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悦
(浙江传媒学院08届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生浙江杭州310018)
中图分类号:H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1)08-0000-01
汉语是我们中国人最主要的交流语言,也是联合国官方语言之一。汉语言的交流,特别是其口语的交流,对于日常信息传播的作用,文化传承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口语交流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演讲是一种重要的方式。一般做演讲主体的是名人或者有特殊经历的人,以面对公众传播演讲语言达到某种目的。但现在很多高校或社会团体都会举办一些演讲比赛,为了演讲而“演讲”的比赛,是演讲文化的技术化普及化扩展化的体现。
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由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了语言;由于语言的发展和发音器官的进化,而使有声语言成为主要的表达方式;又由于要更加充分地表达思想感情,而把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是作为一种语言表达方式的演讲的起源。
演讲,又叫讲演或演说,是指在公众场所,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是口语表达的以一个重要类别。在现今的社会活动中,每一个个体和团队,都需要通过一种公众性的活动,向别人阐述自己的观点,发布自己的理念,表达自己的态度,那么演讲就是此时的不二选择。就自身而言,拥有较高的演讲素养,体现了良好的与人交流的能力,这对我们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而言,在求职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2.演讲学的理论
演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三个方面:
一、关于演讲对社会生活的作用与反作用的规律问题。诸如演讲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及其社会作用,演讲自身的特征,以及演讲自身的继承、革新和民族演讲的相互影响等等。
二、关于演讲活动本身的规律问题。诸如演讲的分类,演讲的内容与形式,演讲的准备阶段以及演讲活动的过程等等。
三、关于演讲的鉴赏和批评的一般规律问题。诸如鉴赏的依据和批评的标准,如何通过鉴赏与批评推动演讲自身的发展等等。
上述三个方面既有各自的相对独立性,又有相互间的依存性。说它们相对独立,是因为每一个方面都是从某一角度出发的,说它们互相依存,是因为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部分与部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演讲的性质:
一、社会性演讲活动发生在社会成员之间,它是一个社会成员对其他社会成员进行宣传鼓动活动的口语表达形式。因此,演讲不只是个体行为,还具有很强的社会性。
二、现实性所谓现实性,是指符合客观事物的只是情况的性质。
三、艺术性它要求演讲者以一种集中、凝练、富有创造色彩的面貌出现。
四、综合性演讲只是发生在一定时间内的活动,而为这一活动,演讲者要有各方面的充分准备,同时,还需要大量的组织工作与之配合。
五、逻辑性演讲者思维要缜密,语言应有条理,层次分明,结构清楚。
六、针对性演讲主题应是众所周之的问题,要注意听众的年龄、身份、文化程度等。
七、感染性演讲者要有鲜明的观点、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以及深刻的思想等,要善于用流畅生动、深刻风趣的语言和恰当的修辞打动听众。
3.演讲的具体技巧
第一点,也是最最重要的一点,克服当众演讲的恐惧心理,培养自信心。
对于演讲的恐惧心理,其根源就是经历得少,不习惯。当然,每个人的程度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表现为紧张,比如呼吸急促,总是想上厕所等;有的人甚至能表现出强烈的生理反应,四肢痉挛甚至病倒。当然,适度的紧张是好的,卡耐基在他的《当众演讲与沟通的艺术》一书中,就表示适度的恐惧会使演讲者“思考得更快,话也更加流畅,反而会比在普通情况下说得更精彩。”这和我的切身经历也是相符合的。
要想克服这一点,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实践,不断地实践。在这其中,肯定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这些宝贵的经历都非常值得我们去认真总结,不论是演讲的老手,还是新人。我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一次失败,可以令我得到比成功多的多的财富,它让我明白,原来所谓在大庭广众之下丢人,也不过如此,我完全有能力去承担这种压力,更何况,便是失败了,给人一些笑料谈资也没什么不好的,至少也推荐了我这个人。
除了实践之外,我们也可以给自己一些恰当的暗示,相信自己能行,相信自己即将说的话就是自己发自肺腑的,深思熟虑的,能够引起大家兴趣的。
第二点,选择恰当的演讲题材。
选择恰当的题材,就是为演讲树立了一个预期目标,使我们的演讲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同时也无形中为我们划分的受众群。
选择题材应当注意:首先,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这个领域或是自己所学的专业,或是自己的有所研究的业余爱好。当然也可以是自己虽不甚了解但有着浓厚兴趣的领域,只是这样演讲时就要注意将重点放在抛砖引玉虚心求教的方面。其次,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信念等思想情感的方面选择题材。这种情况下,往往我们要讨论的就不是课题而是话题。这种特殊的经历,独到的信念,一方面对于演讲者而言,印象深刻,易于描绘;另一方面也令受众感到新鲜,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第三点,积累素材。
素材使得演讲生动鲜活,充满趣味性和真实感。素材包括亲身经历,格言警句,名人轶事,史料记载,相关数据,同类题材的具体稿件等等不一而足,凡是在生活中发生的,有助于支持题材论点的都是我们可以引用的材料。
对于材料的积累,没什么立竿见影的方法,只有平日里不断地积累和揣摩,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假以时日,自然功力深厚。
对于材料的积累,一定要重视,就好像零存整取,功夫下到了,这是一笔受用终生的财富。
接下来,就进入具体对演讲本身的分析阶段了。
第一点,演讲稿。这是演讲的根本,当然这个稿件不一定是纸质稿件或者电子稿件的形式,有时就是一个大概的思路,一个提纲。当然这种程度就是轻车熟路的状态了。我们现在分析的依然是有文本形式的稿件。
自己的演讲稿,最好由自己写就,完成。这样就很容易做到对稿件熟记于心,胸有成竹。对于稿件的内容熟悉了,我们在演讲的过程中,就可以着重讲精力放在如何提示演讲的感染力上了。
演讲稿的写作要注意以下几点:
1.观点要鲜明,深入了解题材,并在稿件中多次强调。演讲的受众多是仅仅通过耳朵听而已,多次强调可以加深他们的印象,同时,也能够让没有从头听演讲的受众尽快了解演讲内容,从而被吸引,或者不占用他们的时间。
2.内容要具体,抓住重点描述。不论是各分论点,还是支持论点的事例和数据,不要仅仅定性描述,要有具体的内容体现这种性质,这样才能吸引听众。
3.语言注意口语化,少用容易引起歧义,一时不大容易听懂的书面语,甚至古汉语。
如果演讲稿不是由自己完成,那么一定要下功夫把演讲稿理解透彻,其目的依然是为了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感染力。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对演讲稿涉及的观点,素材并不陌生,也要从稿件本身出发,不要想当然的将自己的理解生硬地融入其中,这样在演讲时,会出现严重的问题,一方面稿件理解不透彻,依照稿件演讲无法很顺利的进行和完成;另一方面,自己准备的素材,又由于脱离稿件的支撑,显得支离破碎,无法真正支持稿件的论点。
除了演讲稿的内容要注意以外,演讲稿的感情色彩也是我们不能忽略的,它奠定了整个演讲的基调。
第二点,演讲环境。演讲环境包括演讲的地点,面对的受众人群。一般来说,场面越宏大,要求的演讲就越正式庄重,受众人群越陌生,越要严肃谨慎。
第三点,演讲身份。针对具体的演讲环境,根据自己在演讲活动中的立场和地位,一个演讲者应当十分注意把握自己的身份。进而影响到自己的着装打扮和话语权的分配。
需要注意的是,演讲稿,演讲环境,演讲身份,这三者应当是统一的,如果不和谐,不仅外在上,让人感觉很别扭,而且也让人觉得该演讲者在内心不重视此次演讲活动和听众。显然,就不可能达到有效交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