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忠[1]2004年在《基于价值链理论的中国电信3G战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3G商业化应用的日益临近,对于中国的电信运营商而言,如何开展自己的3G业务,如何在即将到来的3G竞争中取得优势?要解决这些问题,电信运营商就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制定出一个完整的3G战略。未来的3G竞争丝毫不会逊色于现在的2G竞争,电信运营商要赢得市场,就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价值链分析是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提出的一套企业竞争力分析理论,它将企业置身于整个产业价值链中进行分析。企业要在竞争中不被淘汰,就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企业要么能以最低的成本为用户创造价值,要么就必须能提供用户不可替代的价值。 本文对价值链的概念、内涵和价值链的分析过程作了介绍。以中国电信为例,运用价值链的分析方法,通过对3G产业价值链的分析和中国电信3G竞争分析,得出中国电信的3G战略选择及实施方案。作为重点和创新,本文是首次从价值链的角度对中国电信的3G战略进行全面的分析,并给出了实施方案。
李殿伟[2]2007年在《基于价值网理论的电信企业商业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年,电信市场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本文介绍了当前电信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引入了电信价值网的概念。商业模式再造作为企业战略转型的核心,是电信企业能否成功转型的关键。本文综合运用价值网理论、博弈论,产业经济学等对基于价值网的商业模式进行了比较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首先,论文介绍了价值网概念的起因和背景,说明了研究价值网的必要性和意义,并从价值网的本质、组成要素及结构、模型等方面概述了价值网理论的研究现状。然后,提出了商业模式的定义和组成要素,构建了一个与价值网理论相结合的商业模式的基本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对商业模式的分类、商业模式评价、以及商业模式中交易平台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商业模式分类方面,总结了商业模式各种典型分类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商业模式组成要素的多维分类法。接着,阐述了电信运营商为了适应这种新的环境,将企业转型为综合信息提供商,必须理解自身在价值网络中的位置,积极构建以运营商为核心的电信价值网生态系统,重新评估他们的发展战略和商业模式。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①综合模块理论、企业间网络理论和关系资源配置理论描述了企业价值网络的形成机理、价值网结构及其模型。随后就传统电信价值链的解构,进而形成一个非常复杂、拥有多个入口和出口,包括众多产业的电信价值网络的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②本文引入合作博弈论分析了价值网形成的动力机制。运用博弈理论,探讨价值网中主体联盟的博弈描述并构建了相应的动态博弈模型。以网中的关键主体——企业与竞争者之间的互动模式为例,分析了他们之间的动态博弈创造价值增量的机理。然后用Shapley值讨论了合作收益在主体间的分配问题。③本文从价值链创新的理论视角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实现方式进行清晰、系统的解释。在商业模式评价方面,建立了一个由商业模式所处的环境、企业核心战略和价值网络治理,评估与试错等环节所组成的商业模式评价体系。本文还对电信运营商的3G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及演进机理进行深入的探讨,并建立了电信企业的整合/创新商业模式的模型。最后,总结了全文具体的研究工作和主要结论,并指出了可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张睿鹏[3]2007年在《中国联通竞争战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的电信市场将更加开放,国内移动通信运营商既迎来了巨大发展机遇,又面临着电信市场逐步向世界开放带来的严峻挑战;我国电信主管部门的行业规制政策趋向也日益明朗,那就是顺应全球电信业发展大势,以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培育有效竞争市场为主要政策取向。这些都意味着在我国电信市场上,将会有越来越多类似于中国联通的后进入者,后进入者与在位者之间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因此,研究国内移动通信运营商的竞争战略也变得十分必要。在对移动通信运营商竞争战略的研究中,大多研究成果要么笼统针对所有竞争者,要么立足于先进入的主导运营商,对后进入运营商的竞争战略研究比较少。本文试图在这方面做一些尝试。基于上述原因,本文综合运用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和知识,设计了中国联通竞争战略的研究框架:通过宏观环境分析——行业内竞争力量分析——竞争对手分析——竞争战略选择四个步骤,同时采用PEST分析、波特“五力”行业竞争模型、价值链分析等工具和方法,全面剖析了中国联通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对提升中国联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对策选择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通过这一系统分析方法,本文希望能利用中国联通的代表性说明如何进行电信运营企业的竞争力分析,并以此作为它们制定竞争战略的基础。除导论外论文主体部分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竞争战略理论研究概述,对战略理论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尤其是竞争战略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第二部分从电信行业的特点、我国电信市场的开放历程和竞争结局以及我国移动通信运营业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第叁部分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行业、技术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移动通信运营业的宏观环境,运用波特的五种力量模型分析了我国移动通信运营业的竞争结构和行业环境;第四部分对叁种基本竞争战略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价格竞争——差异化——核心竞争力——行业创新”的竞争战略组合;第五部分则是对英国的3UK和日本的KDDI的竞争战略发展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联通竞争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出几条自己的见解和建议。本文立足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考虑了中国联通的经营现状,对中国联通如何制定自己的竞争战略和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给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孟辉[4]2012年在《基于产业融合的电信企业发展战略和管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2008年底新一轮的重组,电信业叁家运营商都获得了包含固网业务和第叁代移动通信业务在内的电信全业务牌照,实现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数据业务和增值业务的全业务运营;同时2010—2012年国务院加快了以互联网、通信网和广播电视网为核心的“叁网融合”,从而开启了电信业产业融合的新发展趋势。在此产业融合背景下,电信企业应如何发展自身?论文正是基于此问题开展研究。研究提出产业融合通过一个传导机制影响电信企业发展,这个传导机制的中间环节是电信产业价值链的变革。产业价值链的变化使得电信企业运营模式发生变化,叁家运营商需要在原有的业务范围内重新思考和定位自身在整体产业融合背景下的发展战略。论文综合运用了产业经济学中产业融合理论和产业链理论、现代管理学中战略管理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价值链理论和发展战略理论、企业营销学中关系营销理论、交叉营销理论和客户细分理论以及商业生态系统思想和价值网络分析法等多学科理论开展研究,研究层面从行业宏观背景到企业微观运营,理论结合实践,力图为新形势下电信企业发展战略制订提供科学而客观的决策依据。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其结论概述如下:第1章和第2章对论文研究开展做出说明,并对相关理论进行了综述。第3章首先回顾电信业发展历程,然后分析电信业面临的整体宏观环境和行业微观环境。第4章对电信业产业融合进行研究,构建电信业产业融合模型。电信业产业融合模型表明,促进电信业产业融合的主要影响因素来源于叁个方面:技术因素、行业政策因素和客户因素。在国内垄断市场环境背景下,在产业融合初期,融合动力主要来自技术因素和行业政策,当技术具有可行性而且政策允许产业相互进入则促进多产业实现融合;当产业融合开始后,决定产业融合发展方向的却是客户需求,客户需求是产业融合最终推动力;产业融合会触发产业价值链发生变化,传统的产业链价值创造模式被打破,形成一个网状的产业价值链;产业价值链网状化使得提供综合性业务具有可能性,业务融合也由此开始;业务融合要求电信企业具有能够提供综合性业务的能力,因此,电信企业需要采取能够适应产业融合发展趋势的全业务运营模式。第5章对电信市场客户细分进行研究,针对产业融合趋势下的全业务运营模式构建基于挖掘客户总体价值的客户细分模型及叁个子模型。论文在现有客户细分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关系营销、关系价值和交叉营销等相关研究成果构建总体价值理论模型,模型包含叁个子模型:包括基于交易行为的直接价值模型、基于关系营销的关系价值模型和基于交叉销售的隐性价值模型,运用此模型可对电信客户从价值视角进行细分,为电信企业在全业务环境下寻找具有价值的客户市场提供决策依据。第6章运用价值网络分析模型和商业生态系统理论思想,构建全业务竞争环境下电信企业无边界价值网络分析模型。通过此模型的分析,论文构建电信企业无边界竞合及差异化发展战略模型,模型表明电信企业发展战略可有如下选择:第一,在电信产业边界日趋模糊和产业价值链逐渐由传统的链状向网状转变的情况下,电信企业应采取竞合战略。第二,在电信业具有自然垄断性的情况下,电信企业应采取差异化发展战略。第7章是第6章的延伸,论文运用现代管理中国学派管理的综合集成思想构建一个电信企业的无边界管理模型。资源和客户的无边界化是促使电信企业采取无边界管理的动因,有效的无边界管理包括无边界价值链合作、无边界营销管理、无边界品牌管理、无边界服务管理和无边界组织管理五个部分。本文的创新点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研究思路创新,体现在从产业融合和产业价值链角度开展电信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二是理论创新,包括电信业产业融合模型、客户总体价值模型及其子模型、全业务竞争环境下电信企业无边界竞合及差异化发展战略模型和电信企业的无边界管理模型。
孙民[5]2008年在《江西省电信有限公司移动市场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移动通信业的快速增长,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目前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用户数、网络规模已跃居全球第一,我国移动通信业在发展和开放、业务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为世界各国广泛关注。随着国家对中国电信发放3G运营牌照的态度同趋明朗,中国电信即将成为经营固定电话、宽带和第叁代(3G)移动业务的全业务运营商,因此,江西电信如何抓住发展移动业务的机遇,实现中国电信集团提出的战略转型,研究采用何种恰当的移动发展策略应对激烈的移动通信市场竞争,是值得深思和需要尽快做出决策的重大战略问题,对江西电信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作为江西电信市场营销的长期从业人员,笔者试图系统运用工商企业管理相关理论知识,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江西省电信有限公司移动发展策略,以期望对江西电信有限公司移动发展起到一些建议和参考作用。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分析研究背景,并介绍了战略理论的演进过程、价值链和核心竞争力的概念、SWOT分析等理论、方法,第二部分对国内外移动电信市场发展进行分析,第叁部分对江西电信移动发展战略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具体分析战略实施,第五部分制定江西电信移动业务基于价值链的市场营销策略。本文立足于理论联系实际,在制定战略时,充分考虑政府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以及自身资源的分析,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刘昊婧[6]2006年在《3G牌照发放后中国电信的转型分析》文中指出社会经济的进步和通信技术的革新,特别是3G(The Third Generation)时代的到来,给中国电信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目前中国电信的固网业务业绩逐年下滑,主要表现在业务量增速趋缓、月消费量ARPU值下降、企业利润摊薄。在新的形势下,中国电信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生存与发展的转型战略成为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论文以战略管理、市场营销理论为基础,运用PEST分析(Politic analysis、Economics analysis、Society analysis、Technology analysis,PEST)、SWOT(Strength、Weakness、Opportunity、Threat,SWOT)等环境分析工具,通过对中国电信转型的外部宏观环境、产业经济环境以及企业微观环境进行分析,结合国外3G运营的成功模式,运用3G产业价值链分析,将“固定与移动融合”FMC(Fixed-Mobile Converge)战略应用到中国电信经营过程中,确定了中国电信转型的FMC总战略、框架以及实施步骤,并将中国电信拿到3G牌照后转型的总战略进行分解,形成中国电信向3G转型的具体实施措施。本论文运用企业战略及市场营销理论从叁个层面对中国电信的3G战略、竞争战略及市场战略的转型进行分析。本文认为作为3G时代的全业务运营商,中国电信具备了向综合业务提供商转型的条件:(1)具有强大的资源优势;(2)移动与固定业务的捆绑销售优势;(3)FMC技术的成熟。但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电信应协调好固定业务和移动业务的关系,根据自身特点制定有效的市场经营策略,应注重固定移动的融合(FMC),提升竞争优势。就中国电信具体3G运营而言,在竞争战略方面,中国电信应明确市场跟随者的市场定位;通过建网、定价、外包运营、合作共赢获得成本领先;在品牌建设和客户服务等方面凸现差异化战略;开发增值业务,做好业务定位和市场细分工作;充分发挥在价值链中的核心作用,特别是在品牌统一和合作伙伴管理方面要继续加强,同时加强与设备制造商及业务内容提供商等第叁方的战略合作,正确处理与客户的关系。在市场战略方面,从产品、定价、渠道、促销以及组合营销等角度对中国电信3G的市场经营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产品方面,主要包括市场切入点的把握、市场的细分、新产品的开发、产业链的控制等;定价方面,主要是提出合理的定价策略与资费政策;从自有渠道建设、代理体系建设、直复渠道等方面进行渠道建设;采用多种形式、有重点地建立3G市场的促销策略;将各种有效的营销手段、营销方法进行科学组合,实现相应的市场目标。
叶裕华[7]2006年在《3G时代基于价值链模式的移动梦网战略》文中提出3G是全球通信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作为一种先进的电信技术,它带来的不仅是技术的演进和服务的丰富,更是产业格局和游戏规则的变化。在3G时代,产业价值链的竞争将逐步取代传统的竞争方式而成为运营商竞争的焦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移动的移动梦网要采取什么样的战略,进行那些调整,才能在即将到来的3G竞争中取得优势?本文主要依据价值链理论和国内外的实践对中国移动的移动梦网进行分析,进而来研究中国移动的移动梦网在3G时代的战略选择问题。全文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价值链理论综述部分。本部分对价值链理论的发展阶段、内涵、应用和移动通信价值链进行了描述和分析。第二部分是3G时代的电信运营模式的简介。本部分简要分析了国内外运营商整合价值链的情况和3G的一些基本特点。第叁部分是移动梦网的战略选择。本部分首先回顾了移动梦网的发展历程,并对移动梦网的价值链进行分析;接下来运用SWOT理论方法,分析了在3G环境下移动梦网的竞争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并据此提出移动梦网的3G战略选择的建议。本文结论是运营商首先要找准定位,在移动门户提供商和运营商的基础上介入手机终端和内容/应用服务环节,扮演价值链集成者和整合者的角色;在赢利模式上,运营商应借鉴Shopping Mall的运营模式,采取更灵活的合作方式和价值分成,更广泛的开展跨产业合作,更大程度的加强对价值链的引导和整合。同时运营商需要通过内容/应用环节、合作管理和定制终端叁个方面加强对产业价值链生态环境的控制,促使移动梦网价值链更健康更快的发展。
刘卿[8]2008年在《中国联通基于3G的竞争战略研究》文中指出中国联通自1994年成立伊始,其整体实力就不断增强,并先后在纽约、香港、上海挂牌上市。2004年6月底完成的CDMA2000 1X网络叁期工程标志着中国联通迈进了向3G时代过渡的重要阶段。但是,与国内其它几家电信运营商比起来,中国联通在用户人数、营业收入、运营能力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距。此外,全球的电信业已进入了3G快速发展的正轨,我国电信业开放后,中国联通还要面对来自全球世界级电信运营公司的冲击。因此,随着中国3G牌照发放日期的逼近,中国联通应当以3G为发展契机,通过制定和实施有效的3G发展战略,使公司在3G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建立起持续的竞争优势。本文正是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综合运用企业管理学科的理论知识,对中国联通3G的发展进行战略分析、选择和实施,为中国联通3G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也为中国联通向“综合通信与信息服务提供商”的迈进提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方案。在战略分析部分,首先用PEST分析法对中国联通外部一般环境进行分析;其次对3G产业环境进行分析,构造出3G产业价值链和基于五力模型的竞合分析模型,进而对3G产业链上各环节的竞争地位和合作策略进行分析,得出中国联通在所处外部环境下可能采取的战略选择;然后对中国联通进行内部的优势与劣势分析,并阐述中国联通的核心理念与3G战略的关系;最后在进行机会分析和威胁分析后,运用SWOT、TOWS工具对中国联通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综合分析。战略选择部分在战略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出中国联通的差异化3G战略。在战略实施部分,参考与中国联通具有相似性的国外3G运营商成功经营3G的经验,把中国联通的3G差异化战略实施系统分成差异化3G产业价值链战略、差异化3G网络战略、差异化3G营销战略叁个部分,并在各部分的实施过程中提出对策和建议。
彭继红[9]2007年在《中国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1990年哈默和普拉哈拉德首次提出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开始,核心竞争力就成为欧美学术界和企业界研究的热点。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只有不断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核心竞争力理论被引入中国,自此,中国理论界和企业界掀起了研究核心竞争力的热潮。进入21世纪,中国电信运营企业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表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中国加入WTO、电信垄断被打破以及电信管制放松,中国电信运营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如何获得竞争优势,保持长期发展,是每个企业苦苦思索的问题。在经历了价格战,企业ARPU值和利润大幅度下降之后,各大电信运营企业都认识到只有核心竞争力才是企业制胜的法宝。对企业核心竞争力重要性的认识空前提高。各个电信运营企业纷纷铸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但目前理论界对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比较少,缺乏相关的理论作指导,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践探索也不尽人意。因此,对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问题的研究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关于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虽然很多,但比较散乱,也未形成体系。概念界定也不统一。本文在界定核心竞争力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电信行业特点,明确界定了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和特征,为后续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培育和提升电信运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需要对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客观的评价。本文根据波特价值链理论并结合电信企业的特点,提出电信运营企业价值链模型,并在电信运营企业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产业价值链的基础上,提出了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七种核心能力的整合,即基础管理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战略管理能力、市场营销和销售能力、学习与创新能力、客户服务能力和网络运维能力。并建立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休系,包括7个一级指标和46个二级指标。在提出的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AHP)和专家打分法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建立了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多层次模糊一致矩阵综合评价模型,运用该模型对中国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对分析结果进行评价。论文最后从两方面提出提升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分析了影响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外部因素,提出了克服外部制约因素、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部途径;根据核心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结果,提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部途径。论文的创新点主要是:首先,结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理论和电信运营企业的基本特征,界定了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特征,探讨了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其次,借鉴波特的企业价值链理论提出了电信运营企业的价值链模型;以电信运营企业的价值链模型和电信产业价值链理论为基础,构建了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7个一级指标和46个二级指标,该体系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的实践提供有益借鉴。第叁,基于所建立的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构建了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多层次模糊一致矩阵评价模型,并首次对四家主要电信运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定量地分析了四家主要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对强弱,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若干建议。
任晓恩[10]2007年在《3G背景下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的竞争力与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中国移动通信业迅猛发展。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演进,第叁代移动通信(简称3G)备受各届关注。3G技术的运用不仅是一场技术层面的变革,同时将给通信运营商带来政策、业务、服务、需求等各个层面的机遇和挑战,通信运营企业原来的优势和劣势随时可能发生逆转。笔者以此为切入点,立足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分析中国移动通信业的竞争环境和各个移动通信运营商的竞争力,明确了3G背景下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应该采取前向一体化和差异化的总体战略并实施相应的职能战略。本文的结构安排是这样的:第一章是理论综述,介绍关于企业竞争战略理论和竞争力理论的要点,为后面的分析作铺垫;第二章联系3G技术的引进,从政治、法律、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对中国移动通信运营商竞争所处的宏观环境进行行业环境分析;第叁章运用波特的五力分析法对中国移动通信行业竞争结构进行分析;第四章分析在3G技术背景下,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自身的竞争力,SWOT分析法得到运用。第五章在一至四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3G背景下中国移动应实施的前向一体化和差异化的总体战略,并从市场营销、企业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阐述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的职能战略选择。
参考文献:
[1].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中国电信3G战略研究[D]. 柳忠. 中南大学. 2004
[2]. 基于价值网理论的电信企业商业模式研究[D]. 李殿伟. 天津大学. 2007
[3]. 中国联通竞争战略研究[D]. 张睿鹏. 山西大学. 2007
[4]. 基于产业融合的电信企业发展战略和管理模式研究[D]. 孟辉. 暨南大学. 2012
[5]. 江西省电信有限公司移动市场发展策略研究[D]. 孙民. 北京邮电大学. 2008
[6]. 3G牌照发放后中国电信的转型分析[D]. 刘昊婧.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06
[7]. 3G时代基于价值链模式的移动梦网战略[D]. 叶裕华. 厦门大学. 2006
[8]. 中国联通基于3G的竞争战略研究[D]. 刘卿. 天津理工大学. 2008
[9]. 中国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 彭继红. 北京邮电大学. 2007
[10]. 3G背景下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的竞争力与发展战略研究[D]. 任晓恩. 苏州大学. 2007
标签:信息经济与邮政经济论文; 价值链理论论文; 通信论文; 电信论文; 移动通信技术论文; 战略分析论文; 3g论文; 商业模式创新论文; 运营战略论文; 无边界组织论文; 产业融合论文; 企业核心竞争力论文; 市场战略论文; 产业价值链论文; 运营商论文; 竞争分析论文; 行业背景论文; 中国联通论文; 电信3g论文; 3g模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