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南宁530031
摘要:伴随着现阶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制造业发展也相对较快,然而,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固体废物的产生也逐年增加,固体废物在科学合理的处理当中,监测技术就显得尤其重要,怎样才能从多方面进行努力,使固体废物监测技术的水平提升,这就需要积极的解决其中的问题,这也是现阶段我国固体废物处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固体废物;监测;问题;对策
1固体废物监测的发展以及现状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需求的不断提升,工业制造业的产量也在逐年的增加。与此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利用及消耗资源,这就导致了固体废物的大量产生,从而造成了逐年堆积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和生态资源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可以看出,在比较长的时间当中,我国对于固体废物监测方面的研究工作不断加强,而且取得显著的成效,然而,同发达国家相对比,我国还需要进一步的进行完善,目前,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2固体废物监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2.1固体废物监测对象选择并不完善
根据我国现行的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当中,固体废物监测的对象主要是针对那些污染物排放比较严重的企业,比如化工类生产企业等产生的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或者根据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认定的具有危险性的固体废物,一般仅对危险废物或疑似危险废物进行监测,然而,除此之外,生活当中所产生的固体废物也非常多,比如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这也是固体废物产生较多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义务,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只对于企业排放的固体废物进行监测,缺少了对个人产生的固体废物的监测,而个人所产生的生活垃圾种类繁多,可能会含有可燃性、传染性、易燃易爆的有害垃圾,也应把个人所产生的固体废物纳入其范围内,因此,我国在监测对象选择这一方面还不够完善。
2.2固体废物监测设备及方法有待提升
固体废物监测,包含样品采集、预处理、有害特性鉴别。在固体废物样品采集的过程当中,我国自主创新,提出了系统采样法和分层采样法等。然而,现有的采样技术规范等,大多专注于理论,相对简单、理想化,在实践中,采样点的布设与采样技术规范存在一定的偏差和局部条件的差异,缺乏进一步的改进。和外国的一些国家相比,我国缺乏监测设备和技术支持,大部分预处理、分析均都依靠着进口的设备,如赛默飞、安捷伦等仪器,与国内同类型仪器相比,其稳定性、精密度、准确度往往更好,但采购、运行维护等费用也会高出很多,给检测工作进行带来了一定的阻碍。由于样品的复杂性、不均匀性等原因,无法采用现场采集双平行样品的质量控制手段,而且目前尚无固体废物的有证标准物质,一般只采取样品加标、实验室平行样来对固体废物进行质量控制,固体废物的分析质量控制手段也比较欠缺。
2.3危险废物的监测能力欠缺
危险废物具有腐蚀性、浸出毒性、急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传染性和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危险废物的排放是不是具有合理性和安全性,会对周围居民的人身安全产生直接的影响,对固体废物进行正确鉴别尤为重要。一般采取的危险废物判别依据为核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涉及国民经济生产的各行各业,这一鉴别分类系统名录详实,一旦通过名录确定为危险废物之后,则需严格管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发现其缺乏灵活性,部分条款与其他行业传统做法有一定的差异。例如部分生物生化制品行业产生的固体废物对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应该按照危险废物处置,但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部分企业对其生产工艺进行调整,按照相关行业惯例,对固体废物进行特定处理后,外售综合利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对固体废物产生来源和危险特性进行了明确鉴定,但对固体废物进行预处理,导致固体废物部分特性有了本质变化,《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未对此情况进行说明。此时,需要对其按照《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进行鉴别,判定其是否属于危险废物,但目前很少检验检测机构同时具备《危险废物鉴别标准》中要求检测的危险废物特性检测资质,甚至有些省份没有一家能满足条件的检验检测机构,一般的环境监测机构,基本只能对腐蚀性和浸出毒性进行检测,无法作出固体废物是否属于危险废物的判定,且鉴定周期较长,检验检测机构危险废物的监测能力有待提高。
2.4固体废物监测监督工作不到位
监测工作的有效开展,其最为主要的就是不能缺少主管部门的监督。目前固体废物管理存在企业不规范,管理不健全、环保部门监管力量有限,能力建设、监管范围不到位等问题,延缓甚至取消了固体废物的监测工作。另外,由于固体废物监测工作开展频次相对较少,从事固体废物监测工作的人员也相对较少,相关经验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相对较欠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固体废物监测工作的质量,阻碍了固体废物监测的发展。
3固体废物环境监测改善措施
3.1完善固体废物监测对象
在固体废物监测的过程当中,除了对工业企业产生的固体废物进行监测之外,还应考虑个人所产生的固体废物的监测。个人所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近年来,我国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增长,虽然无害化处理量也在逐年增加,但和生活垃圾产生总量相比还是存在较大落差。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现阶段主要是以卫生填埋为主,而且垃圾分类细分不强,没有形成较有效地循环利用的路线,资源的回收利用率低。填埋处理需占用大量土地,同时,垃圾中有害成份对大气、土壤及水源也会造成严重污染,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还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应从源头开始,对生活垃圾进行细分,对可能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的部分生活垃圾进行监测,分析其有害组分,并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完善固体废物的监测对象。
3.2提高固体废物监测技术水平
固体废物监测的过程当中,需要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做为基础保障,所以环境保护部门的工作也需要国家的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部门可以与科研部门和企业共同研究,采用联合各高校重点建设环境的专业,提供适当的技术研究补贴,甚至可以外派技术工作人员去国外学习新技术,不断提高国产仪器设备的稳定性、精密度、准确度等性能;研制固体废物的有证标准物质,完善分析质量控制手段;固体废物监测的过程中人员应做到:首先,要具有一定的监测能力及分析基础,具有监测可疑点和在不同监测环境中的自我判断和识别能力;其次,现场抽样的过程当中,抽样人员应熟悉抽样操作过程,并能正确的进行操作,采样工具的选择也应随着现场条件的变化而有所不同,确保抽样过程满足相应的采样技术规范的要求,所采集的样品具有代表性;再次,样品预处理、分析过程,根据样品的类型选择适用的分析方法,选取符合方法要求的仪器设备,按要求控制环境条件,选择适当的质量控制手段,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最后,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应具有数据敏感性,能根据自身经验及质量控制情况,判断数据的正确性。完善国内固体废物监测工作的不足之处,从而提高固体废物监测技术水平。
3.3完善危险废物监测能力
近年来,我国危险废物的产生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而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的相关工作发展较慢,处理技术和设备也比较落后,导致处理量与产生量不平衡,部分危险废物甚至遭到非法处置。对固体废物按《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鉴别,不属于危险废物的,不按危险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置,可以减少危险废物需处理量,完善危险废物的监测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健全危险废物鉴定工作机制。危险废物鉴别需健全一套完整、有效的鉴别程序和机制,这样不仅有利于危险废物的判定和分类,更有利于危险废物排污者、环保部门及处理处置单位三方协调对其进行有效地管理、处理和处置;研究制定危险废物鉴别实验室管理办法。加强相关实验室鉴别分析监测能力的专项检查管理,制定危险废物鉴别实验室专项管理办法,鼓励依托省级环境监测机构建设固体废物属性及危险废物鉴别实验室,推动将固体废物属性及危险废物鉴别机构纳入国家司法鉴定体系;研发危险废物快速初筛技术。以现场便携式分析仪为基础,开发危废鉴别各项指标的快速分析方法,缩短危险废物鉴别周期,提高鉴别效率。
3.4加强固体废物监测监督工作
固体废物监测是危险废物鉴别的方法之一,通过加强固体废物监测的监督工作,可以促进固体废物监测工作的发展和进步,为危险废物鉴别提供依据。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固体废物监测监督工作:建立健全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监测制度。有计划的开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监测,防止固体废物偷排行为;加强固体废物产生单位的监督,落实污染者依法负责的原则。监督其将固体废物进行分类,对疑似危险废物的委托有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危险废物鉴别,确保所产生的固体废物得到妥善处置;加强固体废物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工作。定期开展固体废物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使具有固体废物检验检测能力的机构维持较高的检验检测水平,对其能力进行考核、监督和确认,有效的提高检验检测机构出具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固体废物监测工作任重而道远,社会各界需要共同进行努力。现阶段,在固体废物监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固体废物监测的发展,在固体废物科学处理的过程当中,也要从基础薄弱环节入手,逐步提高我国固体废物监测能力,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问题。
参考文献:
[1]何学臣,宋召生,朱振海.关于固体废物浸出液中氰化物测定方法的探索与研究[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8,26(4):45-47.
[2]武建硕,李忠国.基于我国环境检测中的弊端及改进的研究及分析[J].北方环境,2018,10:119-120.
[3]房必佳.刘东升,赫兴,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综合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06:232-233.
[4]高岭.关于我国固体废物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8,(07):15-16.
[5]杨玉飞,黄泽春.国外危险废物优先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3,3(1):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