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货币创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货币,信用,信贷,贷款,影子,人民币,银行。
货币创造论文文献综述
Dak,Bol,Deng[1](2019)在《货币创造在金融摩擦和波动中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五年的政治动荡明显降低了经济增长,以及造成了南苏丹一系列的金融摩擦和普遍恐慌。自从战争于2013年12月15日爆发以来,南苏丹作为一个国家在经济和财政上已经陷入瘫痪,国家发展项目也随之停滞。这种对比对如何将稀缺资源分配给经济部门的功能和进步产生了普遍影响。这种情况造成了一些突出的挑战,如通货膨胀,严重的失业和城市的橡胶化。经济部门的稀缺资源分配和当地货币的大规模贬值仍然是最重要的和可识别的。本文研究了货币创造就金融摩擦和波动对南苏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此过程中,VEC模型应运而生。出于对经验过程的响应,残余随机分布和脉冲响应已经被应用于得出准确的结果。总之,调查结果显示,金融摩擦面临并经历了长期挑战,而这种挑战从两个国家曾是一个国家时起就已经存在。一方面,就营销规模活动方面的参与方面来说,南苏丹经济仍然年轻而脆弱。目前的政治不稳定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更大的冲击,这种冲击被认为是南苏丹经济不稳定的最主要原因。该调查结果表明,在该国现阶段矛盾爆发之前,因为长期经济摩擦和波动,经济不稳定且难以恢复已经存在了近十年之久。事实表明,金融摩擦是最终阻碍经济效率和稳定的重要因素,由此,南苏丹受到经济衰退的严重影响。尽管国家领导层和整个世界都没有正式考虑这个国家的问题,但是南苏丹现在正陷入严重的经济衰退。(本文来源于《江西财经大学》期刊2019-06-01)
孙国峰[2](2019)在《货币创造的逻辑形成和历史演进——对传统货币理论的批判》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逻辑的原点出发,分析了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的创造过程,提出货币的核心功能不是交易媒介和价值储藏手段,而是组织生产。货币的本质不是一般等价物,而是作为无限跨期价值尺度的一般性债务。从货币创造的视角出发分析了货币的演进历史,质疑了传统理论描述的从实物货币到信用货币的演进过程,提出信用货币是历史上货币的主要表现形式,货币演进历史的主要脉络是:私人信用货币—政府信用货币—银行信用货币。最后本文分析了对银行货币创造的约束,并回顾和总结了中国央行约束与银行反约束在中国的实践。(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肖卫国,兰晓梅[3](2019)在《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供给及传统信贷的影响——从信用货币创造到央行升级宏观审慎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构建2011年1月—2017年9月的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验证了我国银行主导型影子银行及其主要业务对广义货币供应量及传统信贷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央行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广义信贷考核与影子银行信用货币创造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其一,影子银行业务扩张及其信用创造功能总体上促使了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增长,而银行贷款仍然是我国最主要的货币供给渠道。其二,与其他业务相比,影子银行业务中债券投资、同业业务对金融机构银行信贷总额具有挤出效应,而在货币供应中两者信用创造功能较强。其叁,随着去杠杆的深化和金融进一步回归为实体经济服务,我国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广义信贷考核对影子银行业务及其信用货币创造具有一定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湖北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肖卫国,兰晓梅[4](2019)在《我国影子银行与信用货币创造——基于宏观审慎评估体系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研究2011-2017年以理财产品和同业业务为代表的影子银行对信用货币创造的影响,并结合人民银行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广义信贷考核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其一,非保本理财产品和同业业务均促使我国货币供应量正向增长,非保本理财产品对货币供应增速正向贡献度更大。其二,以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为传导路径,理财产品与同业业务均导致我国货币创造乘数的上升。其叁,广义信贷规模对非保本理财产品的影响为正,对同业业务影响为负,广义信贷考核机制限制了商业银行通过同业渠道扩张影子银行业务。(本文来源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任雪莲[5](2018)在《支付清算视角对货币创造及运行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的时代背景下,为了能够更好地描述现代货币创造以及运行过程,本文在分析当前账户以及支付清算系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分别以静态和动态为基础对货币运行进行了相关分析,最后从支付清算视角对货币创造以及运行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此类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商论》期刊2018年33期)
陶雯[6](2018)在《以信用提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货币创造》一文中研究指出货币创造与信用息息相关。信用是货币创造的重要载体,也是货币创造的本质。信用的产生、扩大对应着货币创造的规模扩张、结构调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货币创造。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公众、企业和银行等信用主体,通过增加消费、提高企业贷款、保证银行放款等途径实现货币创造。以信用信息平台打造名优品牌,以信用评级实行企业信贷支持,以信用监管稳定银行盈利能力,是提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货币创造的主要信用手段。(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导刊》期刊2018年28期)
张挽虹[7](2018)在《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行为对债券市场及货币创造的影响——基于信贷收支表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资金运用角度分析了债券投资作为流动性管理的补充手段,存贷款增速差与银行债券投资增速往往高度正相关,近两年来存贷款增速差收窄带来金融机构流动性趋紧,拖累了债券投资和债券价格。从存款派生的角度分析了近年来债券投资、股权及其他投资科目的快速增长和监管收紧后的大幅回落,导致M2贡献结构与增速发生剧烈变化,M2与基本面的相关性也随之下降。文章认为2018年债券市场难有明显回暖,不同规模的金融机构流动性和配置意愿将出现分化。文章从应密切关注实体经济流动性及再融资情况,适当释放资金以免出现大的波动,同时加大财政政策、产业政策配合力度,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的效果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甘肃金融》期刊2018年09期)
冯煦明[8](2018)在《货币创造的“扭曲操作”与存款准备金率政策》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中央银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行为被赋予了较强的逆周期调控色彩,人们倾向于将"降准"简单地理解为央行"放水"和刺激经济,将"升准"简单地理解为紧缩经济。但实际上,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作为一种货币政策手段,既可以当作周期性工具来使用,也可以当作结构性工具来使用;既能用来逆周期地平滑(本文来源于《金融博览》期刊2018年07期)
陈道富[9](2018)在《房地产是中国当前信用货币创造的主要载体》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整个增量的信用创造,高度集中在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成为信用创造的主体。从房地产金融来看,房地产金融不是因为货币太多了,所以要通过房地产市场来消化,而是房地产本身的信用扩张直接导致了信用的快速扩张。(本文来源于《中国房地产》期刊2018年17期)
陆简[10](2018)在《离岸人民币货币创造探析——机制、特殊性及其政策含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释"跨境人民币净流出时离岸人民币存款反而下降"这一反常现象,本文在现有的"基础货币-存款派生"框架的基础上增加了"存款灭失"这一维度,建立了更全面的离岸人民币货币创造分析框架。根据这一框架,本文发现目前离岸人民币货币创造中存在基础货币顺周期变化、存款派生不足、存款灭失过度等特殊性,随后基于这些特殊性提出了相应的人民币国际化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上海金融》期刊2018年05期)
货币创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从逻辑的原点出发,分析了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的创造过程,提出货币的核心功能不是交易媒介和价值储藏手段,而是组织生产。货币的本质不是一般等价物,而是作为无限跨期价值尺度的一般性债务。从货币创造的视角出发分析了货币的演进历史,质疑了传统理论描述的从实物货币到信用货币的演进过程,提出信用货币是历史上货币的主要表现形式,货币演进历史的主要脉络是:私人信用货币—政府信用货币—银行信用货币。最后本文分析了对银行货币创造的约束,并回顾和总结了中国央行约束与银行反约束在中国的实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货币创造论文参考文献
[1].Dak,Bol,Deng.货币创造在金融摩擦和波动中对经济增长的影响[D].江西财经大学.2019
[2].孙国峰.货币创造的逻辑形成和历史演进——对传统货币理论的批判[J].经济研究.2019
[3].肖卫国,兰晓梅.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供给及传统信贷的影响——从信用货币创造到央行升级宏观审慎管理[J].湖北社会科学.2019
[4].肖卫国,兰晓梅.我国影子银行与信用货币创造——基于宏观审慎评估体系视角[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5].任雪莲.支付清算视角对货币创造及运行的分析[J].中国商论.2018
[6].陶雯.以信用提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货币创造[J].经济研究导刊.2018
[7].张挽虹.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行为对债券市场及货币创造的影响——基于信贷收支表视角[J].甘肃金融.2018
[8].冯煦明.货币创造的“扭曲操作”与存款准备金率政策[J].金融博览.2018
[9].陈道富.房地产是中国当前信用货币创造的主要载体[J].中国房地产.2018
[10].陆简.离岸人民币货币创造探析——机制、特殊性及其政策含义[J].上海金融.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