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坡[1]2004年在《葛根芩连结肠定位释药柱塞胶囊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葛根芩连微丸(水泛丸)为《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收载品种,由葛根、黄芩、黄连和甘草四味中药组成,具有表里双解,清热止利的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泄泻痢疾、身热烦渴,或保留灌肠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其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广泛,方中药味较少,基础研究较深入,本文选用该药作为复方中药制剂的模型药物,制备成口服结肠定位制剂,以治疗非特异性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本文严格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化学有效成分和药理活性双重指标研究了方中诸药的有效部位提取工艺,建立了检测内在质量的定量方法,创造性的研究制备了pH、时间、酶降解叁重联合依赖型结肠定位释药柱塞胶囊装置,通过体外释放和体内示踪研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 分别建立葛根总异黄酮、黄芩总、苷、黄连总碱、甘草总酸的紫外分光光度分析方法,用以定量测定药材有效部位和单味药微丸中有效成分的综合指标;分别建立葛根素、黄芩苷、盐酸小檗碱和甘草酸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作为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该分析方法的建立为确定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筛选制备工艺,评价制剂质量提供可靠手段。以上方法灵敏准确,简单实用,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检测方法。 对处方中4味药材分别进行了提取精制,考察了影响指标性成分提取率的工艺因素。采用70%乙醇提取、D-101大孔树脂纯化葛根总异黄酮,含量84.1%;单因素考察研究壳聚糖絮凝剂对黄芩提取液进行处理的条件,结果采用1%壳聚糖絮凝剂,40℃,调pH6时,可以得到很好的除杂作用,该方法对有效成分的保留率高,且原材料和能耗低,经济实用。提取精制葛根芩连有效部位为结肠定位制剂工艺奠定基础。 药效学实验结果显示,提取精制的有效部位与上市微丸均可显着降低炎症,对冰醋酸引起的疼痛有抑制作用,显着减小毛细管通透性,显着减小结肠溃疡面积,且灌肠给药优于灌胃给药。提取精制的有效部位强于上市微丸,但无显着差异。证明了该提取精制工艺的科学性和剂型改进的合理性。 采用低酯果胶与钙离子交联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果胶钙,含钙量约15mg/g,建立了络合滴定法测定果胶钙的含钙率。果胶多糖及其衍生物能保护药物顺利通过胃和小肠,在结肠部位特异性定位释放,果胶钙中的钙离子可
张石宇[2]2016年在《葛根岑连结肠定位片指纹图谱及药效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实验,建立葛根芩连结肠定位片(GGQLJC,Gegenqinlian colonic localization tablet)HPLC指纹图谱及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对主要色谱峰进行初步的药材归属,并对制剂抗家兔湿热内蕴型UC作用机制进行研究,为控制GGQLJC制剂质量和探讨其治疗湿热内蕴型UC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 Agilent ZORBAXSB-C18(4.6X250mm,5μm)为色谱柱,以乙腈(B)-0.015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0nm;流速:1mL·min-1;柱温:30℃;进样量:10μL。检测时间:120min。采用指纹图谱相似度软件(2012版)进行数据分析,建立GGQLJC HPLC指纹图谱,根据保留时间及相应色谱峰的色谱图对GGQLJC指纹图谱中的主要色谱峰进行初步的药材归属,同时对复方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含量测定。2.采用高脂高糖饮食法造出家兔湿热内蕴型体质,结合叁硝基苯磺酸(TNBS)法建立湿热内蕴型UC模型;将家兔分为7组,每组8只:正常组,模型组,GGQLJC高剂量组,GGQLJC中剂量组,GGQLJC低剂量组,阳性西药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传统葛根芩连片(GGQL)组;对家兔进行临床活动度观察,DAI评分,CMDI评分,TDI评分,测定结肠长度、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和结肠指数,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及结肠组织中MPO和Th1/Th2细胞因子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结肠组织PPAR-γ和NF-kBp65蛋白表达变化,比较各组治疗效果,探讨GGQLJC治疗湿热内蕴型UC的药效学机制和免疫学机制。结果:1.通过方法学考察建立了 GGQLJC指纹图谱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并对12批葛根芩连结肠定位片进行指纹图谱检测分析,共检测出35个共有峰,其中13个峰归属于葛根,13个峰归属于黄芩,6个峰归属于黄连,4个峰归属于廿草;12批制剂相似度均大于0.9,制剂生产工艺稳定可行。2.药效学实验研究表明,各治疗组能够有效缓解湿热内蕴型UC家兔的临床症状,降低DAI评分、CMDI评分、TDI评分,增加结肠长度、降低结肠和脾脏重量、增加胸腺的重量,降低MPO活性,降低家兔血清及结肠组织Th1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并提高Th2细胞因子IL-4、IL-13的表达,上调结肠组织PPAR-γ蛋白表达,下调结肠组织NF-kBp65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着(P<0.01),其中以GGQLJC高剂量组及SASP组作用效果更为显着。结论:建立的HPLC色谱方法能有效控制GGQLJC的质量,且GGQLJC可以改善湿热内蕴型UC的炎症反应,调节Th1/Th2细胞的平衡及PPAR-γ蛋白表达和NF-kBp65蛋白表达,其效果优于传统GGQL组,为传统中药复方口服结肠定位给药系统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杨乐[3]2010年在《葛根芩连注射剂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葛根芩连汤是《伤寒论》中治疗湿热证的经典方剂,具有解表清里,升清止痢之功效。目前,葛根芩连汤在人用药领域已经被制备成为多种剂型,如供口服的片剂、配方颗粒、滴丸、微丸及通过其他途径给药的巴布剂和结肠定位释药柱塞胶囊等。但在兽药领域,除了传统的汤剂和散剂外,很少有其他剂型的报道。为了开发临床疗效更为确实的葛根芩连复方制剂,本课题对葛根芩连注射剂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开展研究,以丰富葛根芩连的制剂研究内容,为兽医临床提供新型的葛根芩连制剂。由于葛根芩连汤中有效成分已较为明确,本实验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提取液澄明度和葛根素、黄芩苷、盐酸小檗碱的含量作为考察指标,对葛根芩连汤的提取、精制方法进行了选择;用HP-β-CD、吐温-80和丙二醇为辅料制备了葛根芩连注射剂,并用TLC和HPLC的方法对其进行质量控制,结果表明:1.葛根芩连注射剂的最佳提取方法为葛根、黄芩、甘草共同煎煮,黄连单独煎煮;提取条件均为11倍量的水浸泡、煎煮2次、每次1.5小时。其精制方法为分别对合液和黄连单提液采用80%的乙醇沉淀一次。2.葛根芩连注射剂的成型工艺为:在两种提取液中分别加4%的HP-β-CD,于80℃下搅拌2h后合并,再加入1.2%的吐温-80和30%的丙二醇,纯水定容至1000ml,于4℃放置48h后取出过滤灌封,10ml/瓶,煮沸灭菌30min即得。3.对葛根芩连注射剂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葛根芩连注射剂的质量标准。采用TLC法对其有效成分进行鉴别:以氯仿-甲醇-水(5:1.5:0.25)为展开剂,UV254nm下鉴别葛根素;以乙酸乙酯-丙酮-正丁醇-冰醋酸-水(6:3:1:1:3)为展开剂,1%叁氯化铁乙醇溶液显色鉴别黄芩苷;盐酸小檗碱的鉴别采用正丁醇-冰醋酸-水(6:1:2)为展开剂,UV366nm下鉴别。结果显示注射剂与葛根素、黄芩苷、盐酸小檗碱的标准品在同一位置有相同斑点。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采用HPLC法,葛根素在0.7-3.5μ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y=47303x+2.4455×104,R2=0.9999(n=5),回收率为96%(RSD=1.1);黄芩苷在4.3-12.9μ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y=33471x+2.5156×105,R2=0.9999(n=5),回收率为95.6%(RSD=1.2);盐酸小檗碱在4.0-20.0μ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y=12012x+2.6244×105,R2=0.9999(n=5),回收率为96.4%(RSD=0.9)。有效成分的含量控制为:葛根素大于2.086mg/ml,黄芩苷大于2.573mg/ml,盐酸小檗碱大于6.836mg/ml。4.体外抑菌初步考察结果显示:葛根芩连注射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MIC值分别为14.125μg/ml、113μg/ml、226μg/ml,抑菌效果强于葛根、黄芩、黄连单味药提取液。葛根芩连注射剂制备工艺合理、有效成分含量稳定、质量标准可控、体外抑菌效果优于葛根、黄芩、黄连单味药提取液,可为临床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 葛根芩连结肠定位释药柱塞胶囊的研究[D]. 李青坡. 沈阳药科大学. 2004
[2]. 葛根岑连结肠定位片指纹图谱及药效学研究[D]. 张石宇. 贵阳中医学院. 2016
[3]. 葛根芩连注射剂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研究[D]. 杨乐. 四川农业大学.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