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园区规划主导产业本溪市工业加工区TochoosetheMajorIndustryintheIndustryZonePlanning——AcasestudyofMasterPlanofIndustryZoneinBenxi
WangYuePangGuanghui
Abstract:TheMajorIndustryisthefundamentalindustryforacountryandanareainacertainperiod,whichhasanoutstandingfunctionontheeconomicdevelopmentofthearea.ThechoosingofthemajorindustryisoneoftheimportantcontentsofIndustryZonePlanning;Itdoesnotonlyhavesignificantmeaningtoactualizetheplan,butalsorelatetothedevelopmentoftheeconomy.WiththeMasterPlanofIndustryZoneinBenxiasacasestudy,itaimstosearchthebestmodelforchoosingthemajorindustryintheindustryzoneplanningbyutilizingtheRegionalAnalysisMethod,andthebasictheoriesofchoosingmajorindustry.
Keywords:IndustryZonePlanningMajorIndustryIndustryZoneinBenxi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2-0154-04
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产业集群化发展态势的明显,作为城市及区域对外开放的平台、产业发展主要空间载体的各类园区(包括开发区、产业园、工业区及加工区等),已经成为全球景观中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1]。各类园区的纷纷上马,促使相应园区规划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仅2007年,笔者所在单位先后承担了30个以上该类园区的规划。主导产业的选择作为园区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无论是对于规划的实施,还是园区、城市乃至区域的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溪市工业加工区包括东风湖工业加工区和桥北工业加工区,其中东风湖工业加工区位于溪湖区东风街道办事处,多数用地属于建成区,规划面积8.0平方公里;桥北工业加工区位于平山区桥头镇,以农业用地为主,规划面积17.5平方公里。
1.本溪市工业加工区产业发展条件分析
1.1产业发展的优势。
1.1.1区位交通优势。东风湖工业加工区地处本溪市溪湖区西南郊,与本溪市中心城区近在咫尺,本溪钢铁集团部分企业坐落于园区内;304国道从园区中部穿过,本溪市“四纵三横”路网格局的一纵——滨河北路顺其南侧通过。桥北工业加工区位于本溪市平山区的桥头镇,距市区8公里,与北台钢铁集团主厂区毗邻,与本溪钢铁集团主厂区相距4公里;区内有三条铁路(沈丹、溪辽甲线、溪辽乙线)、四个火车站(北台、桥头、金家堡编组站和桥头老站),沈丹、溪辽高速公路在区内汇合,304国道、106省道沿西侧而过。
1.1.2产业基础优势。东风湖工业加工区现有钢铁、化工和建材等企业90户,其中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共20户;2006年实现工业产值54335万元,销售收入62868万元,工业增加值14434万元,上缴税金5883万元。桥北工业加工区现有化工、机械及轻工等中小型企业44户;2006年实现工业产值32751万元,销售收入34421万元,工业增加值2457万元,上缴税金5387.2万元。园区产业发展已有一定规模,为其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1.3政策环境优势。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以来,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沈阳经济区有望成为21世纪全国乃至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区之一,沈阳市“大外环”的建设,直接将本溪市工业加工区纳入经济区的核心区,成为辽宁省扩大开放的前沿阵地,必将为园区招商引资及企业壮大提供有利条件;本溪市资源型城市转型成效显著,园区作为市区产业结构及空间结构调整的重点地区之一,发展动力强劲、前景乐观。
1.1.4基础设施优势。东风湖工业加工区多数地域属于本溪市建成区,桥北工业加工区涵盖了桥头镇多数地域,且桥头镇政府位于该区内,与之相关的基础设施及市政设施配套相对齐全,供水、供电等能力能够满足企业进驻的需求,为园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1.2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2.1国内外市场冲击严重。园区的优势产业为钢铁工业,其发展虽有一定的基础,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有相当的差距。随着国内钢铁产品市场需求量的增大,国外高档产品大量涌入,我国众多地区纷纷上钢铁项目,必将对园区及本溪市钢铁产业的发展造成冲击。面对国内市场的现状和国外高档产品进入的竞争,如何肩负本溪市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重任、如何选择工业加工区自身发展的产业,对于处于发展与建设起步期的本溪市工业加工区将是一个较严峻的挑战。
1.2.2周边地区竞争激烈。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辽宁省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作为产业发展空间载体的园区纷纷上马。辽宁省现有国家级经济开发区5个,省级开发区25个,市级开发区和各类产业园区众多,且辽宁省打造沿海经济带,确定了“五点一线”开发开放战略中的“五点”。这些开发区、产业园区及“点”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必将涉及产业的选择、项目的引进等。本溪市工业加工区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如何应对激烈的竞争,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如何避免发生产业同构、恶性竞争,如何在竞争中求合作等均是其园区产业选择与发展中应面对的问题。
1.2.3发展资金相对不足。本溪市工业加工区产业的发展与壮大,需对现有企业进行整合、引进人才和技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均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无论是东风湖还是桥北加工区本身资金存量欠缺,且目前自我发展的能力不足,单靠政府投入和政策支持等很难维持园区的正常运营,因此如何选择并形成既能盘活现有企业存量,又能体现本溪特色的产业体系,是园区目前及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应突出解决的问题。
2.本溪市工业加工区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
2.1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本溪市工业加工区产业的选择与发展,应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经济和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决不能沿用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应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多重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模式进行生产;要朝着有利于资源能耗低、环境污染少、附加值高的方向发展,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2.2对外开放的原则。本溪市产业的发展存在着对外开放程度不高的问题,很难适应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区域竞争的需要。为此,本溪市工业加工区产业的选择与发展,应充分考虑市场的需求与国内外及周边地区发展的态势,提高产业及产品的竞争力,进而增强园区自身的资金积累能力,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不断开拓新市场。
2.3统筹发展的原则。本溪市工业加工区的产业选择要有统筹区域的理念,应与本溪市中心城区、石桥子、高台子、北台及南芬等工业用地集聚区错位,避免重复建设与盲目竞争;同时应统筹城乡,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在产业选择中充分考虑对周边农村地区的带动及辐射作用,强化城乡联系,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工业化的建设。
3.本溪市工业加工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3.1把握区域产业发展趋势。
3.1.1辽宁省。《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中明确指出,要根据全国战略布局和辽宁实际,集中力量重点建设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培育现代装备制造业和重要原材料工业两大基地,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三大产业。
3.1.2沈阳经济区。辽宁省力图把沈阳经济区建成我国的装备制造基地和重要原料工业基地;建成辽宁乃至整个东北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建成辐射和服务于整个东北地区的现代商贸物流中心。
3.1.3本溪市。本溪市“十一五”规划提出,未来本溪市要继续做大做优做强冶金支柱产业,初步把旅游、现代中药和钢铁深加工制品三个接续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
3.2判断本溪市的优势产业。
3.2.1市场需求情况的判断。一般用需求收入弹性指标来反映产业产品的社会需求,其计算公式为:
Ii=(dEi/E)/(dGNPi/GNP)
其中Ii表示I产业在i区域内的需求收入弹性;dEi/E为i区域I产业销售产值的增加率;dGNPi/GNP为I区域内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率。
如果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大于1,则表明该产业的产品社会“需求的收入弹性”就大;反之,社会“需求的收入弹性”就小。需求的收入弹性大意味着产业的产品有广阔的市场,将有助于技术进步和区域工业化进程的推进。
3.2.2产业现状规模的分析。产业现状规模一般是借助于区位商指标来分析。区位商是通过测定区域各个产业部门在该地区的相对专业化程度,间接反映产业现状规模。其计算公式为:
Lqij=(eij/emj)/(Ein/Emn)
式中:Lqij为j区域i产业的区位商;eij为j区域i产业经济水平(如总产值、工业产值、就业等);emj为j区域所有产业的总水平;Ein为上一层面区域i产业的经济水平;Emn为上一层面区域总的经济水平。
一般说来,当区位商大于1时,表明该产业在本地区专业化程度超过上一层面区域,属于地区专业化部门。这类产业在区域内专门化程度比较高,具有一定的规模,生产率上升快,需求收入弹性较大,产品除了能够满足自身的需求外,还能够向外部包括国内和国际市场提供产品并为区内创造较多的国民收入。区位商值越大,专业化程度越高。
3.2.3本溪工业化进程的要求。产业发展规律显示,地区发展所处的工业化阶段不同,其重点发展的产业有别。本溪市整体上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并已经开始向后期阶段过渡。
表3-2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与优化的内容及特点
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优势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主导因素资源资本知识、技术主要产业手工业、
原材料工业、
采掘业钢铁工业、电力工业、机械制造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汽车业等重化工业电气设备业、精密机械业、核能工业、航空工业、微电子工业、新材料工业、生物工程、海洋工程、现代服务业、旅游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及新兴产业主要产品初级产品中间产品最终产品、高科技产品3.2.4产业发展潜力的预测。产业增长速度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产业的发展潜力。一般情况下,将地区工业、一产或第三产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作为基准,将相应各产业部门总产值的增长速度与其比较,若超过地区产业门类的平均增长速度则设定为具有发展潜力的部门。
3.2.5产业关联强度的评价。产业关联程度有高有底,而且关联方向有前有后。通常用影响力和感应度两个指标来反映产业关联强度。一般产业关联强度高的产业为优势产业,而根据地区发展所处的阶段及现实水平的确定前向还是后向较强的产业更具发展优势。
表3-3区域产业关联强度表
联系方向前向联系高低后
向
联
系高钢铁工业、石油工业、化学工业、冶金业、煤炭加工业、橡胶工业、纺织业、印刷业食品加工业、木材加工业、造船业、非金属制造业、旅游业低农业、林业、煤炭工业、采矿业、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电力工业捕捞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3.2.6产业竞争优势的探索。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区域的竞争愈来愈激烈,而产业竞争力是地区整体竞争力的关键之一。美国哈佛大学的著名竞争战略管理专家迈克尔·波特认为,一个国家或一个产业的竞争力通常由六个要素组成,即:①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等,是一个产业最基本的竞争条件;②需求条件,即国内外市场对该项产业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程度;③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即这些产业的相关产业和上游产业的形态是否具有竞争力;④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即企业在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基础、组织及管理形态,以及国内市场的竞争状况;⑤机会,即产业和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遇不可求的重大机遇,如国家提出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政策及辽宁省沈阳经济区的建设、沿海经济带的开放等均属本溪市产业发展千载难逢的机会;⑥政府,主要指政府政策的变化。
结合相关统计数据,运用以上方法,确定未来本溪市域优势产业主要有特色农业、冶金工业、钢铁深加工产业、装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非金属制品业、饮料制品业及现代服务业等(如图3-1)。
3.3了解周边地区产业发展现状。本溪市辖两县四区,工业发展均有一定的基础,长期以来形成产业集聚片区及各自的优势产业(表3-4)。
表3-4本溪市工业加工区周边地区产业发展现状
地区现状优势产业本溪县农副产品深加工桓仁县中药材加工业、农副产品深加工本溪经济技术开发区现代中药、机械加工、汽车零部件北台和桥头地区冶金工业、机械工业郑家化工产业、钢铁深加工产业高台子农副产品深加工牛心台采选业(煤)南芬区采选业(煤、铁)3.4明确加工区产业发展现状。东风湖工业加工区聚集了90户工业企业,机械、化工产业发展的地位突出;桥北工业加工区现有工业企业44户,冶金和采选业所占的比重较大,但企业规模较小(表3-5)。
表3-52006年末本溪市工业加工区工业企业生产及盈利情况①
行业东风湖工业加工区桥北工业加工区本溪市工业加工区合计企业数总产值企业数总产值企业数总产值机械3321502941044225606冶金7641612133861919802采选————10136111013611建材1495585416199974化工1921131411822322313轻工843945212491建筑92630————92630总计90616764432751134944273.5主导产业选择。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园区自身发展条件,确定未来本溪市工业加工区重点发展钢铁深加工产业、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轻工业和物流业等(表3-6)。
表3-6本溪市工业加工区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及重点
加工区产业发展方向产业发展重点东
风
湖
工
业
加
工
区装备制造业锅炉及原动机制造泵及类似机械制造通信设备制造和电子元件制造钢铁深加工产业培育建筑及装饰材料产业链壮大钢结构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精细化工产业环保型高性能耐火材料电子信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桥
北
工
业
加
工
区装备制造业机床环保设备起重设备变电设备钢铁深加工产业培育机械器材配件产业集群壮大管材管件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新
材
料
业磁性等新型复合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生态环境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轻工业纺织工业服装工业工艺品制造业塑料制品业物流业地区性物流配送中心区域性现代化的物流园区4.结论
鉴于园区规划针对“微区域”规划的特性,其主导产业的选择不适合沿用传统地区主导产业选择的思路与方法,应立足于区域、结合自身的发展条件,因地制宜地选择主导产业(图4-1);同时,在主导产业的定位上,应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以便加强规划的可操作性。注释
①资料来源:2006年本溪市企业名录,本溪市统计局参考文献
[1]罗宏、孟伟等.生态工业园区——理论与实证[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3
[2]陈怡等.西部地区选择主导产业问题探析[J].理论与改革,2004,5
[3]关爱萍、王瑜.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研究[J].统计研究,2002.12
[4]钱雪亚、严勤芳.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及评价体系[J].统计与决策,2002.1
[5]辽宁省统计局.辽宁统计年鉴2007[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6]本溪市统计局.本溪统计年鉴2007[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7]仲跻全.2006年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