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鉴定论文-崔月倩

计算机辅助鉴定论文-崔月倩

导读:本文包含了计算机辅助鉴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西妥昔单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双特异性抗体,非小细胞肺癌

计算机辅助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崔月倩[1](2017)在《计算机辅助设计新型EGFR和PD-1双靶向抗体的设计及初步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2 017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肺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排在首位,已与发达国家水平相当。肺癌的不同分型中约 85%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而针对 NSCLC常规化疗方案的疗效一直很局限,新型治疗模式已成为研究的热点。西妥昔单抗(Cetuximab,C225)为人-鼠嵌和IgG1抗体,是一种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已获批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和局部进展或转移性头颈鳞癌中。EGFR是一种大小150KDa的跨膜受体,与配体结合后体内的络氨酸激酶自身磷酸化,进一步激活下游信号通路,从而导致癌细胞增殖和转移。在多种实体瘤中均存在EGFR的过表达,Cetuximab与EGFR胞外结合区结合后发挥作用,最终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G1期)、抑制肿瘤细胞的入侵和转移、抑制血管生成。目前体内实验已报导Cetuximab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具有抑制增殖和促进凋亡的作用,临床试验证实Cetuximab与单纯化疗比能够延长患者中位生存期,但并未存在显着差异。免疫检测点抑制剂治疗是通过阻断抑制性信号来激活机体特异的免疫细胞杀伤肿瘤的方法,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程序性死亡受体 1 及其配体(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1 ,PD-1 /PD-L1)即为一对免疫抑制因子,它们的结合促使抑制性免疫肿瘤微环境的形成,抑制T细胞的杀伤作用,易使肿瘤发生免疫逃逸。抗PD1抗体在部分实体瘤,如肾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霍奇金淋巴瘤、头颈癌等中已证实治疗的疗效优于传统的化疗。Nivolumab (Opdivo,5C4)为抗PD1抗体,通过阻断PD1/PDL1的结合从而恢复免疫微环境中T细胞的杀伤功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扩散。尽管这些抗体药物的治疗疗效优于常规化疗,但由于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的复杂性和肿瘤细胞本身的异质性,仅通过单克隆抗体或单一信号的阻断激活机体免疫反应和抗肿瘤效应仍然具有局限。为了探索更好的抗肿瘤效应,尝试通过联合治疗或新的治疗方案来提高综合疗效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方向。因而,设计与优化具有多功能和双靶点结构的特异性抗体在肿瘤治疗领域越来越重要,这种双特异性抗体(BsAB)可通过介导细胞毒作用、介导或阻断信号传导、导向作用等来进一步提高抗肿瘤效应。本实验研究中我们以EGFR抗体Cetuximab和PD1抗体Nivolumab为模型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方法设计、优化EGFR/PD-1新型双靶向抗体。在自然条件下,这种双特异性抗体是不存在,我们对抗体结构进行设计改造包括:CrossMab和杵臼(knob-into-hole)的结构。在构建双特异抗体前我们先利用CUDA计算机模拟工作站,通过大分子模拟软件Amber16对抗体CH3晶体结构文件(5HSF、5DI8)进行分析,显示KIH(knob-into-hole)结构在常温状态下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基于这种设计,我们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出具有这种双特异抗体的重轻链真核表达载体,利用Freestyle TM 293F细胞表达体系表达出Cetu-PD1 CrossMab,纯化后通过SDS-PAGE对其分子量和结构完整性进行鉴定。实验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Cetu-PD1 CrossMab的基因序列,并已鉴定表达的抗体分子量及结构完整,在哺乳动物表达系统与全抗体具有相似的稳定表达,可扩大表达及纯化后行进一步生物学功能实验。(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期刊2017-05-25)

赵倩娜[2](2016)在《计算机辅助叁维颅骨性别鉴定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颅骨性别鉴定在法医学、人类学、面貌复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针对颅骨性别鉴定这一课题,根据陕西地区成年人志愿者的头部CT数据,重构出颅骨的叁维模型,并对颅骨特征点进行标定,提取了颅骨的特征指标,在此基础上分别给出了对完整颅骨和残缺颅骨的性别鉴定方法。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1、颅骨特征点的标定和特征指标的提取与统计。在颅骨叁维模型上对反映颅骨特征的62个特征点进行了标定,计算了特征点间直线距离、表面距离、角度等可测量指标,应用曲线拟合方法对颅骨性别差异显着部位(如眉弓)进行了数量化表示,共得到颅骨的43项特征指标,并分别给出了它们的统计结果。2、完整颅骨的性别鉴定方法研究。针对完整颅骨,分别采用了Fisher判别、Logistic回归和支持向量机叁种分类方法进行了性别判定,并对叁种方法的分类效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对叁种鉴定模型应用五折交叉验证,结果表明,针对陕西地区成年人颅骨,Logistic回归和支持向量机的性别判定准确率(92.1%和92.5%)高于传统的Fisher判别方法(89.9%)。3、残缺颅骨的性别鉴定方法研究。针对不完整颅骨,提出了基于分区颅骨的残缺颅骨性别鉴定方法。对颅骨的七个分区,逐个利用Logistic回归方法构建其性别判定模型,并验证各分区模型的判定准确率,然后综合各分区的判定模型和判定准确率,建立了针对残缺颅骨的性别判定模型。该模型充分利用了残缺颅骨中的特征指标,有助于提高对残缺颅骨性别判定的准确率,而且能够应用于各种残缺颅骨的性别鉴定,适用范围广。4、设计并实现了颅骨特征测量与性别鉴定原型系统,该系统实现了颅骨测量特征指标和数量化特征指标的提取,并对上述性别鉴定方法的效果进行验证。(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6-06-01)

刘薇,李敏,吴清华,吴兵,刘咏松[3](2016)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在中药鉴定学理论及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将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运用到中药鉴定学理论及实验教学中,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记忆;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解决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推进学科发展,促进教研、科研活动的开展。(本文来源于《中药与临床》期刊2016年02期)

刘自强,王芳弟[4](2015)在《浅谈计算机辅助书法真伪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书法真伪鉴定主要依靠专家经验性鉴定,不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且会造成误判.提出了利用模式识别技术进行计算机辅助书法真伪鉴定的方法.首先对书法作品进行自适应阈值预处理,然后利用Gabor滤波器进行特征提取,最后使用Fisher分类器进行真伪鉴定分类.实验选定7位中国历史上知名书法家的作品进行验证,均得到了很好的鉴定效果.(本文来源于《兰州工业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张丽,郭艳军[5](2014)在《基于群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的宝石计算机辅助鉴定教学信息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群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的宝石计算机辅助鉴定教学信息系统以课堂教学改革和培养实践能力为设计理念,实现了宝石鉴定中的多品种、多参量的综合判断。与传统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相比,群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增加了灰色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减少标准状态模式的数据精度的要求,具有较好的宝石鉴定能力和可靠性。在宝石鉴定教学应用中,该系统突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提供了一个方便的资源共享和辅助鉴定平台,具有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岩石矿物学杂志》期刊2014年S2期)

陈涛,魏朗,高岩[6](2010)在《车辆间碰撞交通事故计算机辅助鉴定技术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车辆间事故过程的基础上,论述车辆间碰撞交通事故计算机辅助鉴定技术的基本原理,回顾碰撞前后阶段的HVOSM,PHASE4,SIMON等事故再现轨迹模型,概要地阐述CRASH类、动量模型类逆向计算系统以及二维、叁维正向模拟类软件的计算原理,并进行分析和评述。研究认为,我国车辆间碰撞交通事故鉴定应将逆向计算与正向模拟相结合,建议通过研究交通事故现场勘查技术和建立车辆、轮胎、路面摩擦特性等基础数据库来提高逆向计算系统初始数据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交通事故鉴定的精度。(本文来源于《中国安全科学学报》期刊2010年04期)

郭宇鹏[7](2010)在《计算机辅助《中药鉴定学》实践教学优势与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药鉴定学》是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研究寻找和扩大药源的应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在实践教学中有着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文章针对应用中的一些局限性问题,提出在今后工作中仍需不断探索。(本文来源于《职业教育研究》期刊2010年03期)

张彩甜[8](2009)在《模式识别技术的应用——珠宝玉石计算机辅助鉴定及信息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珠宝玉石计算机辅助鉴定及信息系统是在输入分析了宝石学知识体系的基础上,以鉴定工作的实际步骤和要求为导向设计而成。该软件采用了计算机科学中的数据库、模式识别等信息技术。(本文来源于《福建电脑》期刊2009年09期)

余学锋,文海,李培[9](2008)在《武器鉴定试验测试方案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靶场鉴定试验测试方案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测试方案计算机辅助设计思想和方法.通过计算机化的集成平台,实现测试效果预先评估和测试活动中的交互.同时对测试方案计算机辅助设计的集成框架和过程建模技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集成框架分层体系结构,过程建模系统结构.该方法可形象化地描述总体设计过程中的各种设计活动,能够支持设计、分析与仿真的自动集成.(本文来源于《测试技术学报》期刊2008年05期)

刘伟[10](2008)在《计算机辅助鉴定技术在海洋浮游植物分类鉴定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计算机辅助鉴定技术在海洋浮游植物分类鉴定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总结了不同技术的特点,并在总结计算机辅助鉴定技术在海洋浮游植物分类鉴定方面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对其发展前景做出了展望。(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期刊2008年29期)

计算机辅助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颅骨性别鉴定在法医学、人类学、面貌复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针对颅骨性别鉴定这一课题,根据陕西地区成年人志愿者的头部CT数据,重构出颅骨的叁维模型,并对颅骨特征点进行标定,提取了颅骨的特征指标,在此基础上分别给出了对完整颅骨和残缺颅骨的性别鉴定方法。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1、颅骨特征点的标定和特征指标的提取与统计。在颅骨叁维模型上对反映颅骨特征的62个特征点进行了标定,计算了特征点间直线距离、表面距离、角度等可测量指标,应用曲线拟合方法对颅骨性别差异显着部位(如眉弓)进行了数量化表示,共得到颅骨的43项特征指标,并分别给出了它们的统计结果。2、完整颅骨的性别鉴定方法研究。针对完整颅骨,分别采用了Fisher判别、Logistic回归和支持向量机叁种分类方法进行了性别判定,并对叁种方法的分类效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对叁种鉴定模型应用五折交叉验证,结果表明,针对陕西地区成年人颅骨,Logistic回归和支持向量机的性别判定准确率(92.1%和92.5%)高于传统的Fisher判别方法(89.9%)。3、残缺颅骨的性别鉴定方法研究。针对不完整颅骨,提出了基于分区颅骨的残缺颅骨性别鉴定方法。对颅骨的七个分区,逐个利用Logistic回归方法构建其性别判定模型,并验证各分区模型的判定准确率,然后综合各分区的判定模型和判定准确率,建立了针对残缺颅骨的性别判定模型。该模型充分利用了残缺颅骨中的特征指标,有助于提高对残缺颅骨性别判定的准确率,而且能够应用于各种残缺颅骨的性别鉴定,适用范围广。4、设计并实现了颅骨特征测量与性别鉴定原型系统,该系统实现了颅骨测量特征指标和数量化特征指标的提取,并对上述性别鉴定方法的效果进行验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计算机辅助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1].崔月倩.计算机辅助设计新型EGFR和PD-1双靶向抗体的设计及初步鉴定[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7

[2].赵倩娜.计算机辅助叁维颅骨性别鉴定方法研究[D].西北大学.2016

[3].刘薇,李敏,吴清华,吴兵,刘咏松.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在中药鉴定学理论及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药与临床.2016

[4].刘自强,王芳弟.浅谈计算机辅助书法真伪鉴定[J].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15

[5].张丽,郭艳军.基于群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的宝石计算机辅助鉴定教学信息系统[J].岩石矿物学杂志.2014

[6].陈涛,魏朗,高岩.车辆间碰撞交通事故计算机辅助鉴定技术综述[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

[7].郭宇鹏.计算机辅助《中药鉴定学》实践教学优势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0

[8].张彩甜.模式识别技术的应用——珠宝玉石计算机辅助鉴定及信息系统[J].福建电脑.2009

[9].余学锋,文海,李培.武器鉴定试验测试方案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分析[J].测试技术学报.2008

[10].刘伟.计算机辅助鉴定技术在海洋浮游植物分类鉴定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8

标签:;  ;  ;  ;  

计算机辅助鉴定论文-崔月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