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床层膨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流化床,颗粒,密度,气体,渣油,表观,高度。
床层膨胀论文文献综述
马旺宇,罗正鸿[1](2019)在《Geldart-B类颗粒在气固流化床中的床层膨胀与流型转变》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理论推导和经验公式相结合方法,建立了Geldart-B类颗粒在流化床中流化过程的床层膨胀比(R)的通式,并在全取值范围内构建了床层膨胀比的收敛迭代公式。采用不同颗粒的流化实验数据对上述通式(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很好地预测了床层膨胀比。进一步讨论了床层膨胀比与鼓泡流化流型变化之间的关系,给出了临界膨胀比的取值规律。有关床层膨胀比的研究结果一定程度上可有效改善流化床的监控,优化操作条件选取。(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林海波,祝京旭,蓝朝逊[2](2017)在《气液固叁相流化床层膨胀特性实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气液固叁相流化床床层特性,选用两种粒径接近、密度不同的颗粒:塑料颗粒(湿堆积密度1 273 kg/m~3,平均直径750μm)和陶粒(湿堆积密度1 680 kg/m~3,平均直径800μm),以常温空气为气相、水为液相。实验装置内径0.13 m,全床高度4.75 m,实验液柱高度3.5 m,床内颗粒有足够的膨胀高度。分别测试了液速0—13 mm/s,气速0—12 mm/s条件下的床层高度,研究气液速对塑料颗粒和陶粒床层膨胀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液速较低时床层收缩,随着气速增加,收缩率增大;液速较高时,膨胀率大于0,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加,膨胀率先降低,表观气速大于临界值后,膨胀率将增大;除高气速外,床层膨胀率总是随着液速的升高而增大。相同气速、液速条件下,大密度陶粒的床层膨胀(收缩)率大于塑料颗粒。(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期刊2017年06期)
王曰云[3](2014)在《新型膨胀床分布器的设计优化与床层内流场分布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膨胀床吸附是一种新型的生化分离装置,而膨胀床分布器作为直接影响膨胀床吸附正常操作的重要部件,近年来有关其结构的设计与优化一直备受关注。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膨胀床分布器结构,利用CFD软件对该分布器所在膨胀床床层主体的流动情况进行数值模拟计算,考察了该分布器在中试规模的膨胀床中的流体均布效果,并对新型分布器中不同的内部结构进行了模拟计算和优化。对新型膨胀床分布器的操作条件进行优化时,在数值模拟过程中,采用ICEM软件进行模型设计和网格划分,采用了FLUENT求解器的k-ε双方程模型以及多孔跳跃模型处理边界条件。冷态模型试验的流动规律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床层主体液体表观流速的增大,可以提高分布器的流体径向分布效果;循环比在适当范围内的逐步增大,有利于削减床层底部漩涡区域的大小,有利于沿径向流体的流速的均一化,改善床层底部流体流速的分布情况。对该新型分布器的射流喷头的结构进行优化时,在固定的操作条件下,考察了叁类开孔方式的喷头结构对分布器流体分布效果的影响。通过逐步增大标准分布器模型的喷头开孔数,能够降低孔口出流速度,削弱喷头射流的卷吸作用,改善分布器的流体径向分布效果。在对分布盘的锥角进行优化时,在保持标准喷头结构不变的前提下,对分布盘锥角逐渐增大的分布器结构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进行模拟计算,分布盘锥角越大分布器的流体径向分布效果越好。(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期刊2014-04-27)
Akash,M.Langde,R.L.Sonolikar[4](2011)在《声场对细粒的床层膨胀的影响(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Fine particles are difficult to fluidize due to strong interparticle attraction.An attempt has been made to study the bed expansion of silica gel(dp=25μm) powder in presence of an acoustic field.A 135 mm diameter fluidized bed activated by an acoustic field with sound intensity up to 145 dB and frequency from 90 Hz to 170 Hz was studied.The effects of sound pressure level,sound frequency and particle loading on the bed expansion were investigated.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bed expansion was good in presence of acoustic field of particular frequency.In addition,it was observed that in presence of acoustic field the bed collapses slowly.(本文来源于《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期刊2011年04期)
张卫义,陈罕,方陈靖[5](2011)在《液-固流态化固体颗粒床层膨胀指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文献上介绍的各种计算液-固流态化系统床层膨胀指数的方法进行比较归纳,提出了一种计算床层膨胀指数的新方法,并与郭慕孙给出的实验实测结果进行对比,说明新方法有更好的精度,最大偏差小于6.07%,均方差为2.05%。新方法对球形颗粒和非球形颗粒床层膨胀指数计算有统一的形式。(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设备》期刊2011年03期)
岳学海,赵书菊,王许云,郭庆杰[6](2011)在《厌氧流化床无膜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床层膨胀高度与产电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考察了厌氧流化床床层膨胀高度对电池不同阴极位置(阴极1,2,3分别位于分布板上方150,250,350mm)产电性能的影响.膨胀高度低于170mm时,电池功率随阴极位置沿轴向高度增加而减小,同一流速下,阴极1的最大电极输出功率最大,为347.1mW/m2.膨胀高度在170~270mm时,同一流速下,阴极2的最大产电功率高于阴极1和阴极3,当流速为8.35mm/s时,达361.0mW/m2.膨胀高度在400mm以下,同一流速下3处阴极的最大产电功率均降低,阴极3最大产电功率降低幅度较小,为297.5mW/m2,电池功率随阴极位置沿轴向高度增加而增大.该结果是流速对阳极室内传质及电子传递效率、流速对微生物膜生长双重影响的结果.(本文来源于《过程工程学报》期刊2011年02期)
岳学海,赵书菊,郭庆杰,王许云[7](2010)在《床层膨胀高度对厌氧流化床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内径40 mm、高600 mm的液固厌氧流化床无膜空气阴极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MFC)中,分别以污水和椰壳活性炭为液相和固相,考察了厌氧流化床膨胀高度对电池不同阴极位置产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床层膨胀高度低于170 mm时,电池电压及电功率随阴极位置沿轴向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床层膨胀高度大于170mm小于270mm时,位于分布板之上250 mm处阴极位置电压及电功率最大;床层膨胀高度大于270mm时,电池电压及电功率随阴极位置沿轴向高度增加而增大。(本文来源于《中国颗粒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0-08-15)
陈小光,郑平[8](2009)在《超高效厌氧生物反应器床层膨胀行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厌氧颗粒污泥和实验室模拟产气,系统研究了超高效厌氧生物反应器的床层膨胀行为。以床层膨胀率、最大污泥量和最大泥水接触时间作为膨胀行为表征参数,分别建立了固定态、流化态和输送态行为模型,模型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固定态时,ul≤0.45mm·s-1,床层膨胀率为0,最大污泥量为4867mL(床层有效体积为7850mL),最大泥水接触时间逐渐逼近860s(HRT最大值为2222s);流化态时,0.45mm·s-1<ul≤6.88mm·s-1,床层膨胀率、最大污泥量和最大泥水接触时间分别为5.28%~255.69%、1368~4559mL和104~732s(HRT范围为145~2222s);输送态时,ul>6.88mm·s-1,颗粒污泥洗出床层。反应器高效稳定运行时,床层处于流化态,其床层膨胀率、最大污泥量和最大泥水接触时间分别逼近160%、1860mL和104s。(本文来源于《高校化学工程学报》期刊2009年06期)
董淑芹,曹长青,刘明言,郭庆杰[9](2007)在《气-液-固叁相流化床气体分布器区局部相含率和床层膨胀比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内径150 mm,高4 350 mm的叁相流化床中,分别以空气、水和0.48 mm、1.25mm的玻璃珠及1.45 mm的苯乙烯树脂为气相、液相和固相,应用开发的微电导探针测试技术同时测得叁相局部含率,并对气体分布器区的局部相含率和床层膨胀比(H/H0)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固体颗粒的粒径、密度及表观液速和气速对床层膨胀比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距气体分布器轴向一定距离范围内,叁相局部含率的径向分布存在明显的不对称分布;随着轴向距离的增加,局部气含率的径向不对称分布逐渐消失,局部固含率的径向不对称分布变化不明显;床层膨胀比随表观气速和液速的增大而增大;较低密度颗粒系统的H/H0开始增加缓慢,后来增加很快;较高密度颗粒系统的H/H0开始迅速增加,后来增加缓慢。(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7年06期)
王仙体,李文儒,翁惠新,胡长禄,彭湃[10](2006)在《渣油加氢微膨胀床反应器中的气液流动状态及床层膨胀率》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常温常压下用模拟渣油和模拟氢气近似模拟了微膨胀床渣油加氢处理反应器内的气液流动状态,考察了催化剂粒径和堆密度、虚拟气液流速以及催化剂装填高度对催化剂床层膨胀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大粒径、低堆密度的催化剂床层膨胀率较高;虚拟气速与床层膨胀率关系曲线上存在拐点,拐点值随催化剂装填高度增加而增大;虚拟液体流速对催化剂床层膨胀率影响较小;在工业操作条件下,微膨胀床渣油加氢处理反应器的催化剂床层膨胀率小于10%;催化剂装填高度对床层膨胀率有明显的影响,催化剂装填量较大时,需要采用较高的气油比才能保证催化剂床层处于微膨胀状态。(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6年05期)
床层膨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分析气液固叁相流化床床层特性,选用两种粒径接近、密度不同的颗粒:塑料颗粒(湿堆积密度1 273 kg/m~3,平均直径750μm)和陶粒(湿堆积密度1 680 kg/m~3,平均直径800μm),以常温空气为气相、水为液相。实验装置内径0.13 m,全床高度4.75 m,实验液柱高度3.5 m,床内颗粒有足够的膨胀高度。分别测试了液速0—13 mm/s,气速0—12 mm/s条件下的床层高度,研究气液速对塑料颗粒和陶粒床层膨胀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液速较低时床层收缩,随着气速增加,收缩率增大;液速较高时,膨胀率大于0,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加,膨胀率先降低,表观气速大于临界值后,膨胀率将增大;除高气速外,床层膨胀率总是随着液速的升高而增大。相同气速、液速条件下,大密度陶粒的床层膨胀(收缩)率大于塑料颗粒。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床层膨胀论文参考文献
[1].马旺宇,罗正鸿.Geldart-B类颗粒在气固流化床中的床层膨胀与流型转变[J].化工学报.2019
[2].林海波,祝京旭,蓝朝逊.气液固叁相流化床层膨胀特性实验分析[J].化学工程.2017
[3].王曰云.新型膨胀床分布器的设计优化与床层内流场分布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
[4].Akash,M.Langde,R.L.Sonolikar.声场对细粒的床层膨胀的影响(英文)[J].ChineseJournalofChemicalEngineering.2011
[5].张卫义,陈罕,方陈靖.液-固流态化固体颗粒床层膨胀指数研究[J].石油化工设备.2011
[6].岳学海,赵书菊,王许云,郭庆杰.厌氧流化床无膜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床层膨胀高度与产电特性[J].过程工程学报.2011
[7].岳学海,赵书菊,郭庆杰,王许云.床层膨胀高度对厌氧流化床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性能的影响[C].中国颗粒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
[8].陈小光,郑平.超高效厌氧生物反应器床层膨胀行为的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9
[9].董淑芹,曹长青,刘明言,郭庆杰.气-液-固叁相流化床气体分布器区局部相含率和床层膨胀比的实验研究[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10].王仙体,李文儒,翁惠新,胡长禄,彭湃.渣油加氢微膨胀床反应器中的气液流动状态及床层膨胀率[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