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临城中学艺术处陈添
内容摘要:在音乐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让学生们感到“易”、“趣”、“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情景教学本身具有“形象”、“情趣”、“意远”、“理念寓于其中”的特点,那鲜明生动的形象、真切感人的情景,使教学变成了具有吸引力的有趣的活动。
文章作者通过生活展示情景;多媒体教学再现情景;舞蹈、表演、歌唱等音乐表现形式体会情景,这三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们走进音乐情景中提升学习兴趣、勇敢地展现自我、发现他们的音乐潜能,让他们都参与到教学中来,成为感受、表现、创造音乐的主角。
【关键词】音乐教学情景心灵
一、序言:让音乐走进孩子的心灵
音乐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给人以丰富的美感,往往使人心驰而神往。由于音乐的抽象性,学生在欣赏音乐时可以自由展开想象的翅膀,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的形象,随着音乐旋律的变化起伏,脑海里的情景可以不断变幻。伴随着乐曲的进行,音乐教师用生动、形象和富有感染力的课堂语言,把音乐作品所蕴含的艺术形象鲜明的展现在学生眼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真正融入音乐情景中,接受音乐的感染与熏陶,从而达到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养成及提高的目的。本文将就如何在音乐课堂上开展“情景教学”这一教学模式,通过生活展示情景;多媒体教学再现情景;舞蹈、歌唱等音乐表现形式体会情景,这三种教学手段的实践教学,发现这样的教学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更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积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解释、再现音乐,使他们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让美的音乐去触动他们的心弦,展现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让音乐真正与孩子的心灵靠近。
二、“情景教学”在音乐课中的应用
情景教学法是情知教学法的一种。情景教学主要是某种富有感情色彩的活动而产生的一种特有的心里氛围,“情景教学”根据教学的内容和任务,运用多种手段创设问题情景,通过生动形象的情景启发讲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求知欲增加而主动探索、学习的增进知识的教学法,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情景是指对学习新知识和新能力产生影响的各种情况,既包括学生内部情况,也包括学生外部情况。笔者通过实践教学发现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景”相联系的,在实际情景或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景下学习,可以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
在音乐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让学生们感到“易”、“趣”、“活”,这就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课堂上不再是那种没完没了的单调地欣赏交响曲、钢琴曲或各种风格的歌曲和老师对该乐曲的背景介绍;学生的视野、学生的思想,也不再被禁锢在小小的教室里;那鲜明生动的形象,真切感人的情景,使教学变成了具有吸引力的有趣的活动。这是由情景教学本身具有“形象”、“情切”、“意远”、“理念寓于其中”的特点所决定的。
在音乐课的情景创设中,音乐教师通过在课前充分的教学准备,其中包括分析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及教学材料的选用,创设出适当的学习环境,指导和帮助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把学生引导到其熟悉的背景中,联系学生的音乐知识面创设情景来诱发他们想进一步深入了解、学习的求知欲望。精心设计的课堂导入音乐告诉学生,音乐的美妙旅程即将从这一站开始,让课堂的开始就有一个小高潮。这样,学生也愿意继续随着老师的节奏一步步走入本课的主题。当学生的学习动机被激起后,若教学过程刻板、单一,就会因失望而使已形成的动机弱化,乃至消失。因此,在把学生带入情景后,还应有意识地把学生一步步带入通过各种手段展示的与教材相关、相连的情景中,让学生感到“情景即在眼前”,“我即在情景中”。使得音乐教学成为有趣的,能增长见识的有意义的活动。
三、怎样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教学”
在音乐课中的“情景教学”是在继承我国音乐教学的历史经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在音乐教学实践过程中,创造出了情景教学,具有创新的意义。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强化生活感受。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表象的积累,也就是对事物感受的不断扩大和加深,情景教学强调学生到实际生活中去观察,到具体情境中去感受。在情景教学中,学生身处具体场景中,可以眼看、耳听、手触,通过各种感官吸收信息,从而,获得了生动的形象,丰富了具体的姿势,激发了真的情思,学到了活的语言。不仅如此,而且由于具体情境的刺激,学生这种观察感受往往是积极的主动的,甚至是不由自主的,因而充分发挥了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协同作用,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是注重展开想象。想象能力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认识能力,人们的一切创造活动可以说都离不开想象,因而想象力的培养和提高对于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情景教学中所创设的情景,特别是以图画、音乐、演示和语言描绘来设置的情景,大都有意识地粗略一些,简易一些,为学生留有广阔的想象天地,使学生在不尽的“求异”想象中不断迸发创造性。
三是开发情感效能。任何成功的教育都离不开“情感”的参与。没有“情感”或缺乏“情感”,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
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约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其目的就是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发生“兴趣”;其次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对音乐的表现、创造、欣赏等过程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理解和感受;最后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人没有个性,就没有艺术生命”,教师应重视并尊重学生的审美个性和独创性,支持和鼓励学生个性发展,使每个学生真正学有所长,各得其所。
案例:为了学习新歌《云》,本段情景的创设是为了学生的发声练习以及对新歌《云》的理解。
1.发声练习:
先让学生们凭着对生活的观察,心灵的感悟,尽情快乐地表达自己丰富的感受想象,自然地营造一个引发快乐的课堂气氛。教师引导学生唱“呜”假象自己变成云,随着练声旋律想象自己身体越来越轻,往天上飘去……然后展示云的不同画面,“月光下的云”用清亮的“呜”声唱;“阳光下的云”用明亮流畅的“啦”声唱;“带着小雨点的云”用短促有弹力的“哒”声唱。极富想象力的语言,引导学生把看不摸不着的发声器官与形象化的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充分发挥想象的基础上,饶有兴趣的参与其中,为学好歌曲作铺垫。
2.体态律动:
教师弹奏《云》的旋律,学生根据音乐节奏,做出云在天空中漂浮的律动,并且请几位学生将一块白纱布,随着音乐节奏左右,上下摆动。全体同学用清唱、模唱的方法,学唱歌谱,先后用“呜”、“啦”、“哒”随琴练唱。
这种让学生们自己去想象去创造去表现的教学活动,较好地培养了学生们的形象思维,使他们的感知和想象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四、总结
在情景教学中,不管采用怎样的教学手段,目的都是希望通过师生互动,再现音乐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营造一种让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氛围,在此情景中培养学生学会欣赏音乐,懂得欣赏音乐。但是通过课堂实践教学发现,有时课堂上热热闹闹的,但是回答老师问题与老师“互动”的总是那么几个同学,有的学生听到别人发表见解,自己却没有主张。
学习音乐对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是有困难的,在分组讨论,表演时,他们无话可说,无演可表,在创作活动时,他们无从下手,………偶尔有机会起来发表意见,也是胆战心惊,语无伦次,在教师的叹息和同学的嘲笑中尴尬地坐下。就这样,学生在“放任自流”中过一过节,算一节。逐渐远离群体,永远无法得到发展。这样怎能实现“让音乐走进孩子的心灵,让音乐属于每一个孩子”的目标呢?
教师要通过情景展示出音乐后,引导学生们走进音乐情景中提升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勇敢地展现自我,鼓励赞美学生,发展他们的音乐潜能,最后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去讨论、思考、聆听,而且要求每个人都要在小组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见解,组长负责组织归纳同学们的意见来汇报讨论结果,老师要给每个组的同学登记成绩,这个成绩就是每个学生平时的音乐成绩。这样,每个孩子都参与到教学中来,在教师的指引下,成为感受,表现,创造音乐的主角。
参考文献:
周世斌《音乐教育与心理统计基础》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袁善琦《音乐教育的基础理论与教学实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赵光荣《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述》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张家全《网络与教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杨九成范官军《教学统计设计原理》2005
马达《音乐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廖乃雄《音乐教学法》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朱咏北王北海《新编音乐教学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马达《音乐微格教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余丹红《音乐教育手册》上海音乐学院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