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农业集约经营与机械化(论文文献综述)
胡鑫[1](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强调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对“三农”工作作出的符合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的战略部署。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加快乡村人才资源开发,提升农民整体素质,推动乡村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建设的重要课题。目前,在中国农业农村发展滞后的众多原因中,最为根本的原因是乡村人才队伍发展瓶颈制约,这就为农业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提出了新的课题。论文采用比较研究、系统分析、规范研究等方法,通过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支撑的诉求,探寻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探究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构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具体来说,论文由以下六个章节构成:第一章是绪论。这一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国内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等问题。第二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概述。这一章首先对人力、人才、人力资本、人才资源、人才支撑体系等概念进行了释义;其次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最后明确了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支撑的诉求,包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制约,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所面临的挑战,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所拥有的机遇。第三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包括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即乡村发展与城乡空间正义相关联、人才作用的发挥要立足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是最充沛的人才储备库;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即农业农村现代化攸关国计民生、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要通过教育挖掘培养乡村人才;国外学者的相关思想,即人力资本核心是提高人口素质、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源泉、人力资本获得需要后天的投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即以农为本思想、政以才治思想、养护农民思想。第四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在释义和阐述职业农民、新型农民、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振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紧迫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释义和阐述乡村专业人才内涵、类型、作用以及乡村振兴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重要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在释义和阐述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农民工返乡创业浪潮、乡村振兴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合理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在释义和阐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人才是新生产力的开拓者、科技人才是科技知识的传播者、乡村振兴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客观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在阐述社会各界内涵、社会各界是乡村人才队伍的新鲜血液、社会各界是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载体、乡村振兴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必然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第五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包括实施阳光工程、实施雨露计划、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和管理工作;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包括实施特岗教师计划、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实施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包括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行动计划、实施乡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打造“星创天地”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包括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项目、全面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包括公民个人通过多种方式服务乡村振兴、鼓励引导工商资本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群团组织发挥人才优势支持乡村振兴、行业部门利用资源优势推进乡村振兴。第六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包括建立多种方式并举的人才资源开发机制,即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以“半农半读”接受农业职业教育;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即城乡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区域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校地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建立城市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机制,即教师定期服务乡村、医生定期服务乡村、科技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文化人才定期服务乡村;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即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科技人才兼职取酬、农技推广服务绩效纳入职务(称)评聘;建立资金保障机制,即增加财政涉农资金、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拓宽资金筹集渠道。总之,通过系统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在系统梳理了人力、人才、人才资本、人才资源等概念基础上,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具体维度,全面阐释了人才支撑体系概念。二是论文以各类人才资源为研究主体,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与实践路径。三是论文完整构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
武玉环[2](2020)在《要素投入视角下农户蛋鸡养殖适度规模研究》文中提出我国蛋鸡养殖历史悠久,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初期,散户养殖模式充分调动了农村闲散资金及劳动力,极大提高了鸡蛋产量,有效满足了国内鸡蛋需求。随着蛋鸡养殖成本不断攀升、突发性疫情疫病时有发生、环保规制日趋严格等问题的出现,散户养殖模式的弊端逐渐凸显,已不再适应产业发展需求。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在农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要素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仍然突出,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发展规模高效养殖业”。为此,如何优化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使生产要素充分发挥效能,是蛋鸡适度规模养殖的首要目标和必经之路。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以蛋鸡养殖规模在2000只以上的农户为研究对象,利用全国八省实地调研数据,为农户蛋鸡养殖要素投入及适度规模构建较为系统完整的分析框架,并在此框架下建立经济模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详细分析蛋鸡养殖过程中生产要素变化及其对规模的影响,并从利润最大化、要素生产率、成本效率、要素禀赋等多个层面测算不同规模及不同区域农户养殖的适度规模,揭示蛋鸡产业发展路径,厘清要素禀赋变迁对蛋鸡产业适度规模发展的影响,为蛋鸡产业结构优化、生产要素聚集、效率提升、区域合理布局以及农户增收等目标的实现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证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重要结论如下:第一,要素结构、要素替代及其与农户蛋鸡养殖适度规模之间的关系。利用调研所得第一手农户数据,根据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及成本函数估计结果,构造最优生产模型,利润最大化模型测算农户蛋鸡养殖的适度规模。研究结果表明:(1)在利润最大化前提下,农户蛋鸡养殖适度规模约为实际养殖规模的4倍,农户蛋鸡养殖规模还存在较大扩展空间;(2)机械对劳动力的替代将成为农户蛋鸡适度规模养殖的实现路径。目前,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劳动力价格上涨推动农户使用机械实现对劳动力的替代,规模化蛋鸡养殖户对机械化的需求越来越广泛,蛋鸡产业规模养殖与机械化协调并进的发展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机械化养殖将成为我国农户规模化蛋鸡养殖的发展方向;(3)机械与劳动力的替代程度对不同规模分布下的农户蛋鸡养殖规模的影响存在差异。机械对劳动力的替代可促进生产规模的扩大,但对养殖规模在1万只以上农户的促进作用大于其对养殖规模在1万只以下农户的促进作用,从侧面反映出机械化养殖是产业适度规模发展的必经之路,1万只以上存栏量的规模化蛋鸡养殖户是未来蛋鸡产业发展的主体。第二,要素生产率、前沿成本、效率损失及其与农户蛋鸡养殖适度规模的关系。同样使用调研所得第一手农户数据,将农户按不同规模区间及不同区域进行划分,对农户蛋鸡养殖的劳动生产率,资金生产率及成本利润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农户前沿成本及成本效率。研究结果表明:(1)从要素生产率角度看,农户蛋鸡养殖规模将朝着1万只以上发展;蛋鸡产业区域布局相对稳定,东部地区仍然是蛋鸡养殖的优势区域,逐步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由于机械化水平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地区农户蛋鸡养殖在劳动生产率及成本利润率存在优势,西部地区成本效率损失较小,产业发展将呈现以东部地区为主,但逐步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2)从前沿成本角度看,农户蛋鸡养殖的成本效率与养殖规模呈现倒U型分布,即随着养殖规模扩大,成本效率呈现上升趋势,但当养殖规模超过17405只时,成本效率开始下降,养殖规模过大或过小均不利于成本效率的提升,蛋鸡适度规模养殖是产业成本效率提升的关键。第三,要素禀赋对蛋鸡产业及农户蛋鸡养殖适度规模的影响。该部分结合蛋鸡产业发展面临的要素禀赋变迁历程,实证分析农户要素禀赋对蛋鸡养殖规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蛋鸡养殖呈现明显的诱致性偏向,产业增长路径朝着“资金密集型”发展。机械作为典型的“劳动节约型”生产要素,农户蛋鸡养殖的机械投入逐年增加,蛋鸡产业发展正在突破“过密化”困境,生产要素投入结构变化,生产率的提高,推动产业从传统养殖向现代化规模养殖发展,产业增长动力也从传统的依靠劳动动力转变为依靠资金、技术等要素上来,产业资本深化程度不断提高;(2)资金禀赋是影响农户蛋鸡养殖规模最重要的因素,农户蛋鸡养殖规模扩大的关键在于突破资金约束,实现蛋鸡养殖模式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转变,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蛋鸡适度规模养殖。基于以上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提出了要素投入视角下实现农户蛋鸡养殖适度规模的政策建议:提高蛋鸡养殖机械化水平;完善发展农业信贷政策,为农户规模化养殖提供资金支持;完善和发展蛋鸡产业要素市场供应机制,稳定要素价格,降低养殖成本;规范简化养殖用地审批程序,合理布局蛋鸡养殖区域;培育新型生产经营服务组织;积极稳妥有序推进蛋鸡产业适度规模发展。
赵悦[3](2019)在《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势。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三量齐增”、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生态环境恶化、农民增收乏力等问题。为了缓解粮食生产出现的问题,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切需要新一轮农业结构的调整。吉林省作为我国的粮食大省,玉米核心产区,一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基地。然而,随着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实施,玉米价格高位运行,吉林省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呈刚性增长,大豆、杂粮等其它作物播种面积日益削减,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单一种植结构。这种结构带来的效应却是一方面玉米的高库存积压,下游加工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利益受损;另一方面大豆、水稻、玉米等农产品大量进口,形成了国内库存积压与国外进口并存的逆向市场困境。而造成这种结构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忽视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用计划经济思维模式调控农业生产的结果。因此,只有运用改革的思路和市场经济的思维,对管理农业的体制、机制和手段进行改革,才能实现种植业供给结构的优化。本文以我国农业发展阶段特征的变化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的现状与问题为背景分析,得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于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而厘清了我国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基本内容,得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以往种植业结构调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深入到结构变化的制度变革,其要义绝非是一般意义上结构的加减法,而是要通过改革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来实现结构优化。在这一过程中,改革是手段,结构优化是目标。之所以提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用改革的思路来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吉林省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矛盾表现的更为突出、更加尖锐。梳理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种植业结构演变历程发现,经过40年的发展,吉林省种植业粮、经、饲三元结构中以粮食作物内部结构变化为主,逐渐从20世纪80年代的玉米、大豆为主、水稻、高粱多元发展的作物结构,最终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一粮独大”格局。然而,这种结构是否合理?本文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显示:虽然这种结构在宏观种植业投入产出上、在微观农民收入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却拉大了作物间的比较收益,不利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虽然吉林省在粮食商品率上为国家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过高的粮食进口依存度表明当前结构未能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同时这种结构释放出的生态负效应令人堪忧。由此,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但是,结构调整却面临着贸易格局复杂、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的市场困境,农业用水资源紧缺、耕地质量与数量下降的生态困境以及农产品育种技术发展缓慢、农业技术推广供需不匹配的技术困境,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制约着结构的优化,以往调整的思路俨然无法破解,唯有用改革的手段才能推动结构的优化。2004年以来,国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然而,惠农政策在实施方式上,政府过度干预市场,由此导致了市场的失灵和农业资源配置的扭曲。之所以要用改革的方式实现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优化,就是因为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是造成结构失调的首要原因。基于此,从资源配置方式、价格形成机制、粮食市场结构以及农村组织制度四个维度构建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转变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形成的计划经济思维,充分发挥市场经济规律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建立市场价格机制,使粮食价格由市场决定。而粮食价格信息在粮食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产业链条中通过流通市场进行传递,以指导农民的种植行为。但是,当前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一支独大”的局面,扭曲了粮食收储市场。提出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发挥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政策性收储功能,与其它收储主体在收购市场中具有平等的经营地位,从而推动收储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实现粮食收储市场的顺畅。运行顺畅的粮食收储市场需要健全的农村组织制度作保障。我国目前的农村组织尚处于一种涣散状态,有序地将亿万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嵌入市场经济方面却效率甚微,并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条软肋。以整合当前农村经济组织为路径,实现农村基层经济组织制度的创新。使市场的“无形之手”来指挥政府的“有形之手”,进而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基于上述制度改革框架,确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民种粮合理收入、产业协调发展以及生态可持续为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之所以提出这四个方面的价值取向,原因如下:首先,在未来很长时期内,我国粮食供给压力仍然存在,人地关系趋紧的矛盾仍然存在,粮食主产区生产功能在日益下降。吉林省作为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其结构调整必须坚持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动摇,必须保证种粮农民和粮食产区两个积极性,以巩固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其次,合理的种粮收入是保证农民种粮积极性持续的支撑条件。吉林省以玉米为主体的种植结构决定了合理种粮收入的主要指向是围绕玉米种植获取收入。而玉米支持政策的不稳定性造成了农民种植玉米收入的起伏与玉米种植积极性的不稳定,呼吁将玉米纳入主粮范围,与稻谷和小麦具有同等地位,使玉米具有一个主粮生产应有的利润空间,进而实现玉米种植的合理收入。作物间收益水平相当,从而实现相互替代的效应,促进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再次,玉米作为产业链条最长的作物,其饲用和加工用途与下游的加工业与畜牧业紧密衔接。因此玉米三元作物的属性决定了种植业结构调整以产业协调发展为价值取向。最后,种植业结构调整应尊重自然规律与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布局。去除赤色产能、恢复玉米大豆轮作制度、种地养地有机结合以及科学施用化肥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遵从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对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进行选择。吉林省种植业结构不论怎样调整,保证粮食作物为主体的结构不可改变,保证玉米核心产区优势不可改变。现阶段粮食作物比例偏高是由于粮食作物内部玉米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玉米粮经饲三元作物结构属性,片面强调了玉米粮食作物品种的一元结构,忽视了玉米作为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品种的结构。所以降低粮食作物用途的籽粒玉米比例,提高饲料作物青贮玉米比例,是粮食作物的调整方向,也表明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于粮食作物与饲料作物之间的调整。因此,建立玉米三元作物结构,呼吁核心产区推动“粮改饲”,以“种养”结合的微观农户经营结构为行动支点,从而促进粮食作物向饲料作物调整。大豆则在进行合理区划布局基础上,建立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保护传统大豆纯度,不受转基因大豆的侵犯。在中部地区适当进行转基因大豆种植,与玉米合理轮作,从而增加大豆的种植面积。水稻以扩大优质品种稻米的种植为调整方向,杂粮杂豆以建设优质杂粮基地为依托,发展精深加工。经济作物的调整方向以东中西区域划分,打造东部特产、中部蔬菜、西部多种作物的发展格局。饲料作物的调整以形成增加玉米核心产区与镰刀弯地区青贮玉米种植以及西部地区牧草种植,协调畜牧业发展的农牧格局。最终实现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由单一玉米种植向多元作物发展,由过分强调经济社会效益转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统一发展的种植业结构。
陆钰凤[4](2018)在《农地流转的农业集约化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时期我国农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集约化是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土地改革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出路,自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要“鼓励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以来,土地流转一直是学术界和相关政府部门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经过30多年的发展,农地流转面积已超过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在农地流转的大趋势下,土地产权变革是否有助于过度依赖资源投入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向更加注重要素投入与要素配置相结合、更加注重科技创新、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的集约型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本文首先对农地流转、集约经营与粗放经营、农业集约化等概念进行界定与辨析,介绍产权理论、农业规模经济理论、农业效率理论、农业集约化理论和农业发展阶段理论。基于此,构建农地流转对农业集约化发展的作用框架,分析农地流转对农业集约化发展的作用机理。接着,分析我国农地流转现状,总体上我国农地流转发展态势良好,但呈现出“内卷化”特征,且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并从三个维度分析我国农业集约化发展情况,包括农业集约化综合水平、农业集约化经营效率和农业集约化经营质量。然后,采用动态面板模型,从农地流转规模和耕地流转去向两个方面检验农地流转对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农地流转规模对农业集约化发展具有显着的正效应,耕地流转去向对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最后,总结研究结论,并提出促进我国农业集约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郭涛[5](2018)在《中国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水平测度及收入效应研究》文中认为在“十三五”规划中首次提出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它与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出的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之间的关系是本文进行这方面研究的起点。基于此,本文首先对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进行内涵与外延进行阐释,将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归属为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随着时间演变而动态演进。同时科学的回答了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均为农业经营体系方面具体内容,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宏观视角,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微观表现形式,二者共同构成完整农业经营体系。构建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并从宏观视角对其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能够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发展进程作监测预警。对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是通过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指数对其发展水平进行量化,就像CPI对消费者价格水平、PPI对生产者价格水平度量类似。本文构建中国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综合指数、生产指数、产出指数、市场化指数、社会化服务指数,通过11项体现指标及25个具体操作指标依次进行测度。测度结果表明中国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水平整体上升,生产指数、产出指数及社会化服务指数逐步上升,但市场化指数具有周期性变化,同时有向下收尾趋势。从一方面说明当前中国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市场化指数不稳定性,直接原因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与农产品价格一直处于周期波动。稳定农业经营价格水平是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主攻方向。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水平对农民收入具有重要影响,其作用机理在于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所具有四个特征,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对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农产品价格、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及农业补贴等的影响,进而会影响到农民收入。对农民收入影响具体情况通过实证计量模型使用省份面板数据进行差分广义矩估计(Diff-Gmm)与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验证得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综合指数对农民收入产生负向影响,农业经营不具有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分项指数中生产指数、产出指数与市场化指数对农民收入影响具有正向影响,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社会化服务指数对农民收入产生重要影响,但影响方向不确定。
匡远配,陆钰凤[6](2017)在《农地流转的农业集约化效应研究》文中指出农地流转是促进我国农业转型的重要途径。本文探讨农地流转的农业集约化效应形成机理,并以20052014年全国30个省份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农地流转对农业集约化发展具有显着的正效应。在投入因素方面,财政支农和农业劳动力对农业集约化发展产生负影响且不显着,农业机械化对农业集约化发展产生正影响且不显着;在配置因素方面,城镇化对农业集约化发展产生显着的正影响,经济增长对农业集约化发展产生正影响且不显着。此外,农业集约化发展存在路径依赖现象。为促进我国农业集约化发展,需要继续有序推进农地流转,促进农村劳动力稳定转移,加大财政支农强度,优化财政支农投入结构。
宋杨[7](2016)在《当前我国农业集约化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盐城市盐都区的个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集约化是在单位面积的耕地上投入较多的技术、资金和劳动,以期获取相对较高的单位面积产量,同时又能减少每单位内农产品劳动消耗的一种现代农业经营方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主要特点是“集体所有、分户经营”,是把上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极大程度调动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单位而积土地产出也有了大幅提高。但是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三农”又遇到新的瓶颈和问题,城镇化进程深入推进,农村耕地不断减少,农民往城镇转移,农村人口特别是青壮劳力减少,城乡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加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小户经营的农业模式在农村根深蒂固,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的规模效益难以提升;个体农户在追求农业效益,达到较高产出的同时,就必须持续的往农地里倾注大量的高化肥、农药,也严重污染了农业生产,不利于农业的持续增效。与此同时,自我国加入WTO之后,农业关税的降低,外来优质廉价的农产品对本地农业形成巨大冲击,我国主要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的生产成本逐年递增,国内价格已经远高出国际市场价格,国内外粮价倒置,农业已不具备商业竞争优势,严重制约我国农业生产,影响农业市场秩序。在这样的形势下,提高农业的规模效益,利用相对较少的投入生产出较多的农产品,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长久持续增效,保障农民持续增收,已成为解决我国农业的必由之路。本文先是通过研究探讨,借鉴国内外农业集约化的理论成果等方式,论证了农业集约化发展既可以实现农业规模效益和持续发展,并结合盐城市盐都区农业集约化发展的个案,通过查阅资料、走访交流等方式,从基层第一手资料中分析研究进一步推进我国农业集约化发展存在的共性问题,以及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内在制约因素,并总结了世界农业集约化经营发达的地区一些经验,从培育和扶持集约化经营的农业主体,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技术及装备水平;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保障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完善土地流转机制,推动土地要素集聚;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集约经营的经济效益等角度,提出提升我国农业集约化发展水平的对策,为我国农业集约化发展提供了参考。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取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文献查阅、比较分析、概括归纳,对基本观点进行论述,增强说服力。
罗富民[8](2013)在《四川南部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研究 ——基于农业分工演进的视角》文中指出农业集约化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基本路径,是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农业集约化经营是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基础,虽然农业集约化经营包括劳动力集约、资本集约和技术集约等多种形式,但是技术集约是实现农业集约化经营的关键。因而,本文中的农业集约化发展主要是以采用现代农业技术的集约化经营为基础,通过农业集约化经营活动的不断扩散和农业集约化经营效率的不断改进,进而提升农业集约化水平的发展过程。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全国895个山区县级行政区域的国土面积达到了424万平方公里,占整个国土面积的44%。近年来,工业化、城镇化在山区的兴起挤占了大量优质耕地与农业劳动力资源,使得山区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生产要素更为紧缺。因此,通过增强现代农业技术投入,对山区有限农业生产要素的集约利用,促进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不仅是促进山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山区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研究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问题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上述背景,本文拟从农业分工演进视角对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农业集约化发展分析框架进行完善;并应用完善后的分析框架分析农业分工演进、交易效率等因素对四川南部山区(以下简称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影响;进而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1、研究的主要内容:(1)基于农业分工演进视角的农业集约化发展理论分析。首先,根据新古典经济学思想,从农业集约化经营行为与农业集约化水平提升两个层面揭示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内在机理。其次,在把农业分工划分为工农产业分工、农产品种类分工、农业生产环节分工的基础上,全面考察农业分工演进对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影响机理。最后,根据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思想,分析交易效率对农业分工演进及集约化发展的影响机理。(2)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现状及绩效分析。首先,利用相关统计数据,对川南山区12个县级行政区域的农业发展状况等进行简要介绍。其次,通过建立相关指标和应用超效率SBM-DEA分析方法,从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和农业集约化水平两个方面,分析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现状。最后,利用动态面板数据分析方法,从促进农民增收的角度,分析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的绩效。(3)农业分工演进对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影响分析。首先,通过建立相关指标,从县域层面的工农产业分工、农产品种类分工、农业生产环节分工,对川南山区2000—2011年间的农业分工水平进行测度。其次,利用空间面板数据分析方法,从县域层面分析工农产业分工、农产品种类分工、农业生产环节分工对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的影响。最后,利用空间面板数据分析方法,从县域层面分析工农产业分工、农产品种类分工、农业生产环节分工对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水平的影响。(4)交易效率受限对川南山区农业分工演进及集约化发展的制约分析。首先,从自然地理条件、交通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社会文化环境、基层政府行为、交易主体素质等六个方面,利用交易费用理论,结合山区的地域特性,分析川南山区交易效率受限的成因。其次,分析交易效率受限对川南山区工农产业分工农产品种类分工、农业生产环节分工的制约。最后,从直接与间接两个方面分析交易效率受限对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制约。(5)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对策建议。首先,通过揭示农业分工演进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关系,对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川南山区新型农业集约化经营模式进行分析。其次,从促进工农产业分工、农产品种类分工、农业生产环节分工三个方面,提出农业分工演进视角下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的路径。最后,从交易平台建设、改善交易硬件环境、优化交易政务环境、提升交易主体素质等方面,提出改善川南山区交易效率,进而促进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的政策建议。2、研究的主要结论:(1)农业集约化发展是以采用现代农业技术的集约化经营为基础,并通过促进农业集约化经营活动扩散和改进农业集约化经营效率而不断提升农业集约化水平的发展过程。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在农业集约化经营的过程中,农产品市场需求和农业生产要素稀缺程度的变化,将通过市场价格机制对其产生诱导作用;农业公共科研部门、农资生产企业和农户的互动协作,为农业集约化经营的最终实现提供了支撑和保障。而农业集约化水平的提升,则需以农业集约化经营活动的扩散和农业集约化经营效率的改进为必要条件。(2)农业分工演进会对农业集约化发展产生促进作用,但其自身会受到交易效率的影响。工农产业分工会扩大农产品市场需求规模,引发农业生产要素稀缺程度发生变化,进而对农业集约化经营产生诱导作用;农产品种类分工将促进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和产业集聚,降低农业集约化经营活动的扩散成本;农业生产环节分工,将缩减农户学习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的时间耗费,进而加速人力资本积累,促进农业集约化经营效率的改进。但是,农业分工演进会扩大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以及不同农户间的各种产品或服务的交易规模,进而提升交易费用。只有降低这种交易费用,提升其交易效率,才能促进农业分工的有效演进。(3)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存在促进作用。近年来,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得到显着提升,但仍然滞后于丘陵及平原地区。而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水平的提升,一方面得益于农业集约化经营活动的扩散,另一方面得益于农业集约化经营效率的不断改进。(4)农业分工演进对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总体上存在促进作用。首先,工农产业分工和农业生产环节分工都可以促进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而工农产业分工的作用相对不显着。这可能是因为,在兼业经营条件下,工农产业分工不利于促进农产品市场需求增长,也不能彻底改变农业劳动力生产要素的稀缺程度,进而会削弱其对农业集约化发展的作用。其次,县域层面的农产品种类分工虽然可以促进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经营,但并没有促进其农业集约化水平提升。这可能是因为,对于山区而言,县域层面的农产品种类分工仍然难以促进农业地理集中,进而会削弱其对农业集约化经营活动扩散的积极作用。(5)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总体上存在显着的空间相关性。其中,川南山区不同县域间的农业机械技术投入呈现出负的空间相关性。其可能的解释是,农业机械设备在相邻地区之间可以流动使用。但是,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经营效率的空间相关性不强。这可能是因为,地理的分割和文化观念的障碍不利于不同地区间农业生产者的交流,从而提升其农业集约化经营效率。(6)交易效率受限是川南山区农业分工演进及集约化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川南山区交易效率的提升受到地理自然条件、交通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社会文化环境、基层政府行为及交易主体素质等因素的多重限制。交易效率受限不但会通过影响农业集约化经营活动的实现、农业集约化经营活动的扩散及农业集约化经营效率改进,对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形成直接制约;而且还可以通过影响工农产业分工、农产品种类分工以及农业生产环节分工对其形成间接制约。(7)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产生及发展是农业分工演进的重要表现和内在要求。川南山区应借鉴发达地区先进经验,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积极构建以传统农户的农业集约化经营为基础、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的农业集约化经营为补充,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为保障的新型农业集约化经营模式。而促进工农产业分工、农产品种类分工、农业生产环节分工是农业分工演进视角下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的重要路径;改善交易效率是推进川南山区农业分工演进及集约化发展的重要举措。3、研究的可能创新: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从农业分工演进视角完善了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分析框架。本文继承了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内涵,并对基于新古典经济学观点的农业集约化发展分析框架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完善:一是,从农业分工演进视角提出农产品市场需求增长和生产要素稀缺程度变化主要取决于工农产业分工水平而不仅仅是人口规模、资源禀赋等外生因素;二是,从农业分工演进视角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区域间的农产品种类分工对促进农业集约化经营实现、降低农业集约化经营扩散成本的作用;三是,从农业分工演进视角进一步论证了农业生产环节分工对促进农业集约化经营实现、加速农户人力资本积累进而提升农业集约化经营效率的作用。
刘权政[9](2010)在《当代中国农民经济利益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农”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是因为有一个共同的“弱”字,即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农村是弱势地域。“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的经济利益问题,关注农民经济利益、研究农民经济利益、实现农民经济利益,不仅是解决农民问题的前提,也是最终解决农业问题、农村问题的前提。农民经济利益不仅是农民自身的利益,而且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农民经济利益能否实现、能否提高,事关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党的执政地位,国家的稳定和长治久安。建国以来,农民经济利益的实现和提高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但基本上是不断提高的态势。改革开放以前为缓慢增长阶段,以后为快速增长阶段。但随着工业化、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强力推进和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现阶段农民经济利益的实现遇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农业相对于工业的边缘化,农村相对于城市的边缘化,农民相对于市民的边缘化,三个边缘化叠加导致农民阶层整体上经济利益被边缘化。农民阶层成为社会数量最为庞大的弱势群体,纯农户、农民工、失地农民则是最典型的代表。本文以当代中国农民经济利益作为研究对象,其实质是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背景下实现农民的经济利益。本文认为:第一,增加农民收入是维护农民经济利益必先破解的难题。从经济运行角度分析,影响农民收入增长深层次的制约因素有三个:其一,农产品需求制约越来越明显,来自农业的收入减少。其二,由于工农业技术水平的差异,工农业劳动生产率差距拉大,更使农民增收的难度加大。其三,农村富余劳动力在非农产业就业的难度增大。第二,家庭承包经营制是确保农民经济利益的制度基石。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实质就是通过给农民土地以维护农民的经济利益,为农民提供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它是稳定农村社会与农民心理最低防线的基石。土地的家庭承包经营,具有土地所有权的分享性质。正因为这种土地承包权具有有限所有权的性质,所以必须长期保持稳定,不能随意变更。同时,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允许农户在承包期内可以转让、出租、入股和继承土地经营权。一方面,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特殊眷恋之情,实现了土地的社会福利和生活保障的职能;另一方面,又可以使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在经济上得到补偿,使转移别业的农户能放心地让出土地,为建立土地流转机制打下了基础。第三,发展现代农业是维护农民经济利益的经济基础。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纯收入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对应关系,依据世界农业发展的规律及目前面临新的国际国内农业形势,维护农民经济利益就必须把现代农业作为中国农业发展的目标。第四,推行惠农政策是实现农民经济利益的政策保证。健全农业补贴政策体系的最终目标是维护我国农民的经济利益,具体途径是通过农业补贴政策的推行增强我国农业的竞争力,辅之以对农业生产者实行适度的收入援助政策。第五,提高农民现代素质、推进农民顺利就业是保障农民经济利益的最终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世界近代以来大国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持续30年均增长速度接近10%的高速发展。经济总量由世界第10位跃升为世界第3位。所有这些成就都为农民经济利益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我国从总体上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经济实力。早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就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了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指导思想,为我国在新形势下形成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机制定下了基调。这样以来,制约农民经济利益实现的根本原因也在慢慢地发生变化,由落后的社会生产力逐步演变为,“二元结构”背景下农民现代素质缺失导致的就业不足。综合分析现阶段我国农民的经济利益问题,从政治角度看,其实就是权利问题;从文化角度看,其实就是素质问题;从社会角度看,其实就是公正问题。相应的对策选择应该是,从注重技术层面的治理转换到着重制度层面的综合改革。为此,除了继续增强减负增收政策的执行力度外,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观念上为农民树立科学公正的利益观,从改变二元结构以改变农民的权利地位入手,从保护弱势群体的社会公义出发,深化改革,彻底废除歧视和限制农民选择范围的外部制度条件,以提高农民现代素质推进农民顺利就业作为最终途径。从根本上拆除二元体制及制度藩篱,为农民经济利益的实现和提高提供一个公平的制度环境、竞争环境和社会环境。
本刊杨挺秀遗稿编写组[10](2010)在《建设雨养生态农业遗稿——关于中国农业前景的思考》文中指出前言在不到世界7%的国土上,基本解决了世界上23%以上人口的吃饭问题。这是个了不起的成就。但这仅仅是第一步。未来的中国,按照最理想的控制,将有人口15.7亿,在有限的资源上,不但要解决15亿多人的"吃饱"问题,而且要
二、论农业集约经营与机械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农业集约经营与机械化(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概述 |
2.1 相关概念阐释 |
2.1.1 人力 |
2.1.2 人才 |
2.1.3 人力资本 |
2.1.4 人才资源 |
2.1.5 人才支撑体系 |
2.2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 |
2.2.1 产业兴旺 |
2.2.2 生态宜居 |
2.2.3 乡风文明 |
2.2.4 治理有效 |
2.2.5 生活富裕 |
2.3 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支撑的诉求 |
2.3.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制约 |
2.3.2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挑战 |
2.3.3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机遇 |
第3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1.1 乡村发展与城乡空间正义相关联 |
3.1.2 人才作用的发挥要立足社会实践 |
3.1.3 人民群众是最充沛的人才储备库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攸关国计民生 |
3.2.2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 |
3.2.3 要通过教育挖掘培养乡村人才 |
3.3 国外学者相关思想 |
3.3.1 人力资本核心是提高人口素质 |
3.3.2 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源泉 |
3.3.3 人力资本获得需要后天的投资 |
3.4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
3.4.1 以农为本思想 |
3.4.2 政以才治思想 |
3.4.3 养护农民思想 |
第4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 |
4.1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
4.1.1 职业农民 |
4.1.2 新型农民 |
4.1.3 新型职业农民 |
4.1.4 乡村振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紧迫性 |
4.2 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
4.2.1 乡村专业人才 |
4.2.2 乡村专业人才的类型 |
4.2.3 乡村专业人才的作用 |
4.2.4 乡村振兴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
4.3 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
4.3.1 农民工 |
4.3.2 新生代农民工 |
4.3.3 农民工返乡创业浪潮 |
4.3.4 乡村振兴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合理性 |
4.4 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 |
4.4.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4.4.2 科技人才是新生产力的开拓者 |
4.4.3 科技人才是科技知识的传播者 |
4.4.4 乡村振兴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的客观性 |
4.5 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 |
4.5.1 社会各界 |
4.5.2 社会各界是乡土人才队伍的新鲜血液 |
4.5.3 社会各界是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载体 |
4.5.4 乡村振兴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的必然性 |
第5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 |
5.1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路径 |
5.1.1 实施阳光工程 |
5.1.2 实施雨露计划 |
5.1.3 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
5.1.4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和管理工作 |
5.2 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路径 |
5.2.1 实施特岗教师计划 |
5.2.2 实施“三支一扶”计划 |
5.2.3 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 |
5.2.4 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 |
5.2.5 实施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 |
5.3 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的路径 |
5.3.1 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行动计划 |
5.3.2 实施乡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 |
5.3.3 打造“星创天地”就业创业服务平台 |
5.4 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的路径 |
5.4.1 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
5.4.2 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 |
5.4.3 实施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项目 |
5.4.4 全面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 |
5.5 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的路径 |
5.5.1 公民个人通过多种方式服务乡村振兴 |
5.5.2 鼓励引导工商资本积极参与乡村振兴 |
5.5.3 群团组织发挥人才优势支持乡村振兴 |
5.5.4 行业部门利用资源优势推进乡村振兴 |
第6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 |
6.1 建立多种方式并举的人才资源开发机制 |
6.1.1 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 |
6.1.2 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 |
6.1.3 以“半农半读”接受农业职业教育 |
6.2 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 |
6.2.1 城乡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 |
6.2.2 区域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 |
6.2.3 校地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 |
6.3 建立城市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机制 |
6.3.1 教师定期服务乡村 |
6.3.2 医生定期服务乡村 |
6.3.3 科技人才定期服务乡村 |
6.3.4 文化人才定期服务乡村 |
6.4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
6.4.1 科技成果转化收益 |
6.4.2 科技人才兼职取酬 |
6.4.3 农技推广服务绩效纳入职务(称)评聘 |
6.5 建立资金保障机制 |
6.5.1 增加财政涉农资金 |
6.5.2 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
6.5.3 拓宽资金筹集渠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2)要素投入视角下农户蛋鸡养殖适度规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农业规模经营问题的研究 |
1.2.2 农户要素投入与生产规模的研究 |
1.2.3 我国蛋鸡养殖要素投入与适度规模养殖的研究 |
1.2.4 简要评述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1.5.1 创新点 |
1.5.2 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
2.1.2 农业生产要素 |
2.1.3 蛋鸡规模养殖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农户行为理论 |
2.2.2 最优化农户理论 |
2.2.3 规模报酬与规模经济 |
2.3 农户蛋鸡养殖要素投入与适度规模的分析框架 |
2.4 总结 |
第三章 我国蛋鸡规模化养殖发展现状分析 |
3.1 蛋鸡规模化养殖的共性与特性 |
3.1.1 畜禽规模化养殖的一般特征 |
3.1.2 蛋鸡规模化养殖的特性 |
3.1.3 农户蛋鸡养殖的经济学属性 |
3.2 我国蛋鸡产业规模化发展趋势 |
3.2.1 蛋鸡养殖规模的变化 |
3.2.2 蛋鸡养殖区域布局 |
3.2.3 规模化蛋鸡养殖现状 |
3.2.4 蛋鸡养殖要素投入结构变动趋势 |
3.3 我国农户蛋鸡规模化养殖特征 |
3.3.1 调研户区域分布 |
3.3.2 调研户养殖规模分布 |
3.3.3 调研户养殖基本情况 |
3.3.4 调研户投入及产出基本情况 |
3.4 简要结论 |
第四章 农户蛋鸡养殖要素结构与适度规模分析 |
4.1 分析框架 |
4.2 农户蛋鸡养殖要素产出弹性 |
4.2.1 理论模型 |
4.2.2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
4.2.3 基于要素产出弹性的农户蛋鸡养殖适度规模 |
4.3 农户蛋鸡养殖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 |
4.4 农户蛋鸡养殖要素结构调整 |
4.5 简要结论 |
第五章 农户蛋鸡养殖要素替代对规模的影响分析 |
5.1 农户蛋鸡养殖要素替代对养殖规模影响的理论分析 |
5.2 农户蛋鸡养殖的要素替代弹性 |
5.2.1 农户蛋鸡养殖的直接替代弹性 |
5.2.2 要素价格与农户蛋鸡养殖的要素替代弹性 |
5.3 要素替代弹性对农户蛋鸡养殖规模的影响 |
5.4 简要结论 |
第六章 农户蛋鸡养殖的要素生产率、成本效率与适度规模 |
6.1 生产效率对农户适度规模经营的作用机理 |
6.2 农户蛋鸡养殖的要素生产率与适度规模 |
6.3 农户蛋鸡养殖成本效率与适度规模 |
6.4 简要结论 |
第七章 要素禀赋变迁与蛋鸡养殖适度规模发展 |
7.1 分析框架 |
7.2 蛋鸡产业发展路径选择 |
7.2.1 非农就业发展与农业劳动力转移 |
7.2.2 饲料产业发展 |
7.2.3 机械化养殖 |
7.2.4 蛋鸡产业发展路径选择 |
7.3 农户要素禀赋对蛋鸡养殖规模的影响 |
7.3.1 劳动力禀赋 |
7.3.2 资金禀赋 |
7.3.3 社会资源禀赋 |
7.3.4 实证分析 |
7.4 简要结论 |
第八章 农户蛋鸡养殖规模调整意愿与行为分析 |
8.1 分析框架 |
8.2 农户蛋鸡养殖规模决策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8.2.1 农户蛋鸡养殖规模决策及影响因素 |
8.2.2 农户规模化蛋鸡养殖风险认知 |
8.3 农户养殖规模调整意愿与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8.3.1 模型构建 |
8.3.2 变量选取 |
8.3.3 结果分析 |
8.4 简要结论 |
第九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文献评述 |
1.2.1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研究 |
1.2.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 |
1.2.3 关于种植业结构评价的研究 |
1.2.4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 |
1.2.5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研究 |
1.3 理论基础 |
1.4 基本概念界定 |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数据来源 |
1.6.3 技术路线图 |
1.7 本论文的学术贡献 |
第二章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分析 |
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 |
2.1.1 以粮食为主体的农产品供给快速增长(1978—1984 年) |
2.1.2 粮食供给呈多元化发展(1985-1998 年) |
2.1.3 推进农业供给战略性调整(1999-2003 年) |
2.1.4 农产品供给全面提升与结构性失衡(2004-2015 年) |
2.1.5 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
2.2 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现状及问题 |
2.2.1 供求结构性矛盾凸显 |
2.2.2 粮食市场竞争力丧失 |
2.2.3 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重 |
2.3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内容 |
2.3.1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内涵 |
2.3.2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演变 |
3.1 种植业结构快速调整阶段(1978-1984 年) |
3.2 种植业结构缓慢调整阶段(1985-1988 年) |
3.3 种植业结构调整徘徊阶段(1989-1998 年) |
3.3.1 第一阶段:1989-1993 年全面增长时期 |
3.3.2 第二阶段:1994-1998 年波动发展时期 |
3.4 种植业结构高速调整阶段(1999-2015 年) |
3.4.1 第一阶段:1999-2003 年粮食生产下滑 |
3.4.2 第二阶段:2004-2008 年粮食生产持续增长 |
3.4.3 第三阶段:2009-2015 年粮食生产超常增长 |
3.5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合理性评价 |
4.1 种植业结构合理性评价客观依据 |
4.2 种植业结构经济效益评价 |
4.2.1 种植业投入产出比分析 |
4.2.2 种植业结构变动对农民收入增长效应 |
4.2.3 不同作物间比较收益分析 |
4.3 种植业结构社会效益评价 |
4.3.1 粮食商品率 |
4.3.2 粮食进口对外依存度 |
4.4 种植业结构生态效益评价 |
4.4.1 不同农作制度的使用频率 |
4.4.2 化肥施用强度 |
4.4.3 秸秆还田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困境 |
5.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市场困境 |
5.1.1 国际贸易环境错综复杂 |
5.1.2 玉米临储价格政策逆向而行 |
5.1.3 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 |
5.1.4 农产品收益增长乏力 |
5.2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生态困境 |
5.2.1 农业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 |
5.2.2 耕地质量呈下降趋势 |
5.2.3 非耕地资源滥垦严重 |
5.3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技术困境 |
5.3.1 优良品种技术研发滞缓 |
5.3.2 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不匹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 |
6.1 农业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 |
6.1.1 我国农业资源配置方式分析 |
6.1.2 农业资源配置的改革方向 |
6.2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 |
6.2.1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分析 |
6.2.2 建立目标价格形成机制 |
6.3 粮食市场结构的改革 |
6.3.1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现状分析 |
6.3.2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改革方向 |
6.4 农村经济组织制度的改革 |
6.4.1 农村组织制度的发展现状 |
6.4.2 农村组织制度的改革方向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 |
7.1 国家粮食安全的价值取向 |
7.1.1 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可动摇 |
7.1.2 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急需巩固 |
7.2 农民种粮合理收入的价值取向 |
7.2.1 合理收入是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支撑条件 |
7.2.2 保证玉米生产的合理收入 |
7.2.3 建立合理的作物比较收益结构 |
7.3 产业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 |
7.3.1 与下游产业结构相适应 |
7.3.2 有利于构建下游产业成本竞争优势 |
7.4 生态可持续的价值取向 |
7.4.1 退出“赤色”产能 |
7.4.2 恢复轮作制度 |
7.4.3 种地养地结合 |
7.4.4 科学施用化肥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 |
8.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选择 |
8.1.1 坚持粮食主产区应有的结构属性 |
8.1.2 积极发展经济作物 |
8.1.3 加快开发饲料作物 |
8.2 吉林省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方向 |
8.2.1 优化玉米内部种植结构 |
8.2.2 逐步激发大豆种植活力 |
8.2.3 提升优质水稻种植比例 |
8.2.4 增加优质杂粮杂豆种植面积 |
8.3 吉林省经济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
8.3.1 做强东部特产作物 |
8.3.2 做大中部蔬菜作物 |
8.3.3 开发西部多种经济作物 |
8.4 吉林省饲料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
8.4.1 加快发展青贮玉米 |
8.4.2 建设优质牧草基地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农地流转的农业集约化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概念辨析和相关理论 |
2.1 概念辨析 |
2.1.1 农地流转 |
2.1.2 集约经营与粗放经营 |
2.1.3 农业集约化 |
2.2 相关理论 |
2.2.1 产权理论 |
2.2.2 农业规模经济理论 |
2.2.3 农业效率理论 |
2.2.4 农业集约化理论 |
2.2.5 农业发展阶段理论 |
第3章 农地流转对农业集约化发展的作用机理 |
3.1 农地流转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影响 |
3.2 农地流转对农业集约化经营效率的影响 |
3.3 农地流转对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制度环境的影响 |
第4章 我国农地流转现状分析 |
4.1 流转形式多样,以出租和转包为主 |
4.2 流转主体多元,耕地流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比重不断增加 |
4.3 农地流转的“内卷化”特征 |
4.3.1 流转面积持续扩大,但增速放缓 |
4.3.2 农地流转的“小农复制”:农业分散经营格局固化 |
4.3.3 农地流转对农业生产效率作用递减 |
4.4 经济较发达、城镇化进程较快的地区农地流转率较高 |
第5章 我国农业集约化测度—基于“三维”视角 |
5.1 我国农业集约化演变历程 |
5.1.1 农业集约化类型划分 |
5.1.2 我国农业集约化类型演替 |
5.2 我国农业集约化综合水平评价 |
5.2.1 农业集约化综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5.2.3 计算综合得分 |
5.2.4 我国农业集约化综合水平评价结果及分析 |
5.3 我国农业集约化经营效率测算 |
5.3.1 模型选择 |
5.3.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5.3.3 我国农业集约化经营效率测算结果及分析 |
5.4 我国农业集约化经营质量评价 |
5.4.1 评价指标选取 |
5.4.2 我国农业集约化经营质量评价结果及分析 |
第6章 农地流转的农业集约化效应的实证研究 |
6.1 模型构建 |
6.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6.2.1 变量说明 |
6.2.2 数据来源 |
6.3 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 |
6.4 估计方法 |
6.5 估计结果分析 |
6.5.1 农地流转规模对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影响 |
6.5.2 耕地流转去向差异对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影响 |
6.5.3 控制变量对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影响 |
第7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促进我国农业集约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
7.2.1 流转数量与流转质量并重,稳步推进农地流转 |
7.2.2 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农业集约化质量 |
7.2.3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效率 |
7.2.4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筑牢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基础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中国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水平测度及收入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标 |
0.1.1 研究的背景 |
0.1.2 研究的意义 |
0.1.3 研究的目标 |
0.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0.2.1 研究思路 |
0.2.2 研究方法 |
0.3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0.3.1 论文的创新 |
0.3.2 论文的不足 |
1 文献综述 |
1.1 国外文献综述 |
1.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文献简要评价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
2.1.2 发展水平 |
2.1.3 收入效应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业发展理论 |
2.2.2 农业现代化理论 |
2.2.3 指数理论 |
2.2.4 农民增收理论 |
3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指数构建与收入效应内在机理 |
3.1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指数 |
3.2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指数的指标体系构建 |
3.3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水平收入效应的作用机理 |
4 中国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与收入效应现状分析 |
4.1 中国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现状分析 |
4.2 中国农民收入效应现状分析 |
5 中国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水平的测度 |
5.1 数据来源的说明 |
5.2 测度方法的选取 |
5.3 中国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水平的测度结果 |
5.4 省域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水平的测度结果 |
5.5 结论 |
6 中国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6.1 中国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6.2 省份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6.3 区域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7 中国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水平收入效应实证分析 |
7.1 中国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
7.2 变量的选择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
7.3 变量间的计量结果 |
7.4 计量结果的分析 |
8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6)农地流转的农业集约化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农地流转对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影响分析 |
1. 农地流转的单要素效应对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影响 |
2. 农地流转的范围经济效应对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影响 |
三、农地流转的农业集约化效应实证研究 |
1. 模型构建 |
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3. 估计方法 |
4. 估计结果及分析 |
四、政策建议 |
(7)当前我国农业集约化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盐城市盐都区的个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1、选题缘起 |
2、研究意义 |
(二) 基本概念界定 |
1、集约化 |
2、农业集约化 |
(三) 既有研究成果评析 |
1、国外学者的理论贡献 |
2、国内学者的理论探索 |
(四) 逻辑脉络、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
1、逻辑脉络 |
2、分析框架 |
3、研究方法 |
(五) 本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2、本文的不足之处 |
一、规模效益与可持续发展:农业集约化的内在逻辑 |
(一) 农业集约化发展的缘由 |
1、传统农业的缺陷 |
2、集约化是规模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
(二) 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内在逻辑 |
1、经营的规模化 |
2、服务的社会化 |
3、发展的市场化 |
4、管理的制度化 |
(三) 农业集约化发展的途径 |
1、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
2、集约经营的制度设计 |
3、优化农业集约化发展的政策环境 |
二、我国推进农业集约化发展的时代背景 |
(一) 当前我国发展农业集约化的机遇 |
1、规模经营的土地支撑 |
2、农业基础设施和科技水平不断提升 |
3、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 |
(二) 当前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 |
1、农业市场竞争压力大 |
2、农业资源比较匮乏 |
3、传统生产经营制度制约农业发展 |
三、我国农业集约化发展的现状分析:以盐都区为例 |
(一) 12个“一号文件”与我国农业集约化发展历程 |
(二) 盐都区农业集约化发展演进 |
1、“十五”农业集约经营导入期 |
2、“十一五”农业集约经营发展期 |
3、“十二五”至今农业集约经营蓬勃期 |
(三) 盐都区农业集约化经营的差异性分析 |
1、以资本为主,推动设施农业发展 |
2、以土地流转为主,推动农业规模发展 |
3、以农民合作为主,推动组织化发展 |
4、以区域特色,推动市场化发展 |
四、当前我国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困境及问题分析 |
(一) 我国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困境 |
1、农业规模经营的层次水平普遍不高 |
2、合作组织发展的实力较弱、不规范 |
3、农业金融服务支撑不强 |
4、土地流转矛盾纠纷突出 |
(二) 我国农业集约化发展问题分析 |
1、政府扶持力度不足 |
2、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缓慢 |
3、农村金融改革尚未真正破题 |
4、土地流转制度不健全 |
五、世界农业集约化发展的经验借鉴 |
(一) 世界农业集约化发展概况 |
1、生产集约化发展 |
2、注重科学技术 |
3、产业化水平较高 |
4、完善的农业社会化体系 |
5、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
(二) 国外集约化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1、更新发展农业的理念 |
2、加快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
3、不断壮大农民合作组织 |
4、增加农业科技投入 |
5、加大政府财政投入 |
六、推进我国农业集约化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 培育和扶持集约化经营的主体 |
1、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
2、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 |
3、加快发展农民合作社 |
(二) 重视农业科技装备 |
1、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
2、推广农业机械化 |
3、基础设施配套 |
(三) 健全农业社会服务体系 |
1、培养农业服务组织 |
2、加强农业金融创新支持 |
(四) 完善土地流转机制 |
1、完善土地流转相关内容 |
2、建立健全产权交易机制 |
(五) 延伸农业产业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四川南部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研究 ——基于农业分工演进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主要问题 |
1.2 文献综述 |
1.2.1 农业分工与交易问题研究综述 |
1.2.2 农业集约化发展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及目标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1.6 研究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
1.6.1 可能的创新 |
1.6.2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业集约化发展的相关概念 |
2.1.2 农业分工演进的相关概念 |
2.1.3 交易效率的相关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劳动分工理论 |
2.2.2 交易费用理论 |
2.2.3 农业发展理论 |
2.2.4 农业集约化理论 |
第3章 基于农业分工演进视角的农业集约化发展理论分析 |
3.1 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内在机理 |
3.1.1 农业集约化经营行为分析 |
3.1.2 农业集约化水平提升机理分析 |
3.1.3 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内在机理小结 |
3.2 农业分工演进对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影响机理 |
3.2.1 工农产业分工对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影响 |
3.2.2 农产品种类分工对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影响 |
3.2.3 农业生产环节分工对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影响 |
3.2.4 影响机理小结 |
3.3 交易效率对农业分工演进及集约化发展的影响机理 |
3.3.1 交易效率对农业分工演进的影响 |
3.3.2 交易效率对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影响 |
第4章 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现状及绩效分析 |
4.1 川南山区农业发展概况 |
4.1.1 农业自然生产环境概况 |
4.1.2 农业社会生产条件概况 |
4.1.3 农业经济概况 |
4.2 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现状分析 |
4.2.1 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分析 |
4.2.2 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水平分析 |
4.3 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绩效分析 |
4.3.1 农业集约化发展绩效的内涵及表现 |
4.3.2 计量模型设定及变量表示 |
4.3.3 模型估计方法 |
4.3.4 实证分析结果及解释 |
第5章 农业分工演进对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影响 |
5.1 空间计量分析方法概述 |
5.1.1 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提出 |
5.1.2 空间计量模型的基本形式 |
5.1.3 空间计量模型的相关检验及估计方法 |
5.2 变量表示及数据来源 |
5.2.1 被解释变量的表示及数据来源 |
5.2.2 解释变量的表示及数据来源 |
5.2.3 控制变量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
5.2.4 经济空间权重矩阵的设定 |
5.3 空间计量分析结果及解释 |
5.3.1 农业分工演进对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的影响 |
5.3.2 农业分工演进对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水平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交易效率受限对川南山区农业分工演进及集约化发展的制约 |
6.1 川南山区交易效率受限的表现 |
6.2 川南山区交易效率受限的成因 |
6.2.1 自然地理条件较差对交易效率的限制 |
6.2.2 交通基础设施落后对交易效率的限制 |
6.2.3 信息基础设施落后对交易效率的限制 |
6.2.4 社会文化环境封闭对交易效率的限制 |
6.2.5 基层政府行为不当对交易效率的限制 |
6.2.6 交易主体素质较低对交易效率的限制 |
6.3 交易效率受限对川南山区农业分工演进的制约 |
6.3.1 对川南山区工农产业分工的制约 |
6.3.2 对川南山区农产品种类分工的制约 |
6.3.3 对川南山区农业生产环节分工的制约 |
6.4 交易效率受限对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制约 |
6.4.1 对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的直接制约 |
6.4.2 对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的间接制约 |
第7章 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基于农业分工演进的川南山区新型农业集约化经营模式 |
7.1.1 农业分工演进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关系 |
7.1.2 农业分工演进中川南山区新型农业集约化经营模式的构建 |
7.1.3 川南山区新型农业集约化经营模式的运行机制 |
7.2 基于农业分工演进的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路径 |
7.2.1 加强与发达地区的产业合作,促进工农产业分工 |
7.2.2 优化县域内农业产业布局,促进农产品种类分工 |
7.2.3 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生产环节分工 |
7.3 基于改善交易效率的川南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推进举措 |
7.3.1 加强农村市场与流通体系建设,拓宽交易平台 |
7.3.2 健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管护机制,改善交易硬件环境 |
7.3.3 提升基层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优化交易政务环境 |
7.3.4 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交易主体素质 |
第8章 研究结论及讨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尚需研究问题的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9)当代中国农民经济利益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选题依据 |
1.3 研究动态综述 |
1.3.1 国内研究动态 |
1.3.2 国外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预期结果 |
1.6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民经济利益的理论分析 |
2.1 农民的传统观念与思想 |
2.1.1 农民的性格特征 |
2.1.2 农民的心理特征 |
2.1.3 农民的行为特征 |
2.2 社会转型时期农民观念的变迁 |
2.2.1 经济理性明显增强 |
2.2.2 价值观念正在转变 |
2.2.3 制约传统观念变迁的因素 |
2.3 农民经济利益的科学内涵 |
2.3.1 农民经济利益的界定 |
2.3.2 农民经济利益的特点 |
2.3.3 影响农民经济利益实现的因素 |
第三章 维护农民经济利益的原则与思路 |
3.1 农民经济利益的现状分析 |
3.1.1 农民经济利益的现状 |
3.1.2 农民经济利益受损原因 |
3.1.3 维护农民经济利益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
3.2 维护农民经济利益的原则 |
3.2.1 农业基础地位不可动摇原则 |
3.2.2 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原则 |
3.2.3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原则 |
3.3 实现农民经济利益的思路 |
3.3.1 农村社会稳定是前提 |
3.3.2 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 |
3.3.3 保护土地权益是根本 |
第四章 增加收入是维护农民经济利益必先破解的难题 |
4.1 农民增收的理论基础 |
4.1.1 资源禀赋论 |
4.1.2 公共产品性质论 |
4.1.3 人力资本约束下的产业空洞论 |
4.2 农民增收的市场载体建设 |
4.2.1 组建合作经济组织的原则 |
4.2.2 健全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 |
4.2.3 完善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 |
4.3 农民增收的制度创新 |
4.3.1 生产经营制度创新 |
4.3.2 财税分配制度创新 |
4.3.3 价格运行机制创新 |
第五章 家庭承包经营是维护农民经济利益的制度基石 |
5.1 家庭承包经营制是适合国情的土地制度 |
5.1.1 家庭承包经营是农村土地政策的基础 |
5.1.2 家庭承包经营需要完善与创新 |
5.1.3 土地流转会促进家庭承包经营的稳定 |
5.1.4 关于土地流转的案例分析 |
5.2 集约经营是土地资源利用的必然趋势 |
5.2.1 土地集约经营及其评价标准 |
5.2.2 加速土地流转的必要性分析 |
5.2.3 土地集约化经营的绩效分析 |
5.3 推进农村土地集约经营的途径 |
5.3.1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状 |
5.3.2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制约因素 |
5.3.3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基本途径 |
第六章 现代农业是维护农民经济利益的经济基础 |
6.1 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
6.1.1 现代农业的内涵 |
6.1.2 现代农业的类型 |
6.1.3 现代农业的意义 |
6.1.4 传统农业区发展现代农业的调研 |
6.2 以高科技为基础的企业生产体系 |
6.2.1 现代农业的支撑体系 |
6.2.2 现代农业的基本保障 |
6.2.3 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 |
6.3 中国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径选择 |
6.3.1 发展现代农业的制约因素 |
6.3.2 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利条件 |
6.3.3 发展现代农业的对策建议 |
第七章 惠农措施是维护农民经济利益的政策保证 |
7.1 现行惠农政策亟待完善 |
7.1.1 部分政策缺乏可操作性 |
7.1.2 农业补贴资金投入不足 |
7.1.3 监管不力使政策屡遭扭曲 |
7.2 健全农业补贴政策体系 |
7.2.1 明确目标提高标准 |
7.2.2 扩大范围完善办法 |
7.2.3 健全机制增强监督 |
7.3 以维护现实利益为契机加大惠农力度 |
7.3.1 建立合理的土地征用制度 |
7.3.2 健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 |
7.3.3 建立失地农民的培训就业机制 |
第八章 提高素质推进就业是解决农民经济利益的最终途径 |
8.1 农民现代素质的现状 |
8.1.1 科学文化知识匮乏 |
8.1.2 职业技能素质低下 |
8.1.3 经营管理素质欠缺 |
8.2 农民现代素质缺失的原因 |
8.2.1 社会原因:根深蒂固的二元结构 |
8.2.2 历史原因:千年积累的保守心理 |
8.2.3 制度原因:普遍滞后的科技培训 |
8.3 农民现代素质培育的途径 |
8.3.1 树立现代社会理念 |
8.3.2 加强科学技术素质 |
8.3.3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
8.4 推进农民就业的对策建议 |
8.4.1 加强促进农民就业的宏观环境建设 |
8.4.2 培育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体系 |
8.4.3 加强农民就业能力建设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建设雨养生态农业遗稿——关于中国农业前景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序言 |
第一章创建雨养生态农业的三大前提 |
一、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
(一) 人口爆炸 |
(二) 人口压力 |
(三) 零增长 |
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
(一) 历史的总结 |
(二) 资源的特点 |
(三) 开发与保护 |
(四) 标志和措施 |
三、改善生态环境 |
(一) 潜伏着的生态危机 |
(二) 治国之本在治山 |
(三) 保护中华民族的血液 |
第二章农业现代化的总趋向 |
一、农业现代化的标志 |
(一) 本质是科学化 |
(二) 特点是商品化 |
(三) 标志是社会化 |
(四) 基础是集约化 |
(五) 关键是知识化 |
二、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 |
(一) 基本国情 |
(二) 基本国策 |
(三) 发展战略 |
(四) 技术政策 |
三、怎样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 |
(一) 靠政策法规 |
(二) 靠科技进步 |
(三) 靠增加投入 |
(四) 制订总体规划 |
(五) 发展乡镇企业 |
(六) 搞好基础设施 |
第三章建设雨养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石 |
一、生态农业的孕育 |
(二) 食品污染 |
(三) 环境污染 |
二、生态农业的主要特征 |
(一) 良性循环农业 |
(二) 立体化农业 |
(三) 高效益农业 |
(四) 科学化农业 |
(五) 安全化农业 |
三、生态农业的优越性 |
(一) 绿色植被大 |
(二) 生物产量高 |
(三) 光合产物利用合理 |
(四) 经济效益好 |
(五) 动态平衡佳 |
四、生态农业致富途径 |
(一) “小康水平”的标志 |
(二) 走向富裕的途径 |
(三) 广大农民致富的制约因素 |
(四) 根本出路在于建设生态农业 |
(五) 如何建设雨养生态农业 |
四、论农业集约经营与机械化(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研究[D]. 胡鑫. 吉林大学, 2021(01)
- [2]要素投入视角下农户蛋鸡养殖适度规模研究[D]. 武玉环.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3]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D]. 赵悦.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4]农地流转的农业集约化效应研究[D]. 陆钰凤. 湖南农业大学, 2018(09)
- [5]中国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水平测度及收入效应研究[D]. 郭涛. 辽宁大学, 2018(01)
- [6]农地流转的农业集约化效应研究[J]. 匡远配,陆钰凤. 农村经济, 2017(06)
- [7]当前我国农业集约化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盐城市盐都区的个案分析[D]. 宋杨. 南京大学, 2016(10)
- [8]四川南部山区农业集约化发展研究 ——基于农业分工演进的视角[D]. 罗富民. 西南大学, 2013(02)
- [9]当代中国农民经济利益问题研究[D]. 刘权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07)
- [10]建设雨养生态农业遗稿——关于中国农业前景的思考[J]. 本刊杨挺秀遗稿编写组. 当代生态农业, 2010(Z1)
标签:农业论文; 农民论文; 现代农业与农业产业化运行模式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集约化农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