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锌铝复合氧化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氧化物,氢氧化物,无光,层状,温度,稀土金属,甘油酯。
锌铝复合氧化物论文文献综述
杨黄根,晏全,韦庆敏,陈渊,朱立刚[1](2019)在《制备方法对铈锆铝复合氧化物还原热处理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沉淀前驱物混合法制备铈锆铝复合氧化物(CZ+A(pm))和沉淀机械研磨混合法制备铈锆铝复合氧化物(CZ+A(mm))(x(Ce)∶x(Zr)∶x(Al)=1∶1∶2)。将样品分别在空气和10%H_2/Ar气氛下进行热处理,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N_2吸脱附(BET)、O_2脉冲吸附、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等手段研究了复合氧化物的结构及性能。结果表明,CZ+A(pm)、CZ+A(mm)新鲜样品经1 100℃还原热处理后的CZ+A(pm)-H_2-1 100样品的XRD图谱出现较多且尖锐的归属于CeAlO_3的衍射峰,而CZ+A(mm)-H_2-1 100样品没有观察到CeAlO_3晶相;其储氧量分别为157和773μmol/g,均大于CZA-H_2-1 100的23.2μmol/g;H_2-TPR耗氢量分别为960和1 916μmol/g,而CZA-H_2-1 100样品H_2-TPR耗氢量仅为310μmol/g,CZ+A(pm)储氧性能受还原热处理时CeAlO_3形成的影响,与还原性能的变化结果相吻合。研究发现,铈锆铝复合氧化物中CZ+A(pm)样品的铈锆和氧化铝粒子尺度较小,相互之间接触较紧密,使得CeO_2和Al_2O_3较易发生固相化合反应生成CeAlO_3,而CZ+A(mm)样品中铈锆和氧化铝粒子更大,相互之间间隔更远,经还原热处理时能抑制CeAlO_3的形成,从而改善材料在还原气氛下的储氧性能和还原性能。(本文来源于《功能材料》期刊2019年11期)
杨黄根,陈渊,朱立刚,覃利琴,肖益鸿[2](2019)在《制备方法对铈锆铝复合氧化物还原热处理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铈锆铝复合氧化物因同时具有Al_2O_3的大比表面积和CeO_2-ZrO_2的优异储放氧性能而被丰田公司称为"第叁代铈锆固溶体"。文献报道的铈锆铝复合氧化物多数通过共沉淀法制得(记为CZA),且为氧化性气氛下的研究结果。但研究表明,实验室还原热处理对催化剂物相的改变更符合发动机台架和整车路况实验的结果。采用沉淀前驱物混合法和沉淀机械研磨混合法~([1])制备铈锆铝复合氧化物(记为CZ+A(pm)、CZ+A(mm),Ce、Zr、Al物质的量比为1∶1∶2),将样品分别在空气和10%H_2/Ar气氛下进行热处理,通过XRD等测试其物化性能。图1为300℃不同气氛和温度下热处理的CZ+A(pm)、CZ+A(mm)样品的测试所得总储氧量随热处理温度的变化曲线。由图1可知,CZ+A(pm)、CZ+A(mm)样品经氧化热处理,其储氧量均随温度升高而逐渐降低,这与CZA经氧化热处理的样品储氧量变化一致;但同一温度下氧化热处理,CZ+A(pm)样品储氧量大于CZ+A(mm)样品而小于CZA样品~([2])。然而,经还原热处理,CZ+A(mm)样品储氧量随着温度升高逐渐增大,而CZ+A(pm)样品的储氧量随着温度升高先增大,900℃时达到991μmol O_2·g~(-1),此后CZ+A(pm)-H_2-1000储氧量出现减小,随着还原热处理温度进一步升高,储氧量逐渐降低,CZ+A(pm)-H_2-1100的储氧量为157μmol O_2·g~(-1);低于1 000℃还原热处理,同一温度下CZ+A(pm)样品储氧量比CZ+A(mm)样品高,而经1 000℃和1 100℃还原热处理,CZ+A(pm)样品储氧量比CZ+A(mm)样品小。表明CZ+A(pm)储氧性能受还原热处理时CeAlO3形成的影响,与还原性能的变化结果吻合,这可能与铈锆铝复合氧化物中铈锆和氧化铝粒子尺度及间隔有关。(本文来源于《第十六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7-29)
吴限,王严,孙博,王嘉辉,闫玉玲[3](2019)在《铈锌铝复合氧化物的紫外屏蔽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合成紫外屏蔽性能高且无光催化性能的屏蔽材料,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铈锌铝复合纳米氧化物。采用XRD、SEM、FTIR及UV-Vis等检测手段对合成材料进行表征,并以亚甲基蓝为模拟物测试其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所合成的铈锌铝复合纳米氧化物具有优良的紫外屏蔽性能,且相比于同种方法合成的铈锌复合纳米氧化物具有无光催化性能的优点。SPV谱表明氧化铝的复合减少了紫外光所产生的表面光生电子与空穴,进而降低了其光催化特性。更适用于作为化妆品及外墙涂料等的防紫外添加剂。(本文来源于《稀土》期刊2019年03期)
张欢,赵赟鑫,程继夏,周铁安,秦华[4](2019)在《镁铝复合氢氧化物去除水体中铅离子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铅污染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十大类污染物之一,越来越引起公众的关注,本文主要通过p H影响实验、Al投加量实验、Mg~(2+)浓度影响实验及Pb离子表征实验,研究镁铝复合氢氧化物对于水体中铅的去除情况。研究发现:p H是镁铝复合氢氧化物去除Pb离子的关键影响因素,聚合度较高的Al_(13)是一种高效絮凝剂,在去除效果上Al_(13)优于Al Cl_3,实验溶液中Mg~(2+)含量为24.0 mg/L时,达到较好的去除Pb离子效果,镁铝复合沉淀物呈无定形形态,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结晶度较好,使去除重金属离子的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管理》期刊2019年06期)
杨柳,韩彩芸,刘德坤,阳婷,唐杰[5](2019)在《稀土金属-铝复合金属氧化物对As(Ⅴ)的吸附》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介孔氧化铝为载体、稀土金属的硝酸盐为原料制备了稀土金属-铝复合金属氧化物,通过N_2吸脱附等温线对所得稀土金属-铝复合金属氧化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分析,采用静态吸附实验对所得复合金属氧化物对As(Ⅴ)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就最优吸附剂对As(Ⅴ)的等温吸附和吸附动力学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嫁接稀土金属之后所得复合金属氧化物仍然保有原来的介孔结构;Y-Al复合氧化物对As(Ⅴ)的吸附性能优于Eu-Al、Pr-Al和Sm-Al复合金属氧化物;最佳Y/MA质量比为1∶10;实验数据经吸附等温式分析发现,Y-Al复合氧化物对As(Ⅴ)的最大吸附容量为62.2 mg·g~(-1);根据吸附动力学方程分析发现,Y-Al复合氧化物对As(Ⅴ)的吸附行为遵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因此吸附过程中"表面反应"是主要速率控制步骤.(本文来源于《环境化学》期刊2019年06期)
王鹏飞[6](2019)在《钙铝复合金属氢氧化物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人类的工业生产和应用过程中,随着生产的需要含氯化合物极易形成大体量的含氯废水。而废水中氯离子浓度过高会造成诸多危害,对人类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必须对高氯废水进行合理有效地处理。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LDHs)俗称水滑石,是一类较为廉价的阴离子吸附材料,因LDHs材料的吸附性能受板层金属种类和材料的比表面积影响较大,因此,为了获得具有较高吸附性能的LDHs材料成了本研究的重点。在本文第叁章中,为了获得具有较高吸附性能的LDHs材料,拟从金属板层种类和提高材料的比表面积作为研究方向,制备LDHs多孔材料,从而期望提高材料的吸附性能。在前期实验中发现Ca-Al-LDHs粉体材料对氯离子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因此以此为基准来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吸附性能。在此研究中利用Ca-Al-LDHs粉体材料与硅源前驱体复合成功制备出以二氧化硅气凝胶为骨架并负载Ca-Al-LDHs纳米晶片的复合气凝胶材料。通过测试表明:Ca-Al-LDHs粉体材料在分散剥离体系中被成功的剥离成纳米晶片,并在以二氧化硅为骨架支撑的气凝胶中稳定存在,因此吸附活性位点大大增加,复合材料对氯离子的单位吸附量与粉体材料相比,从31.6 mg/g提高到了48.12 mg/g。在本文第四章中,我们更进一步地探索和研究了以氧化铝气凝胶体系作为原位合成模板,直接原位生长制备以Ca-Al-LDHs为气凝胶骨架的新材料,进而改善上一章节的不足之处。利用SEM、XRD及BET等方法来表征合成的钙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气凝胶材料结构,测试结果表明:我们成功地制备了以Ca-Al-LDHs晶粒为骨架的多孔结构,且比表面积由粉体材料的2.59 m~2/g提高到了102.96 m~2/g。因为Ca-Al-LDHs晶粒直接参与了气凝胶骨架的生长,所以该材料在吸附3h时,可以快速达到吸附平衡。此外,当温度升高时,该材料对氯离子的吸附量也随之增大(41.3 mg/g,60℃,500 ppm)。(本文来源于《西南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1)
吴迪,郭彦秀,赵欣,陈子明,张莹[7](2019)在《铅对铁铝复合氧化物吸附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复合氧化物对环境中的金属离子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但2种或多种金属离子共存条件下,复合氧化物的吸附行为仍缺乏全面的了解。本文通过批吸附试验方法,研究溶液中有无Pb~(2+)共存时,铁铝复合氧化物对Cu~(2+)吸附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溶液中不存在Pb~(2+)时,Cu~(2+)在铁铝复合氧化物表面的Qmax为149.08 mg·g~(-1)。当溶液中Pb~(2+)和Cu~(2+)共存时,Cu~(2+)的Qmax降低到28.81 mg·g~(-1)。在pH值3~7的范围内,随着溶液pH值的升高,Cu~(2+)在铁铝复合氧化物表面的吸附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此外在相同的pH值条件下,Pb~(2+)的存在减少了吸附在氧化物表面的Cu~(2+)量。存在或不存在Pb~(2+)的情况下,Cu~(2+)在氧化物表面上的吸附动力学均遵循Elovich方程,并且在约120 min时达到吸附平衡。(本文来源于《天津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何鹏,周喜[8](2019)在《钙铝复合氧化物催化合成单硬脂酸甘油酯》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清洁制备法合成钙铝复合氧化物,将其用于催化甘油与硬脂酸甲酯合成单硬脂酸甘油酯(GMS)。利用Design-expert进行了响应面优化分析,得出单硬脂酸甘油酯的最佳合成工艺:反应温度200℃,反应时间5h,醇酯摩尔比5∶1,催化剂用量为5%,粗产物中GMS的含量达到82.7%。(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9年02期)
王玉阳,王达,李小玉,李学兵,鲁墨弘[9](2019)在《锌铝复合氧化物负载镍基催化剂催化木质素高效加氢解聚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系列Ni/ZnO-Al_2O_3催化剂,用于催化木质素解聚。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对催化剂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金属镍颗粒能够均匀地分散在载体表面。在催化木质素加氢解聚过程中,载体锌铝比为3∶1的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效果,使得有机溶剂木质素在200℃,2.5 MPa初始氢压的条件下转化率达到了94.5%,芳香族单体的收率达到了14.7%,结焦11%;催化剂在四次循环使用后仍能使木质素的转化率达到83.7%。(本文来源于《精细石油化工》期刊2019年01期)
陈鸿雁,刘惠茹,董杰,谢飞燕[10](2019)在《高活性镁铝复合氧化物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MEE)是性能优良的酯-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合成关键是乙氧基化催化剂。本文用共沉淀法合成镁铝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系统考察了催化剂制备的各种影响因素,且通过BET、XRD、DSC、红外光谱等表征表明当Al/Mg比0.4∶1、老化时间16 h、反应时间50 min、Na/(Al+Mg)比2.6、焙烧温度400℃时,镁铝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可达212.72 m~2/g,为MEE的催化反应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9年01期)
锌铝复合氧化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铈锆铝复合氧化物因同时具有Al_2O_3的大比表面积和CeO_2-ZrO_2的优异储放氧性能而被丰田公司称为"第叁代铈锆固溶体"。文献报道的铈锆铝复合氧化物多数通过共沉淀法制得(记为CZA),且为氧化性气氛下的研究结果。但研究表明,实验室还原热处理对催化剂物相的改变更符合发动机台架和整车路况实验的结果。采用沉淀前驱物混合法和沉淀机械研磨混合法~([1])制备铈锆铝复合氧化物(记为CZ+A(pm)、CZ+A(mm),Ce、Zr、Al物质的量比为1∶1∶2),将样品分别在空气和10%H_2/Ar气氛下进行热处理,通过XRD等测试其物化性能。图1为300℃不同气氛和温度下热处理的CZ+A(pm)、CZ+A(mm)样品的测试所得总储氧量随热处理温度的变化曲线。由图1可知,CZ+A(pm)、CZ+A(mm)样品经氧化热处理,其储氧量均随温度升高而逐渐降低,这与CZA经氧化热处理的样品储氧量变化一致;但同一温度下氧化热处理,CZ+A(pm)样品储氧量大于CZ+A(mm)样品而小于CZA样品~([2])。然而,经还原热处理,CZ+A(mm)样品储氧量随着温度升高逐渐增大,而CZ+A(pm)样品的储氧量随着温度升高先增大,900℃时达到991μmol O_2·g~(-1),此后CZ+A(pm)-H_2-1000储氧量出现减小,随着还原热处理温度进一步升高,储氧量逐渐降低,CZ+A(pm)-H_2-1100的储氧量为157μmol O_2·g~(-1);低于1 000℃还原热处理,同一温度下CZ+A(pm)样品储氧量比CZ+A(mm)样品高,而经1 000℃和1 100℃还原热处理,CZ+A(pm)样品储氧量比CZ+A(mm)样品小。表明CZ+A(pm)储氧性能受还原热处理时CeAlO3形成的影响,与还原性能的变化结果吻合,这可能与铈锆铝复合氧化物中铈锆和氧化铝粒子尺度及间隔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锌铝复合氧化物论文参考文献
[1].杨黄根,晏全,韦庆敏,陈渊,朱立刚.制备方法对铈锆铝复合氧化物还原热处理性能的影响[J].功能材料.2019
[2].杨黄根,陈渊,朱立刚,覃利琴,肖益鸿.制备方法对铈锆铝复合氧化物还原热处理性能的影响[C].第十六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2019
[3].吴限,王严,孙博,王嘉辉,闫玉玲.铈锌铝复合氧化物的紫外屏蔽性能研究[J].稀土.2019
[4].张欢,赵赟鑫,程继夏,周铁安,秦华.镁铝复合氢氧化物去除水体中铅离子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9
[5].杨柳,韩彩芸,刘德坤,阳婷,唐杰.稀土金属-铝复合金属氧化物对As(Ⅴ)的吸附[J].环境化学.2019
[6].王鹏飞.钙铝复合金属氢氧化物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9
[7].吴迪,郭彦秀,赵欣,陈子明,张莹.铅对铁铝复合氧化物吸附铜的影响[J].天津农业科学.2019
[8].何鹏,周喜.钙铝复合氧化物催化合成单硬脂酸甘油酯[J].山东化工.2019
[9].王玉阳,王达,李小玉,李学兵,鲁墨弘.锌铝复合氧化物负载镍基催化剂催化木质素高效加氢解聚研究[J].精细石油化工.2019
[10].陈鸿雁,刘惠茹,董杰,谢飞燕.高活性镁铝复合氧化物的制备[J].广东化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