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澄江镇六里小学530700;广西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澄江镇红渡小学530700
摘要:城市化建设、经济发展,造就了特殊的二元经济结构,村镇大量青壮年涌向城市务工,子女却在家留守,留守的子女称作为“留守儿童”。因父母外出务工,所以存在较为严重的教育问题,影响着下一代发展以及社会的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着重阐述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策略,望为我国留守儿童教育尽一份微不足道的绵薄之力。
关键词:家庭教育留守儿童对策
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留守儿童的产生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笔者认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必须要学校、政府、家庭构成合力,才能保证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一、学校方面
1.特殊教育管理。针对留守儿童,学校必须要成立留守儿童教育、指导、管理小组,根据实际情况,根据学校规模,有针对性地对留守儿童进行管理,同时加深对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认识,保证留守儿童的教育能够更加完善。一方面,要在情感上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怀,拉近和留守儿童之间的距离,提高留守儿童对学校的归属感;另一方面,要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规范留守儿童行为,让其建立起正确的思想观念,真正让留守儿童在学校中认识到“如何学习、如何生活”。
2.心理健康教育。留守儿童多为亲戚代为看管或者隔代亲属看管,所以受到的正确家庭教育较少,在成长过程中,极其容易出现心理障碍问题。因此,学校提供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极其重要。
另外,学校务必要做好留守儿童家庭调查工作,针对留守儿童的家庭状况,详细记录其父母的工作状态、年龄、姓名、住址等,记录留守儿童心理品质、学习行为、生活习惯等,同时将留守儿童在校情况拟成报告,向其家长定期汇报,构建一个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机制。
二、家庭方面
1.加强父母教育意识。笔者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复杂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许多留守儿童,尚未懂事,就被寄养在亲戚或者爷爷奶奶家,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少父母的关怀,心中自然产生一种孤独感,在学习的过程中,因和其他人的差异,产生自卑等等心理倾向。这些儿童的家长,因需要外出务工,无法尽到父母的责任。但值得深究的问题是外出务工父母对于家中子女的牵挂以及过问,许多留守儿童的家长,一年甚至不回家,和子女的联系也非常少,从而进一步加剧了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必须要进一步加强父母的教育意识,让其认识到,自己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即便是自己在外务工,也要通过电话、网络等手段,经常和子女联系,让子女感受到父母的关怀,这对留守儿童三观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2.监护人的选择。传统社会是农耕社会,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神明,只有“家族”,所以在中国人的意识中,“家庭”的观念尤为重要,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齐家”也最受人们重视,这就直接说明了家庭环境,亦或者是成长环境对于子女成长的重要性。因此,农村中的青壮年如果不得已要外出务工,那么为子女选择一个好的成长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了解到,多数留守儿童的监护人,都为自己的隔代亲属(这里简称“四老”),这些监护人受教育水平普遍比较低,所以“四老”教育子女的方式,往往是复制的传统教育方式,然而时代在不断变化,社会在不断发展,“四老”教育子女的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新一代的成长需求。同时,“四老”传统的、滞后的思想观念,不仅仅会影响留守儿童的发展,同时还会让留守儿童在社会认知方面产生障碍,外界事物和“四老”的观念发生矛盾,进而导致留守儿童出现叛逆等等情绪。因此,在选择子女监护人的时候,家长务必要考虑到监护人的文化水平、教育观念、思想道德,切勿随意选择,对子女的成长造成严重影响。
三、政府方面
1.设置留守儿童关爱机构。留守儿童的出现和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政府部门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方面就要发挥重要的宏观协调、帮扶作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设置留守儿童关爱机构,有针对性地对留守儿童进行关怀。
2.开展家长教育培训活动。以政府部门为主导,集中外出务工人员、留守儿童看护人,开展家长教育培训活动,采用通俗易懂的教育方式,剖析贴合实际情况的留守儿童教育案例,让家长以及看护人及时更新家庭教育知识,进而改善留守儿童所处的家庭教育环境。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只有必须通过多方合力,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构建起一个完善的留守儿童教育帮扶体系,才能够有效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留守儿童是时代发展所遗留下的“孤儿”,务必要加强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视,才能保证我国社会未来的健康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艳红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17,(6)。
[2]刘红升靳小怡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主体研究[J].教育评论,2017:54。
[3]郭方涛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方式问题及转变[J].教育评论,2017:29。
[4]冯倩悬浮的孤岛: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危机及对策研究[J].教育评论,2018,(12):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