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分泌信号肽是生物体内的一类重要功能分子。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揭示甘蓝型油菜BnaLCR78基因编码一个由78个氨基酸组成、N端包含分泌信号肽且C端富含半胱氨酸的蛋白,属于富含半胱氨酸的分泌信号肽。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借助农杆菌介导的甘蓝型油菜下胚轴遗传转化方法,利用CRISPR/Cas9系统对甘蓝型油菜BnaLCR78基因进行编辑,实现定向敲除。本实验共计使用1 200个外植体,经除草剂草铵膦的抗性筛选及对213株抗性苗基因组DNA的PCR检测,获得了26株转基因油菜,转化率约为2.17%,但在T0代并未获得发生了目标基因被编辑的植株。幸运地是从T0自交获得的T1植株中获得基因被编辑了的植株。通过扩增T1代27株转基因油菜靶位点并测序,发现有1株在靶位点2有一个T碱基的插入,其基因型为+1/WT的杂合突变体,说明在T1植株中,基因的编辑效率达到了3.7%。这对后续研究甘蓝型油菜BnaLCR78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了帮助。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王金彪,何星辉,高谢旺,覃诗琪,邓淞月,刘春林,阮颖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分泌信号肽,基因,生物信息学,基因编辑
来源: 分子植物育种 2019年20期
年度: 2019
分类: 农业科技,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农作物
单位: 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31571707)资助
分类号: Q943.2;S565.4
DOI: 10.13271/j.mpb.017.006673
页码: 6673-6679
总页数: 7
文件大小: 3965K
下载量: 378
相关论文文献
- [1].优质双低甘蓝型油菜“藏油12号”栽培技术与实施效果[J]. 西藏农业科技 2019(04)
- [2].甘蓝型油菜新品系的抗裂角性筛选与相关性状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 2019(24)
- [3].不同甘蓝型油菜对镉污染菜地的修复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0(13)
- [4].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利用潜力分析[J]. 高原农业 2020(05)
- [5].中美科学家揭开甘蓝型油菜“家族血统”之谜[J]. 中国食品学报 2019(03)
- [6].甘蓝型油菜开花相关基因的鉴定及进化与表达分析[J]. 作物学报 2019(08)
- [7].优质甘蓝型油菜新品种鉴定试验初报[J]. 园艺与种苗 2019(10)
- [8].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研究进展[J]. 生命科学研究 2018(03)
- [9].甘蓝型油菜新品种“新油22号”研制成功[J]. 农药市场信息 2018(19)
- [10].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耐旱性鉴定与筛选[J]. 湖北农业科学 2017(01)
- [11].甘蓝型油菜抗旱机制及育种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科学 2017(03)
- [12].甘蓝型油菜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浙江农业科学 2017(07)
- [13].甘蓝型油菜耐旱机理研究进展[J]. 湖北农业科学 2015(04)
- [14].甘蓝型油菜几丁质酶基因家族进化及其应答病菌的表达分析(英文)[J]. 河南农业科学 2020(02)
- [15].甘蓝型油菜优质高产新品种“汇丰1号”品种选育[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10)
- [16].砷胁迫下甘蓝型油菜苗期根、下胚轴和鲜重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J]. 作物学报 2019(02)
- [17].西藏山南引进甘蓝型油菜新品种筛选试验[J]. 安徽农业科学 2019(09)
- [18].甘蓝型油菜蜡质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7(12)
- [19].甘蓝型油菜抗裂角种质筛选及其相关性状分析[J]. 种子 2017(12)
- [20].新疆育出高含油量甘蓝型油菜新品种[J]. 科学种养 2018(10)
- [21].甘蓝型油菜脯氨酸降解途径关键基因的进化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 2018(17)
- [22].一种快速高效筛选甘蓝型油菜转化植株的方法[J]. 江苏农业学报 2017(05)
- [23].甘蓝型油菜及其亲本苗期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5(02)
- [24].外源激素对甘蓝型油菜种子萌发的影响分析[J]. 农村科学实验 2019(03)
- [25].人工合成的甘蓝型油菜自交亲和性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 2013(08)
- [26].冬季甘蓝型油菜田除草好帮手——冬闲[J]. 农村百事通 2011(18)
- [27].新型甘蓝型油菜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研究[J]. 北京农业 2011(18)
- [28].甘蓝型油菜花药培养技术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17)
- [29].密度及肥力对甘蓝型油菜产薹量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 2020(05)
- [30].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三系保持系新材料遗传机理初探[J]. 湖北农业科学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