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接收机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接收机,可编程,门阵列,氦气,通信,长波,磁共振。
接收机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葛玲,肖南,刘文其,孙婷婷,张迎春[1](2019)在《低温接收机用压缩机远程控制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实现各个低温接收机站点在电力故障后或是执行观测任务时能远程控制压缩机制冷系统的启停,运用PIC6015单片机设计了一套氦气压缩机远程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就近安装于压缩机上,通过RS485实现与上位机通信,从而远程控制氦气压缩机的启停,同时对氦气压缩机运行状态和氦气的进出气压力进行检测与告警,对低温接收机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起到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低温与超导》期刊2019年11期)
刘旭波,李迅,赵红训[2](2019)在《超短波无线电监视接收机功能可重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设备资源可重构的动态化资源管理的问题,提出建立板卡即插即用式扩展设计、硬件平台通用化设计、接口标准统一化设计、软件模块化组件技术,实现面向任务需求的超短波无线电监视接收机功能重构、资源动态分配,提高设备资源利用率。(本文来源于《航天电子对抗》期刊2019年05期)
吕俊杰,董浩宸,张海东[3](2019)在《基于DSP+FPGA的高精度北斗导航接收机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当前北斗导航定位接收机在高动态和复杂电磁环境下定位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在了解卫星导航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基于DSP+FPGA的嵌入式北斗导航接收机的设计,以满足在高动态和复杂电磁环境下无人机、单兵、机器人等高精度导航定位的要求。本文详细介绍了接收机的硬件架构:接收机的射频前端采用MAX2769芯片,基带及信号处理部分采用TI公司的高性能浮点系列的TMS320C6747芯片和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芯片EP4CE115F23C8N。并基于测试实验结果,说明该款接收机体积小、功耗低、高精度的特点。(本文来源于《现代信息科技》期刊2019年20期)
金伟正,左齐茹仪,李佳,曹新莉[4](2019)在《短波发射和接收机设计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一种具有移动网络控制的短波发射和接收机设计创新实验,该机使用7.023 MHz短波波段,可以在数百公里内进行设备间的通信。采用通信电子线路中的基础电路进行单元电路设计和系统构建,同时加入移动互联控制模块电路。该发射和接收机设计包括收发天线、输入信号处理模块、混频模块、音频信号输出模块、控制和Wi-Fi模块等,很适合于通信电子线路综合实验教学,学生通过实验可全面地理解和掌握发射机及接收机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本文来源于《实验技术与管理》期刊2019年10期)
周蔚[5](2019)在《U/V超视距接收机指标点分析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U/V频段指的是在225~800MHz内的信道传输,超视距概念是建立在视距实际测量的量传输地距离基础上的,基于地球的外观特性,在有限的距离内,无线电波的短距离传输指的是:当电波波长增加,电波传输距离增加,电波长度远远超出实际距离,超视距传输随之产生。本文就超视距传输展开讨论,以U/V频段超视距接收机为例,对其信道指标点进行分析,并详述系统设计要点。(本文来源于《中国新通信》期刊2019年19期)
娄良轲,王平波,代振[6](2019)在《基于非线性处理的高分辨接收机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0引言主动声纳的速度-时延分辨力决定了系统分辨那些具有相似距离和径向速度目标的能力。研究表明,在宽带条件下,发射正反双曲调频信号(V-HFM)并结合设计的接收机,可实现理想的速度-时延联合高分辨,但在多亮点条件下,仍然存在较强的虚假亮点干扰[1]。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宽带模糊函数(WAF)为基本工具,设计了一种基于双曲调频脉冲的组合信号及相应接收机,在多亮点情况下,对所设计的接收机的速度-时延输出响应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本文来源于《2019年全国声学大会论文集》期刊2019-09-21)
孔良[7](2019)在《射频直采GNSS接收机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灵活射频直采的GNSS接收机的设计及其在各种性能指标应验证中的应用。该结构允许对实际GNSS信号进行采样和实时数字信号处理。通过对该系统测量结果的分析,验证了为不影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信号检测而确定采样抖动限制的理论公式。(本文来源于《中国新通信》期刊2019年18期)
潘峰,李国俊,王姜婷,杨大峰[8](2019)在《长河二号授时监测接收机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地基长波授时系统是目前国际上授时精度较高的大型陆基无线电授时服务系统,其授时信号采用罗兰C信号发播体制,具有作用距离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针对GNSS信号在某些特定区域易被干扰、易失锁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长河二号授时监测接收机,采用信号完好性检测、ASF(附加二次相位因子)时延修正等技术,实现了高精度、高可靠的长波授时与时差监测,可作为GNSS授时的重要补充手段。(本文来源于《卫星导航定位与北斗系统应用2019——北斗服务全球 融合创新应用》期刊2019-09-10)
杨传伟,王嘉嘉,吴磊,宋加齐[9](2019)在《5G高性能接收机测试仪表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5G逐渐进入商用阶段,基站侧和终端侧的5G关键技术验证和外网测试都离不开高性能接收机测试仪表,常规的接收机仪表也很难适应5G关键技术测试需要。本文主要针对以上难点进行研究分析,通过优化升级软硬件方式设计实现一种高性能接收机测试仪表,保证能够满足高吞吐量测试需求,同时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交互体验。测试结果验证了该仪表测试的有效性和友好性。(本文来源于《电子产品世界》期刊2019年09期)
赵超,徐俊成,傅方杰,蒋瑜[10](2019)在《基于FPGA的磁共振接收机数字下变频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变带宽数字下变频(Reconfigurable Digital Down Conversion,RDDC)的原理,针对磁共振成像接收机数字下变频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抽取率可在线编程的数字下变频器设计方法。对主要功能单元(变级数CIC滤波器、串并混合式FIR滤波器)的设计与FPGA实现进行了具体分析,同时针对ALTERA公司的5CGXFC9器件与1. 5T磁共振成像系统数字下变频需求,利用Verilog语言设计了输出量化位数为16bit、抽取率为180~11520的RDDC实例,基于ModelSim与MATLAB进行了功能仿真。通过仿真结果分析可知,该实例在给定器件资源约束下,实现了100MHz采样率、2kHz~200kHz带宽信号的RDDC功能,在单片FPGA内完成了对不同带宽信号的数字正交检波与抽取滤波操作,为磁共振成像接收系统提供了一种高通用性与高灵活性的变带宽DDC解决方案。(本文来源于《信息技术》期刊2019年08期)
接收机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设备资源可重构的动态化资源管理的问题,提出建立板卡即插即用式扩展设计、硬件平台通用化设计、接口标准统一化设计、软件模块化组件技术,实现面向任务需求的超短波无线电监视接收机功能重构、资源动态分配,提高设备资源利用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接收机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1].葛玲,肖南,刘文其,孙婷婷,张迎春.低温接收机用压缩机远程控制系统设计[J].低温与超导.2019
[2].刘旭波,李迅,赵红训.超短波无线电监视接收机功能可重构设计[J].航天电子对抗.2019
[3].吕俊杰,董浩宸,张海东.基于DSP+FPGA的高精度北斗导航接收机设计[J].现代信息科技.2019
[4].金伟正,左齐茹仪,李佳,曹新莉.短波发射和接收机设计实验[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
[5].周蔚.U/V超视距接收机指标点分析与设计[J].中国新通信.2019
[6].娄良轲,王平波,代振.基于非线性处理的高分辨接收机设计研究[C].2019年全国声学大会论文集.2019
[7].孔良.射频直采GNSS接收机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新通信.2019
[8].潘峰,李国俊,王姜婷,杨大峰.长河二号授时监测接收机的设计与实现[C].卫星导航定位与北斗系统应用2019——北斗服务全球融合创新应用.2019
[9].杨传伟,王嘉嘉,吴磊,宋加齐.5G高性能接收机测试仪表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产品世界.2019
[10].赵超,徐俊成,傅方杰,蒋瑜.基于FPGA的磁共振接收机数字下变频设计[J].信息技术.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