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作为一种新型的涡流发生器,陷窝具有流动阻力小、综合传热性能高的特点,是现代高性能涡轮叶片内部冷却新技术.旋涡的定量分析是陷窝强化传热优化设计的重要依据.针对在不同陷窝模型下的旋涡结构、分离方式和背景压力变化引起的旋涡强度无法定量分析的问题,本文提出采用涡核速度和涡核速度梯度张量特征值来定量分析旋涡的方法.通过采用涡核处局部坐标系表示的速度矢量和速度梯度张量,得到了涡核的轴向速度、径向速度、旋转角速度、轴向加速度和径向加速度,并在此基础上简化出了用最大轴向速度、最大轴向加速度和最大旋转角速度综合表示的旋涡强度的定量分析方法.用该方法分析了不同深宽比陷窝诱导的旋涡结构,随着深宽比的增大,最大轴向速度、最大轴向加速度和最大旋转角速度均呈现明显的增大趋势,旋涡强度增大.研究表明此方法具有数据处理简单、通用性强、不受分离方式限制、不受背景压力影响的特点,且提取到的数据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适用于各类旋涡定量分析.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刘静,李杰,张恒
关键词: 陷窝,旋涡分析,速度梯度张量,旋转角速度,旋涡强度
来源: 力学学报 2019年03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Ⅱ辑
专业: 动力工程
单位: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15CB755800)
分类号: TK14
页码: 826-834
总页数: 9
文件大小: 602K
下载量: 136
相关论文文献
- [1].低矮建筑表面破坏性旋涡及其诱导的风压特性研究综述[J]. 建筑结构学报 2018(01)
- [2].激波冲击V形界面重气体导致的壁面与旋涡作用及其对湍流混合的影响[J]. 物理学报 2017(23)
- [3].叶轮机械内部二次流计算分析方法[J]. 热能动力工程 2017(06)
- [4].涡轮平面叶栅设计工况下旋涡结构分析[J]. 节能技术 2017(05)
- [5].低雷诺数下压气机的二次流旋涡结构[J]. 航空动力学报 2015(10)
- [6].高超声速飞行器表面横缝旋涡结构及气动热环境数值模拟[J]. 航空学报 2015(11)
- [7].非对称附面层抽吸对高负荷扩压叶栅旋涡结构的影响[J].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19(04)
- [8].端弯联合弯叶片对叶栅旋涡结构和气动性能的影响[J]. 推进技术 2016(11)
- [9].周向槽抽吸影响扩压叶栅流动损失与旋涡结构研究[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9(01)
- [10].来流参数对防热瓦横缝旋涡结构及热环境的影响[J]. 航空学报 2016(03)
- [11].环形先进旋涡燃烧室流动、燃烧和污染物排放特性[J]. 推进技术 2017(11)
- [12].圆周进气对流掺混流动研究[J]. 航空动力学报 2020(11)
- [13].封面图片说明[J]. 力学与实践 2013(02)
- [14].基于DES方法的平板孤立冷却孔数值模拟研究[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1(03)
- [15].超高负荷涡轮叶栅内的旋涡结构分析[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4(07)
- [16].跨声速压气机转子的二次流旋涡结构[J]. 推进技术 2015(04)
- [17].高压比离心压气机二次流旋涡结构研究[J]. 推进技术 2019(10)
- [18].基于流动损失权重分配的扩压叶栅弯叶片优化探究[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8(03)
- [19].劈缝射流尾迹特征的实验研究[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8(08)
- [20].不同攻角下双孔射流旋涡发生器对高速扩压叶栅端区流动的影响[J]. 推进技术 2017(11)
- [21].高负荷压气机叶栅内三维旋涡结构及其形成机理的研究进展[J]. 推进技术 2020(09)
- [22].垂直发射水下航行体的通气空化数值模拟研究[J]. 宇航总体技术 2017(04)
- [23].青铜/铌复合材料的高压扭转变形过程(英文)[J].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19(08)
- [24].两级轴流压气机流场内流动分离及旋涡运动[J]. 空气动力学学报 2014(02)
- [25].带凹腔支板的数值模拟[J]. 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 2010(04)
- [26].单窄条控制件对横向振荡柱体尾流2P模式旋涡脱落的改变[J]. 力学学报 2018(04)
- [27].LESS燃烧室非定常旋流流动[J]. 航空动力学报 2015(07)
- [28].射流泵内部流动计算中不同湍流模拟方法的比较[J].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2013(01)
- [29].方柱高超声速绕流的数值模拟[J]. 力学季刊 2011(02)
- [30].不同凹槽叶尖对双级涡轮气动性能的影响[J]. 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