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氏泰勒虫论文-赵云,伍生军,倪婷婷,王淼,陈健

瑟氏泰勒虫论文-赵云,伍生军,倪婷婷,王淼,陈健

导读:本文包含了瑟氏泰勒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瑟氏泰勒虫,诊断,防治

瑟氏泰勒虫论文文献综述

赵云,伍生军,倪婷婷,王淼,陈健[1](2017)在《瑟氏泰勒虫病文献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介绍泰勒虫的分类,瑟氏泰勒虫病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方法及防治。伴随着全球经济迅速飞快的发展,养牛产业逐渐快速的扩大,瑟氏泰勒虫病的感染区域也随之不断地扩大。这种血液原虫病给我国的养殖业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以及引起兽医界的高度关注,因此,系统全面地了解瑟氏泰勒虫病变得十分必要。(本文来源于《吉林畜牧兽医》期刊2017年12期)

姜力辉[2](2017)在《肉牛瑟氏泰勒虫病的检疫、诊断及防治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肉牛瑟氏泰勒虫病是由于红细胞和淋巴细胞内寄生有虫体而引起的一种原虫病,能够通过蜱虫传播。该虫是一种致病性较低的泰勒虫,往往在本地牛群出现带虫感染,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引进的外地牛容易发生感染和死亡,表现出明显消瘦、贫血、高热等,致死率较高。现总结该病的检疫及防治措施。(本文来源于《现代畜牧科技》期刊2017年11期)

朱哲范,王学敬,王洪宝,张元燮[3](2017)在《牛瑟氏泰勒虫病治疗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牛瑟氏泰勒虫病是由长角血蜱传播的牛血液原虫病,以高热稽留,可视黏膜苍白、黄染、体表淋巴结肿大,血液凝固不良为特征。近年来牛的瑟氏泰勒虫病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对改良的新品种和外地引进的牛危害更为严重。笔者经过多年治疗摸索,总结出一套全面的治疗经验。1病因在长角血蜱活动活跃季节,外地引进或本地改良牛,在突然进入本地(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禽种业》期刊2017年07期)

孙兴忠[4](2017)在《瑟氏泰勒虫p33基因在酵母菌中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瑟氏泰勒虫(Theileriasergenti)是寄生于牛体内的一种血液原虫,是泰勒虫科、泰勒虫属,主要寄生于牛的淋巴细胞、红细胞、巨噬细胞中,通过蜱进行传播。现阶段,随着养牛业的不断发展,牛的瑟氏泰勒虫病近几年发生频率呈现上升趋势,对养牛业的危害极大。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特效药物用于瑟氏泰勒虫病的治疗和预防,而且尚无该病的疫苗。瑟氏泰勒虫p33基因,是该虫体的主要表面蛋白基因,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认为是较理想的候选抗原。真核表达系统,除了具备原核表达系统的优点外,还具有表达外源蛋白量高、遗传性状稳定、产物提纯简单等诸多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人青睐。本试验根据Genbank中T.sergentip33基因中国株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用常规PCR扩增出大小为786 bp的p33目的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到pMD-19-T载体上,构建pMD-19-T-p33重组克隆质粒,经PCR、双酶切鉴定测序分析,证实目的片段正确地克隆到pMD-19-T载体上。然后将p33基因亚克隆到酵母表达载体pPICZaA上,重组质粒经PCR、EcoRⅠ和XbaⅠ双酶切鉴定,证实成功构建含有目的基因片段的真核表达载体pPICZα A-p33。然后将其转化到GS115酵母感受态细胞中,最终通过800μg/ml浓度的博来霉素筛选得到高拷贝重组子,经PCR筛选阳性菌株后,通过最终浓度为1%的甲醇诱导并在毕赤酵母中大量表达外源蛋白,然后对诱导产物进行SDS-PAGE,得到大小为29.67Ku的蛋白,与预期结果相符合。而后对诱导蛋白进行Western blot反应原性鉴定,蛋白可以被牛瑟氏泰勒虫的阳性血清特异性识别,表明得到的蛋白具有较好的反应原性。本试验结果为以后瑟氏泰勒虫病诊断试剂盒、瑟氏泰勒虫p33基因的单克隆抗体和瑟氏泰勒虫病疫苗研究等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17-05-24)

于萍,于晶芳,于晶华[5](2017)在《肉牛瑟氏泰勒虫病的临床特征及其综合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肉牛瑟氏泰勒虫病是一种血液原虫病,是由于牛红细胞和淋巴细胞内寄生有瑟氏泰勒虫而导致,主要临床特征是高热、出血、贫血、体质消瘦,以及体表淋巴结发生肿大。该病会对肉牛的健康发育以及各种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产生直接影响,严重影响养牛业的经济效益及健康发展,现总结该病的防治措施。(本文来源于《现代畜牧科技》期刊2017年03期)

金春梅,许应天,张守发,于龙政[6](2016)在《吉林省牛瑟氏泰勒虫病流行情况与综合防控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牛瑟氏泰勒虫病是牛重要的寄生性蜱传原虫病,能引起牛贫血、流产和死亡,对牛的健康威胁严重。笔者对牛瑟氏泰勒虫病在吉林省的流行概况、流行特点和防治措施进行论述,旨在为防止牛瑟氏泰勒虫病在流行地区的发生提供对策。(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6年22期)

海旭南,宋建臣,李海峰,薛书江,许应天[7](2016)在《瑟氏泰勒虫p33基因与牛IL-18基因的串联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牛IL-18基因对瑟氏泰勒虫p33疫苗的免疫佐剂效应,根据GenBank上已经发表的p33基因序列和牛IL-18基因序列(IL-18)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以瑟氏泰勒虫基因组DNA和pMD-19-T-IL-18质粒DNA为模板,采用SOE-PCR技术将2个基因连接在一起,经BamHⅠ、XhoⅠ双酶切,获得1 416bp的目的基因IL-18-p33,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构建了双基因重组表达载体pGEX-4T-1-IL-18-p33,转化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表达出预期大小为79 000的融合蛋白。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该蛋白与瑟氏泰勒虫抗血清呈阳性反应,表明融合蛋白具有反应原性,为进一步研究IL-18对瑟氏泰勒虫p33基因疫苗的免疫佐剂效应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学报》期刊2016年09期)

孙静[8](2016)在《瑟氏泰勒虫p33基因PCR-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瑟氏泰勒虫病是瑟氏泰勒虫(Theileria sergenti)寄生于牛的红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内的血液原虫病,以长角血蜱为传播媒介。牛感染此虫体后在临床上表现出高稽留热、贫血、消瘦、出血以及体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该病可影响母牛产后的出奶量及降低出生小牛的存活率,主要分布在东北亚地区,危害十分严重,给养牛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几年,随着全球经济迅速发展,养牛业逐渐扩大,瑟氏泰勒虫病的流行区也随之扩大,给各地区以及全国的畜牧业带来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引起兽医界的广泛关注。因此,监控、防治和检测瑟氏泰勒虫病,降低其发病率是当务之急。为此,本试验建立了一种简便、特异、敏感的瑟氏泰勒虫PCR-ELISA检测方法,为瑟氏泰勒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诊断提供手段。首先根据Genbank上发布的瑟氏泰勒虫基因序列[DQ078264.1]设计两对相同序列引物,并在其中一对引物上下游5’端分别标记上生物素(Biot)及地高辛(Dig),合成一对标有非放射性物引物。从PCR检测为瑟氏泰勒虫病阳性抗凝血中提取基因组DNA,进行常规PCR,获得该病的目的基因片段,纯化回收后,将其克隆到pMD-19T simple载体,进行质粒PCR及双酶切鉴定,确定阳性结果后送往生物公司进行测序,完成基因检测。根据PCR-ELISA方法基本步骤,对链酶亲和素浓度、封闭时间、PCR产物稀释度、HRP-抗地高辛抗体的稀释度及显色时间等进行优化,确定反应的最佳条件。选取40份经PCR检测确定为瑟氏泰勒虫阴性样本进行PCR-ELISA检测,测定OD450nm值,按照公式x+3SD计算瑟氏泰勒虫病PCR-ELISA方法的临界值,确定判定标准。将瑟氏泰勒虫基因组DNA进行倍比稀释,PCR-ELISA方法测定,确定敏感性。以牛弓形虫、新孢子虫、环形泰勒虫等基因组DNA为模板在最佳反应条件下检测该方法的特异性。通过对同一时间包被酶标板的重复性试验和不同时间包被酶标板的重复性实验来检测此种方法的稳定性。取112份待检牛抗凝血进行检测,与常规PCR法进行比较,确定该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结果表明,常规PCR检测后条带大小约为421 bp,与Genbank上发布的瑟氏泰勒虫基因序列[DQ078264.1]的同源性达到99%,证明扩增的目的片段为瑟氏泰勒虫。对各个试验环节进行优化,得出链酶亲和素浓度为5 μg/mL, HRP标记抗地高辛抗体稀释2000倍,封闭时间为60 min, PCR产物稀释30倍,底物显色15 mmin时,为最适的反应条件。检测40份经PCR检测确定为瑟氏泰勒虫阴性样本得出临界值为0.174,样本OD450nm值大于0.174的为瑟氏泰勒虫阳性,反之为阴性PCR-ELISA方法测出瑟氏泰勒虫DNA最低浓度为18fg/μL,较常规PCR法检测出的18fg/μL,敏感性高10倍,且与牛弓形虫、新孢子虫、环形泰勒虫等之间无交叉反应,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对112份待检牛抗凝血进行检测,阳性检出率为34.8%,高于常规PCR法的28.6%。本试验建立一种特异、敏感、安全、省时的瑟氏泰勒虫快速检测方法,可适用于瑟氏泰勒虫病的诊断和流行病调查。(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16-05-25)

董亮,张守发,许应天,于龙政,李积旭[9](2015)在《瑟氏泰勒虫感染的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构建及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牛瑟氏泰勒虫与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之间蛋白的相互作用,以自然感染瑟氏泰勒虫的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为材料,纯化并提取总RNA,应用SMART技术合成双链cD NA(ds cD NA)。利用纯化柱纯化ds cD NA,并与线性化的p GADT7-Rec共转化酵母菌Y187,以同源重组的方式在酵母细胞内构建牛外周血单个细胞的酵母双杂交cD NA表达文库。结果显示,文库容量为4.0×108CFU/mL,随机挑取单克隆进行菌落PCR检测,插入的双链cD NA片段大小集中在0.4~2.0 kb,文库重组率为95%。表明此文库达到要求,可用于酵母双杂交筛选。(本文来源于《畜牧与兽医》期刊2015年09期)

刘军龙,李有全,刘爱红,关贵全,谢俊仁[10](2015)在《牛环形泰勒虫和瑟氏泰勒虫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环形泰勒虫和瑟氏泰勒虫在我国均有分布。研究表明,环形泰勒虫致病性较强,而瑟氏泰勒虫分布范围较广。在野外感染情况下,两种泰勒虫经常发生混合感染,由于形态非常相似,传统显微镜检测不能很好把两种泰勒虫完全区分。为能够更好的检测区分两种泰勒虫,本研究中建立了一种鉴别诊断两种泰勒虫的多重PCR方法。方法:通过序列比对,设计了针对环形泰勒虫cytochrom B(COB)和瑟氏泰勒虫转录间隔区(ITS)的特异性引物。用其中华泰勒虫、牛巴贝斯虫、双芽巴贝斯虫、卵形巴贝斯虫和大巴贝斯虫DNA验证引物的特异性;用10倍比稀释的环形泰勒虫和瑟氏泰勒虫的DNA对引物的敏感性进行检测。为验证该方法的实用性,采取野外血液样品,并提取DNA,用建立的PCR方法进行检测,同时用已发表的检测环形泰勒虫和瑟氏泰勒虫PCR方法检测野外样品,比对不同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通过实验验证,两对引物能够在一个PCR反应体系中分别扩增出环形泰勒虫(393bp)和瑟氏泰勒虫(818bp)的基因片段。将实验室中储存的两种泰勒虫标准株DNA进行10倍比稀释(10ng/μl-10-8 ng/μl),用稀释后的DNA对引物的敏感性进行了测试。在多重PCR条件下,环形泰勒虫引物可检测到10-7ng/μl的虫体DNA,瑟氏泰勒虫引物能够检测到10-6 ng/μl的虫体DNA。两对引物的敏感性均高于已报道的PCR方法。特异性检测试验证实,两对引物只能够特异性的扩增相对应的泰勒虫基因,与国内报道的其它泰勒虫和巴贝斯虫无交叉反应。为验证该方法的应用性,我们将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和已发表的针对环形泰勒虫COB基因和瑟氏泰勒虫的MPSP基因的PCR方法对国内8各省市的378份牛血液样品分别进行了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进行了比对。多重PCR方法检测出环形泰勒虫感染11例,瑟氏泰勒虫感染81例,混合感染3例,其它两种方法分别检测出环形泰勒虫感染6例,瑟氏泰勒虫感染80例,混合感染1例。通过野外样品检测证实,环形泰勒虫在广东省、内蒙古、吉林省和重庆市存在,瑟氏泰勒虫在检测的8个省市均有分布。结论:本研究中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已发表的PCR方法检测效率相似,可以应用于环形泰勒虫和瑟氏泰勒虫的流行病学调查。(本文来源于《中国动物学会寄生虫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五次全国学术会议暨第六次国际寄生虫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08-12)

瑟氏泰勒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肉牛瑟氏泰勒虫病是由于红细胞和淋巴细胞内寄生有虫体而引起的一种原虫病,能够通过蜱虫传播。该虫是一种致病性较低的泰勒虫,往往在本地牛群出现带虫感染,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引进的外地牛容易发生感染和死亡,表现出明显消瘦、贫血、高热等,致死率较高。现总结该病的检疫及防治措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瑟氏泰勒虫论文参考文献

[1].赵云,伍生军,倪婷婷,王淼,陈健.瑟氏泰勒虫病文献综述[J].吉林畜牧兽医.2017

[2].姜力辉.肉牛瑟氏泰勒虫病的检疫、诊断及防治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17

[3].朱哲范,王学敬,王洪宝,张元燮.牛瑟氏泰勒虫病治疗体会[J].中国畜禽种业.2017

[4].孙兴忠.瑟氏泰勒虫p33基因在酵母菌中的表达[D].延边大学.2017

[5].于萍,于晶芳,于晶华.肉牛瑟氏泰勒虫病的临床特征及其综合防治[J].现代畜牧科技.2017

[6].金春梅,许应天,张守发,于龙政.吉林省牛瑟氏泰勒虫病流行情况与综合防控对策[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

[7].海旭南,宋建臣,李海峰,薛书江,许应天.瑟氏泰勒虫p33基因与牛IL-18基因的串联表达[J].中国兽医学报.2016

[8].孙静.瑟氏泰勒虫p33基因PCR-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D].延边大学.2016

[9].董亮,张守发,许应天,于龙政,李积旭.瑟氏泰勒虫感染的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构建及鉴定[J].畜牧与兽医.2015

[10].刘军龙,李有全,刘爱红,关贵全,谢俊仁.牛环形泰勒虫和瑟氏泰勒虫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C].中国动物学会寄生虫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五次全国学术会议暨第六次国际寄生虫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5

标签:;  ;  ;  

瑟氏泰勒虫论文-赵云,伍生军,倪婷婷,王淼,陈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