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超声血管成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CTA,桥血管,动脉血运重建
超声血管成像论文文献综述
陈力[1](2019)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血管成像对外周动脉血运重建术后评估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照,对比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血管成像(CTA)检查对外周动脉血运重建术后随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来我院同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A检查的135例外周动脉血运重建术后(包括旁路转流术及腔内治疗)患者资料,其中,19例患者行DSA检查,患者年龄19~82岁,平均57.5±12.3岁。与DSA对照,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A对桥血管及支架评价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135例患者中,旁路转流术后19例,腔内治疗术后116例;上肢18例,下肢117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旁路转流术后桥血管通畅16例17支桥血管、闭塞3例3个桥血管;腔内治疗术后血运通畅92例,再狭窄7例9个支架,闭塞15例23个支架,支架移位1例1个支架,支架断裂1例1个支架。其中,19例患者再行DSA检查,上肢2例,下肢17例,旁路流转术后2例2支桥血管,腔内治疗17例25个支架;其中,桥血管闭塞2例2支桥血管,支架内再狭窄4例5个支架,闭塞11例18个支架,支架移位1例1个支架,支架断裂1例1个支架,CTA诊断准确率85.2%(23/2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92.6%(25/27)。结论 CTA可以获得外周动脉的整体解剖学信息,并清晰显示侧枝循环建立情况,缺陷在于对于细小支架内的判断有一定的限制,且受支架材料的影响,部分支架附壁血栓及再狭窄显示受限,且不能实时动态显示血流信息,同时,检查费用昂贵,有一定的放射辐射危害及对比剂肾病风险;彩色多普勒超声操作简单、方便、无辐射,可以实时动态观察桥血管及支架情况、获得血流信息,并可以显示细小支架内的血栓或斑块,是外周动脉血运重建术后评估的首选检查手段,缺陷在于不能大视野观察病变的整体解剖,且对侧枝循环的显示不及CTA。(本文来源于《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届全国超声治疗及生物效应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12-06)
杜廷伟,薛静,王运昌[2](2019)在《CT血管成像与超声造影在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介入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CTA)与超声造影(CEUS)在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AD)介入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3例DeBakeyⅢ型AD患者的临床资料,行AD介入术,术后随访3个月,均行CEUS和CTA检查,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的破口数量及腹段真假腔直径。结果术后3个月,12例Ⅲa型AD患者经CEUS和CTA检查,A、B、C检测段内均无新发内膜撕裂或夹层;另41例Ⅲb型AD患者,CTA检查共发现破口128个,平均(3.12±0.91)个;CEUS检查共发现破口73个,平均(1.78±0.56)个;两者平均腹段主动脉破口检出个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US检查41例Ⅲb型AD患者破口数量,A检测段平均0.27个,B检测段平均0.98个,C检测段平均0.54个;CTA检查,A检测段平均0.95个,B检测段平均1.49个,C检测段平均0.68个;两种检查方法A、B、C检测段平均破口检出数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EUS与CTA检测41例Ⅲb型AD患者腹腔干、肾动脉、肠系膜及腹主动脉分叉水平真假腔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A和CEUS在DeBakeyⅢ型AD患者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两者各有优缺点。(本文来源于《中国CT和MRI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冀学红,岳术义,李瑞莲,许伟恒,冯志霞[3](2019)在《头颈部CT血管成像联合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老年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头颈部CT血管成像联合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老年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VPS1、2型患者各15例分别作为VPS1、VPS2组,选择同期收治的老年帕金森病患者30例作为帕金森病组。入院后分别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头颈部CT血管成像检测,对头颈部病变位置、颈动脉狭窄程度进行对比,从而探究帕金森病组、VPS1组与VPS2组病变部位、性质的差异,进而判断头颈部CT血管成像联合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老年VPS的诊断价值。结果患者头颈部CT血管成像显示,VPS2组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改变、中重度脑萎缩所占比例明显低于VPS1组[33. 3%(5/15)比53. 3%(8/15)、13. 3%(2/15)比40. 0%(6/15)],而二者皆明显高于帕金森病组[10. 0%(3/30)、13. 3%(4/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而VPS1组与VPS2组患者皮质下白质缺血改变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6. 7%(7/15)比46. 7%(7/15)](P> 0. 05),但皆高于帕金森病组[6. 7%(2/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显示,VPS1组和VPS2组大血管狭窄程度明显高于帕金森病组,而VPS2组较VPS1组轻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CT血管成像与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二者联合诊断VPS的敏感度(83. 87%)、特异度(83. 33%)分别高于单独使用CT血管成像或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头颈部CT血管成像联合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老年VPS中,可以根据病变位置的定位以及血管硬化的程度与帕金森病相鉴别,同时也可根据病变位置的不同,进行老年发病、隐匿性起病的分型诊断,临床意义较大。(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期刊2019年10期)
李婷,林雁潮,王瑶,吴建,陈明磊[4](2019)在《颈部血管超声、CT血管成像及磁共振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颈部血管超声(CVUS)、CT血管成像(CTA)及磁共振成像(MRI)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于叁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分别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VUS、CTA与MRI检查,以DSA为金标准,对比各组检查颈动脉狭窄的准确率。结果以DSA为检查金标准,CVUS诊断颈动脉狭窄程度中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闭塞的准确率分别为52.94%(9/17)、72.00%(18/25)、74.07%(20/27)、0%(0/2);CTA分别为70.59%(12/17)、80.00%(20/25)、81.48%(22/27)、50.00%(1/2);MRI分别为88.24%(15/17)、92.00%(23/25)、92.59%(25/27)、50.00%(1/2),Kappa值分别为0.503、0.670、0.853。结论 CVUS、CTA与MRI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判断均具有重要作用,其中MRI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CVUS与CTA检查,具有独特优势,可作为临床检查首选诊断方式。(本文来源于《实用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张晋炜[5](2019)在《叁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血管成像在婴幼儿血管瘤诊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叁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血管成像(3D-CPA)对婴幼儿血管瘤病灶进行治疗前评估、治疗后随访及疗效评价,指导临床合理有效地开展经皮局部药物灌注治疗婴幼儿血管瘤。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婴幼儿血管瘤病例47例(病灶48个),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一个月继续治疗前以及治疗后两个月继续治疗前进行超声检查,采集二维超声数据和叁维超声数据(体积值、VI、FI、VFI值),记录每次治疗相关的临床诊疗信息,并在后期数据处理时,计算叁维体积参数前后增减百分比,博莱霉素注射量与治疗前叁维血管瘤体积比值,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1)疗效评价:采用经皮局部药物灌注治疗法治疗婴幼儿血管瘤,37个病灶在1月内明显消退(包括8个7分和29个6分,共占77.08%),6个病灶基本控制(包括2个4分、2个3分和2个2分,共占12.5%),5个病灶治疗无效(包括1个1分和4个治疗后继续生长病例,共占10.42%);(2)首次治疗后一个月复查:叁维体积值减小病灶的VI值增高和减小趋势均可出现,但第叁次治疗前复查时呈统一减小趋势;极少数病灶治疗后体积增加,其叁维参数呈现统一增高趋势;随访过程中VI值始终与VFI值保持一致性增减;(3)使用盐酸博莱霉素注射液经皮局部灌注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博莱霉素推荐安全有效剂量0.34±0.03ml/cm~3,单次最大使用剂量2.0ml,其对应叁维体积消退百分比为70.27±6.27%。结论:3D-CPA技术不仅能够在婴幼儿血管瘤患儿行经皮局部药物灌注治疗前提供丰富的病灶内部信息和准确的病灶体积,治疗过程中叁维参数的变化还能够准确地提示病灶内血供的演变过程,为研究婴幼儿血管瘤消退机制提供数据。更重要的是,3D-CPA技术能定量评估病灶体积的变化以及指导介入治疗药物有效合理的使用,为婴幼儿血管瘤的诊断、随访和疗效评估提供新的、可靠的手段。(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期刊2019-05-01)
强江丽,孙成瑜,雷凯荣[6](2019)在《超声超微细彩色血管成像技术用于原发性肝癌病灶血供的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超声超微细彩色血管成像技术(SMI)应用于原发性肝癌(PHC)病灶血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间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收治的81例PHC病灶,SMI、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和减影血管造影(DSA)等影像学资料完整,观察不同影像学下血供情况,采用ROC曲线分析SMI及CDFI诊断效能。结果 PHC患者血供观察中,SMI和CDFI诊断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 SMI和DSA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以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SMI阳性检出50例,阴性检出18例,CDFI阳性检出23例,阴性检出16例。SMI诊断特异度和准确度均高于CDFI(P <0. 05);且ROC曲线比较,SMI诊断AUC为0. 775,诊断有一定准确性,CDFI诊断AUC为0. 562,诊断准确性较低。结论 SMI较CDFI能提高PHC病灶血供检出率,利于临床医师对患者术后评价,且因无创易被患者接受,建议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期刊2019年03期)
宋殿宾,张晶晶,马光,李红阳,刘英[7](2019)在《术前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术中超声在后腹腔镜阻断肾段动脉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术前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MSCTA)及术中超声在小肾癌阻断肾段动脉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小肾癌病人55例,常规术前行MSCTA检查,根据是否行术中超声,将其分为术中超声组28例,非术中超声组27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热缺血时间、微小癌灶发现率、中转开放率、术后漏尿、切缘阳性率、术肾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结果术中超声组各项观测指标均优于非术中超声组,其手术时间分别为(172. 1±3. 5)分钟和(216. 3±4. 8)分钟,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0. 2±5. 0) ml和(90. 3±4. 0) ml,术中热缺血时间分别为(24. 5±4. 2)分钟和(29. 3±2. 8)分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中超声组术前、术后患肾GFR分别为(55. 1±7. 2) ml/min和(54. 1±7. 7) ml/min(P> 0. 05),非术中超声组术前、术后患肾GFR分别为(55. 8±7. 0) ml/min和(41. 4±6. 5) ml/min(P <0. 05)。结论术中超声可以快速准确的定位肿瘤组织,尽可能的保留肾单位,减少切缘阳性率,并有利于术后患肾功能的恢复。(本文来源于《临床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周雪雁,潘晓芳,贾晓东,于艺[8](2018)在《超声与螺旋CT血管成像对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查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对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患者依据临床症状均做超声和CTA检查,对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超声检查椎动脉起始段中、重度狭窄检出率为70.19%(73/104),其中使用高频超声检查出狭窄率为30.13%(22/73),低频超声检查出狭窄率为69.86%(51/73);CTA检查椎动脉起始段中重度狭窄检出率为74.03%(77/104),与超声检查结果相比,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超声与CTA对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的检出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且超声高、低频探头联合应用检出率显着提高。(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设备》期刊2018年12期)
孛茹婷,袁宇[9](2018)在《超声造影对腹部肿瘤血管成像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B型超声、彩色多普勒及超声造影在肝肿瘤中的应用价值,并探讨超声造影在肝肿瘤血管显示及诊断的优势。资料与方法:对19例肝肿瘤及邻近血管进行超声造影。其中包括原发性肝细胞癌5例,肝转移瘤5例,肝血管瘤9例。经静脉注射超声造影剂SonoVue后观察各种病灶的血管特征。结果:B型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可以观察病变的大小、数目、部位等特征和邻近血管的形态、内部回声及血流特点,后行超声造影与B型超声进行对比并显示病灶部位血管的立体图像,肿瘤的滋养血管及门静脉、下腔静脉管腔结构,肝内血管的走行、分布及其与肿瘤之间的空间关系。恶性肿瘤血管特征为滋养血管蜿蜒扭曲,内部血管杂乱密集。结论:B型超声和彩色多普勒对于病灶数目、大小及癌栓的检出有一定局限性。超声造影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超声技术,对肿瘤血管特征、空间分布及血管转移瘤栓的检出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可成为指导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监测临床治疗和疗效评价的必不可用的途径。(本文来源于《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全国颅脑及颈部血管超声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8-11-23)
舒志松,金平[10](2018)在《双源CT血管成像结合颈动脉超声及血清细胞因子对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双源CT血管成像(dual-source CT angiography,DSCTA)结合颈动脉超声及血清细胞因子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本院接诊的108例CH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是否伴T2DM将其分为单纯CHD组(n=51)和T2DM合并CHD组(n=57),比较入选患者冠状动脉病变、颈动脉超声指标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dvanced oxidation protein products,AOPP)水平。结果 T2DM合并CHD组患者血清hs-CRP、PCT、AOPP水平均显着高于单纯CHD组(P_均<0.05);T2DM合并CHD组患者双支血管病变、叁支血管病变比例均显着高于单纯CHD组(P_均<0.05);T2DM合并CHD组钙化斑块比例显着低于单纯CHD组(P <0.05),软斑块和混合斑块比例均显着高于单纯CHD组(P_均<0.05);叁组患者超声斑块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Crouse积分及Gensini积分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_均<0.05);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支数越多,超声斑块数亦逐渐增多(P <0.05),CIMT、Crouse积分及Gensini积分均逐渐增高(P_均<0.05);叁组患者血清hs-CRP、PCT及AOPP水平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_均<0.05);随着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支数增多,血清hs-CRP、PCT及AOPP水平均逐渐增高(P_均<0.05);总胆固醇、hs-CRP、PCT、AOPP水平及CIMT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均有相关性(P_均<0.05)。结论颈动脉超声指标及血清hs-CRP、PCT、AOP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联合DSCTA检查对T2DM合并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有重要指导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期刊2018年10期)
超声血管成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CTA)与超声造影(CEUS)在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AD)介入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3例DeBakeyⅢ型AD患者的临床资料,行AD介入术,术后随访3个月,均行CEUS和CTA检查,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的破口数量及腹段真假腔直径。结果术后3个月,12例Ⅲa型AD患者经CEUS和CTA检查,A、B、C检测段内均无新发内膜撕裂或夹层;另41例Ⅲb型AD患者,CTA检查共发现破口128个,平均(3.12±0.91)个;CEUS检查共发现破口73个,平均(1.78±0.56)个;两者平均腹段主动脉破口检出个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US检查41例Ⅲb型AD患者破口数量,A检测段平均0.27个,B检测段平均0.98个,C检测段平均0.54个;CTA检查,A检测段平均0.95个,B检测段平均1.49个,C检测段平均0.68个;两种检查方法A、B、C检测段平均破口检出数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EUS与CTA检测41例Ⅲb型AD患者腹腔干、肾动脉、肠系膜及腹主动脉分叉水平真假腔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A和CEUS在DeBakeyⅢ型AD患者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两者各有优缺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超声血管成像论文参考文献
[1].陈力.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血管成像对外周动脉血运重建术后评估的对比研究[C].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届全国超声治疗及生物效应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19
[2].杜廷伟,薛静,王运昌.CT血管成像与超声造影在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介入术后随访中的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19
[3].冀学红,岳术义,李瑞莲,许伟恒,冯志霞.头颈部CT血管成像联合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老年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2019
[4].李婷,林雁潮,王瑶,吴建,陈明磊.颈部血管超声、CT血管成像及磁共振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9
[5].张晋炜.叁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血管成像在婴幼儿血管瘤诊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9
[6].强江丽,孙成瑜,雷凯荣.超声超微细彩色血管成像技术用于原发性肝癌病灶血供的评价[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9
[7].宋殿宾,张晶晶,马光,李红阳,刘英.术前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术中超声在后腹腔镜阻断肾段动脉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J].临床外科杂志.2019
[8].周雪雁,潘晓芳,贾晓东,于艺.超声与螺旋CT血管成像对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疗设备.2018
[9].孛茹婷,袁宇.超声造影对腹部肿瘤血管成像的应用价值[C].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全国颅脑及颈部血管超声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18
[10].舒志松,金平.双源CT血管成像结合颈动脉超声及血清细胞因子对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