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缝钢板剪力墙结构分析与试验研究

带缝钢板剪力墙结构分析与试验研究

金双双[1]2016年在《防屈曲开斜槽钢板剪力墙及其结构抗震减振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加快施工速度、提高劳动效率、实现绿色施工等目的,预制装配式建筑是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高层预制装配式建筑中抗侧力构件及其结构体系是影响结构抗震性能的关键,在建筑结构中设置耗能减振构件可有效地降低结构的地震响应、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可预制装配的新型耗能减振构件——防屈曲开斜槽钢板耗能剪力墙,包括开斜槽钢板、设置在钢板两侧用于约束钢板面外变形的混凝土板和边缘框架。在往复荷载作用下,剪力墙主要通过槽间钢板条带的拉压变形耗能,受力机制明确。此外,通过改变斜槽参数,剪力墙的抗侧刚度和强度易于调节。本文以防屈曲开斜槽钢板耗能剪力墙和耗能减振与抗侧力双重功能基本构件作为主要对象,采用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重点聚焦其受力机理、抗震性能和设计方法,具体完成了以下研究内容:(1)通过对非加劲薄钢板剪力墙受力机理的分析,提出了防屈曲开斜槽钢板剪力墙,并从理论上推导了防屈曲开斜槽钢板剪力墙的基本力学性能。建立了基于ABAQUS软件的防屈曲开斜槽钢板耗能剪力墙构件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对影响防屈曲开斜槽钢板剪力墙抗剪承载力的关键参数,如钢板高厚比,跨高比,斜槽宽度,槽间板带宽度等进行了大量的数值分析,评估了各关键参数对防屈曲开斜槽钢板剪力墙性能的影响;基于传统钢板剪力墙的简化模型——拉力带模型,提出了防屈曲开斜槽钢板剪力墙的等效多杆模型,并全面对比研究了简化模型与精细模型的差异。基于单向推覆分析的单调荷载位移曲线评估了模型的准确性,并检验了简化模型用于结构内力计算以及截面设计的可行性。(2)防屈曲开斜槽钢板剪力墙的受力性能与其面外约束构造直接相关,基于弹性屈曲理论,给出了影响其稳定性能的关键参数,如混凝土板厚度和螺栓间距。开展了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屈曲分析、弹塑性推覆分析和拟静力往复加载分析,分别基于极限抗剪承载力和滞回性能分析了影响面外约束的关键参数(如混凝土板厚,钢板与混凝土之间的间隙,螺栓间距等),并给出了合理的设计建议。(3)设计并制作了两组不同参数的防屈曲开斜槽钢板剪力墙试件(缩尺比1:2),并对其进行了拟静力往复加载试验研究。根据试验过程中的变形特征,分析了试件的承载力、延性和耗能特性,并根据试验现象、受力机理分析和最终破坏模式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有效性。同时,与剪力墙相连边柱刚度对剪力墙承载力和耗能能力的发挥至关重要,通过分析其对剪力墙性能的影响,给出了保证剪力墙抗震性能的边柱内力计算公式和最小刚度设计建议。基于提出的混凝土面外约束条件和推导的边柱刚度和强度要求,设计并制作了1组足尺防屈曲开斜槽钢板剪力墙试件,并对其进行了拟静力往复加载试验,分析了足尺试件的承载力、延性和耗能特性,并根据试验现象、受力机理分析和最终破坏模式验证了设计建议的有效性。(4)在框架和防屈曲开斜槽钢板剪力墙组成的双重抗侧力体系中,为探求钢板剪力墙结构受力特点,首先对单层单跨不同参数钢板剪力墙结构进行了静力推覆加载,分析了钢板剪力墙受力全过程,研究了在不同阶段钢板与框架之间的刚度、剪力分配规律。随后,通过对钢板剪力墙结构的塑性极限状态的分析,推导了与内嵌钢板截面相关的边缘框架梁柱设计公式,确定内嵌钢板与边缘框架之间的剪力分配关系,进而量化了边缘框架对结构承载力的贡献。采用考虑边缘框架贡献的设计方法设计防屈曲开斜槽钢板耗能剪力墙结构,采用Open Sees软件对结构进行了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评估了结构在大震下的抗震性能。

郭宏超[2]2011年在《半刚性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半刚性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是一种具有优良抗侧能力的新型结构体系,它充分利用了半刚性框架的延性和钢板剪力墙的抗侧刚度,通过合理的节点设计及墙体布置,实现框架与墙体的刚度匹配,结构具有较高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良好的延性及耗能能力,节点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在地震区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本文对半刚性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结构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性能,揭示了结构体系的内力分配及塑性发展,为其工程应用和推广提供依据,主要研究内容有:1)通过对3榀两层单跨半刚性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的拟静力试验研究,从耗能能力、承载力、延性、应力分布、墙板协同工作机理及斜加劲肋作用效果等方面分析该种结构的内力转换和耗能机理,明确结构的破坏模式及耗能机理。2)利用ANSYS中的shell181单元模拟梁、柱及墙体,分析了非加劲、十子加劲、斜加劲钢板剪力墙结构在单向及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性能。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有限元模拟的结构应力发展历程和破坏模式与试验现象一致,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基本吻合,是一种有效的数值分析手段。3)根据Kishi&Chen幂函数模型,确定试验梁柱连接节点的弯矩-转角关系。利用ANSYS中的shell181单元模拟梁、柱及墙体,Combin39弹簧单元模拟半刚性连接,分析了梁柱刚接、半刚接、铰接叁种连接形式对结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弹性阶段,梁柱刚接、半刚接、铰接叁种节点连接形式对钢板剪力墙结构的承载力影响很小,荷载-位移曲线几乎重合;在塑性阶段,墙体沿拉力带方向逐渐屈服失效,结构刚度退化,框架做为第二道抗震防线提供有效支撑,节点刚度不同,导致结构极限承载力有差别。4)基于等效拉杆理论和静力弹塑性分析法,利用SAP2000对8层1跨、8层3跨、15层1跨、15层3跨钢板剪力墙结构进行静力推覆分析,研究梁柱连接形式和墙体布置方式对结构整体性能的影响,揭示了抗弯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及非抗弯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的内力分配和塑性发展,为其工程应用及推广提供依据。

苏磊[3]2004年在《带缝钢板剪力墙结构分析与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钢结构的应用和研究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技术上日趋成熟。但钢结构住宅的大量推广应用在我国还刚刚起步。从技术角度讲,如何使钢结构适应住宅建筑的特点,满足住宅产业化发展的需要,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如抗侧力体系、维护体系及其梁柱的节点问题等等。针对钢结构住宅中急需解决的抗侧力体系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正常使用情况下刚度大(满足建筑物在风载及常遇地震下人们舒适性和安全感的要求),强震时刚度低(保证强震时建筑具有柔性的特点),而且可吸收地震能量的新型抗震单元。完成了四个足尺构件(纯框架、框架墙和两个带缝钢板剪力墙)的低周往复伪静力试验,并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1、本文提出了带缝钢板剪力墙的概念,并与其它抗侧力构件进行了对比分析,阐述了其优势与不足。结果表明,带缝钢板剪力墙是一种优良的抗侧力构件,有着其它抗侧力构件无法比拟的优点; 2、针对带缝钢板剪力墙,本文对其受力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了分析。主要完成了抗侧刚度的计算、材料非线性分析和滞回曲线的模拟叁方面内容; 3、在理论分析和有限元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四个足尺构件(纯框架、框架墙和两个带缝钢板剪力墙)的低周往复伪静力试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带缝钢板剪力墙的刚度评价公式、承载力的计算公式等; 4、由于现有的工程计算软件无法对带缝钢板剪力墙进行有效的模拟,导致结构的计算无法进行。所以本文提出了一种结构转换计算的方法。既利用刚度等效的原则,把其转换为工程计算软件可以计算的支撑体系,然后对构件进行单独计算,包括承载力的计算、和梁接合方法——高强螺栓的计算、加强肋的设计方法等内容; 5、带缝钢板剪力墙与钢框架形成钢框架——带缝钢板剪力墙结构体系,结合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青年公寓叁期工程中的风车公寓工程实例,分别采用ANSYS和SATWE进行了结构整体分析,两者的计算结果相吻合。 最后,在总结本文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尚待解决的问题。

叶朋飞[4]2010年在《半刚性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的抗侧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高层结构的发展,钢板剪力墙以较高的侧向刚度、极限承载能力、良好的耗能能力等诸多优点,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当钢框架和钢板剪力墙联合使用时,钢板剪力墙较好的抗侧能力弥补了钢框架侧向刚度不足、水平位移过大等缺点。钢框架梁柱的螺栓连接实为半刚性连接,半刚性对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性能的影响值得研究和探讨。本文在对国内外半刚性连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推导和有限元分析对半刚性连接钢框架的整体性能做了进一步的研究。本文通过对带双腹板的顶底角钢连接的初始刚度和弯矩极限承载力进行了理论推导,讨论了对其影响的主要连接参数,并结合我国钢结构设计手册提出了提高此种连接形式初始刚度、极限弯矩承载力以及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建议和方法。本文用ANSYS有限元软件模拟分析了完全刚接和半刚接两种类型的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的性能,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最后,本文对分析的结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可供设计和工程人员参考。

韩宁宁[5]2008年在《钢框架—内藏钢板支撑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水平力在建筑设计中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而内藏钢板支撑剪力墙结构是一种良好的抗侧力结构体系。这种结构体系抗震性能好、造价低,并且施工速度快,因此在高层建筑中将会被广泛的利用。但是由于国内关于该结构的实验研究以及理论研究都不是很多,为保证其工程设计的结构安全性,所以本文主要采用SAP2000分析该体系的工作性能。本文研究了内藏钢板支撑剪力墙结构的特点及性能,对体系进行建模并实施对其线弹性有限元分析,得出由于外包混凝土对内藏钢板支撑的约束作用,可以大大提高其稳定性及刚度。同时通过对结构模型一些几何参数的变化研究其对结构工作性能的影响,得出关于内藏钢板支撑剪力墙的屈曲性能、刚度提高状况和工作稳定性等的相关结论,以对以后的结构设计进行借鉴。鉴于内藏钢板支撑剪力墙体系的优越工作性能,本文又以某实际工程的主体结构为基础,采用SAP2000有限元程序建立合理的计算模型,对采用内藏钢板支撑剪力墙结构体系的主体结构进行结构动力性能、反应谱以及时程反应等方面的分析,得出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特性。通过研究与其它抗侧力体系的对比,总结得出这种新型抗侧力体系的工作性能优势。最后得出该体系将是一种有很大发展潜力的抗侧力体系,以后会在一系列的实际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孔子昂[6]2016年在《组合连梁RC框剪结构地震损伤控制研究》文中提出框架-剪力墙结构作为多层及高层结构普遍采用的建筑结构形式之一,是抗震设计与加固的重点与热点。组合连梁技术为降低墙肢损伤,震后快速恢复结构功能,降低社会灾后重建的成本提供了新的思路。但目前对组合连梁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的研究仍不充分,组合连梁对于整体结构的控制效果仍有待确认。本文通过子结构试验与数值分析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组合连梁的力学性能,给出了合理的组合连梁设计参数,并提出了基于连续化方法的带组合连梁的剪力墙结构的抗震分析方法。本文的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带缝钢板阻尼器力学性能试验研究。通过带缝钢板阻尼器低周拟静力循环加载试验研究,研究了开缝宽度和工艺、连接构造措施、弯曲单元跨高比等关键因素对带缝钢板阻尼器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带缝钢板阻尼器的延性、超强系数及低周疲劳性能。并通过精细化有限元分析对缝宽为2mm的阻尼器试验进行了模拟,讨论了损伤模型及损伤参数的取值,并为试验结果补充了分析参数。通过Bouc-Wen宏观模型,对缝宽为6mm的阻尼器试验进行了模拟,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Bouc-Wen形状控制参数与阻尼器力学性能控制参数之间的关系。2.传统连梁与带缝钢板阻尼器组合连梁对比试验研究。通过一组传统连梁与组合连梁的对比试验研究,验证了组合连梁在连梁和墙肢的损伤控制、相同位移角下的耗能能力,变形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同时研究了超强系数对组合连梁的影响。3.大比例传统剪力墙和组合连梁剪力墙子结构试验研究。根据某18层原型结构,制作了1/3缩比的6层传统连梁剪力墙和组合连梁剪力墙试验体,进行了子结构拟动力试验及低周拟静力循环加载试验研究,研究了组合连梁剪力墙结构的力学性能及损伤破坏模式,证明了组合连梁墙片在结构层间位移角、地震力输入方面的控制效果,同时测量了组合连梁的变形需求。4.组合连梁框剪结构参数分析。在验证模型正确的基础上,应用有限元软件Marc对消能墙片进行了参数分析,研究了在10层、20层、30层叁种不同高度下,组合连梁的跨高比、刚度参数及强度参数对于整体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地震响应的控制作用,分析了结构的层间位移角、楼层剪力分布、结构沿楼层的耗能分布等结构响应随参数的变化关系,并给出了组合连梁设计参数的合理范围。5.基于等效弹性连续化方法的组合连梁剪力墙结构的抗震分析方法。基于传统双肢剪力墙的连续化方法,考虑了组合连梁以及墙肢的塑性能力,通过计算组合连梁剪力墙的周期与振型、组合连梁的附加阻尼比,并结合MPA方法,提出了基于等效弹性连续化方法的组合连梁剪力墙抗震分析方法,为阻尼器参数及优化分析奠定了基础。

贾欢欢[7]2012年在《钢框架—开洞钢板剪力墙静力和动力性能分析》文中指出近十几年来,我国的钢产量突飞猛进的增长,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信息统计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钢产量达到6.83265亿吨,这将促使我国钢结构住宅的迅猛发展。钢结构住宅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在建筑业的产物。钢框架是主要的抗竖向力构件,它的水平承载力较弱,因此可以在钢框架中内嵌刚板剪力墙,钢板剪力墙有着良好的综合效益,它是很好的抗侧力构件,具有良好的弹塑性变形能力,可以在地震中吸收大量的能量。在钢结构住宅体系中,为了方便门窗等洞口的开设,故特此提出了开洞钢板剪力墙结构以更好的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本文针对单跨两层钢框架-开洞钢板剪力墙进行了静力和动力性能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来建立钢板剪力墙结构单元的有限元计算模型,钢框架采用梁单元,内填钢板选择壳单元,梁柱刚接,与内填板嵌固,整体下端固定,上端自由。并采用参考文献中的两个试验试件来验证有限元计算模型的正确性。2、对单跨两层钢框架、开洞钢板剪力墙、钢框架-开洞钢板剪力墙单元在不同高宽比、不同高厚比、不同开洞位置、开洞大小下的稳定性分析,并选出各结构在不同参数下的最优值,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3、对单跨两层钢框架-开洞钢板剪力墙结构单元进行滞回性能分析,分析了在不同参数下的耗能能力。绘出不同高厚比、不同开洞位置、开洞大小下的滞回曲线,进行对比分析,并分析了竖向荷载对滞回性能的影响。得到了耗能性能随着参数的变化规律,可以在工程设计中利用所得到的结论。4、对单跨两层钢框架-开洞钢板剪力墙进行了地震响应分析,选取EL Centro、Taft波、人工波进行地震反应时程分析,绘出钢框架-开洞钢板剪力墙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点(钢板角点、两个洞口的四个角点)位移时程曲线,了解到此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最大位移。并对各点时程曲线与所输入地震波时程曲线进行对比,发现了最大位移出现时刻与输入地震波最大加速度时刻的关系。得到不同地震波下的基地剪力时程曲线,并与所输入地震波时程曲线进行对比,发现了最大位移出现时刻与输入地震波最大加速度时刻的关系,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袁朝庆, 贺有丰, 徐松芝[8]2008年在《钢框架-带缝钢板剪力墙结构受力性能分析》文中指出本文对4种钢框架、6种带缝(两排)钢板剪力墙片(四周与构件无连接)和6种固接的钢框架-带缝钢板剪力墙结构在3种不同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抗侧能力和往复荷载下的滞回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前两种结构的侧移刚度、抗侧能力相对较低,屈曲后刚度退化快;钢框架-带缝钢板剪力墙结构的侧移刚度、抗侧能力和耗能能力比前两种结构有明显的提高,说明钢框架与带缝钢板剪力墙片固接后工作协调性能良好。带缝钢板剪力墙片与钢框架-带缝钢板剪力墙结构的整体设计参数宽高比W/H,开缝设计参数开缝墙肢的高宽比h/b、宽厚比b/t、开缝墙肢与剪力墙的高宽比h/H对结构的抗侧能力和滞回性能有很大影响。W/H增大,结构的抗侧能力增强,滞回性能降低;h/b、b/t、h/H增大,结构的抗侧能力降低,滞回性能提高。

樊春雷[9]2014年在《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钢板剪力墙结构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有效的侧向支撑体系,目前对该体系的研究大多关注于构件层次上,而对其设计方法的研究分析较少,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钢板剪力墙结构的应用。另外,随着抗震设计理论的发展及建筑物可靠度要求,对结构提出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要求。因此,针对钢板剪力墙结构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的研究是推广和使用这种有效的抗侧力体系的关键。本文针对钢板剪力墙结构,从性能目标的制定、量化以及如何实现展开研究,系统的完善了钢板剪力墙结构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针对钢板剪力墙结构受力及变形特点,结合本文试验研究结果及国内外试验数据,提出钢板剪力墙结构性能水平及其量化指标,建立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防准则。并通过对3组不同高度的钢板剪力墙结构的梁壳模型及拉杆条模型进行了推覆分析,验证了所提指标的合理性。分析我国抗震设计方法及其不足,明确抗震设防的核心目标是中震设防。通过对不同高度、跨度的六组算例的Pushover分析及IDA增量动力分析,得到了不同性能指标下结构的地震力调整系数。利用地震力调整系数,提出了基于中震的性能化设计方法。另外,通过分析得出钢板剪力墙结构具有较高的超强系数RΩ,结构超强是地震力调整系数的最主要组成部分。通过对3个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的拟静力试验研究,考察结构的受力机理,变形破坏模式,延性、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并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到了相应的研究成果。基于前次研究成果重新设计了两榀钢框架-密肋网格钢板剪力墙结构,并对其进行了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验证了之前的研究成果,同时为后续研究及应用提供了基础。通过对3组算例进行动力时程分析,考察结构在各级地震下的破坏形态,位移指标,结构剪力分配方式等相关设计要素。讨论了钢板剪力墙结构支撑架的类别,钢板剪力墙结构一般为弯曲型或弯剪型失稳,不同的失稳类别对外框架的刚度及强度要求不同。利用支撑架刚度代表层的弯曲与剪切承载力的比例,给出了支撑架类别的判别方法,同时结合算例结果,提出了弯曲型及弯剪型支撑架与外框架的剪力分配要求。最后,针对钢板剪力墙结构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提出钢板剪力墙的边柱需满足墙板材料超强的要求,以充分发挥墙板材料性能,为墙板提供可靠的锚固作用,并对梁、板的设计提出了相关建议。讨论对比了现有简化模型的优缺点,建议弹性设计时可采用TSM模型,当需要对结构进行弹塑性分析时,选用SM模型。并通过两个算例系统的说明了钢板剪力墙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

王金成[10]2014年在《预制开洞内嵌钢板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目前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中存在的墙体构件自重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预制剪力墙构件:将预制剪力墙设计成开洞墙体,洞口内嵌钢板,旨在通过开洞减轻构件自重,降低构件吊装和运输压力,同时通过钢板屈曲变形提高构件的延性和耗能能力。本文通过构件和结构两个层面进行分析研究:1)通过对单层开洞内嵌钢板剪力墙结构构件进行拟静力往复加载分析,得出构件的滞回曲线,通过试件的恢复力曲线判定构件的承载力和耗能能力;进行ABAQUS单向推覆分析,研究该新型结构构件抗震性能的影响因素,并探讨不同参数下构件的破坏机制;2)依托于一栋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实际工程,提取其中一片剪力墙深入研究,通过对由普通墙构件和本文提出的新型预制墙体构件组成的两种结构体系进行罕遇地震下弹塑性时程分析,进一步比较整体结构的变形和耗能能力。通过以上对比分析,可得到以下结果:1)通过开洞能够降低预制墙体构件自重,提高构件的延性,但构件本身的刚度和承载力有较大的降低;通过洞口内嵌钢板能够较好的恢复结构的整体刚度和承载能力,同时相对普通墙延性和耗能能力也有较大的提高;2)通过参数分析,可以得出内嵌钢板的高厚比、跨高比以及周边墙肢的刚度是影响开洞内嵌钢板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参数。在本文研究参数范围内,当钢板高厚比小于150时,结构的破坏由整体破坏向单个墙肢局部破坏转移,钢板屈曲后性能发挥不明显,因此钢板厚度不宜过大,建议钢板高厚比取值不小于150;3)对于整体结构分析可得出,开洞后加入薄钢板能够延长结构的周期,降低结构的地震反应,同时提高结构的变形能力。本研究首次提出新型开洞内嵌钢板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形式,国内外未见相关报道和研究,同时通过构件和结构层面的对比分析,对提出的新型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验证,得出开洞内嵌钢板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是一种具有优良抗震性能的结构形式。

参考文献:

[1]. 防屈曲开斜槽钢板剪力墙及其结构抗震减振性能研究[D]. 金双双.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

[2]. 半刚性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 郭宏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

[3]. 带缝钢板剪力墙结构分析与试验研究[D]. 苏磊. 武汉理工大学. 2004

[4]. 半刚性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的抗侧性能研究[D]. 叶朋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

[5]. 钢框架—内藏钢板支撑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 韩宁宁. 天津大学. 2008

[6]. 组合连梁RC框剪结构地震损伤控制研究[D]. 孔子昂.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6

[7]. 钢框架—开洞钢板剪力墙静力和动力性能分析[D]. 贾欢欢. 东北石油大学. 2012

[8]. 钢框架-带缝钢板剪力墙结构受力性能分析[J]. 袁朝庆, 贺有丰, 徐松芝.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8

[9]. 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研究[D]. 樊春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

[10]. 预制开洞内嵌钢板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分析[D]. 王金成. 天津大学. 2014

标签:;  ;  ;  ;  ;  ;  ;  ;  ;  ;  ;  

带缝钢板剪力墙结构分析与试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