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绒山羊育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绒山羊,表型,信息管理,性状,新疆,相关性,绒毛。
绒山羊育种论文文献综述
刘东军,呼啸[1](2017)在《基因编辑技术在绒山羊育种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基因编辑技术发展的日趋完善,其在猪、牛、羊等家畜育种上的应用日益增多.为全面了解基因编辑技术在绒山羊育种中的研究进展,总结了锌指核酸酶(ZFNs)、转录激活类效应因子(TALENs)和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核酸酶(CRISPR/Cas9)叁种基因编辑技术的原理和方法,阐述了其在转基因绒山羊研究中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5期)
刘斌,吴铁成,何云梅,高娃,勿都巴拉[2](2017)在《超细型绒山羊育种核心群主要表型性状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内蒙古白绒山羊种羊场、阿拉善白绒山羊种羊场和阿拉善右旗白绒山羊育种基地3个超细育种核心群379只2岁母羊为研究对象,对主要表型性状(体尺性状和绒毛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个育种核心群间体尺和绒毛性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平均绒细度均在13.99μm以下,绒伸直长度之间差异均显着(P<0.05),且阿拉善右旗绒山羊育种基地(7.90 cm)>内蒙古白绒山羊种羊场(7.53 cm)>阿拉善白绒山羊种羊场(6.59 cm);绒细度和绒伸直长度呈显着负相关(P<0.05),绒厚度与绒伸直长度、绒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抓绒后体重与体长、胸围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绒山羊各性状对产绒量的回归方程为Y_1=44.99+43.26X_2+2.80X_6,各性状对抓绒后体重的回归方程为Y_2=5.48+0.19X_5+0.09X_6。(本文来源于《畜牧与饲料科学》期刊2017年01期)
吴铁成[3](2016)在《基于绒山羊育种生产管理系统实现超细超长育种目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满足绒山羊种业产业发展需求,提高种羊选种选配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提升生产效率,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育种理论可对绒山羊进行科学化育种及精准化管理。本研究采用MVC软件设计模式、B/S叁层网络结构、BLUP法育种及绒山羊增绒等技术,开发基于射频识别(RFID)的绒山羊育种生产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包含信息管理、育种分析、生产管理、营养调控和效益分析等功能模块。系统运用WOMBAT遗传评估软件计算育种值和近交系数从而确定最优父母组合,通过联合育种加快绒山羊经济性状的遗传改良进展及相配套的生产技术,实现不同育种目标及生产管理模式化。通过育种目标的设定及基于绒山羊个体信息,系统可自动生成种羊分级评定、配种计划、淘汰计划、分群整群建议、物料预警、日粮配方和对一些生产时间节点(如配种产羔、光控增绒放牧时长、防疫、补饲等)的提醒,为绒山羊的育种及高效饲养提供技术支持,从而实现绒山羊育种和生产的信息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基于绒山羊育种生产管理系统,开展了超细超长(山羊绒直径平均在13.99μm以下,体侧部伸直长度达到7-9.6cm)绒山羊选育。以内蒙古白绒山羊种羊场、阿拉善白绒山羊种羊场和阿右旗白绒山羊育种基地3个超细育种核心群为对象,选取379只2岁母羊,对其表型性状(即体尺和绒毛性状)进行分析,阐述3个基地核心育种群绒山羊体尺和绒毛性状对产绒量和体重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3个育种核心群间体尺和绒毛性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3个基地育种核心群山羊绒直径、长度、产绒量分别是13.72μm、7.53 cm、511.65 g,13.79μm、6.59 cm、456.82 g,13.98μm、7.90 cm、492.68 g。回归分析表明:绒直径和绒长度呈显着负相关,绒厚与绒长、绒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绒长和产绒量呈显着正相关,抓绒后体重和体斜长、胸围呈极显着正相关。育种核心群绒山羊各性状对产绒量的回归方程为Y1=44.99+43.26X2+2.80X6;各性状对抓绒后体重的回归方程为Y2=5.48+0.19X5+0.09X6(Y1、Y2分别代表产绒量、抓绒后体重,X2、X5和X6分别代表绒厚度、体斜长和胸围)。基于绒山羊育种生产管理系统,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项目试验点进行了光控增绒试验。结果表明,绒山羊在非长绒期(5月-8月)进行光控增绒,对山羊绒直径影响差异不显着(P>0.05),但增绒组绒厚度、绒长度和产绒量都显着大于自然放牧组,达到6.89cm、9.67cm、669.38g。(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期刊2016-06-10)
吴铁成,勿都巴拉,何云梅,李玉荣,赵存发[4](2016)在《基于射频识别的绒山羊育种生产管理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满足中国绒山羊业发展需求,提高种羊选种选配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提升生产效率,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育种理论可对绒山羊进行科学化育种及精准化管理。本研究采用MVC软件设计模式、B/S叁层网络结构、BLUP法育种及绒山羊增绒等技术,开发基于射频识别(RFID)的绒山羊育种生产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包含信息管理、育种分析、生产管理、营养调控和效益分析等功能模块。系统运用WOMBAT遗传评估软件计算育种值和近交系数从而确定最优父母组合,通过联合育种加快绒山羊经济性状的遗传改良进展及相配套的生产技术,实现不同育种目标的生产。通过育种目标的设定及基于绒山羊个体信息,系统可自动生成种羊分级评定建议、配种建议、淘汰建议、分群整群建议、物料预警、日粮配方和对一些生产时间节点(如预产期、光控增绒放牧时长、防疫、补饲等)的提醒,为"1396"型绒山羊的育种及高效饲养提供技术支持,从而实现绒山羊育种和生产的信息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期刊2016年03期)
张潇[5](2015)在《世界首批新型绒山羊问世》一文中研究指出“这应该是世界上第一例家养动物多基因多位点一次性操作的实例,这些新型绒山羊的出现,从技术角度有很大突破,非常有望在下一步的育种实践中被应用。”昨日,谈到自己培育的新型陕北白绒山羊羔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陈玉林教授的语气有点兴奋。这些小羊羔现在5个多月了,比(本文来源于《西安日报》期刊2015-09-15)
郑友民[6](2014)在《加强绒山羊育种工作推动绒山羊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一文中研究指出绒山羊是我国珍贵的遗传资源,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绒山羊产业发展迅速,成就显着。当前,绒山羊种业产业如何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要求,尽快实现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需要我们认真总结成功经验,分析存在问题,明确发展方向和思路。一、我国绒山羊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绒山羊是我国珍贵的(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业》期刊2014年21期)
王红光[7](2014)在《绒山羊育种中的绒毛品质检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工作经验,总结了绒山羊育种中的绒毛品质检测方法,供业内同仁参考。(本文来源于《湖北畜牧兽医》期刊2014年11期)
买提尼牙孜·阿别克[8](2014)在《新疆博格达绒山羊育种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疆博格达绒山羊是以辽宁绒山羊、野山羊(北山羊)为父本、新疆山羊为母本,利用现代遗传育种繁殖技术,开展多元杂交、近交和斜向横交,历时19年育成的以高产、绒细、绒长、粗放为一体的绒山羊新品种。1998年3月该品种通过自治区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由自治区畜牧厅正式命名为新疆博格达绒山羊。(本文来源于《新疆畜牧业》期刊2014年07期)
孟瑞强[9](2014)在《绒山羊育种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管理理念的深入,管理信息系统正逐步广泛地应用于现代畜牧业的养殖、管理和商业运作中。系统化的管理信息系统能够较好地整合数据资料,为管理者与使用者提供有效的统计结果与执行方案。在深入搜集、调查绒山羊种羊场生产管理状况的基础上,设计了系统管理、数据管理、育种值分析以及系统帮助四大功能模块,实现了羊场对育种信息资料的科学管理与运用,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系统开发的过程中,我们重新定义了种羊场生产性能的指标,这样既满足了系统易于对数据进行处理,又规范、统—、完善了各种羊场对生产资料的记录。这对日后实施联合育种建立了重要的基础。2.系统功能增加了对生产数据的整合和数据挖掘,这为生产需要提供了极大的实质性帮助,此外,系统预警功能也保证了数据记录的准确性。3.系统采用B/S网络架构,提高了各种羊场对系统运用的自主选择性,既节约了网络开发、建设的成本,同时又实现了管理者实施远程管理。本系统是在Windows环境下,运用面向对象、多线程、可跨平台的程序设计语口Java进行编程,选用MySQL作为后台数据库,开发了基于B/S架构的育种信息管理系统。系统采用了下拉式菜单形式,使得界面简洁、方便且易于操作。(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4-06-01)
孟瑞强,刘慧,高关岭,高静,王瑞军[10](2014)在《绒山羊育种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系统运用面向对象、多线程、可跨平台的程序设计语言Java进行编程,采用My SQL作为后台数据库,开发了基于B/S架构的育种信息管理系统。根据绒山羊饲养、生产过程的实际需求,设计了系统管理、数据管理、育种分析以及系统帮助四大功能模块,实现了羊场对育种信息资料的科学管理与运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杂志》期刊2014年10期)
绒山羊育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内蒙古白绒山羊种羊场、阿拉善白绒山羊种羊场和阿拉善右旗白绒山羊育种基地3个超细育种核心群379只2岁母羊为研究对象,对主要表型性状(体尺性状和绒毛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个育种核心群间体尺和绒毛性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平均绒细度均在13.99μm以下,绒伸直长度之间差异均显着(P<0.05),且阿拉善右旗绒山羊育种基地(7.90 cm)>内蒙古白绒山羊种羊场(7.53 cm)>阿拉善白绒山羊种羊场(6.59 cm);绒细度和绒伸直长度呈显着负相关(P<0.05),绒厚度与绒伸直长度、绒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抓绒后体重与体长、胸围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绒山羊各性状对产绒量的回归方程为Y_1=44.99+43.26X_2+2.80X_6,各性状对抓绒后体重的回归方程为Y_2=5.48+0.19X_5+0.09X_6。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绒山羊育种论文参考文献
[1].刘东军,呼啸.基因编辑技术在绒山羊育种中的应用[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2].刘斌,吴铁成,何云梅,高娃,勿都巴拉.超细型绒山羊育种核心群主要表型性状相关性分析[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7
[3].吴铁成.基于绒山羊育种生产管理系统实现超细超长育种目标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6
[4].吴铁成,勿都巴拉,何云梅,李玉荣,赵存发.基于射频识别的绒山羊育种生产管理系统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2016
[5].张潇.世界首批新型绒山羊问世[N].西安日报.2015
[6].郑友民.加强绒山羊育种工作推动绒山羊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J].中国畜牧业.2014
[7].王红光.绒山羊育种中的绒毛品质检测方法[J].湖北畜牧兽医.2014
[8].买提尼牙孜·阿别克.新疆博格达绒山羊育种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新疆畜牧业.2014
[9].孟瑞强.绒山羊育种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4
[10].孟瑞强,刘慧,高关岭,高静,王瑞军.绒山羊育种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畜牧杂志.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