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地震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隧道,重力坝,格林,围岩,烈度,支座,断层。
地震区论文文献综述
记者,杨楠[1](2019)在《地震区域评估助推标准地升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记者日前从市应急管理局了解到,作为标准地评估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我市地震区域评估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截至10月底,我市已提前2个月倍量完成省政府年度考核任务,地震区评进展情况连续2个月居全省地市第一。地震区域评价作为提高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效率、(本文来源于《湖州日报》期刊2019-12-03)
肖红武,陈涛[2](2019)在《基于解析解的高烈度地震区隧道减震层减震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烈度地震区,在隧道的复合衬砌结构中设置减震层,能起到消耗地震能,减小二次衬砌的内力响应,达到减震的目的。文章基于迭合梁振动的动力响应控制方程,推导出了隧道衬砌在地震过程中的动力位移响应以及内力响应解析式。根据解析式分析出:在地震过程中,由于减震层的存在,初期支护承担了大部分的地震附加荷载,二次衬砌承担了较小的一部分附加荷载;并研究得到随着围岩地基弹性抗力系数的增加,二次衬砌的内力响应增加,但由于减震层的存在,增大的幅度不大。(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期刊2019年05期)
贺国银,刘璐[3](2019)在《高地震区公路桥梁抗震设计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我国目前阶段桥梁抗震设防目标、分类、标准及抗震设计概念。通过具体的工程实例进行两阶段的抗震设防建模、结构抗震验算,以此得出在高地震区工程设计中应注意的关键事项。(本文来源于《华东公路》期刊2019年05期)
王秋懿,杨奎,毛金龙,杨清源,赵伯明[4](2019)在《九度地震区公路隧道二次衬砌结构抗震综合措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对九度地震区公路隧道二次衬砌结构抗震措施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文章基于Hilber-HughesTaylor时间积分法及等效粘弹性单元动力边界条件,以穿越九度区的公路隧道为研究对象,从实际工程设计受力的角度对公路隧道的四种抗震措施,即增加二次衬砌的配筋量,增大二次衬砌的厚度,将马蹄形断面优化为圆形断面,在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增设橡胶减震层,进行了具体抗震计算和分析,得到了四种抗震措施的实际抗震效果及其优缺点。为了将抗震措施的优点利用最大化,提出了通过适当增加配筋和在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设置适当厚度减震层的抗震综合措施。利用上述研究成果,根据九度区可能出现的不同峰值加速度(0.1g~0.9g)的地震波作用下二次衬砌的受力情况,分别提出了针对性的抗震措施,以达到既经济又显着的抗震效果。(本文来源于《现代隧道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吕敬富,唐耀明,左艳婷[5](2019)在《高烈度地震区常规桥梁横桥向抗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功山至东川高速公路项目中某桥为例,结合抗震设计方案建立了桥梁动力模型,依据JTG/TB02-01—2008《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分析了该桥的动力特性,对该桥在E1、E2地震作用下的横桥向地震反应进行了分析。通过验算,结果表明,该桥横桥向抗震性能能够满足规范要求。(本文来源于《工程建设与设计》期刊2019年19期)
王向伟[6](2019)在《高度地震区后河水库混凝土重力坝抗滑稳定计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华亭市后河水库工程混凝土重力坝为研究对象,通过抗剪断强度理论、抗剪强度理论和坝踵及坝趾应力计算公式计算坝体典型剖面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坝踵及坝趾应力,并用北京理正岩土计算软件对上述结果进行验算和复核,结果表明北京理正岩土计算软件的计算结果是偏于工程安全的,可为高度地震区的小型同类水库工程抗滑稳定计算提供参考与借鉴。(本文来源于《陕西水利》期刊2019年09期)
李冲杰,陈长征,李聪林,户东阳,卢叁平[7](2019)在《九度地震区高速铁路简支梁方案比选》一文中研究指出九度地震区地震烈度较高,一般情况下宜选择自重轻、重心低的结构形式,但未明确推荐简支梁的适用跨度。结合渝昆高铁及云南地区主要地质条件,着重讨论比较设计时速350 km/h高速铁路九度地震区24 m与32 m简支箱梁的比选。提出在满足桥梁抗震性能的条件下,比较简支梁跨度方案的经济指标来确定方案的合理性。结果表明:15 m墩高以下应选择使用实体墩,15 m及以上墩高建议选择空心墩;无论是在岩溶还是非岩溶地区32 m梁跨都比24 m梁跨具有经济优势,且桥墩越高越经济;渝昆线选用32 m梁跨比24 m梁跨可节省投资约122 58万元,推荐使用32 m简支梁。研究结果为九度地震区高速铁路简支梁方案比选提供了一种思路,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20期)
周建烽,覃长兵,潘秋景,王成洋[8](2019)在《土工网加固的曲线型陡坡在地震区的机动性分析(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机动分析法评估了陡坡在地震条件下维持其稳定所需土工网加固力。由于涉及复杂计算,已有文献在理论推导中主要考虑平面型边坡。而针对自然边坡中广泛存在着的曲线型边坡,尤其是地震作用下曲线型非均质边坡,传统的上限分析法难以考虑其稳定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首先采用离散技术生成一个离散的破坏机制,即将整个破坏块体分解成不同的组成部分,然后通过单元分析来计算土工网加固力及地震荷载等外部荷载所做功率和内能耗散,其中采用拟动力法来表示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横向和纵向加速度。最后,通过功率平衡方程获得土工网加固力上限解,并阐释了各因素对土工网加固陡坡性能的影响。(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期刊2019年07期)
王李斌,崔光耀,荆鸿飞[9](2019)在《高烈度地震区跨断层隧道围岩注浆抗震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提高高烈度地震区跨断层隧道的抗震性能,文章依托七达里隧道断层段,利用有限差分数值计算软件对采用不同注浆措施的抗震作用效果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跨断层隧道采用全环接触注浆和全环间隔注浆抗震措施,对二衬拱顶竖向位移和边墙收敛的控制效果较为显着;(2)全环间隔注浆在控制隧道结构主应力方面优于全环接触注浆;(3)全环接触注浆最小安全系数抗震效果达8.16%以上,全环间隔注浆最小安全系数抗震效果达18.97%以上;(4)跨断层隧道采用全环间隔注浆抗震措施的作用效果优于全环接触注浆抗震措施。研究成果可为高烈度地震区跨断层隧道的抗震设防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高速铁路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柯鉴,潘宝林[10](2019)在《地震区桥梁墩柱垂直度超限的安全性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桥梁下部结构桥墩垂直度超限是在交工验收中常见的不符合项。超限导致的偏位对于墩柱而言其内力与设计状态有所不同,地震区域此影响进一步放大。本文针对某典型桥梁的墩柱偏位问题,采用将缺陷置于空间模型中的方式进行结构抗震验算,实现对桥墩偏位的安全性评价,其方法及相关结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期刊2019年06期)
地震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高烈度地震区,在隧道的复合衬砌结构中设置减震层,能起到消耗地震能,减小二次衬砌的内力响应,达到减震的目的。文章基于迭合梁振动的动力响应控制方程,推导出了隧道衬砌在地震过程中的动力位移响应以及内力响应解析式。根据解析式分析出:在地震过程中,由于减震层的存在,初期支护承担了大部分的地震附加荷载,二次衬砌承担了较小的一部分附加荷载;并研究得到随着围岩地基弹性抗力系数的增加,二次衬砌的内力响应增加,但由于减震层的存在,增大的幅度不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震区论文参考文献
[1].记者,杨楠.地震区域评估助推标准地升级[N].湖州日报.2019
[2].肖红武,陈涛.基于解析解的高烈度地震区隧道减震层减震机理研究[J].四川建筑.2019
[3].贺国银,刘璐.高地震区公路桥梁抗震设计探讨[J].华东公路.2019
[4].王秋懿,杨奎,毛金龙,杨清源,赵伯明.九度地震区公路隧道二次衬砌结构抗震综合措施研究[J].现代隧道技术.2019
[5].吕敬富,唐耀明,左艳婷.高烈度地震区常规桥梁横桥向抗震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
[6].王向伟.高度地震区后河水库混凝土重力坝抗滑稳定计算分析[J].陕西水利.2019
[7].李冲杰,陈长征,李聪林,户东阳,卢叁平.九度地震区高速铁路简支梁方案比选[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8].周建烽,覃长兵,潘秋景,王成洋.土工网加固的曲线型陡坡在地震区的机动性分析(英文)[J].JournalofCentralSouthUniversity.2019
[9].王李斌,崔光耀,荆鸿飞.高烈度地震区跨断层隧道围岩注浆抗震效果研究[J].高速铁路技术.2019
[10].柯鉴,潘宝林.地震区桥梁墩柱垂直度超限的安全性评估[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