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影响中国大豆竞争力因素的实证分析——从价格和非价格角度

对影响中国大豆竞争力因素的实证分析——从价格和非价格角度

李显戈[1]2003年在《对影响中国大豆竞争力因素的实证分析》文中指出前人对我国农产品竞争力的研究文献良多,采用的方法和研究角度也各异,但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却是这些研究共同的目的。大豆作为我国东北产区主要农作物,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根据对产区的调查,大豆纯收入一般占农户纯收入的五分之之,大豆价格的变化对农民的收入影响极大。 在中国大豆和油料市场尚未放开以前,南方沿海省区大豆缺口可以通过输入东北大豆加以满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榨油用大豆需求的增加,伴随着我国农产品贸易政策的变化,对国际市场上大豆及其相关产品如豆粕、豆油的市场准入门槛的降低,进口大豆以低价、含油率高而逐渐取代东北省区大豆成为我国南方省市大豆的供应者。东北大豆在失去这块市场之后,外销大量下降,导致产区内大豆滞销,在东北这块局部市场,大豆供过于求,价格下滑,进而抑制豆农收入的增加,“新东北现象”在此种背景下随之产生。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在计划时代建立起来的大量国有企业在失去政府的补贴和支持后,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由于企业本身缺乏“自生能力”,产生很多问题。在该地区工业生产出现问题情况下如果农业生产再遭受打击,政府和农户无论如何是难以承受的。 我国东北大豆主产区具有不逊于国外大豆主产国生产大豆的优良自然条件,但竞争的结果是国际市场上大豆长驱直入,国产大豆节节后退,被迫让出南方的大片市场。本论文在概括介绍了我国及世界大豆生产及贸易状况的基础上,在大豆竞争力理论框架之下,从影响国产大豆竞争力尤其是东北大豆的价格和非价格因素角度,用定量和定性手段对这两个因素影响大豆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目的是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提高我国东北大豆的竞争力,增加该区农民的收入。 研究表明铁路运输成本是影响东北大豆流通范围的重要因素。在减少铁路运输成本之后,东北大豆能够以比进口大豆成本更低的价格到达南方销区市场,并可大大延伸东北大豆的流通半径。虽然,东北产区除内蒙古外,黑、辽、吉叁省大豆生产总成本要低于美国,但由于中美两国不同的农业政策,美国政府对豆农提供大量的补贴,使得大豆能以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出售。而东北大豆要交各种成本外支出,如农业税及各项“叁提五统”,这种负支持政策限制了东北大豆竞争力提高。在扣除这些成本外支出后,国内大豆批发价格大约减少400元/吨,如此原本比进口完税价格高的国内批发价格在多数年份要比进口大豆的完税价格低。更不用说,东北产区具有比全国其他地区更优良的生产大豆的资源禀赋,如果能在政策上扣除加在东北大豆上不合理的成本外支出,东北产区大豆价格竞争力毫无疑问会大大提高。由于进入国内的大豆基本上属于转基因性质的,在对食品安全R益重视的今天,出于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我们可以采用管制的办法限制大豆进口,增加进口成本从而恢复东北大豆在南方销区的竟争力。

王士权[2]2017年在《中国肉羊产业市场绩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肉羊产业进入全新发展阶段,羊饲养量、羊肉产量与肉羊产业产值稳步增长,肉羊产业在畜牧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同时在居民食品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动物性食品消费数量稳步上升的背景下,居民羊肉消费增速明显,为肉羊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然而,肉羊产业发展仍然面临一系列挑战,包括资源环境约束背景下肉羊生产成本步步上扬、羊肉产量增速放缓、羊肉价格持续上涨与跌落、良种化程度、规模效益与技术效率低下、生产结构不合理引发国内羊肉市场供求失衡等问题。因此,未来如何保证肉羊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怎样提升产业整体运行绩效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以上现实背景,本研究对肉羊产业市场绩效进行分析,着重围绕肉羊产业的经济绩效、质量绩效以及羊肉价格变动依次展开,相关研究成果能够为政府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肉羊产业发展政策提供决策依据。本文主要以产业组织理论、经济效率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农户行为理论与农产品价格形成、波动与传递理论为基础,构建中国肉羊产业市场绩效研究的整体分析思路。综合"结构主义"学派以及"绩效主义"学派的观点,将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静态单向分析思路转变为动态交互性分析,以宏观肉羊生产结构特征为分析切入点,从宏观层面分析肉羊生产的投入产出、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从微观层面分析肉羊生产的经济绩效与质量绩效,并结合羊肉市场价格变动来综合评价产业运行绩效,最终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肉羊产业整体发展势头较好,表现为产业总量稳步提升、生产布局趋于合理、规模结构持续优化,肉羊产业已成为我国畜牧业中重要的分支产业,未来提升空间依然较大;(2)肉羊生产的成本与收益均保持较快增长,各主要投入要素生产率变动趋势则有所差异,其中生产成本上升主要源于物质与服务费用以及人工成本的推动;(3)肉羊生产技术效率整体提升显着,但技术效率损失与区域间差异依然存在;(4)肉羊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在波动变化中趋于平稳,近年来有上升趋势,且主产省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有限;(5)农户肉羊生产的经济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其中配置效率损失相比技术效率损失更加突出;(6)农户肉羊生产质量是由其生产质量控制行为、肉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与养殖模式改变所共同决定的,标准化生产是提升肉羊生产质量的关键;(7)羊肉市场价格受国内需求增加、草原政策调整、突发性灾害与疫病以及国际市场冲击等多个因素的共同影响,整体上表现为波动上涨特征,且区域间变动差异显着,价格变动具有显着的季节性与波动集群现象;(8)羊肉市场价格纵向关联效应显着、主产区横向市场间羊肉价格整合程度逐步加强。本文的特色与可能的创新在于:(1)采用不同于既有研究的估算方法对宏观层面肉羊生产技术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研究结果更为精准可信;(2)采用代表性更强的数据对微观层面农户肉羊生产经济效率测算与质量效果评价的分析,研究结论更加贴近现实状况;(3)从纵向产业链与横向区域市场两个维度展开研究羊肉价格的传递与整合,分析更加深入全面。

喻翠玲[3]2006年在《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大豆产业:价格、供给与贸易》文中提出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大豆产业几乎完全市场化。虽然近年来,我国大豆生产有所发展,主要体现在大豆种植面积略有恢复,大豆总产量稳步提高。但由于消费增长速度远远大于生产增长速度,加入WTO前,我国大豆消费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自1996我国由大豆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后,进口量一路攀升,近两年每年的总进口量(包括原豆、豆油、豆粕)均超过2500万吨,我国大豆消费对国际大豆市场依赖度已接近或超过60%。由于可以依赖进口大豆,在国内大豆消费剧增的时候,我国大豆生产并没有得到发展的动力,即消费并没有促进生产。 本文将我国大豆产业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分析我国大豆生产和贸易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大豆参与国际竞争,大豆种植农户应对国际化挑战作基础性的理论研究工作,并力图在大豆产业竞争力方面提供既具有理论深度,又便于实际操作的对策建议。 本文首先系统描述了国际大豆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与各国的大豆产业政策。然后分别分析了中国大豆市场与国际大豆市场,中国国内大豆市场一体化程度;中国大豆产出增长效率,农户对大豆收购价格的反应与大豆农户的作物选择行为;大豆生产的地区比较优势;我国大豆及相关产品进出口贸易以及我国大豆产业的贸易选择;最后从生产、贸易彼此协调的角度提出了完整的对策措施。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目前,美国、巴西和阿根廷是全球重要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其中,美国和巴西也是世界大豆价格的决定者,阿根廷对世界大豆价格有一定的发言权和影响力。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一大大豆进口国。国际大豆价格叁大构成要素分别是生产成本、国内市场运输成本和国际运输成本,低廉的生产成本和国内运输体系改进后带来的运费降低是巴西和阿根廷大豆出口快速增加的主要原因。产业政策、库存消费比、汇率、豆粕和豆油及大豆替代品、气候条件、市场结构和转基因技术都会影响到大豆价格,但生产成本依然是决定大豆价格长期走向的重要因素。对于没有足够财力支持保护大豆产业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利的发展环境对大豆竞争力的提升是很重要的。 国内大豆市场(北京、河北、江苏、山西、浙江、湖北、山东和新疆市场批发价格)和美国海湾市场(FOB价格)及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价格)的误差修正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国内各个大豆市场价格对美国海湾FOB价格模型均衡修正系数均是显着的,除北京外,所有大豆市场对CBOT大豆期货价格的回归均衡修正项的系数显着,这一方面验证了国内大豆市场和国际大豆市场之间确

齐涛[4]2011年在《中国玉米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提出玉米作为世界上主要粮食品种之一,其播种面积仅次于小麦、水稻而居第叁位,也是世界上分布较广的作物之一。目前,世界玉米的总产量已在粮食作物中居首位,贸易量仅次于小麦居第二位。玉米作为我国叁大粮食作物之一,具有悠久的生产历史,并且在粮食作物生产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中国粮食作物的总产量中,所占比重由建国初期的10%左右已经上升到现在的30%左右,年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0%以上,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玉米的用途已经超出了仅仅作为口粮消费的范围。除口粮消费外,也日益成为畜牧业和加工业的重要原料,已经呈现出“粮、经、饲”多用的特点。但是,加入WTO以后,根据“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规定,我国必须扩大国内农产品市场对外开放程度,降低关税税率,逐步取消非关税壁垒和粮食出口补贴。面对国际贸易市场的变化,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国玉米如何抵御国际玉米市场的冲击,在占领国内市场的同时占据国际市场,从而保证玉米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本文根据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理论,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世界和我国玉米的生产、消费、国际贸易情况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剖析了影响中国玉米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探索了评价玉米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并运用实证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中国玉米国际竞争力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和国际比较分析,寻找出我国玉米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与劣势所在。通过分析研究,得出以下主要观点或结论:一是在对世界玉米消费情况和中国玉米消费情况进行全面阐述与分析的基础上,从价格因素和非价格因素两个方面对影响我国玉米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通过分析认为,除价格因素、产品质量和产品品牌外,随着国际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环境因素一定程度上对玉米国际竞争力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二是运用机会成本理论,从土地机会成本、利润机会成本和技术进步机会成本叁个方面对我国玉米的合理价格进行了测算,得出当玉米的价格在1.11-1.46元/公斤时,才会保证玉米的正常生产供给。因此,国家应该从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的角度出发,在制定玉米指导价格时,必须充分考虑实际,确保有足够的玉米市场供给量。因为玉米的国际竞争,不仅表现在我国玉米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情况,同时也要考虑抵御国外玉米大量进入国内市场,给玉米种植户的生产带来巨大的冲击,从而影响到玉米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及收入。叁是运用1990-2008年的玉米生产成本数据,将生产要素分为人工成本、土地成本、物质与服务费用叁类,采用环比数据,利用SPSS17.0软件对上述叁类生产要素对玉米生产成本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人工成本、物质与服务费用和土地成本对玉米生产成本的敏感性系数分别为1.9588、1.3279和0.6526。认为对玉米总成本影响最显着地因素是人工成本和物质与服务费用,土地成本对中国玉米总成本的影响不太显着,主要原因是国家通过一系列惠农政策,如对种粮户的直接补贴、免收农业税等,从而降低了土地成本。本文认为提高我国玉米国际竞争力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玉米的播种面积;二是制定科学合理的指导价格;叁是加大良种选育,培育出优质高产的专用玉米新品种,提高商品率;四是加大科技普及力度,提高玉米种植户的科技水平;五是实施规模化经营,降低生产成本和流通成本;六是加快玉米期货市场发展,提高玉米供需稳定性;七是实施国际化战略,保证玉米供需平衡。

孔维升[5]2016年在《我国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研究》文中指出农产品市场的稳定运行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受到政府高度关注。2004年以粮食收购市场彻底放开为标志,我国除烟草之外的农产品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市场机制在农产品流通体系的运行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同时,为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农民收入稳定提高以及避免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稳定农产品市场。在这些政策的指引下,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连创新高,国内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和政治格局的不断变化,国内城镇化和工业化深入发展,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出现了新的结构性转变。为了应对农产品市场可能出现的新问题,促使调控政策更加科学有效,我国政府正积极尝试改进现有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体系。特别是2014年以来,政府更是将理顺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完善现有市场调控政策体系作为“叁农”工作的重点。在此背景下,全面研究我国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趋势及特征,并利用B-N分解和ARCH模型研究了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探究农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其次,系统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的发展、演变及特征,以及美国、欧盟和日本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的相关经验和启示;再次,以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改革试点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典型案例总结了目标价格补贴改革试点的得失,并利用VECM模型和脉冲分析对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验证;最后,基于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提出了当前我国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优化的相关建议。基本研究结论如下:第一,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趋势和特征的研究发现:2003年以后农产品价格波动情况有所缓和,但出现了波动周期缩短,价格结构性上涨等问题;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间,农产品价格波动特点存在显着差异。第二,通过对影响农产品价格主要因素的研究可知,宏观经济波动、货币供给量变化、库存变动、以及国际市场波动等诸多因素是影响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主要驱动力。第叁,通过对我国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体系的研究发现,我国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统购统销期、改革开放初期、全面支持时期、深化改革期等多次调整,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市场调控体系,目前该体系主要以储备调节、贸易调控和农业补贴叁大政策类型构成,在调控市场价格、引导农业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政策工具完备。但已有的政策体系也面临着诸如:关税防火墙失效,库存和进口双增;国际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国内市场调控政策作用空间受限,政策目标难以达到;农产品市场运行复杂,调控难度大、成本高;政策对市场的扭曲作用凸显,存在市场失衡隐患等诸多问题。第四,对美国、欧盟和日本的调控政策研究发现,这些国家之间虽然在政策实施和目标设定上存在差异,但政策演变的总体趋势上存在共性规律。(1)总体而言,美国、欧盟和日本均在不断削减其“黄箱”政策,逐步增加“绿箱”政策工具的使用,并尽量避免政府调控政策对农产品价格的直接干预;(2)在调控理念上,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农产品市场调控均转向了以风险管理为出发点,以应对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作为落脚点的方式来构建其市场调控政策体系,不断发展丰富其农业保险和农产品期货等市场化风险对冲工具,特别是近几年都提高了对农户经营性风险的防范和管理的意识,在完善本国农产品“价格保险”机制构建方面予以了高度重视;(3)机制设计方面,这叁个国家都越来越注重本国政策的国际影响力,试图在把握国际农产品价格话语权的同时,积极维护本国的国际形象;注重以构建稳定的多边和双边农产品贸易伙伴关系的方式,保障本国农产品市场的稳定运行。(4)此外,美国、欧盟和日本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从制定、实施到事后评价,都有着十分完备的理论体系和法律依据作为支撑,最大限度避免了寻租和对政策的随意解释,有效提升了政策的科学性。第五,通过对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的调研和实证研究发现:从积极方面来看,此项改革有助于提升我国棉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降低国内棉花价格,有利于纺织企业增加利润空间;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棉花种植者因为棉花价格下跌造成的损失,并起到收入支持的作用;此项改革所引入的市场竞争因素有助于形成倒逼机制,促进提高棉花质量;能够实现理顺棉花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目标。从消极方面来看,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目标不够明确,在保证棉农收入的同时希望刺激产量,政策设计缺乏针对性;中央和地方统计口径不一,补贴金总额确定难度大;政策执行成本过高,地方政府工作压力大;容易超过WTO规定的“黄箱政策”上限;棉农补贴收入普遍低于预期。相关政策建议主要包括:首先,我国应坚持“价补分离”原则,逐步退出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构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安全网”保障。其次,应逐渐完善政府市场调控机制,避免相机抉择式的价格直接干预,加快形成稳定且明确的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规则。第叁,应进一步削减“黄箱政策”支持,着重强化“绿箱政策”工具的运用。第四,建议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强化农产品多边和双边贸易伙伴关系构建,促进形成国际间贸易政策的协调机制。第五,政府应谨慎推广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积极探索目标价格保险制度,增加中央财政对目标价格保险保费的补贴力度。最后,从长期而言,我国应当加速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的法律基础和理论体系,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温凤荣[6]2014年在《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研究》文中提出玉米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华人民共和国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整理计算,2012年全国玉米产量占粮食产量比重为34.87%,总产量首次超过稻谷(高于稻谷0.23个百分点)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品种;2013年全国玉米产量占粮食产量的比重为36.17%,高于稻谷2.4个百分点。2013年与2003年相比,全国粮食产量增加17124万吨,其中玉米产量增加10190万吨,占粮食产量增加量的60%。近年来玉米供求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由总量紧平衡、结构性短缺向产需缺口继续扩大,结构性矛盾突出转变;消费结构快速升级。与此同时面临耕地质量下降、水资源不足、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的硬约束和科技有效支撑不足、国际市场动荡的软约束。在这样的新形势下研究玉米产业竞争力对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玉米主产省之一山东省为例,由表及里揭示影响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的直接影响因素、间接影响因素和深层次因素,以期提升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研究总体采用了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既在产业组织理论、区域竞争力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等基础上构建了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研究框架,又通过比较分析、定性和定量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等实证研究方法的运用,考察并设计了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思路。论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为导论;第二章为山东省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基本概念界定、相关理论分析及产业竞争力模型构建;第叁章为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综合分析,探寻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现状;第四章为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直接影响因素分析,主要包括价格和质量安全两方面分析;第五章为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需求方面间接因素分析,主要对食用和饲用玉米进行了分析;第六章为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供给方面间接因素分析,包括生产要素、自然条件、自然灾害等基础要素和农业经营主体、科技水平等高级要素的分析;第七章对政府在提升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中所应发挥的主导作用进行分析;第八章对全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增强竞争力的对策。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1)在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等基础上,通过对工业和农业不同点进行分析,对适合发达国家工业的钻石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政府主导的钻石模型。(2)通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比较,发现虽然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自2004-2012年表现出逐年增强发展态势,但通过选用2012年相关指标发现山东省在七个玉米主产省综合竞争力的比较中排名第六位,显示出较弱的竞争力,因此有必要对影响竞争力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深究竞争力较弱的根本原因。(3)影响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直接影响因素中着重分析价格和质量安全两个方面。通过采用叁项式模型对1982-2012年间七个玉米主产省实际平均出售价格进行时间趋势拟合,发现山东省玉米价格竞争力略强于四川省低于其它五省,不具有价格优势。经过比较变异指数发现山东省玉米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在七省中排名第六,略好于河南省。接着对山东省玉米价格波动进行测定,采用波动周期理论对其分析,发现价格波动具有波动频率高、强度大等特征;进一步由宏观经济学中的内在传导机制和外部冲击机制对其波动机理进行建模,对1987年以来山东省玉米价格进行时间趋势拟合,发现价格波动中78.88%成分属于趋势分量,21.12%的成分属于波动分量;通过对波动分量进行自回归模型估计,发现内部传导机制对价格波动影响程度只有11.55%,外部冲击因素达到88.45%。通过多元回归方程发现外部因素中的政府政策、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小麦价格等供需两方面因素是影响玉米价格主要因素,其中政府政策影响系数最大。在对质量竞争力的分析中发现山东省排名第五,略好于河南和黑龙江两省。在各种影响因素中良种选用、氮磷钾配比施用、农业机械、农业基础设施、田间管理和农药施用等是山东省玉米质量竞争力不强的主要原因。(4)在需求方面的间接因素分析中,首先采用林德的正相关学说,通过“变量增量贡献F检验”发现国内需求对山东省玉米竞争力具有正相关作用,而国外需求具有负相关作用,得以确定研究重点为国内市场。通过对食用玉米、饲用玉米需求的分析,发现食用玉米需求的多样化、质量安全需求的高层次化推动玉米多样化和高质量化生产;饲用玉米的大规模消耗推动玉米规模化种植;国内需求结构变化诱导生产者经营方式转变、科技应用水平提高、良种种植、较易产生规模递增效应。总之国内玉米需求出现的新趋势对玉米产业竞争力提升将具有正向拉动作用。(5)基本要素分析中,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资本、劳动、土地贡献程度进行分析,发现山东省玉米生产函数属于规模递增函数。产量的增加主要依靠扩大种植面积来实现,资本增加对总产量的增加起次要作用。而劳动力要素边际报酬递减,主要是因为农户生产积极性不高、农业户和农业兼业户所占比重降低、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农业劳动力年龄逐渐老化以及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等等;在气象因素影响玉米单产分析中,发现降水量与玉米单产是同向关系,日照时间与玉米单产是反向关系;在分析自然灾害因素时,涝灾和旱灾是影响山东玉米产量的主要灾害因素,且涝灾影响程度大于旱灾;在基础设施分析方面,主要分析了山东省机械化水平、水利化程度等。小型拖拉机、农用机械排灌电动机、机动脱粒机等方面台数较少;山东省目前采用土渠灌溉,灌溉技术水平较低。(6)高级要素分析包括农业经营主体和玉米技术两方面。山东省农户整体文化水平集中在初中水平;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户是否愿意参加合作社在于合作社的收益与不参加合作社收益的比较,以及是否有带头人的作用;通过对山东省玉米生产资本、劳动、土地和技术进步对玉米总产值贡献率进行测算,发现技术进步对玉米总产值提高作用显着。虽然种植面积对总产值提高亦有较大作用,但受耕地面积约束无法依靠大幅提高玉米种植面积来持续提高总产值。且利用弹性理论证明了影响山东玉米生产技术进步的制约因素是农户收入与采用先进技术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主要原因是玉米是需求缺乏弹性粮食产品,所采用的是提高普通玉米产量的技术,导致产量增加而价格下跌的结局。(7)在对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分析中,采用市场失灵理论分析了其在粮食生产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必要性。在对主导作用发挥不足的分析基础上,认为政府应逐渐减少粮价政策干预,加强粮食生产间接因素方面的干预,包括粮食经营主体、人才培养、抵制自然灾害发生、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等方面上,以提高玉米产业综合竞争力。

蒋兴红[7]2013年在《农产品国际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入世10多年来,中国已成为世界重要的农产品贸易大国。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在大出大进中,出现“逆差常态化”现象。然而,中国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在分享全球经济一体化利益的同时,也不得不迎接由此而引发的激烈市场竞争、价格波及和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冲击。本研究将农产品国际贸易置于农业及其关联产业发展的国民经济增长系统中,构建从价格传导波及到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分析框架,探寻农产品国际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途径和贡献。本研究以国际贸易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石,构建农产品国际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首先,基于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的现实认识,全面而系统地分析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的特征,分析贸易逆差的成因,以判断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未来走势。其次,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来验证和分析农产品国际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途径。第叁,基于影响途径的检验和分析,构建模型,系统评价农产品国际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关建议。2004年以来,中国农产品贸易差额出现由“顺”向“逆”的历史性大逆转,逆差不断扩大,并呈现长期存在的趋势。实证分析表明,中国的大豆、棉花、植物油等大宗农产品贸易失衡决定总逆差,具有主要逆差产品进口来源地高度集中的特征。需求、结构和竞争力(引力)的CMS分解发现:中国农产品出口受竞争力和结构影响,增速缓慢。但相比较而言,农产品进口因为国内经济环境趋好进口引力大增,进口增速远大于出口,则必然形成逆差。因此,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逆差态势将成为短期不可逆转的趋势。短期内,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通过价格传导及波及,影响国内物价水平。农产品进口和出口增长均刺激国内农产品价格上涨,农产品进口和出口上涨1%,中国农产品价格分别上涨0.7355%和0.4198%。农产品价格上涨直接导致中国CPI上涨,并通过CPI对PPI的影响,间接导致PPI上涨。短期内(半年),农产品价格对CPI有重要影响,贡献44.9%;农产品价格对PPI的贡献较为稳定,半年内贡献13.07%。经粗略推算,农产品进口和出口上涨1%,将对CPI上涨分别贡献0.3303%和0.1885%,将对PPI上涨分别贡献0.0961%和0.0549%。农产品国际贸易不仅对中国农业增长和农业结构产生直接影响,还通过产业关联,形成对第二产业和第叁产业的间接影响,对叁次产业具有结构调整效应。格兰杰因果表明,农产品出口和进口都通过资源配置优化和技术扩散来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而影响中国农业增长。农产品国际贸易不仅为中国农业结构调整提供动力和空间,而且通过农业及其产业关联间接影响中国的叁次产业结构。实证结果表明,农产品进口和出口扩张对不同产业的影响作用不同:一方面,出口会减少第一产业份额,增加第叁产业份额,对第二产业有负向影响,但影响不显着;另一方面,进口会增加第二产业份额,减少第叁产业份额,对第一产业有正向影响,但影响不显着。从短期来看,农产品国际贸易的价格传导波及效应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增长。联立方程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农产品进出口都会引起国内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将直接导致CPI上涨,抑制经济增长。同时,中国农产品进出口通过CPI对PPI的影响,间接引起PPI更高幅度的上涨,而刺激经济增长。两者相抵,现阶段国际贸易引起农产品价格每上涨1%,国民收入将增加0.1%。但就长期而言,农产品国际贸易的产业结构调整作用不仅影响资本和劳动的产出效率,而且对中国经济增长有抑制作用。首先,农产品出口和进口都有助于促进中国农业增长;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农产品出口和土地密集型为主的农产品进口都促进了中国农业增长,但进口以土地密集型为主的结构对中国农业增长具有更显着的意义。其次,农产品出口的增加将显着促进中国第叁产业份额的增加,明显推动经济规模的扩大,促进资本要素的产出效率但抑制劳动要素的产出效率。农产品进口的增加将显着扩大第二产业的份额,减少第叁产业的份额,两者均会导致经济规模的萎缩,抑制资本要素的产出效率而促进劳动要素的产出效率。两者比较可知,农产品国际贸易的逆差格局将会抑制中国经济的增长。综上所述,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逆差趋势已不可逆转,鉴于其对中国农业和经济增长可能存在的消极影响,保持农产品贸易逆差的适度规模水平和合理结构成为重要目标。为此,需要通过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确保国际贸易均衡发展;需要通过改善农产品流通方式,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疏通农产品价格传导途径,提高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效率,扩大贸易利得;需要通过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不仅奠定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资本和技术基础,而且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余志刚[8]2012年在《我国粮食宏观调控的计量分析与政策选择》文中认为粮食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是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在目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粮食市场将持续发生深刻变化:粮价上涨预期继续增强、市场波动趋于加剧,粮食调控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任务更加艰巨。因此,在新形势下,研究粮食宏观调控问题,把握粮食调控的重点和关键,增强粮食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稳定市场预期,防范价格异动,对我国应对复杂多变和挑战严峻的国内外环境,进一步管理好通胀预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大局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粮食宏观调控系统的构建进行着手,利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方法对粮食宏观调控的经济主体行为、供需预测、政策对粮食供给和价格的影响、调控的成本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6个部分,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如下。(1)我国粮食宏观调控系统经济主体的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对“有限理性”条件下的粮食市场经济主体(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民、粮食加工企业、粮食购销企业等)的利益冲突进行了分析,并对这些冲突产生的后果—“憋粮”现象—进行了实证分析。针对近年出现的“憋粮”行为,利用2005-2010年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的面板数据建立变截距模型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认为:粮食的价格和生产成本,以及上期的“憋粮”会对本期“憋粮”造成重要的影响。主产区的粮食仓储能力、加工能力都是制约主产区粮食流通的重要因素。(2)我国粮食市场的供需变化与及其对调控体系的政策需求。将粮食供给拆分为单产和播种面积分别预测,将粮食需求拆分为口粮、饲料用粮、种子用粮、工业用粮和其他用粮,建立ARIMA-GRNN模型等对粮食供求的未来中短期趋势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我国粮食的近期供给没有问题,但长久增长动力不足;随着科技发展水平到达一定的程度,单产拉动型增产方式并不可持续;工业用粮将会大幅度增长,成为未来粮食消费的一个最主要部分。因此,未来粮食宏观调控的重点应从“供给侧”适当向“需求侧”转变。(3)我国粮食宏观调控政策变动及对粮食供给的影响。在总结了历年的粮食宏观调控政策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在Nerlove1958年提出的适应性预期模型基础上,运用1978—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政策变量对粮食总产量具有重要的影响,长期内,种粮农民经过3.75年的时间可将粮食播种面积调整到最优。因此,应该采取加强农业财政支出的比例、做好粮食产量的预测和预警、加强对粮食价格的引导等措施进一步提升农民进行生产调整的能力。(4)粮食宏观调控政策对粮食市场长期均衡的影响。通过对我国粮食价格的形成机制、近年来的价格波动趋势、改革开放以来的价格政策及影响价格的机理等入手,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分别构建粮食市场价格波动指数,采用VAR方法衡量我国1985-2010年粮食宏观调控政策对粮食价格波动指数的影响,分析认为,粮食价格调控政策对粮食价格波动具有显着冲击作用,但粮食补贴、储备和进出口政策对粮食价格的影响方向、周期和程度都不一样,并存在一定的“抵消”效应。(5)我国粮食宏观调控的成本、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从财政补贴、储备吞吐、进出口调节3个方面分析成本构成并建立核算的理论模型,并构建了效率指标体系,利用DEA方法中的CCR模型和C~2GS~2模型对粮食宏观调控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粮食宏观调控的综合效率逐渐降低的结论。最后,对粮食宏观调控综合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认为人均GDP指数、工业用粮需求比例、城镇化率和人均粮食播种面积对该效率具有显着的影响。(6)我国粮食宏观调控的微观影响分析。在对农户储粮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方式获取了大量一手数据,并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对黑龙江省农户储粮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农户储粮率和储粮时间影响较大的因素包括人均纯收入、家庭粮食产量、粮食收入占家庭收入比、种粮借款和对未来价格的预期,而储粮损失率影响并不显着。研究中,取得了如下创新:第一,运用变参数的PANEL模型对“憋粮”问题进行了计量分析,将复杂的“憋粮”行为影响因素进行简单的量化研究;而之前,对于“憋粮”行为的分析主要是采用定性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第二,将传统的ARIMA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结合起来,既保留了传统模型的解释能力,又有效利用了神经网络模型的学习能力,运用ARIMA-GRNN模型对粮食供给和需求进行预测,是预测结果更加准确、科学;第叁,将适应性预期模型引入政策对粮食供给的影响中来,不仅计量分析了政策对粮食供给的长期影响,还分析了农民对粮食供给的短期调整能力,使研究内容更加全面深入;第四,从需求侧和供给侧分别构建了粮食价格波动指数进行分析,特别是在分析中,采用了HP滤波法代替了目前常用的变异系数(CV)方法,将粮食价格的趋势性变化和波动性变化分离出来,结果更为科学客观;第五,采用“效率标准”定量化分析了粮食宏观调控成本,采用了DEA方法求出了粮食宏观调控的成本收益之间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等指标,得出综合效率逐渐降低的结论。

马登科[9]2010年在《国际石油价格动荡:原因、影响及中国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属于经济解释。传统经济学已经不能解释2002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的急剧动荡。本文在“货币信用—虚拟经济—实体经济”的全新视角下,第1-6章分别对影响国际石油价格的实体经济因素、虚拟经济因素及制度因素进行理论加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如下:第一,国际石油价格已不再被供需所决定,而是由其金融属性所决定。由美元主导的全球货币信用体系和浮动汇率制所引发的流动性过剩是全球石油价格暴涨暴跌的本质(制度性)原因。过剩流动性在实体经济里找不到投资的热土,便冲进了虚拟经济领域,造成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实体经济相对萎缩。虚拟经济里过剩的流动性乃国际石油价格急剧动荡的动力之源;第二,外汇市场、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早已叁位一体,相互影响和联动,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波动。尤其是外汇市场,超过100:1的高杠杆交易导致热钱四处游荡,使得美元汇率在高频投机下急剧动荡。国际石油的计价货币美元本身币值的不稳定性必然导致国际石油期货价格陷入动荡。但是自2002年1月份以来,美元指数下跌超过了35%,而国际油价最高时候曾经上涨超过了400%,美元因素只能解释石油价格动荡的部分原因;第叁,全球大型的对冲基金和投资银行是石油金融体系内的主导力量。金融工具的高杠杆特性推动他们的投机行为,于是他们利用左右国际石油价格的各种因素诸如美元、股市波动、原油库存、宏观经济指标、天气等等通过石油期货期权等衍生品市场平台并借助高端的程序化交易系统进行高频度的投机,最终这种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操作推动了国际原油期货价格的暴涨暴跌。第7章建立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宏观经济冲击的VAR模型,结果显示国际石油价格的动荡将对中国的宏观经济形成巨大冲击。最后,第8章结合国际货币体系面临改革的大背景,构筑起中国的石油金融体系。第9章为全文总结。

康敏[10]2005年在《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与现货市场关系研究》文中认为农产品期货市场以其独特的发现价格、回避风险功能,在世界农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已经进入了稳步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在这一背景下,分析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现实情况,探索影响其功能发挥的原因,并从中找出治理的对策,就成为急待研究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文是在当前中国市场经济体系中不完善的现货市场和不完善的期货市场并存共同发展这一特殊的背景下,对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实际结果及其影响因素从现货市场角度加以考察和深入分析,力图通过研究揭示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与现货市场的关系,寻求从现货市场角度加强和改进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途径和措施。 为实现这一研究目标,本文首先对期货市场功能、期货市场功能发挥所需具备的条件、期货市场功能与现货市场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探讨,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本文研究的逻辑分析框架和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先对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发现价格、回避风险功能发挥的情况及其对现货市场的实际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然后分析影响功能发挥的期货市场自身的相关因素,最后进一步深入分析现货市场对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影响。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是:(1) 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与现货市场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农产品期货市场是在现货市场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期货市场发现价格、回避风险功能的有效发挥反作用于现货市场,为现货市场的良性运行服务,但同时又以现货市场的发达和完善作为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的条件,这些条件可以归纳为两个,即价格波动频繁且波动幅度大和接近完全竞争。(2) 总的来说,2000年以来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发现价格和套期保值功能初步显现,农产品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的积极作用已经开始发挥并日益增大。分品种来看,各品种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效果有所差异。大豆和豆粕期货市场功能发挥比较充分,天然橡胶期货市场次之,而强麦和硬麦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相对要差一些。(3) 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的充分发挥需要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都具备一定的条件,而期货市场自身相关条件的满足只是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前提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是在现货市场发育还不充分的情况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尚不发达不完善的现货市场是影响和制约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充分发挥的关键因素。 因此,优化和完善现货市场,是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进一步发挥的关键。需要完善市场机制,减少政府对市场的直接干预;打破地区和部门分割和封锁,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加大市场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户及农产品加工企业进退市场的机制;健全反垄断政策法规,完善市场竞争秩序。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第一,研究视角的新颖性。即从现货市场的角度对期货市场功能进行研究,提出现货市场是影响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重要原因这一新的视角,这从另一个侧面为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未来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启发。第二,研究内容的系统性。即构建研究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与现货市场关系的逻辑分析框架和经济分析方法,对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发挥及其对现货市场的作用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决定和影响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现货市场原因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第叁,评价指标体系的实用性。即借鉴前人的研究方法,使之与本文研究内容和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来选取和设计一套比较完整的评价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指标体系,实证分析农产品期货市场发现价格、回避风险功能发挥的实际结果。

参考文献:

[1]. 对影响中国大豆竞争力因素的实证分析[D]. 李显戈. 南京农业大学. 2003

[2]. 中国肉羊产业市场绩效研究[D]. 王士权. 中国农业大学. 2017

[3]. 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大豆产业:价格、供给与贸易[D]. 喻翠玲. 华中农业大学. 2006

[4]. 中国玉米国际竞争力研究[D]. 齐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5]. 我国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研究[D]. 孔维升.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

[6]. 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研究[D]. 温凤荣. 山东农业大学. 2014

[7]. 农产品国际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 蒋兴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8]. 我国粮食宏观调控的计量分析与政策选择[D]. 余志刚. 吉林大学. 2012

[9]. 国际石油价格动荡:原因、影响及中国策略[D]. 马登科. 吉林大学. 2010

[10]. 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与现货市场关系研究[D]. 康敏. 中国农业大学. 2005

标签:;  ;  ;  ;  ;  ;  ;  ;  ;  

对影响中国大豆竞争力因素的实证分析——从价格和非价格角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