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赵美娟

珠海市斗门区井岸镇文化站广东珠海519000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其保护和传承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为此,本文简要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意义,分析了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此提出了几点改善措施,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引言

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全球化趋势的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这一情况,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的重视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进行探讨。

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意义

斗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经过普查、收集、整理、申报,目前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2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项目6项,市级项目18项,区级项目26项,有13个项目所在地被命名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促进国际社会文明对话交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对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斗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三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赴外国参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活动,不仅扩大了我市非遗项目的影响力,更主要的展示了我区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存在的问题

(1)许多传承人受经济和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制约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逐渐消失、衰退。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数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其产生的产品虽具有历史、文化价值,但除了极少数列入文物的可以通过拍卖渠道获得高价利润外,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不成经济产值。另外,传承人有时候还存在心理自卑。自古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都难登“大雅之堂”,有的传承人社会地位极低,在社会上形成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轻视。这些因素让传承人自身也形成了一种心理上的自卑。再次,就是传承人观念的制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由于观念跟不上时代,导致不少艺人因循守旧,死抱前人的东西,一点也不敢越“雷池”一步。这些观念导致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更好的发展。

(2)地方政府的不重视也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有着相对的影响。在一些地方政府眼中,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足够的重视,对不断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而不见。政府财力有限,投入不足,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工作面临的困难因素之一。

(3)由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先辈们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逐渐被遗忘,有些艺术种类面临消亡的危险。传承人未受到社会应有的承认,缺少管理人员和研究队伍,由于市场经济和当前就业观念的影响,有许多人对传统文化认识不足,导致传承人后继缺乏,很难适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3.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1)加强对代表性传承人进行引导、指导性培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命名和公布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鼓励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传承人进行引导、指导性培训,让他们明确党的政策方针、法律法规等,引导他们向正规的方向发展,放下包袱,树立高尚的思想,将自己的技艺无保留地传授他人,使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继有人。

(2)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没有传承人,就没有非遗。目前,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一些老年人在支撑,形成传承人才缺失。同时,现代的学校教育又使得孩子们从小就远离这些传承下来的生活文化,因此,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艺人的渐渐离去。要做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决不能忘掉民间具有高超艺术技能和深刻文化内涵的精英们。各级政府要挖掘那些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却已濒临灭绝的民间工艺、技艺及其代表性传承人,对传承人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和鼓励政策,激励新人去学习、去保护、去传承。笔者认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进校园、进社区等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活动,这样不仅宣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大大的提高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3)采取现代化手段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记录,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我们必须考虑用多种手段记录的方法保护,如:多媒体、录像、录音、光盘、数字化、软件化、互联网、书报、杂志、电子书等多种先进的方法加以保护和传承。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保护和弘扬中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4)创新是事物保持其鲜活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活力的根本原因,治国与科技发展尚且如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更要在时代与思想的洪流中时刻反思自我并保持初衷,对外来文化与西方艺术的冲击,要秉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哲学思维,更加科学,更加有效,更加具有民族特色的来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例如,拥有着几百年历史沉淀的中国杂技艺术,从最初的街头卖演,到如今世界范围内的万众瞩目,其根本原因就是几代杂技艺术人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结果,谁也不可想象,杂技的顶功与古典芭蕾的巧妙结合是那样的唯美与自然,这些都是杂技艺术者们用实践与创新不断赋予这项古老艺术以更加完美的姿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起来数束之高阔并不是最终目的,只有合理利用才是它的生命力所在,只有在保护的基础上的创新才能与时俱进。让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社会,让传统的文化资源变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

4.结语

总而言之,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对于保持文化多样性、落实科学发展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实现中国梦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可以通过加强对代表性传承人进行引导、指导性培训,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采取现代化手段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记录等措施,同时也需要创新精神来提升自身活力,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弘扬民族民间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为现代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青年时代,2016(12):51-51.

[2]林琰.浅谈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大众文艺,2016(24).

[3]刘铁鹏.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新农村:黑龙江,2017(5):176-176.

标签:;  ;  ;  

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