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湘绮论文_戴海斌

导读:本文包含了王湘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红楼梦,宣统,文情,章回小说,诗史,年谱,诗话。

王湘绮论文文献综述

戴海斌[1](2012)在《庚子前后王闿运的思想动态——《王湘绮年谱》辨误一则》一文中研究指出王代功所作《王湘绮年谱》谓,光绪二十六年正月梁启超在杭州有访王闿运事。其事不确。翻检梁、王两方面文献,均无能够支持二人会面一说的记录。梁于当年夏确曾短暂回国一行,目的却在联合孙中山等人乘机起事,后因自立军事败而未果。庚子事变时期,王闿运主"思不出位",旨在宣传不问世事,苟且自乐,京城沦陷、两宫西逃后,又赞助"勤王"。其言行与梁启超相较,可谓南辕北辙,返回历史现场来看,新旧分野的趋势确实相当清晰。(本文来源于《船山学刊》期刊2012年04期)

陈书良[2](2011)在《乱世尚有王湘绮——读周柳燕的《王闿运的生平与文学创作》》一文中研究指出记得是1991年初秋,我陪马积高先生在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查阅资料。其时,马先生正主持整理《湘绮楼诗文集》。在卷帙劬劳的间隙,谈起以后的王闿运研究,马先生抚卷叹息说:"这是桩难事!"窃以为,王氏研究之所以为难事者有叁:一者(本文来源于《书屋》期刊2011年08期)

朱翰[3](2011)在《杨昭儁属陈衡恪画松赠王湘绮墨盒》一文中研究指出此盒出自湖南长沙古玩店,打有文物商店火漆,几经转折,最终入藏怀莲斋。此方小盒涉及叁位知名人物——齐白石老师一代名士王闿运(湘绮)、陈衡恪(师曾)、杨昭儁(潜庵)。由于王湘绮是1916年过世的,而陈师曾是1913年进京,所以此盒为此期间所刻。又买来《湘绮府君年谱》一书细查,发现王湘绮期间在民国甲寅年(1914)以83岁高龄因"袁总(本文来源于《文艺生活(艺术中国)》期刊2011年02期)

吴铭能[4](2007)在《晚清满汉冲突与省籍情结——以试释王湘绮《督抚歌》为中心的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光绪叁十叁年八月五日,作《丁未八月督抚歌》:疆吏裁叁更增四,八旗蔽日直仍叁,二东苏皖排湘尽,蜀粤滇闽桂豫参。(本文来源于《儒藏论坛》期刊2007年00期)

朱洪举[5](2007)在《王湘绮诗学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湘绮诗学是一个与世俗诗学不同的古典诗学思想体系。“为己”之学是其诗学思想的开端,也是理解其诗学各个观点的入口,雅俗之辨、古今之分均围绕“为己”之学而展开,“《诗》通《春秋》,义取自治”也是由其延伸出的诗学命题。因此,湘绮诗学虽然贵情,但与袁枚等人不同处在于其更强调“治情”与“文情”,由“治情”出发进而提出“诗者持也”等观念;由“文情”出发进而掘发出“文”的本源性意义以入其诗学思想。湘绮诗学重在揭示诗之古法,即讲究“以词掩意”与“词多于意”,这并非不重“意”,而是论言意之法,由此而反对直言其情、质陋无文之诗,对以意为主、意多于词的陶渊明一派诗人提出批评,而建立起以谢灵运为宗的另外一个诗学谱系。摹仿是湘绮诗学寻觅诗之古法的重要途径,其诗所摹对象有些重诗法层面,如宫体诗及南朝民歌“词多于意”“以词掩意”之笔法,由此认为宫体乃“古之式也”;但湘绮所说的摹仿不仅限于纯形式层面,亦摹谢灵运、曹植、徐斡等人诗中之情意,此中隐含以古人之情“兴”己之情、以古人之情“约”己之情、以古人之情“隐”己之情的古典抒情诗学,这是与直言己情不重文辞的世俗诗学不同的诗学思想体系。湘绮诗学中所论“格调”与其摹仿说紧密相联,但不再限于明代复古派诗论多侧重论“音”“调”之格局,又没有背离格调说以“古范”祖格诗法之旨。湘绮对楚辞、《古诗十九首》等诗的释解方法直接与其特有的治学路径相通,即与今文经学重讲微言大义有内在关联。湘绮诗学由“治情”说进一步走向情下所掩的家国为政之旨,从而具有一种世俗诗学所缺乏的“天下”维度。湘绮反对“歧经史文词而裂之”,这种诗学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体现为讲究在一字一词中含纳训诂之学,且关联经史,由之而将其微言大义寓于字词之中。湘绮诗学重以古典言今事,录今事以存典礼。湘绮诗作以史事入诗的特征在于多写宫廷典掌及轶闻轶事,且多以歌行体录史事,此乃效由元、白长庆体发展出的梅村体诗,故与同样记史的由杜甫所开出的宗宋派诗属于不同的诗学体系,具有不同的美学特征。湘绮诗学思想属于古典诗学的特征在于:反对直言而重以词掩意;反对空言性灵而重摹仿与训练,反对纯粹言情而重为政之旨,反对“歧经史文词而裂之”而重“合经史文词为一”,总之,湘绮诗学是一种主“文”的诗学。(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07-05-01)

陈巨来[6](2006)在《安持人物琐忆——王湘绮·章太炎·马通伯》一文中研究指出王湘绮湘烤老人王闿运,湘中大文人,亦名士也。其历史已为人所共知,不赘述矣。据闻,民初袁氏为反动派之总统后,以礼贤下士自居,遣专使迎老人至北京,在当时南海怀仁堂接见,命秘书以车恭迎。老人遂穿戴了清代官服蟒袍补褂而入。当汽车抵伪总统府大门时,其时尚存一牌楼曰“新华门”,老人以询袁之秘书曰:此何门(本文来源于《书法》期刊2006年10期)

欧立军[7](2002)在《王湘绮诗歌本体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王湘绮是近代汉魏六朝诗派的代表诗人。在诗歌功利主义思想盛行的近代诗坛,他对古典诗歌本体思想的认识,体现了近代诗人对古典诗歌的美学追求。所以,尽管他一度被视为落后、甚至反动的诗人,他的诗歌理论却是清醒而独特的。本文正是以王湘绮的诗歌本体思想为主脉,将其诗歌主张与诗歌创作,置于近代文学转型的背景下透视。 文章第一部分,主要阐述正湘绮对诗歌本体的认识,这是湘绮全部诗歌主张的理论渊薮。第二部分论证了湘绮诗歌复古主义诗学观,以及诗歌本体思想对待学复古观的影响。第叁部分,主要是从湘绮的“诗史”创作,来分析湘绮诗歌理论与创作之间的背离。最后是结束语,客观说明湘绮诗歌本体思想的理论价值以及局限性。(本文来源于《华南师范大学》期刊2002-06-01)

李寿冈[8](1998)在《王湘绮《游仙》诗及其他》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元1894年是清光绪二十年甲午岁,日本侵略朝鲜,向中国驻军发动突袭,8月1日正式宣战,9月,中国海陆军在平壤和黄海战败,日军侵入我东北,10月,我九连城、安东(今丹东)失陷,11月.大连、旅顺失陷,次年2月,威海卫失陷,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这就是中日甲午(本文来源于《中国韵文学刊》期刊1998年01期)

伏家芬[9](1996)在《君诗荡气更回肠——王湘绮诗艺浅议》一文中研究指出王湘绮(1833-1916),字壬秋,近代湖南着名学者、文学家。清末民初的诗坛,形成了一个以他为中心的诗歌流派——湖湘诗派。这个诗派与当时的宋诗派相抗衡,影响很大。学术界对王湘绮的诗艺探讨不多,本文就此作些浅议。一、王湘绮诗学汉魏的背景清代诗坛,嘉道以前是祖述叁唐不学宋诗的,到了同治、光绪年代,风气丕变,主张宗主"叁元",于开元取杜,于元和取韩,于元佑取黄而兼及于苏,号称"同光体"。同光体的全盛时期是曾国藩独举"黄旗"之时。当时曾国藩独拥宋代诗人黄庭坚为旗帜,公然宣称:"自仆宗涪公(庭坚),时流颇忻(本文来源于《湖湘论坛》期刊1996年05期)

柳存仁[10](1995)在《王湘绮和《红楼梦》》一文中研究指出王湘绮是晚清时的王闿运(一八叁二——一九一六),湘绮老人是他的别号,湘绮是他住的楼名.这楼名字的起原,据湘绮自撰的《湘绮楼记》说是“谢拟曹诗曰:‘高文亦何绮!小儒安足为?’余喜为文而不喜儒生,绮虽未能,是吾志也!”这话很可以表达他的旨趣和志愿.不过,这两句诗并不是谢灵运作的,实出江俺《杂体诗叁十首》里的拟《魏文帝游宴》,收《文选》卷叁十一,湘绮是记错了.湘结楼的建立,前后也有两次,旧的先在长沙,后来盖的在他的故乡湘潭县西乡云湖附近,那地点也就是《湘绮楼日记》里常说的山塘,光绪十四年(一八八八)以后那里是湘绮的根据地,即或出外,也必常常回去.两次的楼居其实都不是怎样堂皇的,不过以后却成了文士生涯的掌故.(本文来源于《红楼梦学刊》期刊1995年01期)

王湘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记得是1991年初秋,我陪马积高先生在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查阅资料。其时,马先生正主持整理《湘绮楼诗文集》。在卷帙劬劳的间隙,谈起以后的王闿运研究,马先生抚卷叹息说:"这是桩难事!"窃以为,王氏研究之所以为难事者有叁:一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王湘绮论文参考文献

[1].戴海斌.庚子前后王闿运的思想动态——《王湘绮年谱》辨误一则[J].船山学刊.2012

[2].陈书良.乱世尚有王湘绮——读周柳燕的《王闿运的生平与文学创作》[J].书屋.2011

[3].朱翰.杨昭儁属陈衡恪画松赠王湘绮墨盒[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1

[4].吴铭能.晚清满汉冲突与省籍情结——以试释王湘绮《督抚歌》为中心的观察[J].儒藏论坛.2007

[5].朱洪举.王湘绮诗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6].陈巨来.安持人物琐忆——王湘绮·章太炎·马通伯[J].书法.2006

[7].欧立军.王湘绮诗歌本体思想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

[8].李寿冈.王湘绮《游仙》诗及其他[J].中国韵文学刊.1998

[9].伏家芬.君诗荡气更回肠——王湘绮诗艺浅议[J].湖湘论坛.1996

[10].柳存仁.王湘绮和《红楼梦》[J].红楼梦学刊.1995

论文知识图

:程甲本1:光绪悼红轩石印本:改琦《红楼梦图咏》石头页画面远处...)王湘绮像)齐白石《贝叶草虫》组画齐白石,与...齐白石-不知有汉

标签:;  ;  ;  ;  ;  ;  ;  

王湘绮论文_戴海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