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以海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化肥施用环境安全阈值预测模型及环境风险指数评价模型,对流域35个地级市农田氮磷施用强度及氮磷风险指数进行定量估算,并结合GIS空间分析能力,分析各地级市氮磷肥施用对环境污染的风险等级。结果表明,近11 a来,海河流域平均化肥施用强度为366.16 kg/hm2,是我国生态县化肥施用强度安全标准的1.46倍,是发达国家化肥施用安全标准的1.63倍。2005—2015年,氮、磷肥低度施肥区主要分布在流域西部,中度以上施肥区主要分布在中南部。从风险程度看,50%以上的氮磷肥处于尚安全区及低度风险区,中度以上风险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及河北、河南、山西的个别地级市,但氮、磷肥风险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综合风险空间分布结果显示,90%以上为尚安全区及低度风险区,中度风险分布在朝阳市、天津市和新乡市。整体来看,流域化肥施用环境风险程度逐年降低,这与我国政府制定的较少农田化肥施用量的相关政策有必然的联系。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王道芸,胡海棠,李存军,刘荣,陈梦露
关键词: 氮磷肥施用强度,环境安全阈值,环境风险指数,风险评价,海河流域
来源: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03期
年度: 2019
分类: 农业科技,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单位: 东华理工大学测绘工程学院,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800906-1)
分类号: X820.4
页码: 405-412
总页数: 8
文件大小: 921K
下载量: 223
相关论文文献
- [1].氮磷肥料对小麦生产和产量的影响[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20)
- [2].氮磷肥配施对地膜移栽线辣椒产量的影响[J]. 甘肃农业 2013(06)
- [3].氮磷肥减施对露地蔬菜农田氮磷淋溶及蔬菜产量的影响[J]. 土壤通报 2020(02)
- [4].氮磷肥配施对甜荞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 2017(08)
- [5].利用硫酸铵母液生产含氮磷肥[J]. 磷肥与复肥 2013(04)
- [6].小麦新品种云麦53氮磷肥效研究[J].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2(01)
- [7].氮磷肥料与水稻产量性状关系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10)
- [8].氮磷肥配施对福鼎大白茶生理指标的影响[J]. 耕作与栽培 2013(01)
- [9].菌肥与氮磷肥配施对覆膜马铃薯抗旱生理指标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7(01)
- [10].氮磷肥不同配比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31)
- [11].氮磷肥单施和配施对紫云英产量及耕地质量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0(05)
- [12].氮磷肥对柑橘的影响研究进展[J]. 湖南农业科学 2010(24)
- [13].科学合理增施钾肥 有效提高作物产量[J]. 农业与技术 2012(05)
- [14].解读库存:乐观看待中国氮磷肥料库存[J]. 中国农资 2009(11)
- [15].氮磷肥配施对旱地小麦高产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 2016(06)
- [16].氮磷肥配施对羊草干草产量、养分吸收及品质影响[J]. 草地学报 2014(06)
- [17].氮磷供给对高寒地区水稻产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09)
- [18].氮磷肥配施对超高产冬小麦灌浆期光合日变化及产量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0(10)
- [19].施氮磷肥对杉木人工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 2018(10)
- [20].氮磷肥不同施用方式对全膜覆土穴播二茬冬小麦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技推广 2018(10)
- [21].氮磷肥对红豆草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J]. 中国奶牛 2010(10)
- [22].氮磷肥配施对西北羊茅开花期叶片光合特性日变化的影响[J]. 草业学报 2019(11)
- [23].氮磷肥配施对旱地苦荞产量及水肥利用率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6(S1)
- [24].保水剂与氮磷肥配施对雨养玉米生长的影响[J].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2018(09)
- [25].施氮磷肥对油茶生长的影响研究[J]. 绿色科技 2016(07)
- [26].氮磷肥配施对冬小麦灌浆期光合参数及产量的影响[J]. 植物学报 2015(01)
- [27].氮磷肥对褐土吸附土霉素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08)
- [28].不同播期及氮磷肥配施对燕麦产量的影响[J]. 北方农业学报 2020(03)
- [29].绿洲生态条件下氮磷肥配施对冬小麦干物质分配及产量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5(04)
- [30].施肥对马铃薯锰素吸收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