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阳明的人格美学思想

论王阳明的人格美学思想

陈艳辉[1]2003年在《论王阳明的人格美学思想》文中指出王阳明是儒学大家,心学泰斗。受中国传统哲学和传统文化的影响,王阳明十分重视理想人格的培养,“成人之道”是其心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围绕着如何成就理想人格(即圣人人格),王阳明形成了一整套人格美学思想。全文共分叁大部分对其展开论述。 一、王阳明人格美学的产生 由于朝廷的腐败、世风的颓靡、士人心态的矛盾以及程朱理学的僵化,使得王阳明极力倡导理想人格,以挽救时局。在吸取儒、佛、道诸家思想营养的基础上,经过龙场悟道、平藩明道和天泉证道叁个阶段,王阳明的人格美学思想终于形成。 二、王阳明人格美学的内涵 王阳明人格美学的内涵包括境界论、体验论和教育论。境界论讨论理想人格是什么。“乐是心之本体”、“狂者胸次”、“敬畏与洒落”、“万物一体之仁”都是理想的人生境界,也是王阳明对理想人格的内在规定。而这种理想的人生境界不是靠认识而是在审美体验的过程中渐次达到的,“与花同寂”、“感应之几”是王阳明关于审美体验的形象描述。教育论则是探讨怎样培育理想人格。王阳明就此提出了“随才成就”、“拔本塞源”、“歌诗、习礼、读书”等具体的审美教育方法和手段。境界论是对理想人格作静态的横剖面分析,而体验论和教育论是对理想人格的形成过程作动态的纵向观照。 叁、王阳明人格美学的意义 王阳明十分重视理想人格的精神内涵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这些都对当代人格美学的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结语、 王阳明的人格美学思想是其心学的有机构成,但又自成体系,内涵十分丰富,不论在当时还是对后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刘佳[2]2017年在《吕澄人格美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吕澄的人格思想贯穿其整个美学体系。在其美学理论中注重人的精神修养,欲以艺术审美手段来改善人格,可谓人格美学。西方相关的人格思想、我国古代人格观念及同时代梁启超、王国维等人的人格思想是其人格思想的渊源。吕澄认为人格是个人心理的整体组织中心,支配着一切精神活动,同时美学中的人格是精神层面涵养的善,不指涉外在行为,且有时更偏重个体的性格、个性。吕澄美学包括美论、美感论和艺术论叁部分。人格思想渗透其中。在美论中,吕澄认为美的本质是审美主体移入物象中的积极人格;而崇高与优美、悲壮与谐谑这些范畴的分类在于人格的成分性质,崇高与优美的物象中都是全然为积极的人格,而悲壮与谐谑的物象中存在着部分消极的人格。不过,审美主体的人心本性又要求物象符合多样的统一这一美的形式原理,从而使物象具有自身的形式美。在美感论中,美感与快感不同,由人格层面生发的快感才与美感必然相关;而在美感生成的活动中,物象人格与主体人格在感情移入、直观过程中相互作用,交融同化,从而生出美感。在艺术论中,艺术活动的实质是创作主体自身人格的表出过程;而艺术品,是其中的人格内容让其具有个性和生命并且人格内容决定着艺术品的形式;因而艺术主体自身的人格素养至关重要,其又是通过艺术审美来实现人格的扩充与提升;艺术目的便是让艺术家与普通民众都从审美中减少功利之心、增进彼此间甚至是对世间万物的同情理解,从而提升自身的人格素养,普遍实现美的人生。吕澄的人格美学虽存在一些局限,但对我国现代美学具有独特贡献,体现了我国传统美育的现代转型,也体现了吕澄欲完善人格、改造国民性的价值追求和情怀。

崔光浩[3]2016年在《论王阳明“狂者胸次”的人格美学》文中研究说明王阳明对"狂"的精神气质的认识,伴随着其格物工夫论的不断扩展与加深而逐步深化,并逐步提出"狂者胸次"的人格美学精神。"狂者胸次"的提出是王阳明格物工夫不断成熟的产物。"狂者胸次"坚持以"良知独知"作为理论基础,而阳明对于"致良知"是"必有事"的强调使得"狂者胸次"的人格美学精神具有了彻上彻下的意味。"狂者胸次"是独立的人格美学范畴,它的提出对整个民族人格的完善与提升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黄石明[4]2011年在《论“中”:泰州学派美学范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绪论从宏观的角度,对“中”这一概念的内涵做历时性考察,并在此基础上阐释这一概念所体现的哲学、伦理、宗教、心理、美学等文化意义以及它成为泰州学派哲学美学思想核心概念的原因。正文从综合比较的角度,历时性地梳理了哲学美学范畴“中”在泰州学派思想家王艮、王栋、王襞、颜均、何心隐、罗汝芳等人思想中的具体嬗变如“道”、“诚”、“和”、“庸”、“时中”等。第一章论述了王艮、王栋、王襞作为本体论的“中”的内涵:“中”即“性”,“中”即“道”;作为工夫论的“中”的审美实践:修身立“中”与修身立“本”,以及作为审美范畴的“中”的蕴涵:“全美”与“质美”。第二章辨析了既作为本体论又作为工夫论的“诚”之内涵;考察了王栋既作为本体论又作为工夫论的“诚”、“乐”之内涵以及“修身慎德”之审美人生修养工夫。第叁章阐述了作为本体论的“中”的内涵:“中”即“和”,“中”即“仁”;颜钧、何心隐作为工夫论的“中”的审美实践:“体仁”、“静坐”与“聚和”,作为审美范畴之“和”的内涵与意义:“萃和”、“节而和”、“莫不亲莫不尊”。第四章梳理了既作为本体论又作为工夫论的“中”、“庸”与“中庸”之涵义,论析了罗汝芳作为本体论的“中”之内涵:“中”即“仁”、“仁”即“心”、“仁”即“生”、“仁”之审美人生境界;以及其作为工夫论的“庸”之特点:“放下”、“戒慎”与“反求”。结语认为,历代哲学家、美学家孜孜以求的就是这种具有“中”之道的人生境界或审美境界,从而使“中”成为中国古代哲学美学观的集中体现,影响和决定中国古代哲学美学的发展,形成积淀在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的思维定势。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就是这种生生不息的“中”之道。中华民族生生不已,绵绵不绝,博厚广大,物物化育的强大生命力正根植于“中”之精神。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源于与时俱进的创新,而与时俱进的创新就是建基于中国古代哲学美学的“时中”精神。并且认为,泰州学派哲学美学范畴“中”对构建当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具有现实启迪意义。

吴琼[5]2017年在《论王阳明的审美人生观》文中研究指明王阳明(1472—1529)是明代最具影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军事家和教育家,是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心学的发展到了王阳明这里达到了极致繁荣。王阳明有着极为曲折丰富的人生经历,并在一生践行中体悟出以“致良知”为中心的心学理论。阳明心学是深受儒释道影响、带有浓重道德伦理色彩、注重个体精神与主观体验的一种意蕴深厚的诗性智慧学说,由于其心性修养思想以“心”为本体,着重于个体的直觉顿悟和对固有至善“良知”的体认,因此包含了十分突出的审美特征。与西方哲学理论和逻辑体系不同,阳明心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其独特的存在与思维方式。王阳明虽是一个哲学家,但他的布道方式主要不是逻辑概念的推理演绎,而是靠诗人的直觉来把握世界;同时阳明心学也不同于玄学的抽象理论形态,而是运用具象的理论思考同现实实践相结合。相对于求真求知层面的认识论,阳明的心学美学思想以至善“良知”的道德境界为根基,进而寻求“乐”与“万物一体之仁”的审美化宇宙境界,人生旨在超道德层面的审美超越。要理解心学美学思想的要义,重点在于“知行合一”即用心的实践与体悟。王阳明的理论思想在道德境界与审美境界层面,都具有深刻内涵和研究意义,对于在当今社会节奏愈来愈快的生活方式下构建符合时代特点的审美化人生观,返归本心最舒适的存在状态,具有生动的启示和指导作用。本文包括导论、正文(包括叁章)及结语叁部分内容。导论部分首先介绍了王阳明的生平及其心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后就当前国内外学者对于王阳明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进行分类梳理,并指出本文对于阳明的审美化人生观研究的创新点与侧重点。第一章阐释了王阳明审美人生观的主要内容。第一节“审美人生价值观”,由“心即理”的心本体论的理论基点出发,通过对“心即理”、“心外无物”、“良知”、“知行合一”等认识论内容的阐释,来讨论并总结王阳明的审美化人生所追求的价值论观点。第二节“审美人生境界观”,以心学美学思想中体现出的对于“诚”的认同与“狂者”的赞赏、对于“乐”为心之本体的理想追求和对“天地万物一体”境界的抵达,展开对阳明物我一体、心无间隔的宇宙审美人生境界的论述。第叁节“审美人生实践观”,结合阳明在现实事务中对“行”的实践,包括在人生抉择、诗文、书法领域的艺术实践情况等,以其知行合一的认识论为根基,来讨论其审美化的人生实践观中所倡导的“致良知”与“事上磨练”的实践方法论。第二章探讨了王阳明审美化人生观的生成背景及其他相关原因。第一节“明中期复杂的社会时代背景”,主要分析探讨了明朝中晚期复杂的社会环境、拘谨的科举考试制度、昏暗的政治形势等时代因素,对王阳明审美化人生观形成的影响;第二节“传统思想对阳明心学中审美人生追求的影响”,论述了影响阳明哲学思想生成的主要传统理论思想来源。从思想渊源来看,其人生思考在受佛、道二氏的人生境界论影响下复归于儒。从个体思想角度论述,他受到周敦颐、二程、朱熹、陆九渊等多位思想家的思想影响;第叁节“百死千难的人生经历对王阳明审美人格的影响”,结合王阳明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论述了其审美化人生观的直接来由;通过分析讨论王阳明的独立而独特的性格内因,从“知”的心理角度阐释主体内心对其审美人生观的生成作用。第叁章论述了王阳明审美人生观的意义与启示。第一节“王阳明审美化人生观的意义”,探讨了阳明心学美学思想下的人生追求在当世与后世的影响和意义,阳明心学对日本、朝鲜、美国等地的影响等;第二节“对现代社会人生观建构与童蒙教育的启示”,立足当下时代背景,思考其审美人生观所独具的现实意义,其对于当代社会人生价值追求的启示以及对童蒙教育的借鉴指导作用。第叁节“阳明心学美学思想的局限性”,从心学思想内容所存在的一定矛盾中,分析了其理论思想的局限性。本文结语指出,王阳明的审美化人生观强调“心”的主体意识,讲求包蕴万千、自得自由的人生境界,向心求“内圣”,求“知行合一”、“万物一体”之“理”,对于如何获得美的人生境界与人生价值都具有很高的理论指导意义。目前对于王阳明从审美化人生观角度进行理论阐释探讨的文章资料还不够充分,仍有可供研究的空间与价值。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无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还是在现代化生活的今天,都有着无可忽视的创造性影响。而对于其心学当中所包蕴的美学思想及其审美化人生观的研究,不仅在理论学习上,在现实借鉴中亦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和启示意义。

岳芳[6]2012年在《王阳明美育观研究》文中提出明代心学是儒家思想发展的又一高峰。集心学之大成的王阳明,从哲学层面进入到教育层面,建立了独特的美育思想。王阳明美育思想深植于中国传统美育思想的土壤中。传统美育思想的演变在王阳明美育思想中可以找寻到深深的痕迹。他在继承传统美育思想的同时结合自身的思考对“心”“美”“德”进行了独特而鲜明的阐释。无论是理论阐释还是实践活动都可以看出王阳明美育思想的博大精深。把握王阳明美育理论的特色,更需要对其独特的观点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分析。从美育建设的叁个维度出发,一方面对“心”进行内在的超越,另一方面在“心”的修养过程中发现美,最终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塑造和谐的人格。这对中国美育思想的发展具有巨大意义。王阳明美育思想在哲学的体味中发现适合自己的思维形式。在中西思维方式的比较分析中,探寻王阳明对“至真至美至善”境界的完美诉求。尽管王阳明的美育思想中有着时代的缺陷,但对美育学科的建设仍是有着积极意义。王阳明美育思想重视人的主体意识,凸显个体的生命价值。他从“理”到“心”,从“心”到“情”,解除了天理对人心的外在束缚;审美主体的高扬,使美和艺术都超越了实际需要成为艺术化的、诗意化的生活,即真正的人的生活。这正是审美教育建设的理想和实际意义所在。

曹贝贝[7]2017年在《“知行合一”视域下卓越教师培养的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知行合一”思想是王阳明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主张,其在教育、教学和管理等诸多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理解和运用。我国“卓越教师”培养在推进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而“知行合一”思想作为一种本土文化养料,提供了审视和探寻卓越教师培养及教学的研究新视角。通过追溯“知行合一”问题的起源,理清“知行合一”思想的发展历程,展现“知行合一”所蕴含的时代价值,梳理出其中的“圣人”理想和“实践人格”两个重要的理念,借以指导“知行合一”视域下卓越教师的培养及其教学。知行合一强调致良知成德业,以培养德性高尚的圣人为人生目的,同时又注重躬行实践以达成此目的。阳明先生本人就是一个“知行合一”之卓越之师,一个内圣外王之伟人。卓越教师的培养及教学理应具有“圣人”理想的价值追求和“实践人格”的关键品格养成。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并分析国内外相关学者对“知行合一”思想、卓越教师的培养等相关学术研究成果,理解卓越教师培养的深度内涵。然后,将已有的相关研究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问卷的构思及设计,通过多次观察、研究和分析相关调查资料及数据,理清“知行合一”视域下卓越教师培养的教学现状,并进行归因和汇总,分析影响卓越教师培养的相关因素。最后结合实际问题提出“知行合一”思想中“圣人”理想及“实践人格”对卓越教师培养的启示。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阐明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并对其中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第二部分: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对“知行合一”思想和卓越教师的培养进行分析,总结以往研究中的不足以及对本研究的启示。第叁部分:论述“知行合一”思想,特别是“知行合一”中的“圣人”理想和“实践人格”等理念,找寻其与卓越教师培养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第四部分: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卓越教师培养的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和整理汇总,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第五部分:通过相关系列调查,发现卓越教师培养和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教学理念上的认知偏差;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教学内容上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缺少衔接;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性和灵活性;缺少实践环节的引领。并就上述问题,从内部和外部两个维度进行了分析。第六部分:针对上述问题,在“知行合一”视域下,审视卓越教师培养的教学,得出相关启示:教学理念上,知行并进,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教学目标上,明伦成德,培植德行兼修的实践人格;教学内容上,理性信念与技能技巧合一,突出实践导向;教学方法上,知行合一,理想培养与实践引导结合。

韩振华[8]2007年在《王船山美学基础》文中研究指明王船山美学是中国美学史上的重镇,也是儒家美学的典型形态。本文立足于身体观和诠释学这两个对于船山生命哲学和学术实践关联极深的视点,透视船山美学的生命基础,探究船山美学的意义发生问题。船山的身体观以“气”为本体,以身心关系为核心话题,关注生死这一终极问题。在天人之际的生存视域中,他主张通过存神尽性的人生实践,实现生命的超越。船山的美学是一种生命超越的美学。“兴”是身体基础上的美、善之发生与显现。对于人来说,“文”指的是性、命、形兼顾的修身美学。“日生日动”与个体生存的时间性主题有关,其实质是在“当下(目前)”之中实现生命的内在超越。船山美学在经典诠释学的视域中展开,美学的意义是在“六经责我开生面”的诠释过程中生长出来的。船山美学的实质是儒学诠释学美学,它深深契合着时代的精神脉动。船山的经典诠释是一种身体力行之学,其悲怆而昂扬的人格美学是他用自己的坎坷人生演绎的生命颂歌。

李苏红[9]2011年在《试论王阳明行政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原有的伦理制度受到冲击,新的伦理制度还未完全确立;在行政领域又屡次出现贪污、腐败等行政伦理失范现象,从而促使了学者对行政伦理问题的关注和研究。我国的行政伦理建设,不仅要学习和借鉴西方的行政伦理思想,而且还要深入挖掘传统行政伦理思想,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以实现古为今用。王阳明是明代大儒,是“心学”学派的代表人物,其言论和思想主要记录在《王阳明全集》里,这其中便蕴含了丰富的行政伦理思想。本文首先论述了王阳明行政伦理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理论背景,在此基础上,从行政理想的诉求、行政伦理规范论、行政主体行为规范论和行政道德的养成法四个方面系统的论述了王阳明行政伦理思想内容,最后结合我国公务员行政伦理失范表现及原因,挖掘王阳明行政伦理思想中君臣之道、立志、致良知、知行合一的有益成分,以期为我国行政伦理制度建设提供借鉴。

张明, 关春红[10]2017年在《黔中王门弟子孙应鳌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孙应鳌是王阳明在贵州的再传弟子,系黔中王门的集大成者。通过对叁十余年孙应鳌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孙应鳌提供一个文献线索和宏观视角。

参考文献:

[1]. 论王阳明的人格美学思想[D]. 陈艳辉. 湖南师范大学. 2003

[2]. 吕澄人格美学思想研究[D]. 刘佳. 河北大学. 2017

[3]. 论王阳明“狂者胸次”的人格美学[J]. 崔光浩. 新东方. 2016

[4]. 论“中”:泰州学派美学范畴研究[D]. 黄石明. 扬州大学. 2011

[5]. 论王阳明的审美人生观[D]. 吴琼. 山东师范大学. 2017

[6]. 王阳明美育观研究[D]. 岳芳. 河南大学. 2012

[7]. “知行合一”视域下卓越教师培养的教学研究[D]. 曹贝贝. 贵州师范大学. 2017

[8]. 王船山美学基础[D]. 韩振华. 复旦大学. 2007

[9]. 试论王阳明行政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D]. 李苏红. 黑龙江大学. 2011

[10]. 黔中王门弟子孙应鳌研究综述[J]. 张明, 关春红.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标签:;  ;  ;  ;  ;  ;  ;  ;  ;  

论王阳明的人格美学思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