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新区“二次创业”的理论与对策

中国高新区“二次创业”的理论与对策

苏成真[1]2012年在《苏锡常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次创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世界各国和地区已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作为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以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基地,已成为我国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劲区域和科技创新的辐射源泉。苏锡常高新区作为我国苏南地区发展创新型经济的重要载体以及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引擎,目前正处在“二次创业”的发展阶段,迫切需要对其近十年的“二次创业”进行总结分析,找出其发展规律、明确其发展瓶颈以及相互间的差异等,进而推动新形势下高新区的全面发展。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较为详细地对苏锡常高新区“二次创业”进行研究。首先,本文通过对高新区发展的有关理论进行回顾,明确高新区具有的典型特征应包括科技创新能力强、创新效率和经济效益突出等,为实证分析提供理论支撑。其次,对国内外高新区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规律进行分析,重点突现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的内涵与特征,主要是为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的结合发挥桥梁作用,也为本文从定性角度分析苏锡常高新区提供理论依据。然后,对苏锡常高新区发展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其中现状分析一方面是概述苏锡常高新区的产业结构、科研能力等5方面发展现状,另一方面是对高新区6个方面的一些主要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而特点分析则从其它相关方面剖析苏锡常高新区。从分析的结果上看,苏锡常高新区二次创业以来的各项主要发展指标的具体表现仍高于国家高新区平均水平,但其增长速度相对有所下降,且经济发展的稳定性相对较低,更易受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其次苏锡常高新区的创新投入与其经济实力并不相称,技术性收入明显偏低,产品仍处在价值链的中低端,高层次创新创业型人才不足,而且苏锡常高新区间的发展也不均衡,存在一定的产业集群同构现象等。最后,本文通过建立模型分别对苏锡常高新区创新效率和“二次创业”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在创新效率方面,苏锡常高新区的创新效率相对处在中上水平,而我国部分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高新区反而其创新效率相对较低,不同区域的高新区创新效率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等;在苏锡常高新区“二次创业”能力评价方面,苏锡常高新区内部间各方面能力的差距也比较明显,常州高新区各方面能力都明显相对落后等。同时本文在最后还提出若干提升高新区“二次创业”能力的对策建议,也进一步明确苏锡常高新区目前已经进入到“二次创业”改革攻坚阶段,实现高新区“二次创业”的目标仍是个长期过程,面临的很多困难仅仅依靠企业自身是难以解决,仍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动和改革创新才行,尤其是在加强园区间的交流合作、整合创新资源、打造创新集群网络、完善产业发展服务体系等方面。

柴剑峰[2]2004年在《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次创业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围绕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如何实施二次创业这一核心问题,首先对高新区和高新区二次创业概念作了简要的论述,接着对高新区二次创业的内在生产要素和外在的环境要素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指出高新区本身要为区内企业提供最佳的创业环境。 高新区二次创业具体实施中,高新区还应充分发挥其主动诱导的作用,作为区内企业应首先抓住世界制造中心向中国转移这一历史契机,以模仿创新为基本创新方式,构建开发式创新平台。进而充分挖掘R&D的效应,发挥企业的自主创新,为高新区具备国际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推行“官产学研”联合互动,开展合作创新,充分发挥孵化器和科技中介的作用,搭建区域创新系统。大力实施技术整合战略,促使高新区中的企业从技术集群到产业集群,最终走向复合集群化道路。 文章进一步上升到宏观层面,认为高新区必须与城市化结合起来,并从产业带层面进一步指导高新区二次创业。论文以成都市高新区的二次创业作为实证部分加以印证,最后得出结论和政策导向。

周晓[3]2012年在《高新区“二次创业”转型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经济全球化、科技社会化、知识资本化的背景下,我国高新区不仅是实现新型工业化、推进和谐城市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自主创新”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经过20多年发展,我国高新区已经基本完成了“一次创业”中由高技术生产要素的简单集聚到形成明确主导产业的阶段性任务。然而随着城市土地资源的日益紧缺,商务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的逐渐上升,传统以“政策洼地”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存在着诸多问题,已经不能适应高新区“二次创业”的发展要求。由引入外地高新产业带动本地经济发展的外向型发展道路向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内涵式发展道路转化,高新区面临“二次创业”的历史任务。本文研究的主体内容包括“二次创业”的历史背景、“二次创业”的主要问题、“二次创业”的转型机制研究和武汉东湖示范区“二次创业”转型发展研究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简要概述了我国高新区的发展历程以及“二次创业”的研究背景,提出把握国际创新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形成良好的发展机制引领,全面提升创新体系功能是推进高新区“二次创业”的关键着力点。第二个部分,分析研究了高新区“二次创业”的发展困境及其形成原因,指出高新区“二次创业”中主要存在着创新产业本地化效应弱、创新空间粗放经营、产学研合作动力不足、创新孵化机制落后等方面的问题。第叁个部分,系统总结了高新区“二次创业”转型机制的内容架构和运行模式,提出高新区“二次创业”是由单纯的主导产业链驱动向以自主研发和创新制造为主的“创新链”驱动阶段转化。通过“以创新促进转型,以转型带动创新”的发展机制引领,实现高新区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发展目标。第四个部分,以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运用前述研究成果,结合园区现状特点和基础优势,提出示范区“二次创业”的转型路径和具体措施。笔者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加快高新区“二次创业”进程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董丹红[4]2007年在《开发区产业集群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及时抓住全球产业转移的机遇,设立了大量的工业园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我国的工业园区也还存在不少问题,最突出的是很多园区内企业仅限于简单的“扎堆”,缺乏良好地规划协调,没有形成聚集经济效应。而近年来,无论是在实践还是理论领域,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的区域经济组织形式,因其能产生积聚经济效应,明显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被大家所关注。产业集群是指同一产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众多企业因空间集聚而形成的一种产业组织形式,因其培育了大量的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而在全球经济中具有不同寻常的竞争能力。建立科技园区是世界许多国家用于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的普遍做法,科技园区成为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在地理空间存在的有效形式和重要载体。产业集群是硅谷等科技园区成功的首要原因,科技园区是人们主动促进产业集群的重要实践,深入研究它们完美结合的规律将会对我国科技园区的发展提出新的思路和对策。本文认为,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提出,高新区将进入二次创业的全面提升期。高新区二次创业能否实现是一个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重大问题,而以高新技术开发区为载体的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对于开发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论文综合运用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工业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制度经济学、政府经济学、企业管理学等学科的有关理论,以国内外产业集群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石,采用系统分析、比较分析、实证分析、归纳演绎、分类分析、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方法,系统分析了产业集群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构建了开发区产业集群的理论与政策框架。全文研究从以下八个部分展开:首先,在文章的第一部分,论述了关于本篇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国内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现状;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关于开发区的理论,包括其内涵、表现形式和发展历程,并对国外开发区的理论和实践予以论述,由此对比出国内外开发区发展的差距,从中找出国内高新科技园区的不足和先进发展模式的经验——即发展产业集群;第叁章产业集群的基本理论,在对现有理论成果作了梳理工作之后,着重分析其竞争优势和内在机理,为开发区发展模式中引入此概念的必要性埋下伏笔;在探讨了开发区内大力发展产业集群的必要性以后,第四部分着重研究其可行性及其互动机制,包括从产业生态学的角度、博弈论的角度、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等,为开发区内的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进一步展开;在完成了对其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的基础上,在本文的第五和第六部分分别研究了我国开发区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以及政府在当中应当扮演的角色,并提出适当的制度建议;第七章给出了开发区产业集群的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第八章结合武汉光谷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现状作出实证分析,对区内产业集群发展情况作出评价,并对其具体发展模式、政府行为及政策建议作出建议。

许宁宁[5]2008年在《促进辽宁省高新园区二次创业的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在分析一次创业的基础上,围绕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如何实施二次创业这一核心问题展开调研,首先简要介绍了高新园区和高新园区二次创业的涵义,提出了二次创业的发展途径;接着对高新园区二次创业的生产要素和环境要素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指出了影响高新园区二次创业的要素;其次借鉴国内外高新园区二次创业的发展经验,如海淀高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产业化能力、创新服务体系等方面,西安高新区的制度创新和硅谷高新区的产业化集群、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分析了从重于创新的海淀区高新园区二次创业,到通过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的西安高新园区的发展,及重于制度创新的硅谷高新园区二次创业的发展模式,结合辽宁省高新园区的发展现状,以及在二次创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辽宁省高新园区二次创业的发展策略。

王俊超[6]2010年在《基于门限自回归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命周期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作为国家和地区技术创新的源泉,已成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重要基地,成为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摇篮。目前高新区正处于“二次创业”全面提升时期,迫切需要对高新区的发展规律、内在动力、演化过程及其特征进行分析,来推进自主创新和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使高新区实现螺旋式上升发展。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介绍了生命周期理论、概念、国内外研究动态、成果,论述了高新区具有生命周期的客观性及其内涵,分析了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的发展现状;建立了基于门限自回归的高新区生命周期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合肥高新区的发展生命周期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了合肥高新区“二次创业”的对策与建议。本文试图将生命周期理论引入高新区经济发展研究中,运用因子分析、门限值等方法定量化评估,并建立基于门限自回归下生命周期评价数学模型,为高新区“二次创业”的全面提升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决策参考。

范文波[7]2004年在《中国高新区“二次创业”的理论与对策》文中提出从1988年开始,我国陆续建立了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高新区’)。经过十几年的开发,我国高新区已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富活力的重要板块,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但客观地看,我国的高新区还处于初创阶段,没有脱离“硬件设施+优惠政策”的开发模式,发展中存在许多问题。必须寻求高新技术产业成长的客观规律,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在更高的理性层次上进行“二次创业”,以实现高新区的科学发展。一、我国高新区发展成就、面临的挑战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高新区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推动投资,拉动消费,扩大出口,增加就业,促进立法,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实现了产业超常规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和地方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但同时我国高新区也存在不少制约高新区进一步发展的不利因素。高新区数量多、规模小、产业结构趋同且发展不平衡。核心技术创新不足严重制约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新区企业R &D 投入不足,国家的支持引导资金匮乏。“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完善,相互依存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网络尚未形成。高新区管理体制和法律法规有待完善。二、高新区的基础理论1.增长极理论增长极是指在一个地区中围绕推动性的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一组工业,它不仅本身能迅速增长,而且能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它经济部门的增长。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一般具有两种效应,即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科技工业园从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增长极”的使命。现代的科技工业园它不仅是物质经济的增长源,同时还是技术创新和信息扩散的源头,成为区域创新网络的增长极。2.叁元参与理论叁元参与理论认为,科技工业园是科技、高等教育、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在大学科技界、工商企业界和政府叁方相互结合下产生的,并且在叁方的共同参与和积极推动下得到发展。叁元参与理论从本质上阐明了科技工业园要求政府、大学科技界、工商企业界叁架马车,并驾齐驱。3.网络组织与区域创新理论网络组织是处理系统创新事宜时所需要的一种新的制度安排,是一种在其成员间建立有强弱不等的各种各样的联系纽带的组织集合。科技园的组建和发展过程,其实是一个区域创新网络组织的形成和发展过程。4.产业簇群理论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呈现局部集中特征,这种空间上的局部集中现象往往伴随着在分散状态下所没有的经济效率,亦即产生了企业聚集而成的整体系统功能大于在分散状态下各企业所能实现的功能之和。科技工业园的作用就是要促进大规模的新兴产业群的产生。5.孵化器理论企业孵化器是一种为培植新生企业而设计的受控制的工作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人们试图创造一些条件来训练、支持和发展一些成功的小企业家和盈利的企业。 科技园是以高技能的劳动力和大量研究与开发活动的聚集为特征的,其本身就是一个扩大了的科技企业孵化器。6.制度因素与非制度因素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完备的法律制度是创造经济绩效的基础。但科技创新仅有法制是不够的,它还需要非市场的激励因素。例如:文化能从人们的思想深处鼓舞企业的创新精神。我国高新区也普遍存在着重“硬”(土地、交通、通讯)轻“软”(创业环境、孵化条件、文化氛围、创新精神等);重“表”(招商引资)轻“里”(产业网络、合作机制等)的现象。叁、中国高新区“二次创业”的原则及对策我国高新区大都采取了“特区型”政府开发管理模式。一般具有以下四个显着特征:小政府、大服务。封闭式管理。人事竞争。税收减免和财政返还。这种“特区体制”通过单一的政府强力推行,主要解决高新区生存和发展的硬环境问题,但远远没有解决高新区发展的软环境问题——而这才是科技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面对“二次创业”的历史阶段,我国高新区需要遵循:叁轮驱动原则:我国高新区的建设需要突破过去单一的政府强力体制,向政府、大学和科研机构、企业叁轮驱动机制转变。网络创新原则:科技创新是任何一个科技园的核心所在,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是科技园发展成熟的最本质特征。产业聚变和孵化裂变原则。产业聚变是基于“聚集经济”形成的。孵化裂变是基于孵化理论,为培植新生企业而设计的人工调适环境,促进中小型科技企业大量繁衍和蓬勃发展而产生技术分裂分工,产业分蘖分长。产业聚变和孵化裂变互为基础,相得益彰,共同推动科技园快速成长。法制与文化原则,法制和文化应成为高新区“二次创业”的灵魂。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的对策:1)坚持以人为本,制订人才政策,想法设法吸引和留住人才。2)提供宽松的资本环境,进一步推动社会资本参与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3)加快改革步伐,转换政府职能,走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路子。4)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建立相互依存的产业簇群。5)处理好培育中小企业,发展民营企业,支持重点企业的关系。6)进一步完善国家高新区的法制建设。7)加强国际合作,“引进来”“走出去”,配置内外资源。8)发挥各级政府和科技管理部门的创造性,加强国家高新

李志平[8]2004年在《中国高新区“二次创业”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研究》文中提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高新区),在中国大陆已经有20年左右的历史了,其产生和发展对中国的产业格局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高新区己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最快、经济运行效率最高、经济增长质量最好的示范区,并且逐步成为带动一方经济增长的增长极。然而,与高新区“一次创业”时相比,现在的“二次创业”的内外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国内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即稀缺到饱和)转变;高技术企业的技术接受力,由低到高,进而向作强的方向转变;现在企业技术的发展,不但要考虑技术的兼容性,而且还要给技术的发展保留一定的技术储备;WTO规则,要求政府的政策,对于国内外企业要一视同仁,原来的差别优势和政策扶持,也不得不大范围的趋同。所以,“二次创业”需要全新的战略作指导!如果再考虑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高新区的“二次创业”中,政府与市场的协调与互动关系实际上是“二次创业”的关键所在。从某种意义上讲,研究高新区就是在研究中国的未来。 因此,衡量和描述高新区建设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很重要而且必要。我们运用了经济势差、外资敏感度、政府能力、市场能力四个变量作为工具,来测定政府与市场的范围与程度,为相应的政策提供依据。本文研究认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二次创业”中市场对资源配置其主导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本文还指出政府可以运用法律手段、计划手段以及其他的制度创新工具,来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市场机制的完善和发展的同时,增强自身的经济统筹能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是政府和市场建设者共同努力的结晶。

徐鸣[9]2010年在《基于SWOT分析的合肥高新区“二次创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我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合肥高新区经过近20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完成了以要素集群为主导的"一次创业",目前正面临着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导的"二次创业"。文章运用SWOT法,分析了合肥高新区在"二次创业"中面临的机遇和威胁及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找出"二次创业"的战略定位和发展路径,总结出制约高新区发展的瓶颈因素,就如何突破当前制约高新区发展的瓶颈,更好的进行高新区建设给出对策。

屈晓东[10]2009年在《西安高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初探》文中指出自1991年成为国家级高新区以来,西安高新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体制创新、技术创新为动力,探索了一条在内陆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成功路子。“小政府、大社会”、“高效的服务水平”是高新区管理体制的优势所在,也是高新区管委会区别于其他行政区域政府的重要标志。政府作用如何发挥已经成为西安高新区二次创业能否成功的的主要因素,直接决定了二次创业的进程和水平。政府在营造投资环境和管理体制创新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提高服务效能,优化投资环境,促进西安高新区良性发展的基本途径。西安高新区二次创业面对政策优势日趋弱化的形势,采取“体制领先”战略,以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来提高园区市场化程度,把鲜明的服务优势、要素集聚优势和技术支撑优势作为西安高新区的特色和发展的根基。西安高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应该从以下叁方面入手:1、以提升政府服务效能为突破口;2、打造公共服务平台;3、完善中介服务体系;本文从行政管理学的视角,以新公共服务理论为指导,探讨了西安高新区行政管理体制。首先,介绍了西安高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现状及特点。然后,提出了西安高新区发展面临的挑战,接着,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视角分析行政管理体制创新。西安高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目标定位是塑造公共服务型政府,价值取向是“管理就是服务”,包括:从“官本位”到“民本位”,服务于招商引资,服务于产业发展。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西安高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对策。

参考文献:

[1]. 苏锡常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次创业”研究[D]. 苏成真. 江南大学. 2012

[2].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次创业研究[D]. 柴剑峰. 西南交通大学. 2004

[3]. 高新区“二次创业”转型机制研究[D]. 周晓. 华中科技大学. 2012

[4]. 开发区产业集群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董丹红. 武汉理工大学. 2007

[5]. 促进辽宁省高新园区二次创业的对策研究[D]. 许宁宁. 沈阳理工大学. 2008

[6]. 基于门限自回归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命周期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D]. 王俊超. 合肥工业大学. 2010

[7]. 中国高新区“二次创业”的理论与对策[D]. 范文波. 吉林大学. 2004

[8]. 中国高新区“二次创业”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研究[D]. 李志平. 武汉理工大学. 2004

[9]. 基于SWOT分析的合肥高新区“二次创业”发展对策研究[J]. 徐鸣. 中国科技论坛. 2010

[10]. 西安高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初探[D]. 屈晓东. 西北大学. 2009

标签:;  ;  ;  ;  ;  ;  ;  ;  ;  ;  ;  

中国高新区“二次创业”的理论与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