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监狱行刑社会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监狱,罪犯,现状,主义,未成年人犯罪,模式,功能。
监狱行刑社会化论文文献综述
陈宝友,陈宏健[1](2018)在《监狱行刑社会化之重新犯罪治理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严重影响了社会安全感,令人警醒、发人深省。重新犯罪人主观心态多为故意,犯罪的技能、手段比初次犯罪更加熟练,反侦查意识更强,如不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将会成为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的"短板"。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问题实质是罪犯的重新社会化相关治理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国司法》期刊2018年11期)
马航东[2](2018)在《我国监狱行刑社会化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行刑社会化是我国监狱行刑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现代监狱行刑理念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罪犯再社会化,减少重新犯罪的必要途径。本文从监狱行刑社会化的涵义、特征的阐述,剖析我国监狱行刑社会化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8年10期)
张勇[3](2016)在《监狱行刑社会化有关问题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刑罚的发展逐渐由严苛走向宽缓,从野蛮走向文明,从剥夺罪犯的犯罪功能到使罪犯复归社会。每一次转变,都是行刑思想和行刑理念的一次巨大进步。目前,监禁刑在我国刑罚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刑罚的行刑目的和监禁刑的行刑手段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即罪犯监狱化与罪犯再社会化的矛盾,以及封闭的的监狱同开放的社会的矛盾。在这一背景之下,行刑社会化的思想应运而生。行刑社会化代表着世界行刑发展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程度。但在我国行刑实践中,行刑社会化程度偏低,导致我国行刑面临着成本高、效益低的窘境,因此加强行刑社会化的理论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梳理了我国刑罚执行的历史变迁,总结刑罚发展的历史规律,并进一步分析行刑社会化思想出现的理论基础。在概括目前学术界关于行刑社会化主要观点的基础上,总结行刑社会化的概念,并通过监狱行刑社会化目标、主体、客体叁个方面对监狱行刑社会化的概念进行解析,提出了监狱行刑社会化过程中应当注意坚持的原则。明确了相关概念之后,笔者从分级处遇制度、开放式教育以及其他人性化行刑手段等叁个方面总结我国监狱行刑社会化执行现状,并进一步指出了制约我国行刑社会化实施的因素,即行刑思想的落后陈旧、监狱分类和布局不合理、教育改造的方法简单落后。最后从完善监狱分类和罪犯分级制度、建立开放式处遇制度、整合教育改造资源、充分发挥劳动在罪犯社会化中的作用等方面对我国行刑社会化制度的建设提出了构想。(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期刊2016-11-24)
王展[4](2016)在《试论监狱行刑社会化功能的几个问题——以刑罚特别预防主义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监狱作为近代社会发展的一个产物,自其产生以来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监狱不仅是剥夺罪犯人身自由的场所,也是对罪犯进行改造使其重返社会的场所,此乃是监狱行刑社会化的必然要求。所谓行刑社会化,是指刑罚执行中,在对罪犯剥夺自由、使其隔离社会环境的同时,对其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改造,培养其具备基本的生活技能,完善其人格,努力缩小和消除罪犯与守法者之间的犯因性差异,使其最终得以回归社会。在20世纪下半叶,各国对于监狱刑罚的执行开始反思,刑罚报应主义得到更多诉求,但还是应该不断探索行刑社会化路径并完善相关制度建设。(本文来源于《长春师范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张国敏[5](2015)在《监狱行刑的悖论与思辨——以罪犯再社会化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监狱行刑客观存在悖论现象,最典型的体现莫过于对犯罪者适用刑罚后羁押于监禁场所执行刑罚,主观上追求的是罪犯的再社会化,但在客观上由于监禁刑的内容尤其是执行方式常常使得罪犯再社会化的实现变得步履艰难,甚至有可能使罪犯的反社会性进一步加强。这无疑使得监狱行刑陷于二律背反的两难境地。~①那么,如何克服或调和这一悖论呢?主要对策只能定位在如何科学理解监狱行刑的内容,继而有针对性改善行刑方式,在狱内尽力模拟社会化环境与条件这个层面之上。一、监狱模拟社会环境的基本要求(本文来源于《犯罪与改造研究》期刊2015年11期)
李艳婷[6](2014)在《对我国监狱行刑社会化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监狱行刑社会化的广度与深度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监狱是否现代化的一个标志,而且监狱行刑社会化对罪犯顺利回归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我国监狱行刑社会化现状和制约因素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监狱行刑社会化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产业与科技论坛》期刊2014年20期)
董大全,王淑华[7](2014)在《监狱行刑社会化模式研究——以服刑人员回归社会保护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监狱行刑的不断发展,监狱行刑社会化逐渐成为监禁行刑的必然运作方式。行刑的社会效益和人道价值理念也逐步走入正轨,但与国外的先进行刑理念和运作模式相比,我国监狱行刑社会化发展还面临着对服刑人员如何回归社会、如何进行保护等很多问题,成为了服刑人员顺利回归社会的瓶颈,所以构建一种理想的行刑模式势在必行。(本文来源于《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4期)
王永初,张莎莎[8](2014)在《论我国监狱行刑的社会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行刑社会化主要是指在自由刑的执行过程中应注重社会因素对矫正罪犯的作用,这同时也是刑罚执行机关针对大多罪犯刑罚执行完毕出狱后不能够很好地适应现实生活的现状所作出的有意义的尝试。在当前社会,行刑社会化不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它将成为各国刑罚执行机关在执行自由刑的过程中所遵循的原则以及所追求的目标。本文拟从监狱行刑社会化的基本问题出发,探讨我国监狱行刑社会化的现状及制约因素,重点研究我国监狱行刑社会化应如何完善,并最终提出完善建议。(本文来源于《商》期刊2014年22期)
陈磊[9](2013)在《监狱行刑与犯罪人再社会化》一文中研究指出2012年修改刑事诉讼法所确立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就是一个进步。通过监狱改造应该发生一些好的事情。什么也没发生,就等于是发生了一件坏的事情。让服刑的人能够再适应这个社会,才是监狱行刑的真正目的 “7·23”北京大兴摔婴案,残暴行径令人发指(本文来源于《法制日报》期刊2013-09-25)
李梅[10](2013)在《社会管理视域下监狱行刑社会化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犯罪率也处于上升期,罪犯呈低龄化和文化低层次化特点,这对包括监狱在内的各级政府部门提出了更高的执法、执政、管理要求。纵观以往的刑罚执行过程,监狱行刑基于监管安全首位意识的考虑及对罪犯矛盾属性的认定,决定了监狱行刑多采取隔离、监禁的方式,对外来人员和社会力量持谨慎、梳离的态度。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高速发展,国际社会对国内人权状况的关注、公民维权意识的增强,国内对执法、执政监督力度的加强,监狱机关行刑中的社会化趋势日渐增强。监狱行刑社会化既是大势所趋,又是职责所在。由于监狱工作仍然具有一定的保密需要和监管安全需要,因此研究监狱行刑社会化机制中行刑社会化的目的是什么,行刑社会化的主体执行机关是谁,哪些社会力量可以参与其中,如何参与,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相互比较法、案例分析法等,对监狱行刑社会化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监狱行刑社会化的主体、范围和要素。通过对国内监狱行刑社会化实践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了监狱行刑社会化中存在着布局的不合理、行刑模式较封闭、教育改造罪犯手段较欠缺和罪犯刑释后安置帮教接茬不到位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从行刑意识、立法体系、行刑模式和技术手段四个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建立健全监狱行刑社会化的机制,树立行刑要“宽严相济”的正确理念,客观看待监狱行刑宗旨,从社会化的视角,坚持从管理体系和法律制度两个层面来构建监狱行刑社会化机制,推进监狱在社会管理手段上的创新。(本文来源于《云南财经大学》期刊2013-06-01)
监狱行刑社会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行刑社会化是我国监狱行刑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现代监狱行刑理念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罪犯再社会化,减少重新犯罪的必要途径。本文从监狱行刑社会化的涵义、特征的阐述,剖析我国监狱行刑社会化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监狱行刑社会化论文参考文献
[1].陈宝友,陈宏健.监狱行刑社会化之重新犯罪治理功能分析[J].中国司法.2018
[2].马航东.我国监狱行刑社会化问题研究[J].法制博览.2018
[3].张勇.监狱行刑社会化有关问题的思考[D].青岛大学.2016
[4].王展.试论监狱行刑社会化功能的几个问题——以刑罚特别预防主义为视角[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6
[5].张国敏.监狱行刑的悖论与思辨——以罪犯再社会化为视角[J].犯罪与改造研究.2015
[6].李艳婷.对我国监狱行刑社会化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
[7].董大全,王淑华.监狱行刑社会化模式研究——以服刑人员回归社会保护为视角[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8].王永初,张莎莎.论我国监狱行刑的社会化[J].商.2014
[9].陈磊.监狱行刑与犯罪人再社会化[N].法制日报.2013
[10].李梅.社会管理视域下监狱行刑社会化机制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