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混交人工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混交林,人工林,土壤,结构,黄檀,降香,强度。
混交人工林论文文献综述
巫志龙,周成军,周新年,刘富万,朱奇雄[1](2019)在《不同强度采伐5年后杉阔混交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不同采伐强度下闽北杉阔混交人工林土壤及其各组分的呼吸速率差异,揭示土壤总呼吸速率季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以期为区域森林采伐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闽北杉阔混交人工林为研究对象, 2011年8月实施了不同蓄积量采伐强度(中度择伐34.6%、强度择伐48.6%、极强度择伐67.6%、皆伐)作业试验,并与未采伐对照; 2016年7月—2017年7月运用Li-8100 A土壤碳通量自动测量系统,对土壤及其各组分的呼吸速率、土壤5 cm深处的温度和湿度开展了为期1年的定位观测。【结果】未采伐和各种强度择伐5年后,土壤总呼吸速率最大值都出现在7月份,最小值出现在1—3月份;皆伐5年后,土壤总呼吸速率最大值出现在6月份,最小值出现在11月份;各种强度采伐林地的矿质土壤呼吸速率与未采伐林地无显着差异(P>0.05);各种强度择伐林地的凋落物和根系呼吸速率都与未采伐林地无显着差异(P>0.05),而皆伐林地的凋落物和根系呼吸速率都显着低于未采伐林地(P<0.05),分别比未采伐林地(1.45和1.11μmol·m~(-2)s~(-1))减少了0.93和0.53μmol·m~(-2)s~(-1);各种强度择伐林地的土壤总呼吸速率与未采伐林地无显着差异(P>0.05),而皆伐林地的土壤总呼吸速率显着低于未采伐林地(P<0.05),比未采伐林地(4.39μmol·m~(-2)s~(-1))减少了1.64μmol·m~(-2)s~(-1);中度、强度和极强度择伐林地5 cm深处的土壤温度与未采伐林地没有显着差异(P>0.05),而皆伐使林地土壤温度显着升高(P<0.05),比未采伐林地(18.52℃)增加了4.7℃;中度、强度择伐林地的5 cm深处土壤湿度与未采伐没有显着差异(P>0.05),而极强度择伐和皆伐使林地土壤湿度显着降低(P<0.05),分别比未采伐林地(30.67%)减少了2.17%和3.98%;土壤总呼吸速率的土壤温度指数模型拟合效果最优,能解释未采伐和各种强度择伐林地土壤总呼吸变化的77.8%~83.3%以及皆伐林地土壤呼吸变化的35.5%;未采伐、中度、强度和极强度择伐林地土壤总呼吸的温度敏感性参数Q_(10)为1.77~2.72,皆伐林地的Q_(10)为1.49。【结论】不同强度采伐5年后,各种强度择伐林地土壤及其各组分的呼吸速率与未采伐林地没有显着差异;皆伐使凋落物呼吸速率、根系呼吸速率和土壤总呼吸速率都显着降低;各种强度择伐没有改变土壤总呼吸速率的季节变化规律,但皆伐使土壤总呼吸速率最大和最小出现时间有所提前;研究区土壤温度是土壤总呼吸速率季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李永进,汤玉喜,唐洁,杨艳,吴敏[2](2019)在《中亚热带4种混交幼龄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中亚热带5年生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马褂木Liriodendron chinense、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等8种乡土树种营造的混交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4种幼龄混交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配特征。结果表明:1)8种幼树不同器官碳含量不同,树干碳含量在454.7~500.0 g/kg之间,树枝碳含量在426.0~474.0 g/kg之间,树叶碳含量在448.4~495.8 g/kg之间,树根碳含量在436.0~490.4 g/kg之间;2)相同树种不同器官和不同树种的相同器官碳含量存在显着性差异(P <0.05),杉木碳含量最高,为490.1 g/kg,木荷最低,为449.4 g/kg;3)林下植被碳含量以灌木层最高(405.98g/kg),草本层最低(350.83 g/kg),不同林分土壤碳含量无显着性差别(P> 0.05),其中0~10 cm土壤碳含量最高(23.9~25.5 g/kg);4)4种人工混交幼龄林生态系统碳贮量空间分布基本一致,绝大部分储存于0~100 cm土壤层,平均占生态系统总碳贮量的92.56%~94.72%,其次为乔木层(3.75%~4.98%),其中树干占整个乔木层碳贮量的45.45%~58.64%,林下植被和枯落物层所占比例最小;5)4种幼龄混交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分别为167.06、165.72、162.97和160.97 t/hm~2,其中马褂木×香樟×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木荷Schima superba混交幼龄林(MLCLS)碳贮量高于其他3种幼龄混交林。随着林龄的增长,人工林碳储量的积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周磊,王树力[3](2019)在《树种混交对红皮云杉人工林土壤养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东北林业大学森林培育实验站天然林窄带状皆伐后营造的31年生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人工纯林、红皮云杉-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人工混交林、红皮云杉-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人工混交林、红皮云杉-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人工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照原有天然混交林土壤,测定各林型不同土壤层(h) 0<h≤10 cm、10 cm<h≤20 cm、20 cm<h≤30 cm的土壤养分,分析红皮云杉人工纯林和混交林与原有天然混交林之间、红皮云杉人工纯林与红皮云杉人工混交林之间土壤中有机C、全N、全P、水解N、有效P的差异。结果表明:与天然混交林相比,红皮云杉人工纯林和混交林土壤有机C、全N、全P、水解N、有效P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分别降低了3.50%~32.75%、4.41%~42.20%、0.66%~24.87%、5.41%~32.74%、0.44%~27.01%。与红皮云杉人工纯林相比,红皮云杉人工混交林土壤的全N、全P、水解N、有效P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分别提高了11.39%~41.0%、14.25%~57.06%、6.20%~28.17%、8.49%~34.50%、8.48%~33.45%。从改良土壤角度看,培育红皮云杉人工混交林,尤其培育红皮云杉-胡桃楸人工混交林,优于培育红皮云杉人工纯林。(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林阳,王世忠,步兆东,郑璐[4](2018)在《辽西油松人工林不同宽度带状混交改造后混交带内植物多样性的短期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确定辽西油松人工林带状混交改造适宜的混交宽度并进一步为油松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参考,采用样方法对辽西地区(朝阳建平)41a生油松人工林5m、10m、15m、20m、25m、30m带状混交改造4a后混交带内灌木及草本植物的种类、平均高、平均盖度、多样性指数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阴坡、半阳坡混交带内植物种类数量分别比对照油松保留带提高130.0%、83.3%,主要以草本植物种类增加为主,阴坡、半阳坡草本植物种类分别平均增加12种、8种,而阴坡灌木种类只平均增加了1种,半阳坡灌木种类更是没有明显变化;混交带内灌木、草本植物高度分别较对照平均提高31.0%、40.4%,盖度分别平均提高184.5%、107.5%,阴坡灌木的平均盖度和半阳坡草本的平均高度均得到了极大提高,混交带内灌木、草本的平均高和平均盖度均随混交宽度的增加而增大,混交宽度超过25m,灌木、草本的平均高和平均盖度无显着增长;阴坡5m混交带、半阳坡6种宽度混交带灌木的各项多样性指数均为0,阴坡25m混交带的灌木多样性指数最高,除半阳坡均匀度指数外,无论是阴坡还是半阳坡,30m混交带的草本多样性指数均最大。(本文来源于《林业与生态科学》期刊2018年02期)
高敏,马香丽,杨晋宇,黄选瑞,吴亚楠[5](2017)在《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与白桦混交改造模式对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与白桦的不同混交经营模式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群的影响,为落叶松人工林混交经营及可持续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冀北山地落叶松人工纯林(CK)及其与白桦的幼龄同龄株间混交林(M_1)和异龄带状混交林(M_2)为对象,于2013年5,7,9月用手拣法和Tullgren漏斗分离法调查土壤动物群落,并依据食性将其划分为腐食性、肉食性、植食性与杂食性4个功能群;分析2种混交模式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功能群组成的影响差异。【结果】共获得土壤动物70类49 106头,其中大型土壤动物50类2 802头,蚁科、象甲科幼虫和长角亚目幼虫为优势类群;中小型土壤动物33类46 304头,蜱螨目与弹尾目占绝对优势。混交经营6年后,M_2对土壤动物群落影响显着,其中大型土壤动物类群数与平均密度均显着高于CK(P<0.05),中小型土壤动物类群数显着高于M_1(P<0.05);混交改造模式、时间和土层对土壤动物类群数的影响显着(P<0.05),对平均密度的影响较小。混交经营后,土壤动物群落的各多样性指数提高,其中M1中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性指数(J)均显着高于CK(P<0.05);密度-类群指数(DG)在不同混交模式间表现出极显着差异(P<0.01)。腐食性土壤动物平均密度在4个功能群中所占比例最高;M_2内的腐食性、肉食性与植食性土壤动物类群数均显着高于CK(P<0.05)。冗余度分析(RDA)显示,凋落物层土壤动物分布受凋落物有机碳含量影响显着(P=0.048);土壤层土壤动物分布则受土壤有机碳含量(P=0.006)、全氮含量(P=0.02)和土壤密度(P=0.044)影响显着。【结论】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与白桦混交经营后,通过改变凋落物的组成、数量及土壤理化性质,可改善土壤动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及多样性,6年的短期异龄混交改造使林内土壤动物显示出较高的多样性水平。(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期刊2017年01期)
王晓曦,周国英,何苑皞,苏圣淞,李小敏[6](2016)在《不同混交模式下降香黄檀人工林树冠结构与黑痣病发生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调查不同混交模式下降香黄檀树冠结构指标和黑痣病发病情况,分析树冠结构指标和黑痣病的关系,筛选出防控黑痣病的主要树冠结构指标。结果如下:降香黄檀黑痣病病情指数与枝下高(Hub)、叶面积指数(LAI)呈显着正相关性,与冠长树高比(PLCH)、冠幅(W)、树冠表面积(CSA)、单株叶面积总数(TLA)呈极显着负相关,一级分枝粗度(Dfb)、一级分枝角度(Afb)、冠形率(CSR)、冠层密度(CLD)与病情指数相关性不显着;树冠表面积(CSA)与病情指数相关系数最大。通径分析表明各树冠结构指标对病情指数直接作用结果如下:正向作用程度从大到小顺序为LAI、W、CSR、Dfb、Afb;负向作用程度从大到小顺序为PLCH、CLD、CSA、TLA、Hub。由决策系数可得,对黑痣病有防控作用的各树冠结构指标从大到小顺序为CLD、PLCH、LAI、Hub、W、TLA、CSR、CSA、Dfb、Afb。综合分析可得,PLCH和W对黑痣病的相对重要性适中,与病情指数呈显着负相关,与混交模式呈极显着正相关,所以选取PLCH和W作为黑痣病生态调控的主要树冠结构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国森林病虫》期刊2016年04期)
赖阿红[7](2016)在《择伐强度对杉阔混交人工林生态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全面推进实施,森林采伐对象以人工林为主,但传统皆伐方式导致人工林树种单一化和针叶化、土壤质量恶化与结构稳定性差等问题,因此择伐作为可持续经营手段日益受关注。以18年生从未间伐的杉阔混交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强度(中度34.4%、强度47.1%和极强度69.5%)择伐下杉阔混交人工林生长、直径结构、空间结构、物种多样性、土壤和凋落物等的变化,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强度择伐3 a后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排名,以揭示择伐强度与林分生态效果的关系,为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工林经营措施,持续发挥人工林的社会经济功能和生态服务功能提供科学依据。(1)对不同强度择伐前,伐后及伐后3 a的林分生长和胸径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择伐有利于促进林木生长,改善林下植被优势度,中度和极强度择伐下能够维持灌木层较高的丰富度、多样性;利用Weibull分布函数、Korf分布函数、对数正态分布函数和Logistic分布函数拟合不同强度择伐前,伐后及伐后3 a的直径累积分布,并对模型进行评价,拟合结果表明4种分布函数对林分直径分布的拟合效果均较好。综合比较各模型的拟合效果来看,对数正态分布函数最优,可以准确地描述杉阔混交人工林直径分布。(2)利用混交度、角尺度及以大小比数为权重的空间优势度和树种优势度4个空间结构参数,分别分析上述3种不同强度择伐下杉阔混交人工林林分空间结构的变化,为避免单-指数的局限性,探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叁个空间结构参数的二元分布进一步分析择伐对杉阔混交人工林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度择伐后林分空间结构趋于合理,建议采用中度择伐作为调整杉阔混交人工林空间结构的采伐强度。(3)分析不同强度择伐对土壤和凋落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度择伐后土壤密度、孔隙度和水分改善效果较好;土壤中各养分含量变化对择伐强度的响应不同,中度择伐后土壤主要养分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不同强度择伐后林分凋落物养分下降幅度都高于未采伐样地。总体来说,短时间内地面及地下养分含量对择伐强度的响应机制还不明显。(4)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强度择伐3 a后的5个层次的39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强度择作业后的样地森林经营效果评价综合得分最高,生态环境改善效果最佳,其次为中度择伐,未采伐样地综合评价结果低于中强度择伐样地,极强度择伐样地的综合得分最低。综上,我们建议采用中度和强度择伐作为杉阔混交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方式。(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16-04-01)
赖阿红,巫志龙,周新年,周成军,王孔晓[8](2016)在《择伐强度对杉阔混交人工林空间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混交度、角尺度及以大小比数为权重的空间优势度和树种优势度4个空间结构参数,对比分析不同强度(中度34.4%、强度47.1%和极强度69.5%)择伐下杉阔混交人工林林分空间结构变化,探讨择伐强度对杉阔混交人工林空间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混交程度看,择伐强度越大,越易导致林木单种聚集.与伐前相比中度择伐后林分和主要树种的平均混交度都有所增加,强度和极强度择伐后林分平均混交度明显降低,杉木平均混交度增加而木荷则显着降低;不同择伐强度在一定程度上都改善了林木的空间分布格局,中度择伐后林分的单木聚集分布改善最为明显;从空间优势看,中度或强度择伐能够维持及提高林分和主要树种空间优势度,有利于发挥林分生长潜力.综合来看,中度择伐后林分空间结构趋于合理,建议采用中度择伐作为优化杉阔混交人工林林分空间结构的有效手段.(本文来源于《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钱文丽,卢元,王韶仲,谷加存[9](2016)在《混交对红松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和空间分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黑龙江省尚志市帽儿山实验林场的红松(Pinus koraiensis)人工纯林、红松×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和红松×水曲柳(Fraxinus mandschurica)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土钻法估计并比较了不同混交处理下红松、伴生树种和其他木本植物细根(直径≤2.0 mm)生物量及其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细根总生物量(0~30cm)以纯林最高(212.6 g·m~(-2)),红松×胡桃楸混交林最低(164.7 g·m~(-2)),而红松×水曲柳混交林居中(200.8 g·m~(-2));纯林中红松细根生物量显着高于红松×胡桃楸混交林,但与红松×水曲柳混交林没有显着差异;混交没有引起林分细根总生物量垂直分布的改变,均为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混交后红松细根生物量在土壤表层(0~10cm)分配的比例增加,但是吸收根(直径≤0.5 mm)生物量在土壤底层(20~30 cm)分配的比例在红松×胡桃楸混交林(64.5%)中比纯林高(40.1%),而在红松×水曲柳混交林中所占比例较低(22.0%)。方差分析显示,混交树种、土壤深度和根直径等级均是影响红松细根生物量的重要因子。这些结果表明,混交对红松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及其空间分布有明显影响,这为深入认识红松及其混交树种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崔秋芳,赵佳宝,陈家林,郭二辉,杨喜田[10](2015)在《不同林龄阶段的松栎混交人工林碳储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不同林龄的马尾松-麻栎(Pinus massoniana-Quercus acutissim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为尽可能减少样木法测定生物量对森林资源的破坏,采取估算和实验测定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生态系统碳储量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人工混交林生态系统碳储量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且主要分布在乔木层和土壤层。随着林龄的增大,乔木层碳储量增加,马尾松碳储量占乔木层的比重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20年生所占比重最大,可达61.53%,而麻栎则相反,35年生麻栎碳储量高达80.30 t·hm~(-2),占比重的55.33%,二者生长呈现互补趋势;灌木层和枯落物层碳储量随着林龄的增大呈现"n"型,20年生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3.00和1.87 t·hm~(-2);8年生林龄的草本层碳储量最大,为0.15 t·hm~(-2),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减小;土壤有机碳储量随着林龄的增大而增加,同一林龄土壤机碳碳储量在垂直分布上表现为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碳储量减少,有机碳碳储量主要集中在0~20 cm的土层。植被层碳储量的空间分布序列是:乔木层>灌木层>枯落物层>草本层,混交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布情况为8~20年生林碳储量分布一致:土壤>乔木>灌木>枯落物>草本,25~35年生分布一致:乔木>土壤>灌木>枯落物>草本。该研究认为马尾松-麻栎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随林龄增加的变化规律明显,碳汇潜力巨大,为该区人工碳汇林业的经营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5年12期)
混交人工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中亚热带5年生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马褂木Liriodendron chinense、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等8种乡土树种营造的混交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4种幼龄混交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配特征。结果表明:1)8种幼树不同器官碳含量不同,树干碳含量在454.7~500.0 g/kg之间,树枝碳含量在426.0~474.0 g/kg之间,树叶碳含量在448.4~495.8 g/kg之间,树根碳含量在436.0~490.4 g/kg之间;2)相同树种不同器官和不同树种的相同器官碳含量存在显着性差异(P <0.05),杉木碳含量最高,为490.1 g/kg,木荷最低,为449.4 g/kg;3)林下植被碳含量以灌木层最高(405.98g/kg),草本层最低(350.83 g/kg),不同林分土壤碳含量无显着性差别(P> 0.05),其中0~10 cm土壤碳含量最高(23.9~25.5 g/kg);4)4种人工混交幼龄林生态系统碳贮量空间分布基本一致,绝大部分储存于0~100 cm土壤层,平均占生态系统总碳贮量的92.56%~94.72%,其次为乔木层(3.75%~4.98%),其中树干占整个乔木层碳贮量的45.45%~58.64%,林下植被和枯落物层所占比例最小;5)4种幼龄混交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分别为167.06、165.72、162.97和160.97 t/hm~2,其中马褂木×香樟×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木荷Schima superba混交幼龄林(MLCLS)碳贮量高于其他3种幼龄混交林。随着林龄的增长,人工林碳储量的积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混交人工林论文参考文献
[1].巫志龙,周成军,周新年,刘富万,朱奇雄.不同强度采伐5年后杉阔混交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差异[J].林业科学.2019
[2].李永进,汤玉喜,唐洁,杨艳,吴敏.中亚热带4种混交幼龄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特征[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
[3].周磊,王树力.树种混交对红皮云杉人工林土壤养分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9
[4].林阳,王世忠,步兆东,郑璐.辽西油松人工林不同宽度带状混交改造后混交带内植物多样性的短期变化[J].林业与生态科学.2018
[5].高敏,马香丽,杨晋宇,黄选瑞,吴亚楠.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与白桦混交改造模式对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J].林业科学.2017
[6].王晓曦,周国英,何苑皞,苏圣淞,李小敏.不同混交模式下降香黄檀人工林树冠结构与黑痣病发生关系的研究[J].中国森林病虫.2016
[7].赖阿红.择伐强度对杉阔混交人工林生态效果的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2016
[8].赖阿红,巫志龙,周新年,周成军,王孔晓.择伐强度对杉阔混交人工林空间结构的影响[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9].钱文丽,卢元,王韶仲,谷加存.混交对红松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和空间分布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6
[10].崔秋芳,赵佳宝,陈家林,郭二辉,杨喜田.不同林龄阶段的松栎混交人工林碳储量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