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溶血活化基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华鳖,病原菌,鉴定,16SrDNA
溶血活化基因论文文献综述
朱芸[1](2007)在《中华鳖“浮肿病”病原菌的鉴定及迟钝爱德华氏菌溶血活化基因的克隆》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患浮肿病的中华鳖中分离到叁株细菌:分别命名为1号菌、2号菌和3号菌。经形态及生理生化鉴定,1号菌为肺炎克雷伯氏菌,2号菌为温和气单胞菌或者嗜水气单胞菌,3号菌为迟钝爱德华氏菌。对叁株菌的16SrDNA序列进行了扩增、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序列分析结果显示,1号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血清型亲缘关系最近;2号菌和嗜水气单胞菌的亲缘关系最近;3号菌和迟钝爱德华氏菌最近。综合考虑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和16SrDNA序列分析结果,可以判定,1号菌是肺炎克雷伯氏菌,2号菌是嗜水气单胞菌;3号菌是迟钝爱德华氏菌。后肢肌肉注射感染实验表明,1号菌与2号菌在本试验中没有造成中华鳖的死亡,不是致病菌,3号菌对其有很强的致病性。药敏实验中,发现叁株菌的药物敏感性有较大差别。1号菌对氯林可霉素、丙氟哌酸不敏感。2号菌对青霉素、四环素、痢特灵、林可霉素不敏感。3号菌对青霉素、万古霉素、氨苄青霉素、苯唑青霉素不敏感。应用PCR扩增,从迟钝爱德华氏菌染色体DNA扩出爱德华氏菌溶血活化基因,DNA序列分析表明:克隆的片断由599个碱基组成。与高大庆等人分离的eha同源性为100%。本研究通过对水生动物细菌疾病的快速诊断以及爱德华氏菌溶血活化基因的研究,为今后爱德华氏菌的研究打下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07-06-01)
成静[2](2007)在《迟缓爱德华菌溶血活化基因(eha)功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迟缓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trada,简称Et)是在水产养殖中重要的病原菌,能引起多种水产养殖动物,如鱼类、鳗鱼、龟鳖、牛蛙等的疾病。迟缓爱德华菌还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是爱德华菌属中唯一感染人的成员。预防和治疗水产养殖动物迟缓爱德华菌感染主要使用抗生素,这涉及到食品的安全问题。接种疫苗作为一种安全可靠的预防手段,已得到大家的公认,但目前尚无有效疫苗的应用。尽管已发现Et的一些重要的致病因子,如溶血素、载铁体、肠毒素等,但其致病机理仍不明确。因此,对迟缓爱德华菌的毒力因子及其调控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发现新的致病机制和疫苗靶点。本实验旨在研究Et溶血素活化基因(Et haemolysin activator gene,eha)的生物学特性和调控作用,并构建其缺失株。方法:构建重组载体pET28a~+-eha,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利用IPTG诱导大肠埃希菌表达EHA蛋白,菌体超声裂解物经Ni-NTA亲和层析柱纯化后,检测其纯化蛋白溶血活性及Vero细胞毒性。将eha重组质粒pED101和载体pACYC184分别转入大肠埃希菌DH5α中,利用RT-PCR及SDS-PAGE电泳,观察eha基因调控大肠埃希菌染色体上的细胞毒clyA基因的转录和表达。构建eha基因重组自杀质粒,利用同源重组原理,缺失Et的eha基因,并用PCR证实。结果:成功构建了pET28a~+-eha重组质粒,经IPTG诱导后,SDS-PAGE电泳显示表达出一条17 kDa左右的条带,纯化蛋白无溶血性及Vero细胞毒性。将eha重组质粒pED101转化入大肠埃希菌DH 5α中,其克隆子表现出溶血性,SDS-PAGE电泳显示克隆子有一条30 kDa左右的蛋白条带,与clyA蛋白分子量一致,RT-PCR显示其有约1000 bp的条带,也与clyA符合,而载体pACYC184转化入大肠埃希菌DH 5α中,其克隆子无溶血性,SDS-PAGE电泳和RT-PCR均未显示相应的条带。成功构建了eha基因重组自杀质粒,通过电转,将之转入Et中,得到了eha缺失株,用PCR证实Et eha缺失株中eha基因已部分缺失。结论:通过以上试验,初步证明了eha基因不是一个溶血素基因,而是一个调控基因,能够调控大肠埃希菌DH 5α中“沉默”的溶血素基因clyA的转录和表达。构建的Et菌的eha缺失株,为今后进一步探讨eha基因在Et菌中的致病机制的作用打下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07-05-01)
成静,高大庆[3](2006)在《迟缓爱德华菌溶血活化基因缺失候选株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迟缓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tarda,简称ET)是肠杆菌科爱德华菌属中惟一感染人致泻和其他疾病的细菌,也引起贝类、鱼类、鸟类、两栖类和哺乳类等多种动物的感染[1,2]。溶血素是ET菌的重要致病因子[3,4],而溶血素合成、激活及分泌到胞外,(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06年05期)
高大庆,黄锡全,阚飙,陆承平,刘延清[4](2001)在《迟缓爱德华氏菌新的溶血活化基因功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新的迟缓爱德华氏菌溶血活化基因 (eha)的功能。方法 PCR扩增部分溶血活化基因 ,制成地高辛探针和 2 6株Et菌进行斑点杂交和Southernblot。结果 新的迟缓爱德华氏菌 (Et)溶血活化基因以单拷贝形式存在于一部分Et菌染色体上 ,且pED10 2菌的Vero细胞毒和溶血活性作用主要位于胞浆蛋白和胞隙蛋白中。将有溶血活化基因的 pED10 2重组质粒电击入不溶血的Et菌和大肠杆菌 (LE3 92、JM 10 9) ,Et菌仍无溶血现象 ,大肠杆菌有溶血现象。结论 eha基因不是溶血素结构基因 ,而是溶血活化基因(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期刊2001年06期)
溶血活化基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迟缓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trada,简称Et)是在水产养殖中重要的病原菌,能引起多种水产养殖动物,如鱼类、鳗鱼、龟鳖、牛蛙等的疾病。迟缓爱德华菌还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是爱德华菌属中唯一感染人的成员。预防和治疗水产养殖动物迟缓爱德华菌感染主要使用抗生素,这涉及到食品的安全问题。接种疫苗作为一种安全可靠的预防手段,已得到大家的公认,但目前尚无有效疫苗的应用。尽管已发现Et的一些重要的致病因子,如溶血素、载铁体、肠毒素等,但其致病机理仍不明确。因此,对迟缓爱德华菌的毒力因子及其调控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发现新的致病机制和疫苗靶点。本实验旨在研究Et溶血素活化基因(Et haemolysin activator gene,eha)的生物学特性和调控作用,并构建其缺失株。方法:构建重组载体pET28a~+-eha,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利用IPTG诱导大肠埃希菌表达EHA蛋白,菌体超声裂解物经Ni-NTA亲和层析柱纯化后,检测其纯化蛋白溶血活性及Vero细胞毒性。将eha重组质粒pED101和载体pACYC184分别转入大肠埃希菌DH5α中,利用RT-PCR及SDS-PAGE电泳,观察eha基因调控大肠埃希菌染色体上的细胞毒clyA基因的转录和表达。构建eha基因重组自杀质粒,利用同源重组原理,缺失Et的eha基因,并用PCR证实。结果:成功构建了pET28a~+-eha重组质粒,经IPTG诱导后,SDS-PAGE电泳显示表达出一条17 kDa左右的条带,纯化蛋白无溶血性及Vero细胞毒性。将eha重组质粒pED101转化入大肠埃希菌DH 5α中,其克隆子表现出溶血性,SDS-PAGE电泳显示克隆子有一条30 kDa左右的蛋白条带,与clyA蛋白分子量一致,RT-PCR显示其有约1000 bp的条带,也与clyA符合,而载体pACYC184转化入大肠埃希菌DH 5α中,其克隆子无溶血性,SDS-PAGE电泳和RT-PCR均未显示相应的条带。成功构建了eha基因重组自杀质粒,通过电转,将之转入Et中,得到了eha缺失株,用PCR证实Et eha缺失株中eha基因已部分缺失。结论:通过以上试验,初步证明了eha基因不是一个溶血素基因,而是一个调控基因,能够调控大肠埃希菌DH 5α中“沉默”的溶血素基因clyA的转录和表达。构建的Et菌的eha缺失株,为今后进一步探讨eha基因在Et菌中的致病机制的作用打下了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溶血活化基因论文参考文献
[1].朱芸.中华鳖“浮肿病”病原菌的鉴定及迟钝爱德华氏菌溶血活化基因的克隆[D].广西大学.2007
[2].成静.迟缓爱德华菌溶血活化基因(eha)功能的研究[D].江苏大学.2007
[3].成静,高大庆.迟缓爱德华菌溶血活化基因缺失候选株的构建[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
[4].高大庆,黄锡全,阚飙,陆承平,刘延清.迟缓爱德华氏菌新的溶血活化基因功能的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