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聚合物基废弃物复合材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复合材料,废弃物,聚合物,灰铸铁,热固性,废渣,碳纤维。
聚合物基废弃物复合材料论文文献综述
徐静[1](2013)在《聚合物基废弃物复合材料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偶联剂对废弃物复合材料改性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条件下废弃物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抗拉强度性能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通过偶联剂的改性,聚合物基废弃物复合材料的性能有明显改善。(本文来源于《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张建川[2](2011)在《聚合物基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的几种处理方法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并结合我国碳纤维(CF)生产与使用实际情况,对聚合物基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废弃物处理必要性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根据CFRP废弃物种类,提出了机械材料再循环法、材料再循环与能量回收法、能量回收焚烧法叁种可行处理方法,并从处理费用、环境影响、替代用途叁方面对多种处理方案进行了合理评估。综合考虑处理环境影响、经济效益及替代物使用性能等因素,材料再循环与能量回收法为处理CFRP废弃物最合适的方法。此外,为推进其后期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还从内部、外部因素两方面提出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张建川,陆民宪,杨薛军[3](2010)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废弃物几种处理方法概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简述了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特点及应用情况,随着时间推移其数量日益增多,外加上环保要求的提高,使得其后续废弃物的处理压力也随之增大。通过分析其废弃物特点,并结合相关处理经验,对其废弃物处理提出了几种方法,并对处理工序等加以详细阐述。(本文来源于《玻璃钢》期刊2010年01期)
张建川,陆民宪[4](2009)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废弃物几种处理方法概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简述了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特点及应用情况,随着时间推移其数量日益增多,外加上环保要求的提高,使得其后续废弃物的处理压力也随之增大。通过分析其废弃物特点,并结合相关处理经验,对其废弃物处理提出了几种方法,并对处理工序等加以详细阐述。(本文来源于《材料工程》期刊2009年S2期)
曾一铮,游长江[5](2009)在《热固性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废弃物回收利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热固性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的方法,着重论述了物理粉碎回收法和化学热解回收法,并对不同方法的回收料用于团状模压料(bulk molding compound,BMC)、片状模压料(sheet molding compound,SMC)以及热塑性塑料的产品性能进行了对比。(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学》期刊2009年02期)
柴希娟[6](2007)在《造纸废渣、废地膜再生处理制备聚合物基废弃物复合材料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塑料产业和造纸行业是国民经济的两大支柱,而在塑料和纸业的生产以及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地膜、造纸废渣亦是两类重大的污染源。目前,对于这两种污染物的综合利用仍存在能耗过高,二次污染严重等问题。论文针对这些综合利用方式存在的缺陷与不足,研究了适合这两种废弃物的更有效、更环保、产品附加值更高的综合利用新方式,解决了用废弃物制备复合材料的难点,制备了强度产生协同效应的二次纤维和废渣粒子混杂增强废地膜复合材料并探索了更有效的强化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新工艺。论文以两大废弃物,废地膜和瓦楞纸业的造纸废渣为主要原料,在对二者进行破碎—清洗和杀菌—湿法筛分等有效的前处理后,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二次纤维/废地膜、废渣粒子/废地膜以及二次纤维和废渣粒子混杂增强废地膜复合材料等一系列聚合物基废弃物复合材料。试验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衰减全反射光谱(AT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扫描电镜(SEM)等测试手段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特性进行了分析表征。试验制备的叁种聚合物基废弃物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均显着优于废地膜基体材料,可广泛用于防火隔音材料、装璜材料、水泥模板、市政设施、缓冲材料等领域。论文首次对回收植物纤维在聚合物基废弃物复合材料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在二次纤维/废地膜复合材料和废渣粒子/废地膜复合材料的制备中,论文系统研究了制备工艺、二次纤维含量以及废渣粒子粒径和含量对复合材料各种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二次纤维增强体系中,当成型温度为160℃、成型压力为15MPa、混炼时间为15min、二次纤维的质量分数为20wt%时,二次纤维/废地膜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优。此时,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比聚乙烯基体提高17.27%和16.22%;在废渣粒子增强体系中,当粒子的质量含量不超过30wt%时,粒径分别为63.21μm、106.75μm和214.94μm的废渣粒子对废地膜复合材料均具有一定的增强作用,且增强作用随着粒子粒径和含量的增大而减弱。在研究二次纤维/废地膜复合材料时笔者发现,二次纤维对界面处存在间隙,界面黏结效果较差的复合材料仍具有一定的增强作用。针对这种增强事实,论文对短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经典增强机理进行了补充。在得出二次纤维/废地膜复合材料和废渣粒子/废地膜复合材料的最优制备工艺参数的基础上,论文将不同粒径的废渣粒子和二次纤维分别进行配合制备了混杂增强废地膜复合材料。研究了组分配比对混杂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将混杂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强度同等质量含量下单一废渣粒子和单一二次纤维增强废地膜复合材料进行对比,对比发现,二次纤维和废渣粒子的配合使用使混杂增强复合材料在强度方向上产生了协同效应。试验选用硅烷偶联剂KH550和KH560分别对二次纤维、废渣粒子以及二次纤维和废渣粒子混杂增强体系进行了改性处理。研究结果表明,KH550和KH560对复合材料的改性效果几乎相当,且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强度;经过改性处理后,叁种复合材料体系的热湿尺寸稳定性均得到改善;粒径为106.75μm的混杂增强体系经过KH550改性处理后,所得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提高约4.05%~10.62%、抗拉强度提高约5.30%~16.69%、抗冲击强度提高约10.41%~21.45%。论文针对硅烷偶联剂改性工艺较为繁琐、改性效果不显着等缺陷,探索了更为简便、有效地强化聚合物基废弃物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新工艺。试验在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增容的条件下,利用微波辐照技术对二次纤维和废渣粒子混杂增强废地膜复合材料进行了强化处理。研究发现,该强化处理工艺不但更加简捷,而且对复合材料力学强度的强化效果是KH550改性效果的1.58~4.04倍。论文较系统地研究了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微波功率和时间以及不同微波辐照方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采用ATR、DSC、SEM等微观测试手段分析了微波辐照的强化机理。研究表明,一步法试样的综合力学性能优于两步法;在200w、400w、600w和850w四种微波功率下,当辐照时间不超过240s时,微波辐照强化处理可以显着提高混杂增强复合材料的抗冲击韧性;研究同时发现,微波间断辐照对复合材料的强化效果优于微波连续辐照。笔者认为,微波间断辐照和连续辐照在复合材料内部引起的不同热效应以及复合材料结构的不同变化是导致该结果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07-04-01)
周琨[7](2006)在《导电型聚合物基废弃物复合材料的开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系统介绍了国内外导电型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开发现状,并在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前提下,打破以往研究的固有模式,分析了工业、农业和日常生活中废弃的高分子基体和导电填料的综合处理现状,利用固体废弃物作为高分子基体和导电填料进行复合,从制备高导电性能的导电型聚合物基废弃物复合材料的角度进行研究,试图对聚合物基废弃物复合材料的开发研究向导电功能化方向进行拓展,以此对废旧热塑性塑料的综合利用提供思路和依据。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导电型聚合物基废弃物复合材料。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使用两种含有金属的固体废弃物——机加工车间磨床的磨屑料和刨床的灰铸铁刨屑作为导电填料,两种高分子固体废弃物——经过清洗的废旧塑料袋和废旧地膜作为高分子基体,两两进行混炼制备导电型聚合物基废弃物复合材料。为了获得良好导电性能的复合材料,作者制备了不同质量百分含量的试样,并对四个系列的试样分别按照相应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导电性能和机械性能测试,最终找到各项性能最优的试样的原料配比及原料组合,并对最优试样进行了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从微观方面考察其内部界面情况和填料的分布情况;使用图像分析系统对显微镜照片从颗粒度和金属相组织的百分含量两个方面进行定量分析,利用体视学原理,研究金属微粒的微观分布情况及其在高分子基体中形成空间导电网链结构的理论依据。 实验确定了最佳的复合工艺参数:开炼机的初始加热温度150℃,原料混炼10min,模压压力20Mpa,保压时间1min。在复合工艺相同的条件下,本实验以废地膜为高分子基体和以磨屑料为导电填料所制备的复合材料为四个系列之中各项性能最优的,在此系列之中,又以磨屑料:废地膜=3:1的一组机械性能和导电性能达到最优。(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06-04-01)
张燕春[8](2004)在《聚合物基废弃物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老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合物基废弃物复合材料(PMCMW)是复合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原材料95%以上采用废弃物复合而成。它的制备工艺及应用研究是我国《社会发展科技计划》中的一个重点领域。 本文首先针对PMCMW基体—低密度聚乙烯(LDPE)薄膜的老化进行了实验及表征,进而对以此种废弃薄膜为基体,以工业废砂为增强材料的热塑性聚合物基废弃物复合材料进行了制备和老化稳定性实验。再次,针对工业粉尘,研究用不饱和聚酯树脂为基体,将它配以玻璃纤维作为增强材料同时添加固化剂等进行了热固性聚合物基废弃物复合材料工艺制备及强度的测试。主要结论如下: 1.对LDPE薄膜进行大气曝露老化、人工加速老化及高温热老化,周期取样,测定薄膜的拉伸强度、断裂延伸率,发现在薄膜老化初期,拉伸强度和断裂延伸率都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红外光谱分析较清晰地表明了LDPE分子老化的微观特征变化:分子的断裂,氧化不明显;人工加速老化和高温热老化的作用后的分子老化特征,可初步表示LDPE薄膜的老化中后期特点:分子以断裂和支化为主,从而使氧的侵入更加容易,薄膜变色及变脆,拉伸强度、断裂延伸率等快速下降。而从DSC及TG曲线中则反映:随着老化的加深,LDPE的熔点及分解温度不断下降,热稳定性变差。 LDPE薄膜的老化是可以表征的,其中红外光谱分析是表征LDPE老化的一个有利手段和工具,它可以清晰地反映薄膜分子链的氧化、断裂及支化程度,另外,在老化的中后期,也可以用外观变化、断裂延伸率、拉伸强度、熔点等参数来进行表征。 通过以上实验及规律,发现已使用至少在4个月之内LDPE薄膜的老化并不严重,只是处于老化的初级阶段,完全可以作为热塑性PMCMW的基体。 2.收购使用不超过半年的LDPE农薄为PMCMW的基体,经破碎后与一定量的工业固体废砂混合,通过螺杆挤出机挤出,模压制块,制取PMCMW试块,测试试块的抗弯强度,发现在砂含量小于60%以内,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稳定,且能达20Mp以上,砂含量再增加时,材料的抗弯强度下降。其后,对不同废砂含量的材料进行高温热老化及人工加速老化,发现温度对材料的强度的提高有一定的作用,但处理温度不宜超过80℃,此时处理时间不宜超过9天,60℃的热处理对材料的抗弯强度及抗拉强度的保持更有利,但时间也不宜超过2星期。人工加速老化实昆明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摘要验会使材料强度大大下降,且废砂含量在50%范围内,砂含量的增加能使材料的抗老化速度变慢。 3.对废砂与塑料的质量百分比为1:1的PMCMW进行防光老剂1、防光老剂2的添加,一方面,对防光老剂1和防光老剂2作为颜料,观察其添加量对材料强度的影响,结果发现,防光老剂1、防光老剂2的添加量分别在3%和5%之内时对材料的强度影响不大;另一方面,对防光老剂1、防光老剂2作为紫外光屏蔽剂,观察它们对复合材料抗热及人工加速老化的性能,结果发现,防光老剂1和防光老剂的添加对减缓材料的老化速度有一定的作用。添加防光老剂1比添加防光老剂2的对材料的抗热及人工加速老化有效,而且防光老剂l的含量不宜超过2%。防光老剂2的抗老化作用比防光老剂1差,且含量不宜超过3%。添加防光老剂1对材料的抗老化作用是可以看到的。 4.用不饱和聚酷树脂(UP)(191和196)进行基体选择制备热固性聚合物基废弃物复合材料,发现以196为基体时,材料的机械性能更加稳定。添加不同量的粉尘和玻璃纤维,发现粉尘:UP质量比在3.5一5范围内,纤维质量百分含量在10%一15%时,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高。另外,预成型料的预热温度在65一75℃,预热时间在50一60min时对材料的强度较有利。另外模压压力,保压时间,脱模剂含量,交联剂的含量等等对复合材料的机械强度都有较大的影响,并有待进一步的探索。(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04-04-01)
张召述[9](1998)在《聚合物基废弃物复合材料热性能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Thomas复合法则研究了聚合物基废弃物复合材料(简称WPCM)的基本热性能;用一维半无限厚平壁不稳定传热模型研究了WPCM制品的传热与温度变化规律.在实验基础上推导了温度与材料力学性能及制品承载能力的关系.(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学报》期刊1998年06期)
聚合物基废弃物复合材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并结合我国碳纤维(CF)生产与使用实际情况,对聚合物基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废弃物处理必要性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根据CFRP废弃物种类,提出了机械材料再循环法、材料再循环与能量回收法、能量回收焚烧法叁种可行处理方法,并从处理费用、环境影响、替代用途叁方面对多种处理方案进行了合理评估。综合考虑处理环境影响、经济效益及替代物使用性能等因素,材料再循环与能量回收法为处理CFRP废弃物最合适的方法。此外,为推进其后期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还从内部、外部因素两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聚合物基废弃物复合材料论文参考文献
[1].徐静.聚合物基废弃物复合材料改性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
[2].张建川.聚合物基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的几种处理方法分析[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1
[3].张建川,陆民宪,杨薛军.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废弃物几种处理方法概述[J].玻璃钢.2010
[4].张建川,陆民宪.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废弃物几种处理方法概述[J].材料工程.2009
[5].曾一铮,游长江.热固性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废弃物回收利用进展[J].广州化学.2009
[6].柴希娟.造纸废渣、废地膜再生处理制备聚合物基废弃物复合材料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
[7].周琨.导电型聚合物基废弃物复合材料的开发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
[8].张燕春.聚合物基废弃物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老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4
[9].张召述.聚合物基废弃物复合材料热性能应用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