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得木而达”在脾胃病治疗中的应用

“土得木而达”在脾胃病治疗中的应用

蔡永华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人民医院中医科江苏常州213138)

【关键词】脾胃、肝、肝胃百合汤

【中图分类号】R2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3)10-0330-01

脾胃居于中焦,其功能为通连上下,作为脏腑气机的升降和出入之枢纽;肝的主要功能为疏泄,能够使五脏六腑气机达到疏畅条达,同时对机体脏腑机能进行调整。因此,日常应该重视对肝脾的调理,正所谓“土得木而达”[1]。笔者依此理论指导常用经验方剂—肝胃百合汤为立方之本,在临床中治疗脾胃病30例,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小结如下。

1临床资料

30例病人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5~70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10年。临床表现为:以胃脘部疼痛为主症,并长期反复发作;病情发作时,疼痛大多具有一定的节律性,临床常伴性暖气、嘈杂和泛酸等现象;患者大便呈干结或质溏状,甚至便黑、呕血。舌质红苔黄或舌紫暗或瘀斑,脉弦或伴涩。

2治疗方法

基本方:柴胡10g,黄芩10g,百合20g,丹参10g,乌药10g,川楝10g,郁金10g,甘草10g。气滞甚加香橼皮10g,佛手10g;血瘀甚加莪术10g,三七粉3g(冲);胃热甚加蒲公英15g,栀子10g;脾气虚加太子参10g,山药15g;便秘者加火麻仁15g,全瓜蒌20g;暧气者加旋复花10包,代赭石10包,(先煎);嘈杂泛酸者加煅乌賊骨15g,吴萸3g,黄连3g。

本方用自来水煎服,1剂/d,分两次服,30d一疗程。

3治疗效果

痊愈:症状与体征消失,25例;有效:症状明显缓解,4例;无效:治疗前后病情无变化,1例。总治愈率达833%,好转率967%。

典型病例,王某某,男,50岁,江苏常州人,职业为工人。反复发作上腹部疼痛,历经5年有余。于2010年5月就诊。主诉呈周期性、节律性疼痛,同时有脘腹痞满,口干苦,大便秘结,观其舌象,舌红苔黄,脉弦数。进行胃镜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胃及十二指肠球部均有溃疡出现,临床采取服用抗菌及制酸药进行治疗有效,但停药则复发。经望闻问切,诊断为肝胃郁热型,采用肝胃百合汤加减治疗,连续服药7天后,临床症状减轻明显,继续治疗2月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胃镜正常。1年后随访未复发。

4体会

临床所见脾胃病中以肝胃郁热、气滞血瘀型最为多见。本病为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病位在胃,但和肝的关系非常密切。肝郁则情志不遂,气机受阻,横逆犯胃而痛。《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中对胃痛有这样的论述:“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瘀。”。说明胃病的本源在肝[2]。《沈氏尊生书·胃痛》中写道:“胃痛,邪干胃脘病也……唯肝气相乘为尤甚,以木性暴,且正克也。”,因此对于本病的治疗应肝胃同治。

中医认为,脾和胃互为表里,居于中焦,协为受纳运化的功能;脾主气机升,胃主气机降,脾胃合奏气机升降,为气机枢纽。肝脏的疏泄功能恢复正常,脾升胃降机能如常,则机体功能方为正常,故谓“土得木而达”。后天脾胃难离肝,理脾胃同疏肝木,这亦是作者在临床实践中的经验感悟。

“肝胃百合汤”为作者在临床实践中结合前人经验而运用的验方,药方主方中含柴胡、黄芩、百合、丹参、乌药、川楝和郁金共计七味,缘于常用名方“百合汤”、“金铃子散”、“丹参饮”、“小柴胡汤”和“颠倒木金散”等多方进行优化精简而成。如本方取“颠倒木金散”之方而去木香,取“小柴胡汤”之方而去除法夏,取“丹参饮”而除去檀香和砂仁等。组方原因主要是由于檀香、砂仁和木香、法夏等药物无为辛燥之剂,虽然具有临时止痛之功效,但不宜久用,否则可能加重患者病情;而柴胡性平,川楝性寒,郁金微凉,乌药微温,组方后能够疏肝解郁、理气和胃[3]。患者久病致体虚,在对症施治同时应适当进行补给,但因温补伤胃和滋腻之药碍脾等因素,本方采取重用百合和丹参等进行滋补,均为清轻平补之品,能够益气调中、生血和养胃阴;患者因久病入络,致络损血伤和气滞血淤,本方运用丹参和郁金进行活血通络,达祛淤生新之目的;患者因久病气郁而化火,因血淤久之而生热,本方又以黄芩之功来清解肝胃之热。本文诸药共举,可多方协调、疏理调补,而不燥不腻,达到标本兼施,既能快速缓解患者病症,又适宜长期服用。在临床治疗中,灵活对主方加与运用,随证进行药物加减,常获良效。

参考文献

[1]魏凤琴.“土得木而达”理论及其指导意义[C].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内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7778

[2]朱日.试析脾胃病从肝论治[J].光明中医,2005,20(4):1011

[3]范宏宇,张书文.张书文教授应用升降法治疗肝胃疾病的经验[J].陕西中医,2004,25(8):732733.

标签:;  ;  ;  

“土得木而达”在脾胃病治疗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