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带环境中大塑料和微塑料的组成、鉴别及来源研究 ——以黄海桑沟湾为例

海岸带环境中大塑料和微塑料的组成、鉴别及来源研究 ——以黄海桑沟湾为例

论文摘要

海岸带作为海陆交汇的区域,同时受到人为活动以及潮汐、海流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容易聚集大量的塑料垃圾。长时间聚集在潮滩上的大块塑料垃圾,经过光照、风浪等环境作用,易破碎形成小塑料或者微塑料。破碎后形成的微塑料尺寸较小,表面特征不完整,其来源较难识别。目前,微塑料的研究多集中于类型、丰度、分布和生态风险方面,对于微塑料来源的追溯主要通过形貌和成分来判断,缺乏直接或间接的证据。因此,本研究以我国山东省荣成市黄海桑沟湾潮滩及东楮岛为研究区,通过查阅文献及野外调查,总结了能够识别大塑料和微塑料来源的方法,建立了大塑料和微塑料来源识别的技术方法体系;通过调查不同来源的大塑料及微塑料的颜色、类型、形貌、成分等特征,建立起可查询的大塑料与微塑料来源清单;并以此为基础,识别了桑沟湾潮滩大塑料及微塑料来源;最后通过室内模拟大塑料在潮滩环境中的破碎过程,探讨不同种类微塑料形成过程中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模拟检验了海岸环境中次生微塑料的形成过程。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文献收集和野外调查,总结了能够识别大塑料和微塑料特征的系列方法,包括目视法、显微镜法、形貌法、成分法、官能团法和粒径法等。目视法和显微镜法主要识别大塑料和微塑料的颜色、尺寸和类型;形貌法识别微塑料表面的微观形貌,如裂缝、凸起等;成分法识别大塑料和微塑料的聚合物成分;官能团法与成分法相结合,识别聚合物表面的官能团变化;粒径法则是通过对比不同尺寸大塑料及微塑料的形态和成分特征,识别微塑料来源。(2)经过对桑沟湾东楮岛大塑料及微塑料调查,收集了来源于养殖、生活、休闲娱乐以及农业种植过程产生的大塑料,将这些大塑料按照来源、用途、形状、颜色、聚合物成分以及可能破碎形成的微塑料类型等特征,进行等级分类,列表整理出可供查询的大塑料与微塑料源清单,并附上每一类大塑料照片,以便于进行直观比较;利用相机取证了多种不同类型的大塑料破碎成微塑料的照片,证明了环境中大塑料可破碎而形成微塑料。(3)通过桑沟湾潮滩大塑料和微塑料的调查,以已建立的大塑料及微塑料源清单为基础,再运用微塑料来源识别技术方法体系,认为桑沟湾潮滩微塑料部分来源于养殖活动过程使用的聚乙烯浮子、聚苯乙烯泡沫浮筒、聚氨酯海绵、聚乙烯纤维渔绳以及聚丙烯薄膜绳。(4)在大塑料破碎成微塑料的过程中,紫外线照射可导致微塑料表面变色、变形、变薄、变脆等,聚合物表面出现-OH,C=O,C-O等含氧官能团,表明微塑料聚合物内部发生了氧化反应;随着风化时间的增长,聚合物表面粗糙度增加,呈现凹凸不平的状态,逐渐出现褶皱和裂纹;经过沙砾物理性磨损,变薄变脆的大塑料破碎形成次生微塑料;通过收集观测聚丙烯编织袋和聚丙烯薄膜破碎形成的次生微塑料,发现微塑料丰度随着风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而尺寸逐渐变小。本研究将大塑料与微塑料来源鉴别技术方法体系和来源清单相结合,有效识别了桑沟湾潮滩大塑料及微塑料的来源,为海岸带环境中微塑料来源鉴别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为实现微塑料的源头管控提供了科学方法和依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海岸带环境中大塑料组成及来源
  •     1.1.1 大塑料垃圾组成
  •     1.1.2 大塑料垃圾来源
  •   1.2 海岸带环境中微塑料的组成及来源
  •     1.2.1 微塑料组成
  •     1.2.2 微塑料来源
  •   1.3 次生微塑料形成过程
  •   1.4 微塑料来源解析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科学问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目的与意义
  •     1.5.2 科学问题
  •     1.5.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海岸带环境中大塑料和微塑料鉴别方法
  •   2.1 引言
  •   2.2 目视法
  •   2.3 显微镜法
  •   2.4 形貌法
  •   2.5 成分法与官能团法
  •   2.6 粒径法
  •   2.7 大塑料和微塑料来源鉴别技术方法体系
  •   2.8 小结
  • 第3章 黄海桑沟湾海岸环境大塑料和微塑料来源清单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样品采集
  •     3.2.2 样品处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大塑料及微塑料源清单制定
  •     3.3.2 东楮岛潮滩大塑料丰度和组成特征
  •     3.3.3 大塑料风化的证据
  •   3.4 小结
  • 第4章 桑沟湾海岸环境大塑料与微塑料组成和来源分析
  •   4.1 引言
  •   4.2 研究区域概况
  •   4.3 材料与方法
  •     4.3.1 样品采集
  •     4.3.2 样品的分离与鉴定
  •     4.3.3 质控措施与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大塑料组成、丰度及来源
  •     4.4.2 不同尺寸大塑料及微塑料的相关性分析
  •     4.4.3 大塑料及微塑料的成分与特征
  •     4.4.4 微塑料来源识别
  •   4.5 小结
  • 第5章 次生微塑料产生、表面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供试材料
  •     5.2.2 主要仪器及参数设置
  •     5.2.3 样品前处理
  •     5.2.4 实验设计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塑料表面特征变化
  •     5.3.2 不同类型聚合物表面官能团变化
  •     5.3.3 不同聚合物类型微观形貌变化
  •     5.3.4 聚丙烯编织袋和聚丙烯薄膜大塑料破碎形成微塑料
  •     5.3.5 影响次生微塑料形成的因素
  •   5.4 小结
  • 第6章 总讨论与总结论
  •   6.1 总讨论
  •     6.1.1 海岸带环境中大塑料和微塑料鉴别方法
  •     6.1.2 黄海桑沟湾大塑料及微塑料来源识别
  •   6.2 塑料垃圾及微塑料污染管控建议
  •   6.3 总结论
  •   6.4 论文创新点
  •   6.5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大塑料及微塑料来源清单
  • 附录2:大塑料破碎成小塑料或微塑料照片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赵新月

    导师: 骆永明

    关键词: 大塑料,微塑料,源清单,源识别,桑沟湾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海洋学,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分类号: X55

    总页数: 99

    文件大小: 5334K

    下载量: 1117

    相关论文文献

    • [1].文献计量视角下我国海岸带环境风险研究现状分析[J]. 山西农经 2020(11)
    • [2].关于实施汕尾市品清湖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的通告[J]. 汕尾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6(11)
    • [3].对福建省开展海岸带环境整治的建议[J].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9(06)
    • [4].中国海岸带环境地质图简介[J]. 中国地质调查 2015(05)
    • [5].中美海岸带环境保护执法机制比较[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6(05)
    • [6].辽宁省海岸带环境脆弱性研究[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1(06)
    • [7].盐城市海岸带环境预警体系研究[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9(03)
    • [8].江苏盐城海岸带环境效应与产业调整定量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08(02)
    • [9].基于文献计量的我国海岸带环境风险研究现状分析[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3)
    • [10].胶州湾海岸带环境脆弱性分析[J]. 海洋环境科学 2016(05)
    • [11].天津市海岸带环境的空间价值及其政策启示[J]. 地理科学进展 2008(05)
    • [12].海岸带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S1)
    • [13].中国海岸带环境地质编图研究[J].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12(04)
    • [14].服务于海岸带环境与生态过程研究的e-Coastal Science平台系统架构设计[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0(02)
    • [15].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6(10)
    • [16].海岸带环境承载力概念模型初探[J]. 资源与产业 2008(04)
    • [17].碧水情富国行——记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水所研究员富国[J]. 科学中国人 2014(09)
    • [18].基于GIS的海岸带环境地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河北省曹妃甸地区为例[J].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15(03)
    • [19].海岸带环境遥感专业数据库的设计[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4)
    • [20].海岸带环境状况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 海洋通报 2018(03)
    • [21].基于“陆海统筹”理念的海岸带环境管理思考[J]. 环境保护 2015(22)
    • [22].围填海对海岸带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J]. 化工管理 2016(14)
    • [23].基于AHP-CVI技术的黄河三角洲海岸带环境脆弱性评价[J]. 生态环境学报 2018(02)
    • [24].底栖有孔虫在海岸带环境污染指示方面的研究现状[J].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12(04)
    • [25].海岸带海陆交互作用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J]. 地质科技通报 2020(01)
    • [26].海岸带微气候的相关研究进展[J]. 水运工程 2009(11)
    • [27].海洋放射性污染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J]. 生态毒理学报 2016(06)
    • [28].海洋环境监测中电化学传感技术的应用研究[J]. 科技风 2014(13)
    • [29].辽河三角洲海岸带环境地质与调查研究[J]. 海洋地质前沿 2013(09)
    • [30].城市海岸带环境管理模式优化研究——以青岛市胶州湾为例[J]. 中国环境管理 2019(02)

    标签:;  ;  ;  ;  ;  

    海岸带环境中大塑料和微塑料的组成、鉴别及来源研究 ——以黄海桑沟湾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