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气压力论文_郭子庆

导读:本文包含了氮气压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氮气,氮化,压力,井筒,温度,煤层,力场。

氮气压力论文文献综述

郭子庆[1](2019)在《LNG工厂氮气压缩机进口压力波动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LNG工厂生产过程中,氮气压缩机可能会出现进口压力周期性波动故障,文章分析液化生产工艺和氮气物理特性,确定LNG工厂氮气压缩机进口压力波动故障原因,提出工艺控制方法,保障液化生产工作的安全性。(本文来源于《化工管理》期刊2019年32期)

鲜勇,罗川东,陈德平,丁义超,王静[2](2019)在《碳含量和氮气压力对Ti_2Al(C,N)合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不同碳含量和氮气压力的条件下,采用热压烧结合成Ti_2Al(C,N)。使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物相,叁点抗弯测试强度并用扫描电镜(SEM)分析断口形貌,结果表明:碳含量对纯Ti_2Al(C,N)相的生成无明显影响,高氮气压力有利于合成纯Ti_2Al(C,N),却不利于试样的致密化,密度、晶体发育程度和杂相共同影响试样的强度。实际碳含量与理论碳含量比例为0.6,氮气压力40 kPa条件下烧结试样为Ti_2Al(C,N)/TiAl复合材料,其抗弯强度最高,可达330 MPa。(本文来源于《钢铁钒钛》期刊2019年05期)

刘强[3](2019)在《蓄能器氮气压力状态判定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修井作业现场液压系统蓄能器是保证液压压力稳定输出的关键部件,其直接关系到液压动作执行机构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蓄能器中预充的氮气压力又是动力站持续稳定输出压力的根本保证。氮气压力过高或过低都会使蓄能器蓄能不足,造成液压系统压力降低过快,执行机构动作变慢,设备运行可靠性降低(如无法保证在突然断电情况下快速关井和修井机滚筒刹车)。因此,需要随时对蓄能器氮气压力进行监测,以保证现场设备的安全运行。本文根据笔者多年工作经验,总结出简便易行的检测蓄能器氮气压力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设备工程》期刊2019年13期)

尹琨,尚衍波,罗科华,何伟[4](2018)在《选矿药剂行业中微正压氮气系统压力控制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矿药剂行业中涉及的二硫化碳、一乙胺等危险原料需要微正压氮气系统的保护。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一种新的微正压压力控制方法,即直接压力控制微正压系统。与传统控制方法相比,该控制方法灵敏度高、动态响应快。研究为选矿药剂行业中微正压压力控制方法提出思路。(本文来源于《矿业工程》期刊2018年05期)

张谦伟[5](2018)在《二氧化碳一氮气混合气体与原油最小混相压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十叁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017ZX05009004)“低渗-致密油藏高效提高采收率新技术”之任务“低渗-特低渗油藏复合气体改善CO_2气驱可行性研究”的部分研究内容,论文运用CMG预测了纯二氧化碳与原油的最小混相压力、二氧化碳-氮气混合气体与原油最小混相压力以及二氧化碳加氮气段塞组合驱替的驱油效率。首先运用细管实验法分别测得榆树林油田树101区块原油在油层温度为90℃时和108℃时二氧化碳与原油的最小混相压力分别为25.9 MPa和27.8 MPa,以此作为参考值。利用油藏数值模拟软件Eclipse中PVTI对数据进行拟合,运用CMG法预测出榆树林油田树101区块在油层温度为90℃和108℃时,二氧化碳与原油的最小混相压力分别为25.66MPa和29.44MPa,与细管实验法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分别是1.21%和5.56%,平均为3.39%。并选用适应性相对良好多种的经验公式法计算出在相同条件下树101区块中二氧化碳与原油的最小混相压力,发现误差最小的Silva法和Emera-Sarma法的相对误差平均值分别是3.30%和4.68%,均比运用CMG计算的结果误差大,表明运用CMG计算二氧化碳与原油最小混相压力准确可靠。其次,运用CMG中的组分模型GEM建立均质概念模型,经过计算和拟合,模拟了二氧化碳混入不同比例氮气时与原油的最小混相压力,绘制出最小混相压力与不同氮气含量混合气体的关系曲线,呈指数型函数曲线,随着混合气体中氮气含量的增加混相压力迅速增大,混合气体中氮气含量每增加1%,混相压力将平均增加1.15 MPa,使混合气体驱油的适应性变差,并且达到混相驱时的驱油效率逐步降低。最后,模拟了0.3PV CO_2+后续N2段塞驱油,得到采收率为96.24%,不低于纯二氧化碳驱油时的采收率96.21%,表明难以实现氮气-二氧化碳混相驱替的条件下,实施二氧化碳加氮气段塞组合式驱替方式,也可以达到理想的提高采收率效果。(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期刊2018-05-10)

李小琴[6](2018)在《塔河油田氮气—水混注井筒温度压力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经过历年多轮次注水替油开发后,油水界面不断上升,注水失效井逐渐增多。在注水开发过程中,由于塔河油田特殊的缝洞单元结构,形成了注入水无法波及的缝洞顶部剩余油,简称“阁楼油”。针对构造顶部“阁楼油”难以动用的问题,塔河油田形成了以气水混注为主导的注氮气提高采收率技术。该技术利用重力差异,水和气分离推进,可以获得单一驱替相所无法得到的纵向波及系数,既能保持油藏压力,又能降低井口注入压力,在现场应用中对于提高原油采收率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对氮气与水混合注入过程中,注入井井筒两相流温度压力耦合计算理论相对较少,针对该问题本文开展了以下工作。(1)对氮气在不同温度压力条件下的密度、黏度、导热系数以及定压比热容等物性参数进行计算,得出氮气物性参数受温度压力影响较大,在注入过程中不能视为常数;(2)计算了 Beggs-Brill 模型、Hasan&Kabir 模型以及 Mukherjee&Brill 模型叁种传统压力模型下氮气-水混注井井筒压力,得出传统压力模型计算误差较大,且注入流体气水比发生变化时,传统压力模型压力计算结果不稳定;(3)以气液两相流理论为基础,改进了注入井井筒压力计算模型。将段塞流中液体段塞部分的气泡考虑进整个段塞流的含气率计算中,而后根据连续性原理,将环雾流中的压降计算转换为气芯处的压降计算,同时将气芯中携带的小液滴考虑进气芯密度的计算中。改进后的压力模型预测结果表明:新建压力模型与塔河油田气水混注井实测压力结果误差控制在10%以内;(4)在考虑两相流传热的基础上,建立了井筒传热模型,给出了模型中主要参数求解方法,并通过编程求解温度模型;分析了气、液相流速对对流传热系数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液相表观流速对两相流传热系数的影响大于气相表观流速;(5)依据建立的模型,编制了配套的氮气-水混注井筒温度压力计算程序,并以塔河油田两口井实测数据进行了实例验证。分析井口注入条件对井底温度压力的影响,得出:不同注入气水比对井口注入压力降低的程度不同;井口注入温度对井口附近影响较大,但对深井处几乎无影响,注入温度对井底压力影响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注入压力显着影响井底压力,但对井底温度几乎无影响;注入速度越大,井底压力越大,温度反而有少许下降,主要是因为过高流速使流体尚未与地层进行充分热交换.通过实例验证,说明了井筒温度压力预测模型的有效性。注入井温压预测模型的建立,为塔河油田注氮气-水参数优化分析和制定合理的工作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西南石油大学》期刊2018-05-01)

边峰[7](2018)在《塔河油田注氮气井筒温度压力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碳酸盐岩油藏在我国分布广泛,主要以大型溶洞、溶蚀孔洞及裂缝为主要储集空间而基质部分基本不具备储存油气的能力。在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在油田二次采油过程中,针对注水开发中含水率不断升高,油井产能明显降低的情况,于2012年开始了注氮气先导试验研究,通过注氮气动用构造顶部的剩余油,在现场取得了良好的增油效果。但是在注气过程中凸显出的高压注气工艺技术问题,限制了油田注气开发技术的推广。本文针对塔河油田高压注氮气工艺技术中井筒温度压力预测的问题,开展了相关研究,主要研究工作:通过文献调研拟合了新的氮气相态图版,通过对比状态方程,优选出计算氮气热物性参数的Span-Lemmon(S-L)方程。通过对传统井筒非稳态模型进行研究,指出其在构建模型考虑假设条件的不足,而本文根据传热学原理构造出边界条件,结合能量守恒定律,建立了同时考虑导热系数和对流换热系数的非稳态温度模型;同时根据连续性方程和运动方程建立得到了实际流体运动的瞬态压降模型,通过有限差分离散模型,并采用“追赶法”进行数值求解;将该模型与经典的Eickmeier模型(E模型)和曾冀模型(Z模型)的温度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和验证;同时根据文献当中的数据,对模型进了多种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和认识:(1)在计算氮气的物性参数时采用立方型状态方程计算的误差会比较大,应选用高精度的S-L方程;(2)新建立的井筒温度模型,同时考虑了热传导与对流换热作用,改进了传统模型的缺点,提高了注气过程中对井筒温度、压力及物性参数的预测精度;(3)通过新模型与E模型和Z模型在不同注入时间条件下的计算结果的对比研究,发现新模型预测的井筒温度变化规律与E模型与Z模型基本一致,预测温度基本处于二者之间,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及准确性;(4)注入温度、排量一定时,井口注入压力越高,井底压力越高,但是注入压力对井筒温度分布的影响不大;(5)注入温度、压力一定时,增加注入排量时井筒摩阻升高,井底压力变化不大,说明增加排量产生的气柱的压力与摩阻作用几乎相互抵消;(6)随着注入时间的增加,井底温度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值;在径向上,随着时间的增加,井筒径向(从远端到井筒)的地层温度逐渐降低,受扰动的地层距离随时间越来越远,表现出“温降漏斗”的特征,其中,越靠近井壁温降幅度越大,反之,“远端”较小;(7)若实际当中,考虑直接以液氮的方式注入,可以在较低的井口注入压力下实现较高的井底注入压力;(本文来源于《西南石油大学》期刊2018-05-01)

朱翔鹰,翟玉春,俞耀辉[8](2016)在《氮气压力对锰球氮化反应的影响(Ⅱ)》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自制的密闭氮化系统研究了不同压力下的锰球氮化反应。锰球的制备条件为:锰粉重量100 g、锰粉粒度16~20目、粘结剂添加量2 wt%和成球压力354 MPa。氮化炉温为900℃,氮化时间3 600 s。实验记录了在不同的氮气压力下锰球氮化实时增重和温度曲线。实验结果显示,当氮气压力从0.2 MPa升高至0.6 MPa时:(1)反应速率峰值时刻由266 s缩短至86 s,球心温度峰值时刻由324 s缩短至138 s,球心温度恢复至炉温时刻由1310 s缩短至642 s;(2)球心温度峰值由945℃升高至1 049℃,球心最大温升由55℃升高至159℃;(3)氮化3600 s时的增重率由6.46%增至8.09%,转化率由81.34%增至93.62%;(4)增重速率峰值由8.15×10~(-3) s~(-1)增至62.7×10~(-3) s~(-1),转化速率峰值由10~3×10~(-3) s~(-1)增至726×10~(-3) s~(-1);(5)增重率达到6.46%的时间由3 600 s缩短为555s,缩短84.6%。(本文来源于《铁合金》期刊2016年05期)

王东洋,杨宏民,陈立伟[9](2016)在《煤层注氮气置驱瓦斯过程压力场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建立了煤层气体流动的渗流、扩散、多元气体吸附解吸等多物理场耦合数学模型,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模拟软件和MATLAB仿真软件,模拟和分析了煤层注氮气过程中煤层气体压力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注气过程中煤层气体压力随时间迅速升高,煤层气体最高压力小于注气压力;煤层注气过程中,煤层压力场分布规律为:同一时刻在煤层水平面上,随距注气口距离的增大,煤层气体压力逐渐降低,同一时刻在煤层垂直平面上煤层气体压力呈现以注气轴为中心向外逐渐降低的趋势。注气后卸压过程中煤层气体压力随时间迅速降低,且模拟条件下煤层中没有形成高压残留。(本文来源于《煤》期刊2016年07期)

朱翔鹰,翟玉春,俞耀辉[10](2016)在《氮气压力对锰球氮化反应的影响(Ⅰ)》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自制的密闭氮化系统研究了不同压力下的锰球氮化反应。锰球的制备条件为:锰粉重量100 g、锰粉粒度16~20目、粘结剂添加量质量分数为2%和成球压力354 MPa。氮化炉温为900℃,氮化时间3 600 s。实验记录了在不同的氮气压力下锰球氮化实时增重和温度曲线。实验结果显示,当氮气压力从0.2 MPa升高至0.6 MPa时:(1)反应速率峰值时刻由266 s缩短至86 s,球心温度峰值时间由324 s缩短至138 s,球心温度恢复至炉温时由1 310 s缩短至642 s;(2)球心温度峰值由945℃升高至1 049℃,球心最大温升由55℃升高至159℃;(3)氮化3 600 s时的增重率由6.46%增至8.09%,转化率由81.34%增至93.62%;(4)增重速率峰值由8.15×10~(-3)s~(-1)增至62.7×10~(-3)s~(-1),转化速率峰值由103×10~(-3)s~(-1)增至726×10~(-3)s~(-1);(5)增重率达到6.46%的时间由3 600 s缩短为555 s,缩短84.6%。(本文来源于《铁合金》期刊2016年04期)

氮气压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不同碳含量和氮气压力的条件下,采用热压烧结合成Ti_2Al(C,N)。使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物相,叁点抗弯测试强度并用扫描电镜(SEM)分析断口形貌,结果表明:碳含量对纯Ti_2Al(C,N)相的生成无明显影响,高氮气压力有利于合成纯Ti_2Al(C,N),却不利于试样的致密化,密度、晶体发育程度和杂相共同影响试样的强度。实际碳含量与理论碳含量比例为0.6,氮气压力40 kPa条件下烧结试样为Ti_2Al(C,N)/TiAl复合材料,其抗弯强度最高,可达330 MPa。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氮气压力论文参考文献

[1].郭子庆.LNG工厂氮气压缩机进口压力波动解析[J].化工管理.2019

[2].鲜勇,罗川东,陈德平,丁义超,王静.碳含量和氮气压力对Ti_2Al(C,N)合成的影响[J].钢铁钒钛.2019

[3].刘强.蓄能器氮气压力状态判定方法[J].中国设备工程.2019

[4].尹琨,尚衍波,罗科华,何伟.选矿药剂行业中微正压氮气系统压力控制方法的研究[J].矿业工程.2018

[5].张谦伟.二氧化碳一氮气混合气体与原油最小混相压力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8

[6].李小琴.塔河油田氮气—水混注井筒温度压力预测[D].西南石油大学.2018

[7].边峰.塔河油田注氮气井筒温度压力规律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8

[8].朱翔鹰,翟玉春,俞耀辉.氮气压力对锰球氮化反应的影响(Ⅱ)[J].铁合金.2016

[9].王东洋,杨宏民,陈立伟.煤层注氮气置驱瓦斯过程压力场数值模拟[J].煤.2016

[10].朱翔鹰,翟玉春,俞耀辉.氮气压力对锰球氮化反应的影响(Ⅰ)[J].铁合金.2016

论文知识图

多功能岩心流动实验仪实验方法及步骤...聚(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微球表面...死端过滤实验流程示意图两套沿[14-1在不同温Figure4-1TEt套晶...流动电位测量实验流程示意图3 不同氮气压力下梯度硬质合金截...

标签:;  ;  ;  ;  ;  ;  ;  

氮气压力论文_郭子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