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匹配性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首次提出了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匹配的科学概念;运用问题树分析方法,分析了秦庄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综合治理历程,界定了当前秦庄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传统农业阶段,其综合治理正处于以水土保持措施为主的小流域改良阶段;论述了综合治理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匹配方式、对比了小流域综合治理不同阶段主要治理措施和实施方式的差异,并分析研究了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匹配性的表现;在匹配性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提出现阶段秦庄沟流域综合治理目标。2.鉴于以往小流域治理研究中,资料相对缺乏,涉及治理要素相对一致,且已经形成传统治理经验模式这一现实,作者深入秦庄沟流域做了大量的野外调查,并对不同地类土壤及地表径流、井水(浅层地下水)、雨水、窖水等采样并进行分析,并通过水资源科学计算,得出了该小流域可利用和调控的水资源总量:通过调查、高分辨率数据解译、核实和校对以往的土地利用图,编制出了2011年基准年土地利用等图件,获取了准确的土地资源和土地利用规律等信息;对包括人口、交通、农业基础设施、水土保持措施、农户经济状况等进行了全面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得出该小流域客体系统要素禀赋中水资源、土地资源有效利用是影响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因素;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了小流域素禀赋在微小尺度空间上存在着巨大差异,并较详细研究分析了土地利用空间异质性的规律,找出了这些差异的原因。3.对小流域主体分析,得出当地村民参与是影响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因素。对秦庄沟流域所有1897户农村居民家庭进行了问卷调查,并结合入户访谈、村干部访谈和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座谈咨询等获得水土保持认知方面的详实资料;从工程、农业、生态、水资源利用、农业产业、人居环境和管理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方面,设定了28个有较普遍意义的具体措施,对治理前和治理后村民的期望、感知度和满意情况,利用重要性--表现分析法IPA模型,首次对秦庄沟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村民感知度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当地村民对谷坊、梯田、淤地坝、林草等传统水土保持措施感知度很高并且非常认可,反映出以前林草措施在该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设计的科学性和良好效益性;对饮水安全、淤地坝肩道路、减灾防灾、人居环境和水资源利用等关乎民生的措施,感知度与期望有显着差异。通过利用IPA方法研究村民对小流域水保治理措施感知度,不仅为水土保持措施社会效益分析提供了依据,更为渭北旱塬区村民参与式综合治理的理论模式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4.以2011年为基准年,根据匹配性研究提出的秦庄沟流域综合治理目标,以小流域客体系统要素禀赋特征以及当地村民感知度分析结果为依据,在主要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的功能和效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秦庄沟流域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各种要素因子相互关系;运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方法(System Dynamic Model),编写了51个模型参量方程和11状态方程,首次设计了秦庄沟流域生态、经济和社会治理SD子模型和小流域生态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治理SEE--SD模型(Society-Ecology-Economy System Dynamic Model);在Vensim软件支持下,运行小流域SEE-SD模型,优化调整各种参量,依据秦庄沟流域综合治理目标和任务,提出了3个优化调整综合治理方案;并结合优选方案,提出了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生活,集中坡改梯和提高植被覆盖重效益,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生态农业促经济,改善人居环境求质量的渭北旱塬小流域综合治理策略。5.基于秦庄沟流域系统要素禀赋及其空间差异分析,利用系统动力模型模拟优化调控的结果,并参考目前渭北旱塬区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研究成果,提出了水土保持治理为主模式、生态农业模式、设施农业模式、优质果业模式、绿色农产品模式、杂果基地模式、满足生计需求模式、人居环境改善模式及村民参与治理模式等9种符合实际的治理模式;并在研究小流域自然和人文要素禀赋空间差异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种不同综合治理模式的目标、适用具体区域或村组以及各种模式实施的问题和具体措施。
徐明[9](2009)在《陕北黄土丘陵区农村聚落建设与生态修复关系研究》文中指出陕北黄土丘陵区生态环境脆弱、农民生活贫苦,研究该区农村聚落发展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对指导全国建设生态型农村,促进农村建设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具有典型意义。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农村聚落地理、农村聚落的生态学及生态农村做过大量研究,但从生态学角度去结合研究农村聚落的建设却比较少。本文试图以陕北黄土丘陵区为研究对象,在深入调查和理论探究的基础上,将生态修复与聚落建设相结合,两者相互渗透研究与建设发展。本文分六个部分对陕北黄土丘陵区农村聚落建设与生态修复关系进行分析:文章第一部分针对研究的背景做出了概略分析,对国内外农村聚落的相关研究作了归纳总结,简明阐述了本次研究的内容、方法、技术路线,及论文创新点。第二部分简要分析了陕北黄土丘陵区农村聚落的形成演变规律及其布局特点。第三部分在分析总结陕北黄土丘陵区农村聚落建设与生态修复建设的基础上,对该区两者之间的互相影响作了深入分析。包括生态环境对聚落布局、农业生产结构,及聚落发展的影响,及其与农村聚落形成的特殊体系;农村聚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则主要分生产与生活两大方面进行详述。第四部分主要提出了四种农村聚落建设与生态修复建设关联的四种模式,即集聚发展模式,小流域发展模式,整体式发展模式,以及可持续发展模式。四种模式分别以时空观的不同角度,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第五部分引用具体实例剖析说明了两者和谐关系具体的实施办法。第六部分为结论部分,简要总结全文关于陕北黄土丘陵区农村聚落建设与生态修复关系的要点和应进一步研究的方面。
王铁虎[10](2007)在《西北黄土高原高塬沟壑区小流域生态农业建设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针对黄土高原高塬沟壑区存在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在深入剖析黄土高原高塬沟壑区生态经济现状的基础上,根据西北黄土高原高塬沟壑区的区域生态经济特点,将黄土高塬沟壑区划分为四个生态经济带,即塬面生态经济带,塬边生态经济带,沟坡生态经济带和沟底生态经济带。以南小河沟流域为黄土高塬沟壑区代表性流域,以其生态因子、社会因子和水土资源等为约束条件,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函数,应用系统工程优化原理对四个生态经济带种植结构建立数学模型,并运用lingo软件进行模型优化求解。根据优化结果辅以土壤改良措施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应用农林复合立体配置建立了一套黄土高塬沟壑区小流域生态农业建设体系,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目的。根据黄土高塬沟壑区的生态经济特点,应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决策理论建立了一套高塬沟壑区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评价方法。通过对南小河沟流域的生态经济现状进行评价,得出了南小河沟流域生态经济发展的优势因子和障碍因子,为南小河沟流域以及类似地区今后进行生态经济系统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二、临洮县沿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示范治理高效开发技术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临洮县沿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示范治理高效开发技术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黄河中游砒砂岩物化特性与侵蚀机理研究及小流域二元治理模式集成与示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壤侵蚀机理研究进展 |
1.2.2 坡面侵蚀研究进展 |
1.2.3 砒砂岩侵蚀研究进展 |
1.2.4 砒砂岩区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主要工作量 |
1.5 论文主要成果 |
第二章 砒砂岩区概况 |
2.1 砒砂岩的分布 |
2.1.1 地理位置分布 |
2.1.2 砒砂岩流域区划 |
2.1.3 地形地貌 |
2.1.4 地质演化 |
2.2 砒砂岩区的水文环境分析 |
2.2.1 砒砂岩区气候状况 |
2.2.2 砒砂岩分布区河川径流变化 |
2.3 其它 |
2.3.2 土壤类型 |
2.3.3 植被发育 |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质量控制 |
3.1 研究思路与工作部署 |
3.2 研究方法 |
3.2.1 样品采集 |
3.2.2 各种指标测试 |
3.2.3 植被调查 |
3.2.4 泥沙分选搬运过程 |
3.2.5 示范区建设 |
3.3 数据质量控制 |
第四章 砒砂岩坡面侵蚀产沙特征 |
4.1 典型坡面植被及结构特征 |
4.1.1 覆土砒砂岩坡面植被及结构特征 |
4.1.2 裸露砒砂岩坡面植被及结构特征 |
4.1.3 覆沙砒砂岩坡面植被及结构特征 |
4.2 典型坡面空间组合结构特征 |
4.3 坡面-沟道泥沙分布特征 |
第五章 砒砂岩侵蚀与岩性特征 |
5.1 砒砂岩岩性特征与养分含量 |
5.1.1 砒砂岩表层土壤矿物成分特征 |
5.1.2 砒砂岩表层土壤化学成分特征 |
5.1.3 砒砂岩表层土壤养分含量特征 |
5.1.4 砒砂岩矿物组成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5.2 砒砂岩岩性特征与抗剪强度 |
5.2.1 剪切形貌特征 |
5.2.2 黏聚力及内摩擦角特性 |
5.2.3 抗剪强度特性 |
5.2.4 抗剪强度与矿物组成关系 |
5.2.5 抗剪强度与颗粒组成关系 |
5.2.6 抗剪强度与微观形貌关系 |
5.3 砒砂岩岩性特征与侵蚀机理 |
5.3.1 砒砂岩容重对其侵蚀的影响 |
5.3.2 砒砂岩粒径组成对其侵蚀的影响 |
5.3.3 砒砂岩矿物组成对其侵蚀的影响 |
5.3.4 砒砂岩化学特性对其侵蚀的影响 |
5.3.5 砒砂岩微观形貌对其侵蚀的影响 |
5.3.6 砒砂岩岩性侵蚀过程分析 |
第六章 二元立体配置模式研究及示范 |
6.1 立体配置模式 |
6.1.1 坡顶治理模式 |
6.1.2 坡面治理模式 |
6.1.3 沟道治理模式 |
6.2 示范区建设 |
6.2.1 植被措施 |
6.2.2 固结措施 |
6.2.3 抗蚀促生措施 |
6.2.4 重力侵蚀治理措施 |
6.2.5 径流高效利用措施 |
6.2.6 淤地坝措施 |
6.2.7 柔性坝措施 |
6.2.8 示范区建设效果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地域现实问题 |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1.1.4 研究范围 |
1.1.5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2.3 总结评述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
2.1.3 土壤下渗理论 |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
2.2.2 低影响开发(LID) |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
2.2.6 分析总结 |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6 本章小结 |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
4.1 地貌特征 |
4.1.1 沟壑密度 |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
4.1.3 坡度与坡长 |
4.2 雨洪特征 |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
4.3 产流机制 |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
4.4 尺度效应 |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
4.6.1 尺度选择问题 |
4.6.2 部门统筹问题 |
4.6.3 技术融合问题 |
4.7 本章小结 |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
5.2.1 总体技术框架 |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
5.3.1 雨洪管控目标 |
5.3.2 水土保持目标 |
5.3.3 场地安全目标 |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
5.3.5 景观视效目标 |
5.3.6 场地生境目标 |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
5.6.1 政策法规 |
5.6.2 技术规范 |
5.7 本章小结 |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
6.3.4 分析总结 |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3 分析总结 |
6.6 本章小结 |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
7.1.5 案例总结 |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
7.2.1 现实条件 |
7.2.2 现状问题 |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
7.2.4 适地性评价 |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
7.2.6 案例总结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
8.2.2 技术体系创新 |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目录 |
附录B 表目录 |
附录C 附表 |
附录D 附图 |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黄土高塬沟壑区塬面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3.1 黄土塬演化过程 |
1.3.2 黄土塬区水土流失成因研究 |
1.3.3 塬面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及其布设研究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4.1 技术路线 |
1.4.2 主要研究方法及内容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自然条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水文 |
2.1.4 土壤与植被 |
2.1.5 三大塬区基本情况 |
2.2 研究区水土流失基本概况 |
2.2.1 水土流失特点 |
2.2.2 水土流失成因 |
2.2.3 水土流失危害 |
2.2.4 水土流失治理成果及存在问题 |
2.3 小结 |
3 研究区塬面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技术指标研究 |
3.1 塬面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理论基础 |
3.1.1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指导思想 |
3.1.2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原则 |
3.2 研究区塬面措施布设 |
3.2.1 太德塬区主要措施布设 |
3.2.2 洛川塬区主要措施布设 |
3.2.3 董志塬区主要措施布设 |
3.3 措施技术布设研究 |
3.3.1 蓄水措施 |
3.3.2 截排水措施 |
3.3.3 边埂措施 |
3.3.4 沟头防护措施 |
3.3.5 林草措施 |
3.3.6 条田工程措施 |
3.3.7 其他工程 |
3.4 小结 |
4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 |
4.1 典型沟头防护模式 |
4.2 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 |
4.3 “塬、坡、沟”全方位综合防护模式 |
4.4 小流域综合开发模式 |
4.5 小结 |
5 结语 |
5.1 主要结论 |
5.2 问题讨论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传统小流域与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对比研究 ——以九江市水土流失治理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研究现状 |
1.2.1 传统小流域治理模式 |
1.2.2 生态清洁型治理模式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九江市基本概况 |
2.1.1 自然条件 |
2.1.2 经济社会情况 |
2.1.3 水土流失状况与分析 |
2.1.4 水土保持现状与分析 |
2.2 选取项目区概况 |
2.2.1 星子县长港垅项目区 |
2.2.2 庐山区金桥生态清洁小流域 |
第3章 项目措施设计、实施与监测设计 |
3.1 项目措施布设与概算 |
3.1.1 措施布置原则 |
3.1.2 措施布置及工程量 |
3.1.3 典型水保措施设计及概算 |
3.2 项目实施情况 |
3.2.1 星子县长港垅项目区 |
3.2.2 庐山区金桥生态清洁小流域 |
3.3 效益监测设计 |
3.3.1 星子县长港垅项目区 |
3.3.2 庐山区金桥生态清洁小流域 |
第4章 监测成果与分析 |
4.1 监测数据成果 |
4.1.1 星子县长港垅项目区 |
4.1.2 庐山区金桥生态清洁小流域 |
4.2 治理效果分析 |
4.2.1 星子县长港垅项目区 |
4.2.2 庐山区金桥生态清洁小流域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分析 |
5.1.1 两种治理模式的主要区别 |
5.1.2 取得的主要成效对比 |
5.1.3 总结的主要经验做法对比 |
5.2 不足与建议 |
5.2.1 两种治理模式存在的不足 |
5.2.2 对两种治理模式的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5)峡口项目2016年实施区的主要做法及成效(论文提纲范文)
1 实施区基本情况 |
2 主要做法 |
2.1 加强领导, 健全机构 |
2.2 科学规划 |
2.3 注重工程质量, 创建精品工程 |
2.4 巩固成果, 强化监督管护 |
3 治理成效 |
3.1 经济效益显着 |
3.2 生态效益 |
3.3 社会效益 |
4 思考和建议 |
4.1 落实管护措施、保护项目建设成果 |
4.2 强化科技支撑引领、提高水土保持水平 |
4.3 因地制宜、合理确定治理面积 |
(6)甘肃省标准化梯田建设综合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坡改梯的研究现状 |
1.2.2 坡改梯的稳定性分析 |
1.2.3 坡改梯的生态效益研究 |
1.2.4 梯田的优化设计研究 |
1.2.5 甘肃省梯田建设研究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甘肃省梯田建设基本情况 |
2.1 甘肃省基本情况 |
2.2 甘肃省水土流失与耕地利用现状 |
2.3 梯田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2.4 甘肃省梯田建设现状 |
2.4.1 甘肃省梯田建设历程 |
2.4.2 甘肃省梯田建设理念与做法 |
2.4.3 甘肃省梯田建设现状 |
2.4.4 甘肃省梯田建设存在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3 甘肃省梯田类型区划分及各分区梯田建设现状 |
3.1 梯田类型区划分 |
3.1.1 划分原则 |
3.1.2 划分结果 |
3.2 甘肃省不同梯田类型区概况及其梯田建设现状 |
3.2.1 黄土区 |
3.2.2 土石山区 |
3.3 甘肃省不同梯田类型区耕地与梯田现状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甘肃省标准化梯田技术指标研究 |
4.1 标准化梯田建设标准与特征 |
4.1.1 标准化梯田建设标准 |
4.1.2 标准化梯田特征 |
4.2 低标准化梯田判别标准与特征 |
4.2.1 低标准梯田概念 |
4.2.2 低标准梯田判别指标及特征 |
4.3 梯田工程三级系统构成及标准化设计标准 |
4.3.1 梯田工程三级系统构成 |
4.3.2 标准化梯田设计标准 |
4.4 标准化梯田的质量评定 |
4.4.1 质量要求 |
4.4.2 质量测定 |
4.4.3 质量评定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5 甘肃省不同梯田类型区标准化梯田建设技术 |
5.1 黄土区标准化梯田建设技术 |
5.1.1 标准化梯田设计技术 |
5.1.2 田面宽度建设技术 |
5.1.3 田块建设技术 |
5.1.4 田埂建设技术 |
5.1.5 田坎建设技术 |
5.1.6 标准化梯田施工技术 |
5.1.7 配套工程建设技术 |
5.1.8 标准化梯田生产管理技术 |
5.2 土石山区标准化梯田建设技术 |
5.2.1 标准化梯田设计技术 |
5.2.2 标准化梯田施工技术 |
5.2.3 梯田配套工程建设技术 |
5.3 低标准梯田标准化改造技术 |
5.3.1 田块改造 |
5.3.2 埂坎改造 |
5.3.3 田区改造 |
5.3.4 道路改造 |
5.3.5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6 甘肃省标准化梯田示范点建设及效益评价 |
6.1 标准化梯田示范点选择 |
6.2 标准化梯田示范点建设及效益评价 |
6.2.1 平凉市崆峒区火龙沟小流域 |
6.2.2 清水县任家后沟小流域 |
6.2.3 徽县滩店小流域 |
6.3 标准化梯田示范点效益综合分析与评价 |
6.4 黄土丘陵沟壑区梯田坡耕地土壤呼吸特征研究 |
6.4.1 土壤呼吸 |
6.4.2 材料与方法 |
6.4.3 结果与讨论 |
6.4.4 本节小结 |
6.5 本章小结 |
7 甘肃省标准化梯田建设潜力分析 |
7.1 黄土区标准化梯田建设潜力分析 |
7.2 土石山区标准化梯田潜力研究 |
7.3 甘肃省不同梯田类型区梯田建设潜力研究 |
7.4 甘肃省梯田标准化建设潜力总体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学习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临洮县大碧河项目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成效及做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项目实施情况 |
二、项目实施效益 |
三、经验和做法 |
四、思考和建议 |
(8)陕西渭北旱塬秦庄沟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1.4 研究内容 |
1.1.5 研究方法 |
1.2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理论基础 |
1.2.1 理论依据 |
1.2.2 小流域综合治理及模式内涵 |
1.3 相关文献评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1.3.3 黄土高原地区小流域治理模式 |
1.3.4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地貌 |
2.3 气候 |
2.4 水文 |
2.5 植被 |
2.6 社会经济状况 |
第3章 秦庄沟流域经济社会与综合治理发展历程分析 |
3.1 小流域治理与经济社会相互关系 |
3.1.1 小流域综合治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 |
3.1.2 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农业发展 |
3.1.3 小流域综合治理与防灾减灾 |
3.1.4 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当地村民生活 |
3.2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匹配性研究 |
3.2.1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匹配性的意义 |
3.2.2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匹配性的界定 |
3.2.3 匹配性分析法 |
3.3 小流域综合治理及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界定 |
3.3.1 小流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基础 |
3.3.2 小流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界定方法 |
3.3.3 小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分析 |
3.3.4 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界定 |
3.3.5 小流域综合治理历程 |
3.3.6 小流域综合治理发展阶段界定 |
3.4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匹配性表现 |
3.4.1 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推进新农村建设匹配性分析 |
3.4.2 小流域综合治理目标 |
3.4.3 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推进新农村建设匹配表现 |
第4章 秦庄沟流域要素禀赋分析 |
4.1 小流域要素禀赋 |
4.1.1 小流域要素禀赋的定义 |
4.1.2 要素禀赋的分类 |
4.1.3 要素禀赋的特征 |
4.1.4 要素禀赋指标体系 |
4.2 生态环境要素禀赋分析 |
4.2.1 土壤分析 |
4.2.2 水资源禀赋 |
4.2.3 水土流失 |
4.2.4 生态环境要素禀赋特征 |
4.3 土地利用 |
4.3.1 测定方法 |
4.3.2 土地利用现状 |
4.3.3 土地资源数量结构 |
4.3.4 土地利用禀赋特征 |
4.4 经济结构禀赋 |
4.4.1 人均土地面积、产业及产值 |
4.4.2 坡耕地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4.4.3 灌溉农业 |
4.5 社会要素禀赋 |
4.5.1 社会要素禀赋测度 |
4.5.2 生活要素禀赋 |
4.5.3 村容要素禀赋 |
4.5.4 社会要素禀赋特征 |
4.6 小流域要素禀赋优劣及缺失研究 |
4.6.1 小流域要素禀赋优劣及缺失内涵 |
4.6.2 秦庄沟流域要素禀赋优劣及缺失 |
4.6.3 小流域综合治理框架分析 |
第5章 秦庄沟流域综合治理主体感知度分析 |
5.1 综合治理与主体关系分析 |
5.1.1 小流域主体 |
5.1.2 综合治理与主体的关系 |
5.2 小流域综合治理村民感知度分析的必要性及意义 |
5.2.1 小流域综合治理村民感知度分析的必要性 |
5.2.2 村民感知度分析对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意义 |
5.3 村民对小流域综合治理感知度研究方法 |
5.3.1 感知度测评系统 |
5.3.2 感知度测评系统的确定 |
5.3.3 信度分析、样本数及T检验 |
5.3.4 确定指标 |
5.3.5 感知度调查问卷设计 |
5.3.6 村民感知度测评数据获取与搜集 |
5.4 村民对小流域综合治理感知度分析 |
5.4.1 信度及样本特征 |
5.4.2 村民对以往小流域综合治理总体感知度 |
5.4.3 小流域综合治理要素的村民感知度 |
5.4.4 村民对小流域综合治理感知度的IPA分析 |
5.4.5 IPA分析法得出的结论 |
第6章 小流域综合治理SEE--SD模型与方案优化调控 |
6.1 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 |
6.1.1 系统动力学及相关概念 |
6.1.2 建模原则 |
6.1.3 建模步骤 |
6.2 小流域综合治理运用SEE--SD模型的必要性 |
6.3 小流域综合治理SEE--SD模型建模步骤 |
6.4 SEE--SD模型构建 |
6.4.1 SEE--SD模型逻辑结构 |
6.4.2 积量流量图 |
6.5 综合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SEE--SD模型 |
6.5.1 SEE--SD模型 |
6.5.2 生态及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模拟 |
6.6 小流域综合治理方案优化调控 |
6.6.1 生态治理优化调控 |
6.6.2 经济治理优化调控 |
6.6.3 社会治理优化调控 |
6.7 SEE--SD模型综合调控结果 |
6.8 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 |
第7章 秦庄沟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
7.1 建立秦庄沟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分类原则及方法 |
7.2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分类 |
7.2.1 各村的要素禀赋优劣及缺失 |
7.2.2 分类的结果 |
7.3 水土保持治理为主模式 |
7.3.1 水土保持治理为主模式指导思想和原则 |
7.3.2 水土保持治理为主模式适宜区 |
7.3.3 水土保持治理为主模式 |
7.4 生态农业模式 |
7.4.1 生态农业模式概述 |
7.4.2 生态农业模式目标 |
7.4.3 生态农业模式 |
7.5 经济治理具体模式 |
7.5.1 设施农业模式 |
7.5.2 优质果业模式 |
7.5.3 绿色农产品模式 |
7.5.4 杂果基地模式 |
7.6 满足生计需求模式 |
7.6.1 安全饮水 |
7.6.2 道路交通 |
7.6.3 防灾减灾 |
7.7 人居环境改善模式 |
7.7.1 垃圾处理 |
7.7.2 污染处理措施 |
7.8 村民参与治理模式 |
7.8.1 参与式 |
7.8.2 村民参与治理模式 |
第8章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取得的新进展 |
8.3 研究中的不足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9)陕北黄土丘陵区农村聚落建设与生态修复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农村聚落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外农村聚落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进展 |
1.2.3 陕北地区农村聚落研究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3.4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农村聚落形成演变规律及其布局特点 |
2.1 陕北黄土丘陵区的区位特征 |
2.2 陕北黄土丘陵区农村聚落形成、发育的区域背景 |
2.3 陕北黄土丘陵区农村聚落的类型划分 |
2.4 陕北黄土丘陵区农村聚落的特征分析 |
第三章 农村聚落建设与生态环境关联分析 |
3.1 农村聚落建设与生态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1 农村聚落现状及存在原因 |
3.1.2 生态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3 陕北黄土丘陵区农村聚落与生态修复现状关系总析 |
3.2 生态环境对农村聚落建设的限制与要求 |
3.2.1 生态环境与聚落布局 |
3.2.2 生态环境与农业生产结构 |
3.2.3 生态环境容量影响聚落发展 |
3.2.4 农村聚落生态系统 |
3.3 农村聚落建设过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3.3.1 农村聚落对生态环境的消极作用 |
3.3.2 农村聚落对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 |
第四章 农村聚落建设与生态修复互动模式研究 |
4.1 集聚发展模式 |
4.1.1 聚落规模与聚落功能的关系 |
4.1.2 聚落功能体系 |
4.1.3 确定聚落适宜规模的前提—服务业的“规模经济”理论 |
4.1.4 集聚效应 |
4.1.5 陕北黄土丘陵区聚落集聚的必要性 |
4.1.6 陕北黄土丘陵区聚落集聚的可行性 |
4.2 小流域发展模式 |
4.2.1 小流域发展 |
4.2.2 小流域发展功能分析 |
4.3 整体式发展模式 |
4.3.1 整体式发展原则 |
4.3.2 整体式发展主要内容 |
4.3.3 整体式发展主要措施 |
4.4 可持续发展模式 |
4.4.1 “可持续发展”理念剖析 |
4.4.2 可持续发展模式下的农村聚落建设与生态修复 |
4.5 实施农村聚落建设与生态修复的总体方略 |
第五章 典型剖析 |
5.1 基本概况 |
5.1.1 马家沟流域基本情况 |
5.1.2 社会经济情况 |
5.1.3 生态建设现状 |
5.2 农村聚落现状 |
5.2.1 聚落布局分散 |
5.2.2 居住状况正在变化 |
5.2.3 公共服务匮乏 |
5.2.4 农业生产效率低 |
5.2.5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
5.3 聚落建设与生态修复 |
5.3.1 指导思想 |
5.3.2 建设目标 |
5.3.3 建设分区 |
5.3.4 生态修复主要措施 |
5.3.5 农村聚落建设 |
5.3.6 总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西北黄土高原高塬沟壑区小流域生态农业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黄土高原地区的战略地位 |
1.1.2 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状况 |
1.1.3 黄土高原地区的人文环境状况 |
1.1.4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历程 |
1.1.5 黄土高原地区今后建设和发展方向 |
1.1.6 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生态环境剖析 |
1.1.7 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农业建设的战略意义 |
1.1.8 西北黄土高原高塬沟壑区小流域生态农业建设的意义 |
1.2 生态农业建设的内涵以及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生态农业的兴起 |
1.2.2 生态农业建设的内涵 |
1.2.3 生态农业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西北黄土高原高塬沟壑区小流域生态农业建设研究内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采取的技术路线 |
2 南小河沟流域农林牧生态经济结构优化研究 |
2.1 试区概况 |
2.2 南小河沟流域农林牧生态经济结构优化 |
2.2.1 南小河沟流域生态经济结构剖析 |
2.2.2 南小河沟流域农林牧生态经济结构优化 |
3 土壤改良培肥技术措施研究 |
3.1 南小河沟流域土壤状况剖析 |
3.2 耕作措施配置 |
3.3 施肥措施配置 |
3.4 秸杆还田培肥 |
3.5 草田轮作技术 |
3.5.1 草田轮作的概念和其土壤改良机理 |
3.5.2 草田轮作的物种优选 |
3.5.3 草田轮作设计 |
4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配置 |
4.1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配置原则及要求 |
4.2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配置分区及配置目标 |
4.2.1 塬面水土流失特点以及水土保持工程措施配置目标 |
4.2.2 塬边水土流失特点以及水土保持工程措施配置目标 |
4.2.3 沟坡、沟底水土流失特点以及水土保持工程措施配置目标 |
4.3 塬面水土保持工程措施配置 |
4.3.1 修建水平条田、建设高质量基本农田 |
4.3.2 修建水簸箕 |
4.3.3 修地边埂 |
4.3.4 建涝池 |
4.3.5 修蓄水埝 |
4.3.6 修建水窖 |
4.3.7 进行沟头防护 |
4.3.8 修沟边埂 |
4.4 塬边水土保持工程措施配置 |
4.4.1 修建水平梯田 |
4.4.2 退耕还林草 |
4.4.3 土堰工程 |
4.4.4 塬边坡面集流工程 |
4.5 沟坡水土保持工程措施配置 |
4.5.1 修反坡台水平阶 |
4.5.2 修水平沟 |
4.5.3 修鱼鳞坑 |
4.6 沟底水土保持工程措施配置 |
4.6.1 治沟骨干工程 |
4.6.2 插柳谷坊 |
4.6.3 修土谷坊 |
4.6.4 沟底防冲护岸林 |
4.6.5 柳篱挑水坝 |
4.6.6 沟道集流工程 |
5 农林复合立体配置研究 |
5.1 农林复合的概念、原理及特点 |
5.2 农林复合的结构和功能 |
5.3 南小河沟流域生态经济型植物优选 |
5.4 塬面农林复合立体配置 |
5.5 塬边农林复合立体配置 |
5.6 沟坡农林复合立体配置 |
5.7 沟底农林复合立体配置 |
6 南小河沟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评价研究 |
6.1 对小流域进行生态经济系统评价的意义 |
6.2 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评价的数学模型 |
6.3 南小河沟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评价 |
6.3.1 南小河沟流域生态经济现状 |
6.3.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6.3.3 单因素(第三层因素)模糊评判 |
6.3.4 第二层因素模糊综合评判 |
6.3.5 第一层因素模糊综合评判 |
6.3.6 评价总指标模糊综合评判 |
6.4 南小河沟流域发展障碍和优势诊断分析 |
6.5 南小河沟流域今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
6.5.1 建设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稳固资源与环境基础 |
6.5.2 开展以农户为经营单元的环境整治与开发,发展生态经济效益 |
6.5.3 进行科学管理,探索产业化发展之路 |
6.5.4 科学配置资源结构,发挥整体优势 |
6.5.5 建立健全技术服务保障体系,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
6.5.6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小流域人民的科学技术水平 |
主要结论、创新点与问题讨论 |
主要研究结论 |
本研究的创新点 |
不足之处与问题讨论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等 |
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3.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专着编写 |
4.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及教学活动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临洮县沿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示范治理高效开发技术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河中游砒砂岩物化特性与侵蚀机理研究及小流域二元治理模式集成与示范[D]. 伍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2]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黄土高塬沟壑区塬面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研究[D]. 王慧娟.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01)
- [4]传统小流域与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对比研究 ——以九江市水土流失治理项目为例[D]. 苏莹. 南昌大学, 2018(01)
- [5]峡口项目2016年实施区的主要做法及成效[J]. 林发辉.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8(01)
- [6]甘肃省标准化梯田建设综合技术研究[D]. 周波. 西安理工大学, 2017(11)
- [7]临洮县大碧河项目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成效及做法[J]. 赵海龙,谢小东,文万英,任俊发. 甘肃农业, 2014(23)
- [8]陕西渭北旱塬秦庄沟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D]. 陈见影.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1)
- [9]陕北黄土丘陵区农村聚落建设与生态修复关系研究[D]. 徐明. 西北大学, 2009(08)
- [10]西北黄土高原高塬沟壑区小流域生态农业建设研究[D]. 王铁虎.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