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自烧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泥浆,沥青,各向同性,传导性,碳化物,涂料,氯化钙。
自烧结论文文献综述
张祖琼[1](2016)在《中间相炭微球自烧结制备炭石墨材料的工艺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间相炭微球(Mesocarbon Microbeads,MCMBs)是一种制备高强高密炭石墨材料的优秀先驱体,具有良好的自粘结性和自烧结性,因此,将MCMBs作为原料制备炭石墨材料,可以省去传统制备工艺中的粘结剂添加、混捏、过筛和反复浸渍等工艺,从而极大地降低了生产工艺的复杂性,缩短了制备周期。此外,MCMBs还具有热稳定性好、球形度高、平均粒径小和挥发份少等优点,这使得其制备的炭石墨材料的致密性和弯曲强度均优于传统炭石墨材料。本文主要以市售的低粘接剂含量的MCMBs(β树脂含量小于1wt%)为原料,研究了混捏造粒、粉末粒径、模压成型方法、模压成型压强和炭化升温速度等因素对炭石墨材料的成型性、烧成性、致密性、弯曲强度和微观形貌的影响;通过液相分散法、湿法球磨法和溶液混合法等掺杂工艺分别将SiC晶须(SiC whiskers,SiCw)、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s)、短切碳纤维(Short Carbon Fibers,Cf)、聚丙烯腈预氧化丝(Polyacrylonitrile Preoxidized Fiber,PCf)和聚碳硅烷(Polycarbosilane,PCS)掺入MCMBs中制备了各类掺杂型炭石墨材料,研究了掺杂工艺、掺杂介质种类和掺杂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及微观形貌的影响。实验研究了MCMBs自烧结制备炭石墨材料的成型工艺及性能,结果表明:低β树脂的MCMBs采用一步单向模压成型工艺难以制备出完整的生坯;采用混捏造粒工艺提高了MCMBs的模压成型性和坯体的烧成性,但是混捏造粒工艺使得制品内部出现了分布不均匀的长裂纹和大孔隙,显着降低了炭石墨材料的弯曲强度;采用一步等静压工艺可以实现坯体的成型,且材料中孔隙分布均匀性较好,所制备的生坯在1200℃烧结后的体积密度为1.82g/cm3,弯曲强度为75.4MPa,开孔率为10.8vol%;通过改进的两步冷等静压成型工艺进一步提高了生坯的致密性,生坯在1200℃炭化烧结后体积密度达到了1.84g/cm3,弯曲强度提高到了81.7MPa,开孔率降低至3.14vol%,而且炭材料经2700℃石墨化处理后密度达1.92g/cm3,弯曲强度达到58.8MPa,开孔率为4.29vol%。以平均粒径约为5μm的低β树脂含量生球微粉为原料,采用改进的两步冷等静压成型工艺和缓慢的炭化烧结速度烧结所制备的石墨材料体积密度为1.92g/cm3,开孔率为1.61vol%,弯曲强度为76.1MPa。实验研究了各类掺杂型炭石墨材料的成型工艺和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先液相分散后湿法球磨的方法进行掺杂后,掺杂材料的分散均匀性较单纯采用液相分散法有明显地提高,但是湿法球磨会造成MCMBs的严重破碎,进而降低生坯的烧成性;CNTs掺杂型炭石墨材料内部孔隙尺寸小且分布均匀,但是CNTs具有显着的团聚现象,在掺杂含量为2~10wt%时,随着CNTs掺杂含量的增加,掺杂型石墨材料的体积密度降低,弯曲强度和电阻率增大;SiCw较CNTs易于均匀分散,但是SiCw和基体材料的化学相容性差,容易沿SiCw表面产生孔隙,SiCw掺杂型炭材料的体积密度随着掺杂含量的增多先增大后减小;短切碳纤维较CNTs和SiCw容易分散,短切碳纤维越长,则纤维之间越容易交错,导致样品致密性和弯曲强度显着降低;选择PCf替代Cf进行掺杂有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烧成性,随着PCf掺杂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体积密度逐渐降低,电阻率增大。由于CNTs、SiCw和Cf等掺杂材料阻碍了MCMBs的自烧结致密化过程,进而降低了炭石墨材料的烧成性和力学性能。(本文来源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6-03-01)
郎晓川,谢宏伟,翟玉春,邹祥宇[2](2014)在《CaCl_2熔盐中自烧结电解制备碳化钒及其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氧化钒和石墨粉为原料,采用聚乙烯醇粘接制备阴极片。以光谱石墨棒为阳极,阴极片在800℃氯化钙熔盐中自烧结,恒电压3.2 V下,通过熔盐电解法制备碳化钒。结果表明:粘接的阴极片强度满足熔盐电解的要求,通过熔盐电解,不仅完成阴极片自烧结的过程,并制备出组分单一的碳化钒粉体。通过不同电解阶段产物的物相及循环伏安曲线对反应机制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碳化钒的形成过程为3步反应:V5++(C)→V3++(C)→V2++(C)→V(Cx)。(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14年10期)
郎晓川[3](2014)在《熔盐中阴极自烧结电化学还原制备钛、钒及铬碳化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FFC法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工艺流程较短的冶金工艺。较传统的熔盐电解制备金属或金属合金的方法相比较,其优势在于FFC法中阴极金属氧化物无需溶于熔盐,避免了金属氧化物在熔盐中溶解度小及溶解速率慢的问题且金属氧化物发生的是原位电化学还原反应,便于较精确的控制合金的比例。FFC法的不足之处之一是阴极片要采用烧结才能满足强度要求,这无疑不利于该法的降耗。现阶段钛、钒、铬等金属碳化物的制备技术仍以高温碳热还原法为主。本论文利用FFC法,采用熔盐中阴极自烧结电化学还原制备钛、钒及铬碳化物,以期达到降低能耗。论文以TiO2-C为原料,石墨为阳极,CaCl2及CaCl2基熔盐中阴极自烧结电化学还原制备TiC粉体。采用循环伏安法、计时电流法等电化学研究方法以及自烧结熔盐电解不同阶段的阴极产物XRD分析结果对TiC制备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TiC的还原过程为Ti4++(C)→Ti3++(C)→Ti2++(C)→Ti(C)叁步还原完成,并且还原过程是不可逆过程。考察了电解时间、电解温度、电解电压对电解结果的影响,确定合适的工艺条件为电解温度800℃,电解电压3.2V,电解时间12小时。该条件下电流效率约为40.67%,电耗约为0.77kWh·kg-1。进行了阴极放大100倍的自烧结熔盐电解实验,制备出了TiC粉体;电解温度800℃,电解电压3.2V,阴极电解完全需要32h,电流效率略有提高为47.27%。CaCl2-NaCl熔盐和纯CaCl2熔盐体系相比较,在纯CaCl2熔盐体系中制备碳化钛具有更好的电解效果。由TiO2-CaO-C混合粉体经烧结制备出复合体CaTiO3-C,电解该复合体制备出粉体TiC;阴极中CaO的加入能够提高恒电位电解制备TiC的电解效率,但由于烧结步骤的增加导致该工艺与阴极中未添加CaO的碳化钛制备工艺相比总电耗没有明显变化。以V205-C为原料,石墨为阳极,CaCl2熔盐中阴极自烧结电化学还原制备出VCx粉体;采用循环伏安法、计时电流法等电化学研究方法以及自烧结熔盐电解不同阶段的阴极产物XRD分析结果对VCx制备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V205-C到VCx阴极电化学还原制备过程按:V5++(C)→V3++(C)→V2+(C)→V(C)叁步完成,还原过程是不可逆的。考察了电解温度、电解电压、电解时间对电解产物的影响,合适的制备工艺条件为电解温度800℃,电解电压3.2V,电解时间10小时,该条件下电解效率约为36~42%,电耗约为1.57kWh·kg-1。以 Cr2O3-C为原料,石墨为阳极,CaCl2熔盐中阴极自烧结电化学还原制备出Cr3C2粉体;采用循环伏安法、计时电流法等电化学研究方法以及自烧结熔盐电解不同阶段的阴极产物XRD分析结果对Cr3C2制备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r2O3-C到Cr3C2阴极电化学还原制备过程为Cr3++(C)→Cr3C2一步还原,Cr2O3-C到Cr3C2的还原过程是不可逆的。考察了电解温度、电解电压、电解时间对电解产物的影响,合适的制备工艺条件为电解温度800℃,电解电压3.2V,电解时间18小时,该条件下电解效率约为37.3%,电耗约为0.96kWh·kg-1。(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14-01-01)
郎晓川,谢宏伟,翟玉春,邹祥宇[4](2013)在《CaCl_2熔盐中自烧结电解制备粉体Cr_3C_2及其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氧化铬和石墨粉为原料,采用聚乙烯醇粘接,压制成阴极片,以光谱石墨棒为阳极,在800℃氯化钙熔盐中,恒电压3.2 V下,阴极片自烧结电解制备碳化铬。采用XRD、SEM和EDX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粘接的阴极片满足熔盐电解的强度要求,通过熔盐电解过程的自烧结阴极片有效地粘接在一起,并制备出具有良好烧结性能、组分单一的Cr3C2粉体。该法制备Cr3C2的电流效率不低于37.3%。采用恒电位电解法和循环伏安法对电解机制的研究表明,熔盐电解制备Cr3C2的反应机制为:Cr2O3+e-→Cr+O2-,Cr+C→Cr3C2两步完成。(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13年09期)
GROUCHKO,Michael,KAMYSHNY,Alexander,MIHAILESCU,Cristina,Florentina,ANGHEL,Dan,Florin,MAGDASSI,Shlomo[5](2011)在《室温下具有“内置”机制的导电油墨自烧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尚没有金属油墨可以在室温下只通过印刷步骤便形成导电图案的技术。例如使用纳米金属油墨在塑料电子产品上印制导电图案,必须进行额外的烧结处理,通常是通过加热至高温来实现。在烧结过程中,形成图案的纳米粒子(NPs)发生团聚以形成连续的导电层。近年来,发展了很多新型的烧结工艺,如微波、激光烧结,脉冲氙气、电子或化学烧结以及等离子烧结等,但是这些方法通常需要高成本的设备以及复杂的预处理或后处理工艺。因此,对于油墨而言,(本文来源于《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期刊2011年04期)
马兆昆,史景利,刘朗,宋进仁,郭全贵[6](2005)在《中间相沥青不熔化纤维自烧结制备高传导性炭材料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中间相沥青为原料,通过带形截面喷丝板进行熔融纺丝,对所获中间相沥青纤维进行适度氧化处理,而后通过热压工艺将氧化中间相沥青纤维进行无黏结自烧结成型,并借助红外分析和扫描电镜等手段研究了不同最终氧化温度对带状沥青纤维的官能团变化与由其自烧结制备高导热炭材料的成型性及性能影响。结果表明:经260℃不熔化处理的中间相沥青纤维热压成型,能获得具有高密度、高抗弯强度和高传导性的新型炭材料,所制备材料的密度高达2.16 g/cm3,抗弯强度达到125.9MPa,电阻率和热导率分别达到0.56μΩm和830W/(m.K)。(本文来源于《新型炭材料》期刊2005年03期)
高燕,宋怀河,陈晓红[7](2002)在《氧化处理对煤沥青基中间相炭微球自烧结炭块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氧化处理得到自烧结性良好的中间相沥青炭微球(MCMB),通过热压成型、炭化等工艺制备了高性能的各向同性炭块,经300℃氧化45min后的中间相炭微球热压成型后1000℃炭化1h制得的炭块密度为1.64g cm3、弯曲强度达99.5MPa。详细研究了不同氧化温度和时间对各向同性炭块的密度、弯曲强度、体积收缩率、断面形态等的影响。元素分析、XPS等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氧化程度的加深,MCMB中氧含量逐渐增加,H、C含量逐渐降低,H C比也逐渐降低;微球中的塑性组分β树脂被氧化成羟基、羰基、羧基等含氧官能团,微球的芳香度增加,从而降低了中间相沥青炭微球的塑性流动性。(本文来源于《新型炭材料》期刊2002年04期)
高燕[8](2002)在《中间相沥青炭微球的自烧结行为及其应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间相沥青炭微球(Mesocarbon Microbeads,简称MCMB)自被发现以来,就以其独特的形态和结构引起众多研究与开发,成为继针状焦、高性能沥青基炭纤维之后的又一新型沥青基炭材料,在Li~+二次电池、高密度各向同性炭、超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等方面获得广泛的应用,其研究成果极大丰富了液相炭化理论和实践。MCMB表面粘结组分(Benzene Insoluble-Pyridine Soluble fraction,又称β树脂)的存在赋予其自烧结性能,可以不需任何粘结剂直接热压成型、炭化制备高密度各向同性炭材料,与传统制备方法相比具有工艺简单,耗时短,产品性能好等特点,成为制备高密度各向同性炭材料的重要方法。MCMB自烧结性能的控制和机理则是炭材料界颇感兴趣和积极研究的课题之一。 本文分别以精制石油渣油和中温煤焦油沥青为原料,通过热缩聚反应和溶剂抽提获得MCMB,采用溶剂抽提次数或氧化处理控制MCMB的自烧结性能,后经热压成型和炭化处理制得了高密度各向同性炭材料,考察了MCMB中β树脂含量、氧化处理温度与时间对炭材料的失重、体积收缩、密度、弯曲强度等性能的影响。在详细探讨热处理温度(300℃~1100℃)对MCMB基炭材料的失重、体积收缩、密度、电导率、弯曲强度等的影响的基础上,利用SEM、TG、XRD、Raman谱等测试分析手段研究了MCMB的自烧结行为,提出MCMB的自烧结的模型。最后,制备了以MCMB为基体的C/C复合材料,初步研究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以精制石油渣油为原料,通过控制溶剂抽提的次数得到具有不同β树脂含量的MCMB,经热压成型、炭化得到各向同性炭,研究结果表明:β树脂含量对MCMB的自烧结性能影响重大,进而影响到炭化后炭材料的密度、体积收缩、弯曲强度等性能,p树脂含量太高,材料易熔融变形,而含量太低,微球间粘结力弱,导致材料的性能下降。在本实验中当日树脂含量为8.gwt%时,材料性能最好,密度为1.769/cm,,弯曲强度为31.gMPa。 对MCMB进行氧化处理也可以控制MCMB自烧结性能制备高密度各向同性炭材料。研究结果表明:为了获得最佳的自烧结性能,对于石油基MCMB需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氧化处理,而沥青基MCMB需要在较高的氧化温度下处理。并且最终炭材料的性能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先提高后降低,沥青基MCMB在300 OC氧化45min,性能达到最好,密度和弯曲强度分别为1.649/cm,和99.SM尸a,石油基MCMB在250℃氧化4Omin后,炭块的性能达到最高,密度和弯曲强度分别为1.719/cm,和53.IMPa。以上结果说明原料的结构不同,材料的最终性能也不一样,沥青基MCMB是制备高强度各向同性炭的较好的材料。 在300℃至1100℃的温度范围内对MCMB生坯进行热处理,详细考察了不同热处理温度对材料的失重、体积收缩、密度、电导率、弯曲强度等性能的影响,这些性能均在600℃前后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炭化过程分为明显的两个阶段:低于600℃的塑性烧结阶段和高于600℃的固相炭化阶段,其中前者对炭材料的最终性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需要严格控制此阶段的升温速率。结合TG分析和Raman谱图,我们探讨了材料在热处理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并提出了MCMB的自烧结模型。 通过对炭纤维进行表面处理,以MCMB为基体初步制备出OC复合材料,其密度和弯曲强度分别达到1.679/cm,和79MPa。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可行,制备成本低等特点,是一种有潜力的制备C/C复合材料的新方法。(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02-05-10)
李晓明,方测宝[9](1999)在《自烧结泥浆和涂料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高纯Al2 O3质泥浆采用SHS法和反应烧结法 ,使这种高耐火度并耐浸蚀的泥浆能在1 30 0℃烧结并具有良好的结合性能。对同类型的涂料进行的试验也取得了相同的结果(本文来源于《耐火材料》期刊1999年06期)
李晓明,方测宝[10](1999)在《自烧结泥浆和涂料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高纯用Al2O3质泥桨采用SHS法和反应烧结法,使这种高耐火度并耐浸蚀的泥浆能在1300℃烧结并具有良好的结合性能。对同类型涂料进行的试验也取得了相同的结果(本文来源于《陶瓷工程》期刊1999年05期)
自烧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氧化钒和石墨粉为原料,采用聚乙烯醇粘接制备阴极片。以光谱石墨棒为阳极,阴极片在800℃氯化钙熔盐中自烧结,恒电压3.2 V下,通过熔盐电解法制备碳化钒。结果表明:粘接的阴极片强度满足熔盐电解的要求,通过熔盐电解,不仅完成阴极片自烧结的过程,并制备出组分单一的碳化钒粉体。通过不同电解阶段产物的物相及循环伏安曲线对反应机制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碳化钒的形成过程为3步反应:V5++(C)→V3++(C)→V2++(C)→V(Cx)。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烧结论文参考文献
[1].张祖琼.中间相炭微球自烧结制备炭石墨材料的工艺与性能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6
[2].郎晓川,谢宏伟,翟玉春,邹祥宇.CaCl_2熔盐中自烧结电解制备碳化钒及其机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4
[3].郎晓川.熔盐中阴极自烧结电化学还原制备钛、钒及铬碳化物研究[D].东北大学.2014
[4].郎晓川,谢宏伟,翟玉春,邹祥宇.CaCl_2熔盐中自烧结电解制备粉体Cr_3C_2及其机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3
[5].GROUCHKO,Michael,KAMYSHNY,Alexander,MIHAILESCU,Cristina,Florentina,ANGHEL,Dan,Florin,MAGDASSI,Shlomo.室温下具有“内置”机制的导电油墨自烧结研究[J].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2011
[6].马兆昆,史景利,刘朗,宋进仁,郭全贵.中间相沥青不熔化纤维自烧结制备高传导性炭材料研究[J].新型炭材料.2005
[7].高燕,宋怀河,陈晓红.氧化处理对煤沥青基中间相炭微球自烧结炭块性能的影响[J].新型炭材料.2002
[8].高燕.中间相沥青炭微球的自烧结行为及其应用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2
[9].李晓明,方测宝.自烧结泥浆和涂料的研究[J].耐火材料.1999
[10].李晓明,方测宝.自烧结泥浆和涂料的研究[J].陶瓷工程.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