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头蝠论文-王若宇

菊头蝠论文-王若宇

导读:本文包含了菊头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障碍规避,飞行曲线,语音信号,声谱图

菊头蝠论文文献综述

王若宇[1](2019)在《马铁菊头蝠障碍规避声呐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蝙蝠作为唯一进化出飞行能力的哺乳动物,其隶属于哺乳纲翼手目。蝙蝠利用其独特的生物声呐系统进行导航、捕食等行为,尤其在障碍规避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蝙蝠通过不断接收反射回的信号来判断周围环境并作出相应的调整。本文首次对马铁菊头蝠在喂养过程中的语音信号进行分析,并且研究了语音信号和超声信号之间的关系;对马铁菊头蝠障碍规避过程中发出的FM-CF-FM信号特性进行了分析,并描绘出其障碍规避行为的二维曲线。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样品的捕捉饲养和其声信号的研究。在特定的地址捕捉马铁菊头蝠并带回实验室,在特制的蝙蝠饲养笼中进行饲养,同时,在饲养的过程中进行实验来研究其声信号之间的关系。实验的第一部分是将面包虫由远及近接近待测蝙蝠的头部,记录在这个过程中马铁菊头蝠发出的超声信号的变化。实验的第二部分时记录待测蝙蝠在进食的过程中发出的声信号,分析检测到的声谱图,来研究其语音信号与超声信号之间的关系。(2)马铁菊头蝠障碍规避声呐特性的研究。对马铁菊头蝠障碍规避飞行轨迹进行提取并进行后期的数据处理,模拟出其进行障碍规时的二维飞行曲线并判定其规避特点。对马铁菊头蝠障碍规避过程中的音频数据进行了分析,分析其发射的FM-CF-FM信号在接障碍规避过程中的变化。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得到以下结论:(1)马铁菊头蝠利用回声定位进行目标定位及完成捕食的过程离不开多普勒效应。在目标对象与待测蝙蝠头部的距离由远及近的过程中,马铁菊头蝠会降低发射出的超声波的频率来进行多普勒效应的补偿,以达到准确定位的目的。在本次实验中,在面包虫由远及近接近待测蝙蝠头部的过程中,四组实验检测到蝙蝠发出的超声波的频率均未发现有明显的多普勒效应的补偿现象。马铁菊头蝠发出的语音信号呈多谐波状分布,并且能够很清晰的分辨其基波和多次谐波。蝙蝠的声信号具有丰富的信息,在其发出的声信号中,伴随着超声信号,语音信号有时会同步出现,也有时超声信号与语音信号分别单独出现。(2)马铁菊头蝠在进行障碍规避实验中是否碰撞到紫铜线与发生障碍规避动作的水平距离无明显关系,与垂直距离和平均飞行角度关联较大。其通过不同直径的紫铜线的碰撞概率则随着直径的减少明显增加。计算得到马铁菊头蝠超声信号的波长约在3-5mm之间,障碍尺度相较于超声信号的波长越小,蝙蝠检测到的概率越低,通过率越低。实验中马铁菊头蝠的声音强度与体型参数均呈正相关关系,即体重大、头体长、前肢长的马铁菊头蝠,声音强度较大。反之,声音强度较小。马铁菊头蝠声信号主频率均与头体长、体重、前肢长等体型参数并未发现明显的关系。此实验中马铁菊头蝠通过紫铜线前均会发出6-8组短脉冲组。并未发现短脉冲组中短脉冲的个数随着距紫铜线的距离变化有明显的数量变化。(本文来源于《山东建筑大学》期刊2019-06-01)

龚小燕,黄太福,吴涛,张佑祥,彭清忠[2](2019)在《皮氏菊头蝠(Rhinolophus pearsoni)的栖息生态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皮氏菊头蝠(Rhinolophus pearsoni)是我国南方典型的洞栖食虫性蝙蝠,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近年于湘西州及张家界市的25个溶洞中共记录到该蝠450只次,对其栖息生态特征(空间分布、姿势、体温、栖点温度和栖点安全性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观测。结果表明:该蝠的栖点主要集中分布于离洞口440 m之内的洞段(占99.3%),栖点高度通常介于2—10 m之间(84%),主要采取双足倒挂的姿势栖息于洞顶壁或侧壁,但单足倒挂的栖息姿势也较为常见(36.2%)。体温介于10.7—25.2℃,体温总是稍高于栖点温度,但两者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且两者呈线性正相关。约64%的栖点"安全性高",而"安全性低"和"安全性中"的栖点分别占17.6%和18.4%。减少对洞穴的人为干扰是保护该物种的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5期)

庞育兰,罗波,王漫,吴秀,冯江[3](2019)在《菲菊头蝠回声定位声波频率的性二态有利于性别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许多动物的叫声频率呈现性二态现象。蝙蝠夜间活动,主要利用声音信号导航空间、追踪猎物、传递交流信息。本研究选择成体菲菊头蝠作为研究对象,检验回声定位声波频率性二态是否有利于性别识别。研究发现,菲菊头蝠回声定位声波频率参数具有显着性别差异。播放白噪音、雄性回声定位声波及雌性回声定位声波期间,实验个体的反应叫声数量依次递减。播放白噪音、雌性回声定位声波及雄性回声定位声波后,实验个体的反应叫声数量依次递增。白噪音诱导反应叫声强度高于回声定位声波诱导反应叫声强度。研究结果表明,菲菊头蝠回声定位声波的频率参数编码发声者性别信息,有利于种群内部的性别识别。本研究暗示,回声定位声波可能在蝙蝠配偶选择中扮演一定作用。(本文来源于《兽类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周泽奇,杜晓岳,矫盼盼,庄桥[4](2018)在《皮氏菊头蝠耳廓斜截结构声学功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0引言大多数的蝙蝠(特别是小蝙蝠亚目的蝙蝠)仅具有微弱的视觉,在微光甚至完全黑暗的环境下,蝙蝠强烈依赖其复杂的主动(回声定位蝙蝠)和被动生物声呐系统,它们依靠特有的回声定位能力探测目标,从而判定外界物体及自身的位置来躲避。蝙蝠通过外耳接收自身发出的有源声呐回波或外界的无源声信号,从而完成捕食和定位障碍物行为~([1-3])。蝙蝠的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通常有一些复杂的结构。部分研究结果表明,动物的耳廓或(本文来源于《2018年全国声学大会论文集A.物理声学(含声超构材料)》期刊2018-11-10)

王若宇,杜晓岳,矫盼盼,庄桥[5](2018)在《马铁菊头蝠喂养过程中语音信号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0引言马铁菊头蝠(Rhinolophus ferrumequinum)的超声信号除了具有FM成分之外,通常在开头或者结尾伴随有短的的恒频成分(CF, Constant-Frequency)~([1]),。其在捕食过程中,随着目标单位与蝙蝠头部的距离的持续缩减,CF部分时程会不断缩小,而FM下扫逐渐延长;接近猎物时,马铁菊头蝠会发出短促叫声,且CF成分剧烈降低,FM变化规律则(本文来源于《2018年全国声学大会论文集 K语言声学与语音信号处理》期刊2018-11-10)

龚立新,顾浩,孙淙南,马青,江廷磊[6](2018)在《贵州发现毛翼管鼻蝠和华南菊头蝠及其回声定位声波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5月分别在贵州省兴义市和安龙县用雾网采集到1只大体型雌性管鼻蝠和2只小体型雄性菊头蝠,经鉴定为毛翼管鼻蝠(Harpiocephalus harpia)和华南菊头蝠(Rhinolophus huananus),属贵州省翼手目新分布记录。所采集的毛翼管鼻蝠雌性个体可能为怀孕个体,故测量相关数据并鉴定后原地放归野外。华南菊头蝠标本保存于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毛翼管鼻蝠(1♀):鼻部呈短管状,全身被毛厚密而柔软,后足、翼膜和尾膜均被覆黄褐色绒毛;体重14.01 g,前臂长48.23 mm;回声定位声波为调频(FM)型,静止状态下声波峰频为(56.04±4.52)k Hz。华南菊头蝠(2♂):耳大,对耳屏相对较小;鼻叶之蹄状叶宽大,完全覆盖吻部;鞍状叶小,其高略超过其宽,近乎矩形;体毛烟褐色;2只样本体重分别为4.52 g、4.12 g,前臂长40.70 mm、40.00 mm;头骨狭长,颅全长16.35 mm、16.46 mm,颅宽8.11 mm、8.14 mm;回声定位声波属调频-恒频-调频(FM-CF-FM)型,静止状态下峰频分别为(68.48±0.08)k Hz、(67.18±0.06)k Hz。2种蝙蝠物种在贵州省为首次发现,扩大了其在国内的分布范围,丰富了生态资料,为进一步的研究和保护提供了基础资料。(本文来源于《动物学杂志》期刊2018年03期)

孙海建[7](2018)在《菲菊头蝠的亲缘地理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谱系地理结构、遗传多样性格局以及种群历史的重建,建立在充足采样以及不同分子标记、表型数据相互验证、相互补充的基础上。亲缘地理学的研究通常基于单亲遗传的分子标记(如线粒体DNA,mtDNA),而核基因分子标记(ncDNA)运用相对较少。在本研究开展之前,菲菊头蝠(Rhinolophus pusillus)的谱系研究通常基于线粒体DNA(mtDNA)或者表型数据,结果显示该类群缺乏谱系地理结构,种内表型差异不显着。由于缺少ncDNA谱系的研究以及采样不充分等问题,以上结果有待进一步验证。单角菊头蝠(R.monoceros)与菲菊头蝠被认为是进化关系密切的两个类群,但具体关联不甚清楚。针对以上菲菊头蝠种内和种间研究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开展了分布区范围内菲菊头蝠的亲缘地理学研究,并对菲菊头蝠和单角菊头蝠的种群历史进行关联分析。具体方法是:基于mtDNA和ncDNA,重建菲菊头蝠和单角菊头蝠的进化关系,以及菲菊头蝠种内的谱系地理结构、遗传多样性格局,比较谱系之间、菲菊头蝠和单角菊头蝠之间的表型差异。探讨古气候、古地质变化对菲菊头蝠种群历史的影响,以及单角菊头蝠与菲菊头蝠种群历史的联系。同时,结合生态位模型(Ecological Niche Modelling;ENM)推断种群现有分布、历史分布的格局,阐明生境适宜性变化对种群历史的影响。此外,为了了解东亚地区谱系地理的模式,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了菲菊头蝠谱系起源、扩散历史、冰期避难所、迁移路线之间的联系。最后基于全球气候变暖的气候模型,推测未来菲菊头蝠的分布格局。主要结论论如下:1)菲菊头蝠和单角菊头蝠的mt DNA谱系组成了单系群,存在核基因谱系的不完全分选。分化时间以及祖先分布地重建分析表明,菲菊头蝠经由冰川期形成的陆桥扩散到台湾中部形成了单角菊头蝠。由于分歧时间短,核基因谱系并未产生分歧。在叫声频率的比对分析中,菲菊头蝠与单角菊头蝠存在显着差异,但与后者的祖先类群则不存在显着差异。进一步分析表明,两者叫声频率的差异主要来自单角菊头蝠内部的分化。2)mtDNA的谱系地理结构以及遗传多样性格局表明,东亚分布的菲菊头蝠由六个地理类群组成。其中南部类群主要分布在南岭山脉周边,遗传多样性和表型多样性较高,可能是菲菊头蝠祖先类群。更新世中期以来,南部类群多向的扩张,形成了围绕南岭地区的四个地理类群:东部、中部、海南和云南类群。气候变化、地质变化以及避难所隔离导致菲菊头蝠形成了以南部类群为中心的谱系地理格局。生态位模型显示,南岭和武夷山地区作为避难所,在冰川期时很有可能连接在一起,或者隔离很弱。特别地,东部、中部和南部谱系近期的扩散,在山东地区形成不同谱系的交汇地,奠基者效应以及种内竞争导致该地区菲菊头蝠类群遗传多样性降低。3)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南岭和武夷山地区的适宜性可能会显着降低,海岛(如海南岛以及台湾岛)的适宜性也会显着降低,以上结果可以作为对菲菊头蝠栖息地保护的重要参考。(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9)

苑志敏[8](2018)在《亚洲长翼蝠和马铁菊头蝠胃肠道细菌的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蝙蝠是翼手目动物的俗称,物种丰富,分布广泛,与人类接触密切,是多种人兽共患病的病源。目前,国内外对蝙蝠体内携带的病毒已有较多研究,但蝙蝠体内携带致病菌的报道较少。中国人有利用蝙蝠的胴体和粪便入药或作为肥料的习俗,近年来,许多蝙蝠栖息的洞穴被开发成旅游景点,这增加了人与蝙蝠接触的机会,导致蝙蝠体内一些致病菌对人体的适应,从而传播给人类。随着传染性疾病种类的不断增加,人们日益关注自身健康与蝙蝠的关系,蝙蝠作为细菌宿主的研究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蝙蝠的胃肠道内存在着庞大的细菌群落,本研究运用传统分离培养方式、16S rDNA序列分析技术和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亚洲长翼蝠(Miniopterus fuliginosus)和马铁菊头蝠(Rhinolophus ferrumequinum)胃肠道的细菌进行了分离与鉴定。结果如下:1.传统培养方式和16S rDNA序列分析技术综合鉴定结果:亚洲长翼蝠胃中分离出的细菌分属于3个属,分别是肠杆菌属(Enterobacter)、拉乌尔菌属(Raoultella)、肠球菌属(Enterococcus)。亚洲长翼蝠肠道中分离出的细菌分属于4个属,分别是肠杆菌属(Enterobacter)、普罗威登斯菌属(Providencia)、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和乳球菌属(Lactococcus)。马铁菊头蝠胃中分离出的细菌分属于4个属,分别为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摩根氏菌属(Morganella)和肠球菌属(Enterococcus)。马铁菊头蝠肠道中分离出的细菌分属4个属,肠杆菌属(Enterobacter)、拉乌尔菌属(Raoultella)、肠球菌属(Enterococcus)和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2.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结果显示:在样本菌群组成方面,在门水平上,亚洲长翼蝠胃肠道细菌主要分布在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马铁菊头蝠胃肠道细菌主要集中在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无壁菌类(Tenericu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在科水平上,亚洲长翼蝠胃肠道细菌主要分布在草酸杆菌科(Oxalobacteraceae),肠球菌科(Enterococcaceae),链球菌科(Streptococcaceae),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马铁菊头蝠胃肠道细菌主要分布巴斯德氏菌科(Pasteurellaceae),草酸杆菌科(Oxalobacteraceae),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支原体科(Mycoplasmataceae),肠球菌科(Enterococcaceae);在属水平上,亚洲长翼蝠胃肠道内细菌的优势菌属为Undibacterium,肠球菌属(Enterococcus),乳球菌属(Lactococcu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漫游球菌属(Vagococcus),拉乌尔菌属(Raoultella)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等13个属(胃肠样本中有一个菌群含量超过1%)。马铁菊头蝠胃肠道细菌内的优势菌属为Undibacterium,放线杆菌属(Actinobacillus),肠球菌属(Enterococcus),支原体属(Mycoplasma),摩根氏菌属(Morganella)等9个属(胃肠样本中有一个菌群含量超过1%)。其中仅有5属为共有菌属,其余均不相同。亚洲长翼蝠和马铁菊头蝠肠道菌群组成与个体差异有关,而胃中菌群组成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与个体间的差异相关性不大。在α多样性分析方面,亚洲长翼蝠和马铁菊头蝠肠道细菌丰度和多样性都大于胃中。在β多样性分析方面,这两种蝙蝠的胃中菌群结构在进化上的相似度较高,而肠道中的菌群结构相似度较低。3.亚洲长翼蝠和马铁菊头蝠胃肠道中的大部分细菌是人类致病菌或潜在致病菌,本研究从这两种蝙蝠胃肠道中共分离出肠杆菌属、柠檬酸杆菌属、克雷伯氏菌属、葡萄球菌属、摩根氏菌属、乳球菌属、肠球菌属、放线杆菌属、不动杆菌属等十几种常见致病菌,因此,应尽量减少与蝙蝠的接触,有蝙蝠居住的洞穴应禁止开发旅游,有蝙蝠活动的水源附近,避免蝙蝠活体及粪便引起水源和食物污染,以防止人和蝙蝠之间疾病的传播。(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邢宇彤[9](2018)在《冬眠对马铁菊头蝠(Rhinolophus ferrumequinum)肠组织转录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冬眠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反应,它有助于动物适应极端的环境条件。冬眠期间,动物遭受长期的低温和禁食,这严重影响了肠道的正常功能。目前还没有相关研究在转录组水平上探讨冬眠对肠道的影响。本课题对翼手目动物马铁菊头蝠(Rhinolophus ferrumequinum)在冬季冬眠期和夏季活跃期肠道组织的转录组进行了比较研究,这是首次对冬眠哺乳动物的肠转录组进行研究,以期通过寻找两种状态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来探讨冬眠对动物肠组织功能的影响。本研究使用两种寻找差异表达基因的方法(edgeR和DESeq2),并设置严格参数,来寻找马铁菊头蝠冬眠期与夏季活跃期间的差异表达基因。最终共鉴定出78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冬季冬眠期高表达的基因有16个,低表达(即夏季活跃期高表达)的基因有62个。对这些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功能富集分析,共得到521个基因本体号(GO term),通过设置FDR值<0.05,共得到5个具有显着意义的基因本体号(GO term),其中叁个与免疫功能有关,一个位于细胞外区域,一个位于质膜部分。本课题的研究结果证实了在冬眠蛰伏期肠组织整体免疫系统受到抑制,而部分固有免疫功能却是增强的(6个冬眠期高表达且与固有免疫有关的基因:GPC1、ALOX15、CTSL、SMPDL3A、CDH26、PGD)。其次,本研究揭示了5个编码膜骨架连接蛋白的基因(ALPK3、LAMB3、LAMC2、KRT19、PLXNA2)在冬眠蛰伏期是高表达的,这可能有助于维持冬眠蛰伏期肠道的完整性。此外,本研究还发现了两个与消化吸收相关的基因(LCT和TCN2)在冬眠期是高表达的。最后,根据与以前其他冬眠哺乳动物的其他组织的转录组、蛋白组学研究结果进行比较,作者发现,几乎所有本研究鉴定的差异表达基因都在之前的研究中出现过,这说明动物在冬眠蛰伏期可能通过相似的基因调控网络或通路来适应冬眠。本研究有助于理解动物在冬眠期间为适应潜在的压力其肠道功能所发生的变化。(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魏杰[10](2018)在《菊头蝠目标探测信号信息的提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绝大部分蝙蝠已进化出了一套灵敏度与精确度极高的生物声呐系统。蝙蝠生物声呐系统主要由超声信号发射器官(嘴或鼻)、信号接收器官(耳朵)以及信号处理器官(大脑)构成。解剖学研究表明,具有超声定位功能的蝙蝠(嘴或鼻)和(耳朵)的周围通常覆盖有复杂的褶皱结构,当前已有研究表明声呐信号发射器官上的褶皱结构(鼻叶)的存在是为了体现其复杂的声学功能。由于生物体本身自动调节过程中存在的可变性和多样化,以及目前在仿生学研究方面局限性,相关的实验研究相当的不成熟,只是对相关现象简单的观察及测量,仅限于对其中少数的结果加以定性的分析与讨论。然而自然界中的蝙蝠种类繁多,仍然有相当一部分的蝙蝠是我们没有接触过的,更不用说研究。到目前为止,对中华菊头蝠的研究工作也仅限于其声谱分析,尚未对其生物声呐信号发射和接收与其相关组织结构的关系展开研究。因此,本论文对中华菊头蝠外耳耳廓结构的声学功能进行了相应的研究。本文应用傅里叶理论分析了回波信号的处理过程,首次应用蝙蝠仿生结构实物模型进行了不同材质目标物不同方位角情况下的回波测量和处理,对其耳廓结构的声学功能进行了研究。提出并制作了中华菊头蝠耳廓实物模型,作为仿生传感器置于定制的旋转测试平台上,通过对回波信号的采集,分析相应的波谱能量,进行信号、材质特性识别及仿生传感器方向性方面的研究。首次揭示了蝙蝠仿生耳廓传感器在方向性方面的探测特性以及不同材质目标物体在回波信号强度、功率谱和频率方面的关系。外耳耳廓结构实物模型的制作过程是:首先对中华菊头蝠的耳廓样品进行X射线断层扫描进而得到耳廓的原始数字投影图像。其次利用锥形光束重建算法得到耳廓结构的横断面图像,然后经高斯滤波器和二值化处理后得到可清晰分辨出空气和组织结构的图像,最后经叁维数字重构获得中华菊头蝠耳廓的叁维数字图像并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出中华菊头蝠耳廓实物模型。接下来就是回波信号的探测,把中华菊头蝠耳廓实物模型作为仿生传感器置于定制的旋转测试平台上,由AFG-2225信号发生器(台湾固纬公司)提供频率为40kHz的正弦调制信号,采集不同接收方位角下不同材质目标物的回波信号,并利用傅里叶变换和波的迭加理论分析相应的波谱能量,进行信号、材质特性识别及仿生传感器方向性方面的研究,揭示了蝙蝠仿生耳廓传感器的探测特性以及不同材质目标物体在回波信号强度、功率谱和频率方面的关系。以供下面进行耳廓的声学功能分析。结果表明,仿生传感器具有方向性并可实现对目标材质的识别。(本文来源于《山东建筑大学》期刊2018-04-01)

菊头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皮氏菊头蝠(Rhinolophus pearsoni)是我国南方典型的洞栖食虫性蝙蝠,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近年于湘西州及张家界市的25个溶洞中共记录到该蝠450只次,对其栖息生态特征(空间分布、姿势、体温、栖点温度和栖点安全性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观测。结果表明:该蝠的栖点主要集中分布于离洞口440 m之内的洞段(占99.3%),栖点高度通常介于2—10 m之间(84%),主要采取双足倒挂的姿势栖息于洞顶壁或侧壁,但单足倒挂的栖息姿势也较为常见(36.2%)。体温介于10.7—25.2℃,体温总是稍高于栖点温度,但两者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且两者呈线性正相关。约64%的栖点"安全性高",而"安全性低"和"安全性中"的栖点分别占17.6%和18.4%。减少对洞穴的人为干扰是保护该物种的有效途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菊头蝠论文参考文献

[1].王若宇.马铁菊头蝠障碍规避声呐特性的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9

[2].龚小燕,黄太福,吴涛,张佑祥,彭清忠.皮氏菊头蝠(Rhinolophuspearsoni)的栖息生态特征[J].生态学报.2019

[3].庞育兰,罗波,王漫,吴秀,冯江.菲菊头蝠回声定位声波频率的性二态有利于性别识别[J].兽类学报.2019

[4].周泽奇,杜晓岳,矫盼盼,庄桥.皮氏菊头蝠耳廓斜截结构声学功能的研究[C].2018年全国声学大会论文集A.物理声学(含声超构材料).2018

[5].王若宇,杜晓岳,矫盼盼,庄桥.马铁菊头蝠喂养过程中语音信号特征研究[C].2018年全国声学大会论文集K语言声学与语音信号处理.2018

[6].龚立新,顾浩,孙淙南,马青,江廷磊.贵州发现毛翼管鼻蝠和华南菊头蝠及其回声定位声波特征[J].动物学杂志.2018

[7].孙海建.菲菊头蝠的亲缘地理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

[8].苑志敏.亚洲长翼蝠和马铁菊头蝠胃肠道细菌的多样性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8

[9].邢宇彤.冬眠对马铁菊头蝠(Rhinolophusferrumequinum)肠组织转录组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8

[10].魏杰.菊头蝠目标探测信号信息的提取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8

标签:;  ;  ;  ;  

菊头蝠论文-王若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