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沟藻毒素论文_杜文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膝沟藻毒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毒素,抗原,贝类,亚历山大,高效,印迹,免疫。

膝沟藻毒素论文文献综述

杜文强[1](2017)在《分子印迹及液质技术检测海水中膝沟藻毒素》一文中研究指出膝沟藻毒素2&3(gonyautoxin 2&3,GTX2&3)是麻痹性贝类毒素(PSTs)中的一类氨基甲酸酯类毒素,具有毒性强、分布广、对生物体危害严重等特点。GTX2&3主要由亚历山大藻属分泌产生,近几年在我国临海区域经常发生亚历山大藻赤潮,分泌的贝毒经过食物链传递富集在贝类体内,对沿海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并威胁着人类健康及生命的安全。已有研究集中在对贝类等生物样品中GTXs的检测,为了及时监测有害赤潮发生后藻毒素GTX2&3的浓度变化及其在海洋环境中的行为,本研究开发建立了可应用于海水和藻体中GTX2&3测定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方法,并应用于实际样品检测;首先对辽河入海口近岸海域海水中GTX2&3作了取样分析,其次测定了实验室培养的微小亚历山大藻和塔玛亚历山大藻的藻体及藻液中的GTX2&3含量,具体内容如下:(1)实验中选用氰基柱作为色谱分离柱,利用将高选择性四极杆的离子过滤与Orbitrap高分辨准确质量数(HR/AM)测量技术相结合的液相色谱-四极杆轨道离子阱(HPLC-Q Exactive)高分辨质谱仪作为检测仪器。通过优化液相色谱及质谱检测条件,建立对水样中的GTX2&3的液质联用分析方法,检测限可以达到29.35 ng/L,精密度良好(RSD<10%,n=5),灵敏度性能进一步得到提升。(2)以咖啡因作为虚拟模板,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对GTX2&3具有特异吸附性的分子印迹微球,然后采用已制备的分子印迹微球为填料制备了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并对固相萃取的上样、淋洗等条件做了优化,建立了对环境样品中GTX2&3完整的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液质联用(MISPE-LC-MS)前处理-检测方法。通过方法学验证发现其线性相关性较好(R2>0.99),回收率较高(62.80%~107.96%),可有效降低基质效应的干扰。(3)针对我国沿海地区能够分泌GTX2&3赤潮毒素的塔玛亚历山大藻和微小亚历山大藻展开研究。通过实验室培养亚历山大藻,观察藻在30d生长周期内生长密度及分泌毒素的变化,发现在藻体和滤液中都可检测到GTX2&3,说明藻毒素除了通过摄食传递到较高营养级以外,藻体也会向周围水体中释放一定量的毒素。另外对辽河入海口近岸海域海水进行了取样检测,目标物GTX2&3没有被检出。实验建立的对水样中GTX2&3的液质联用分析方法可用于海水样品及生物样品的检测,对于监测预警海洋环境及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科学意义。(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7-06-05)

高顺祥[2](2016)在《膝沟藻毒素1/4核酸适配体的筛选,结合机制及其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膝沟藻毒素1/4(GTX 1/4)是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神经毒素之一。该毒素主要由海洋藻类产生,通过水生食物链在鱼类或贝类体内蓄积。人类误食染毒的海产品后常引起麻痹性贝类中毒,主要表现为肌肉麻痹、头痛恶心、运动障碍、呼吸困难等中毒症状,甚至窒息死亡。其毒性主要是由于GTX 1/4能够选择性抑制神经细胞表面的Na+通道,导致神经系统传输障碍,进而造成神经性中毒。目前,常用的海洋生物毒素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小鼠生物学法、液相色谱法和免疫分析法等,而这些检测方法由于耗时长、灵敏度低、稳定性差等问题,已无法满足该毒素快速检测的需求。因此亟需发展一种灵敏,特异的检测新方法用于海洋神经毒素GTX 1/4的快速定量分析。核酸适配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分子识别元件,通过与生物传感器平台相结合,已经发展出多种新颖的检测方法,并在分析诊断,食品安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中利用两种不同的SELEX技术(GO-SELEX,MB-SELEX)筛选获得与海洋神经毒素GTX 1/4特异性结合的高亲和力适配体。在筛选过程中,我们发现GO-SELEX作为一种先进的适配体筛选技术,与传统的MB-SELEX相比,具有显着的优势,为小分子核酸适配体的发展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免固化的新方法。此外,基于mfold软件的预测,我们对GTX 1/4适配体进行了截短优化,获得其核心序列GO18-T-d,且亲和力显着提高(Kd=17.7 nM),这表明该方法可以用于核酸适配体结构与功能之间关系的研究及适配体筛选后的优化。为了进一步研究适配体GO18-T-d与靶分子GTX1/4的结合机制,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分子模拟、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适配体GO18-T-d能够形成一个高稳定的反平行型G-四联体结构,而GTX1/4本身结构恰好与G-四联体结构顶端的小沟相契合,稳定了两者之间的结合,从而表现出高亲和力和高特异性的结合活性。生物膜干涉(BLI)技术是一种高灵敏、免标记、可实时监测的传感器平台,通过与适配体联用构建新的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因此,本研究以高亲和力的适配体GO18-T-d作为识别分子,与BLI技术联用,成功构建一种灵敏、特异的适配体传感器,用于GTX 1/4的快速检测。该传感器显示出较宽的检测范围(0.2~200ng/mL),良好的线性关系(0.2~90 ng/mL)和较低的检测限(50 pg/mL),且与GTX1/4类似物GTX 2/3,STX及neo STX无交叉反应。同时,该适配体传感器在实际样品检测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回收率(86.70~101.29%)和较低的变异系数(0.35~6.19%)。因此,本研究中所建立的适配体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和免固化等优势。我们相信,这种先进的BLI适配体传感器可取代传统的分析方法,用于海洋生物毒素GTX 1/4的快速检测分析和现场实时监控。(本文来源于《第二军医大学》期刊2016-05-01)

梅晓颀,何秀平,王江涛[3](2016)在《分子印迹固相萃取联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测定海水中的膝沟藻毒素GTX1,4》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鸟嘌呤核苷为虚拟模板,本体聚合,合成GTX1,4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结果显示,MIP具有分布均匀、大小均一的孔穴。平衡吸附实验表明,分子印迹聚合物(MIP)比非分子印迹聚合物(NIP)具有更高的结合容量,对膝沟藻毒素GTX1,4有更好的选择性。用MIP填充固相萃取小柱(MISPE),以0.1 mol/L乙酸溶液为淋洗液,甲醇-水(95∶5,V/V)溶液为洗脱液时回收率最高,达到85.0%。用优化后的淋洗洗脱条件测定微小亚历山大藻和塔玛亚历山大藻藻液中的GTX1,4,分别为1.10和0.99μg/L,RSD分别为3.3%和4.4%,说明本方法具有较好的检测限和较高的测定精密度。(本文来源于《分析化学》期刊2016年02期)

欧小蕾,张锐,章超桦[4](2015)在《膝沟藻毒素GTX 2,3完全抗原的合成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膝沟藻毒素GTX 2,3是一类小分子物质,不具备免疫原性,欲制备其免疫血清及抗体,则必须与偶联剂及载体蛋白偶联形成完全抗原。运用乙二醛作为偶联剂,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血蓝蛋白(KLH)合成免疫抗原GTX 2,3-glyoxal-BSA和检测抗原GTX 2,3-glyoxal-KLH,并对经超滤纯化浓缩后的偶联产物进行BCA蛋白浓度测定、全波段紫外扫描、变形SDS-PAGE凝胶电泳和抗原免疫原性的鉴定。结果表明,免疫抗原和检测抗原的蛋白质量浓度分别为8.52 mg/m L和5.72 mg/m L;经全波段紫外扫描和变形SDS-PAGE凝胶电泳鉴定,半抗原GTX 2,3-乙二醛与载体蛋白BSA、KLH偶联成功,偶联比约为1︰16和1︰20,并制备出纯度较高的免疫抗原;用制备的人工抗原GTX 2,3-glyoxal-BSA对Balb/C小鼠进行免疫,通过间接ELISA检测6免后小鼠血清效价达到1︰20 000。成功制备了具有较强免疫原性的膝沟藻毒素GTX 2,3人工抗原。(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期刊2015年09期)

欧小蕾[5](2015)在《膝沟藻毒素GTX2,3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酶联免疫快速检测法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膝沟藻毒素2,3(gonyautoxin 2&3,GTX2,3)是一类氨基甲酸酯类麻痹性贝类毒素(PSP),具有分布广、毒性强、对人体危害严重等特点,是我国南方沿海染毒贝类和有毒赤潮藻的主要毒素之一,严重威胁广东沿海海域贝类的食用安全。本研究主要采用乙二醛作为偶联剂将小分子GTX2,3分别与载体蛋白BSA和KLH进行蛋白偶联,制备完全免疫抗原和检测抗原,通过完全抗原的偶联鉴定、动物免疫、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株克隆化培养技术及小鼠体内诱生法制备抗GTX2,3单克隆抗体,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GTX2,3间接竞争ELISA酶联免疫快速检测法。实验结果如下:(1)本实验采用乙二醛作为偶联剂将小分子GTX2,3分别与载体蛋白BSA和KLH进行蛋白偶联制备完全免疫抗原和检测抗原,并通过BCA蛋白浓度测定、紫外扫描、变性SDS-PAGE凝胶电泳和抗原免疫原性等鉴定方法,证明成功制备了具有较强免疫原性的GTX2,3完全抗原,其中免疫抗原的蛋白浓度为8.52mg/mL、分子偶联比为15:1,检测抗原的蛋白浓度为5.72 mg/mL,通过间接ELISA检测免疫4次后的小鼠血清效价达到1:51200。(2)分别采取足垫及腹腔注射免疫、颈背部皮下多点免疫、腹腔注射免疫和快速免疫佐剂肌肉注射免疫共四种不同免疫方法免疫6-8周龄健康的雌性BALB/c小鼠,最高的小鼠抗血清效价分别为1:25600、1:51200、1:102400和1:51200。摘取不同免疫方案中抗血清效价最高的小鼠脾细胞与复苏的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采用细胞融合技术及有限稀释克隆技术成功筛选出3株能稳定分泌抗GTX2,3的阳性杂交瘤细胞株2-2H11、3-2F2和3-3C9,杂交瘤细胞上清液效价分别为1:128、1:64和1:256,经小鼠单抗亚类试剂盒鉴定,抗体亚类均为IgG1。并通过小鼠体内诱生腹水法、辛酸-硫酸铵法(CA-AS)和Protein A株亲和层析纯化法、BCA蛋白浓度测定、间接ELISA法和单抗亚类鉴定,最终选择抗GTX2,3单克隆抗体亚类为IgG1、抗体效价高达1:102400、抗体的亲和常数为1.05×108 L/mol的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的GTX2,3-3-3C9腹水单抗,用于后续的GTX2,3间接竞争ELISA方法的建立。(3)利用抗GTX2,3单克隆抗体3-3C9建立的检测GTX2,3间接竞争ELISA方法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14.821x+98.544,相关系数R2=0.9942,灵敏度(IC50)为1.653μg/mL,线性检测范围(IC20-IC80)为0.277-9.852μg/m L,检测限为0.136μg/m L。用本实验所建立的用GTX2,3-ic-ELISA计算的香港牡蛎的加标回收率为90.05%-113.7%,波纹巴非蛤的为94.55%-106.0%;用HPLC计算的香港牡蛎和波纹巴非蛤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7.98%-103.3%和96.90%-101.9%。两者的加标回收率均在80%-120%范围内,说明所建立的GTX2,3-ic-ELISA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具有与HPLC法一样的准确度。(本文来源于《广东海洋大学》期刊2015-06-01)

张锐,章超桦,秦小明,林华娟[6](2013)在《膝沟藻毒素GTX2,3人工抗原制备的新方法及其抗原免疫原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膝沟藻毒素GTX2,3的偶联位点、偶联剂、载体蛋白和偶联步骤等分析出发,设计了膝沟藻毒素GTX2,3毒素完全抗原的制备方法。分别用叁种醛类,在半抗原分子第2号和8号位氨基酸分子上引进1个自由的氨基,再用2步法将此中间产物(H_2N—GTX2,3)分别与载体蛋白BSA和KLH偶联.中间产物和偶联产物分别经超滤纯化后,经全波段紫外扫描和HPLC鉴定,结果表明H_2N-GTX2,3与BSA和KLH的平均偶联比能达到11.5以上。膝沟藻毒素GTX2,3与载体蛋白的摩尔质量比为12∶1。用制备的人工抗原GTX2,3-醛-BSA免疫BalB/C小鼠,通过问接ELISA检测抗体效价达到1:1.24万倍和Western-blot鉴定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地制备了膝沟藻-麻痹性贝类毒素GTX2,3人工抗原,同时其具备较强的免疫原性。(本文来源于《热带海洋科学学术研讨会暨第八届广东海洋湖沼学会、第七届广东海洋学会会员代表大会论文及摘要汇编》期刊2013-05-01)

姜沛宏,章超桦,秦小明,卢虹玉,林华娟[7](2013)在《柱后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膝沟藻毒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柱后衍生条件和流动相条件对膝沟藻毒素群(GTXs,麻痹性贝毒的一类)的反应荧光强度和分离效果的影响。柱后衍生条件分析结果显示,各GTXs对反应液pH值、温度、甲酰胺体积分数以及甲酸铵浓度等柱后衍生反应条件的感度有较大差异。确定最佳柱后衍生反应条件为70mmol/L高碘酸与含0.12mol/L氢氧化钾和0.75mol/L甲酸铵的20%甲酰胺溶液的混合液作为柱后衍生反应液、pH7.3~7.5、流速0.8min/mL、柱后反应温度50C。流动相条件分析结果显示,甲醇体积分数、庚烷磺酸钠浓度、pH值和磷酸浓度均显着影响各GTXs的保留时间和分离效果,确定最佳流动相条件为甲醇体积分数1%、庚烷磺酸钠浓度1.5mmol/L、磷酸浓度10mmol/L、pH7.3。灵敏度分析结果显示,除GTX2无明显差异外,GTX1、GTX3和GTX4的灵敏度分别为大岛法的4.7、3.4、3.8倍。(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3年02期)

姜沛宏,章超桦,秦小明,卢虹玉,林华娟[8](2011)在《柱后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膝沟藻毒素(GTXs)》一文中研究指出麻痹性贝毒(PSP)是海产食品安全的重要隐患之一,开发麻痹性贝毒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技术是促进和完善海产食品安全监督体系,增强我国海产品世界竞争力的重要技术保障之一。本研究探讨了柱后衍生条件和流动相条件对膝沟藻毒素群(GTXs,麻痹性贝毒的一类)的反应荧光强度和分离效果的影响,旨为GTXs毒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会议摘要集》期刊2011-11-01)

周秀锦,周向阳,王淑娜,徐君辉,邵宏宏[9](2011)在《贝类食物中膝沟藻毒素快速筛选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建立了一种贝类食物中膝沟藻毒素快速筛选方法。将样品用0.05 mol/L的盐酸提取膝沟藻毒素,阴离子柱净化提取液,柱前衍生化反应后在波长为310 nm的紫外灯下观察有无荧光产生,快速筛选贝类食物中的膝沟藻毒素。结果表明,衍生化产物在避光条件下30 min内保持稳定,当膝沟藻毒素添加量为0.8 mg/kg时,荧光现象明显。与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的检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该方法快捷、准确,可用于贝类食物中的膝沟藻毒素快速筛选。(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科学》期刊2011年02期)

林祥田,庞中全,张雨,李继波,张进[10](2009)在《一起贝类膝沟藻毒素中毒调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膝沟藻毒素中毒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预防和救治麻痹性贝毒中毒的措施;方法对中毒者进行调查,采集样品、观察藻种并计数密度,检测菲律宾蛤仔毒力,测定麻痹性贝毒毒素成分;结果养殖菲律宾蛤仔的海水中亚历山大藻密度为5×105细胞/L,病人食剩的生、熟菲律宾蛤仔毒力分别为16 603 MU/100 g和4 035 MU/100 g,样品中均检出GTX1,GTX2,GTX3,GTX4。结论菲律宾蛤仔引起的中毒事件是一起贝类膝沟藻毒素中毒。(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卫生杂志》期刊2009年03期)

膝沟藻毒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膝沟藻毒素1/4(GTX 1/4)是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神经毒素之一。该毒素主要由海洋藻类产生,通过水生食物链在鱼类或贝类体内蓄积。人类误食染毒的海产品后常引起麻痹性贝类中毒,主要表现为肌肉麻痹、头痛恶心、运动障碍、呼吸困难等中毒症状,甚至窒息死亡。其毒性主要是由于GTX 1/4能够选择性抑制神经细胞表面的Na+通道,导致神经系统传输障碍,进而造成神经性中毒。目前,常用的海洋生物毒素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小鼠生物学法、液相色谱法和免疫分析法等,而这些检测方法由于耗时长、灵敏度低、稳定性差等问题,已无法满足该毒素快速检测的需求。因此亟需发展一种灵敏,特异的检测新方法用于海洋神经毒素GTX 1/4的快速定量分析。核酸适配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分子识别元件,通过与生物传感器平台相结合,已经发展出多种新颖的检测方法,并在分析诊断,食品安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中利用两种不同的SELEX技术(GO-SELEX,MB-SELEX)筛选获得与海洋神经毒素GTX 1/4特异性结合的高亲和力适配体。在筛选过程中,我们发现GO-SELEX作为一种先进的适配体筛选技术,与传统的MB-SELEX相比,具有显着的优势,为小分子核酸适配体的发展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免固化的新方法。此外,基于mfold软件的预测,我们对GTX 1/4适配体进行了截短优化,获得其核心序列GO18-T-d,且亲和力显着提高(Kd=17.7 nM),这表明该方法可以用于核酸适配体结构与功能之间关系的研究及适配体筛选后的优化。为了进一步研究适配体GO18-T-d与靶分子GTX1/4的结合机制,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分子模拟、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适配体GO18-T-d能够形成一个高稳定的反平行型G-四联体结构,而GTX1/4本身结构恰好与G-四联体结构顶端的小沟相契合,稳定了两者之间的结合,从而表现出高亲和力和高特异性的结合活性。生物膜干涉(BLI)技术是一种高灵敏、免标记、可实时监测的传感器平台,通过与适配体联用构建新的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因此,本研究以高亲和力的适配体GO18-T-d作为识别分子,与BLI技术联用,成功构建一种灵敏、特异的适配体传感器,用于GTX 1/4的快速检测。该传感器显示出较宽的检测范围(0.2~200ng/mL),良好的线性关系(0.2~90 ng/mL)和较低的检测限(50 pg/mL),且与GTX1/4类似物GTX 2/3,STX及neo STX无交叉反应。同时,该适配体传感器在实际样品检测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回收率(86.70~101.29%)和较低的变异系数(0.35~6.19%)。因此,本研究中所建立的适配体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和免固化等优势。我们相信,这种先进的BLI适配体传感器可取代传统的分析方法,用于海洋生物毒素GTX 1/4的快速检测分析和现场实时监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膝沟藻毒素论文参考文献

[1].杜文强.分子印迹及液质技术检测海水中膝沟藻毒素[D].大连理工大学.2017

[2].高顺祥.膝沟藻毒素1/4核酸适配体的筛选,结合机制及其应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6

[3].梅晓颀,何秀平,王江涛.分子印迹固相萃取联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测定海水中的膝沟藻毒素GTX1,4[J].分析化学.2016

[4].欧小蕾,张锐,章超桦.膝沟藻毒素GTX2,3完全抗原的合成与鉴定[J].食品工业.2015

[5].欧小蕾.膝沟藻毒素GTX2,3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酶联免疫快速检测法的建立[D].广东海洋大学.2015

[6].张锐,章超桦,秦小明,林华娟.膝沟藻毒素GTX2,3人工抗原制备的新方法及其抗原免疫原性研究[C].热带海洋科学学术研讨会暨第八届广东海洋湖沼学会、第七届广东海洋学会会员代表大会论文及摘要汇编.2013

[7].姜沛宏,章超桦,秦小明,卢虹玉,林华娟.柱后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膝沟藻毒素[J].食品科学.2013

[8].姜沛宏,章超桦,秦小明,卢虹玉,林华娟.柱后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膝沟藻毒素(GTXs)[C].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会议摘要集.2011

[9].周秀锦,周向阳,王淑娜,徐君辉,邵宏宏.贝类食物中膝沟藻毒素快速筛选方法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1

[10].林祥田,庞中全,张雨,李继波,张进.一起贝类膝沟藻毒素中毒调查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9

论文知识图

膝沟藻毒素类、N-磺酰氨甲酰基类...不同衍生时间的高效液相色谱不同培养条件下微小亚历山大藻   ...的细胞形态(A,光镜照片;...不同培养条件下指数成长末期   微...0.5g/L的GTX混标衍生物高效液相色谱

标签:;  ;  ;  ;  ;  ;  ;  

膝沟藻毒素论文_杜文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