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柱效应论文_高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梁柱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梁柱,效应,节点,组合,框架结构,延性,折迭。

梁柱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高峰[1](2019)在《RC框架结构扭转效应及梁柱节点地震破坏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框架结构因其良好的抗震性能和灵活的平面布置而广泛用于如学校、医院和办公楼等公共建筑中。空间布置灵活常导致结构平面不规则,较大的偏心率增加了结构的扭转效应,地震中加重了框架结构的震害。地震中框架结构首层梁柱节点容易发生剪切破坏,在较大地震作用下,角柱边柱节点区域先于中柱节点发生破坏。因此对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扭转效应规律和节点区域破坏机理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本文以四栋框架结构扭转震害为例,着重分析了平面不规则对结构抗震能力的影响。然后从平面不规则判定准则、抗扭设计方法和构造措施叁个方面,比较了《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TJLL-7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关于控制结构扭转条文的变革。继而以汶川地震中四川省剑阁县行政中心政府办公楼为原型,设计了一系列不同偏心率框架结构模型,并严格按照现行规范进行了结构设计,通过Abaqus建立了相应数值模型并进行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并考虑到填充墙对框架结构扭转效应的不利影响,建立了填充墙有限元模型,进而研究偏心框架结构的扭转效应规律和其抗震性能。同时以芦山中学框架教学楼为例,针对在不同强度等级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首层梁柱节点应力分布规律、不同类型梁柱节点在地震作用下破坏状态的异同和节点区域水平箍筋体积配箍率对首层框架结构节点区域破坏情况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本文获得以下研究成果:一是探究了偏心率对结构层间位移角和层扭转角的影响,基于本文设置的工况,量化偏心率增加值对结构层间位移角和层间扭转角的影响程度;二是基于ABAQUS弹塑性损伤模型分析不同偏心程度的框架结构抗震薄弱位置,分析偏心率对薄弱层框架角柱、边柱和中柱叁种类型柱破坏状态的影响,量化偏心率的增加对这叁种类型柱最大压应变的影响程度;叁是提出增大角柱截面尺寸和提升角柱混凝土强度来提高角柱的抗侧刚度和承载力,进而提升结构的抗震性能和抗扭能力,量化分析了两种方法对不同偏心程度结构的抗扭能力和抗震性能影响程度;四是研究框架结构首层梁柱节点在不同强度等级地震作用下应力的分布规律和不同类型梁柱节点破坏状态的异同,并量化分析节点区域的水平箍筋体积配箍率对梁柱节点破坏状态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期刊2019-06-01)

王玲玲,牟犇,林旭川,河野昭彦[2](2019)在《考虑楼板效应的外环板式梁柱节点抗弯承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楼板的存在对梁柱节点的局部受力影响显着,在梁柱节点设计中,若仅仅把楼板与钢梁的组合效应作为安全储备,可能会产生结构由"强柱弱梁"转变成"强梁弱柱"的颠覆性结果,因此忽略混凝土楼板对节点承载力及刚度的影响是造成破坏的重要原因.基于已完成的带楼板的T型梁柱节点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建立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钢梁-楼板组合节点的工作机制,进一步补充完善试验研究的不足,模型考虑了楼板与钢梁之间的栓钉连接以及材料非线性等因素,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具有高吻合度.在此基础上,通过有限元参数分析,详细分析了构件尺寸效应、轴压比、楼板厚度、楼板强度和柱宽厚比共五个参数对考虑楼板影响的外环板式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尺寸效应、轴压比对梁端抗弯承载力及刚度的影响小到可以忽略,楼板厚度、楼板强度和柱宽厚比对梁端抗弯承载力有显着影响.结合理论分析进一步提出了考虑楼板影响的外环板式梁柱节点梁端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通过对比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有限元分析结果可得,该计算公式可较好的计算带楼板外环板式梁柱节点梁端抗弯承载力.(本文来源于《工程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林越青[3](2018)在《钢框架结构梁—柱节点的温度效应模拟与安全检测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钢结构由于其轻质高强等突出的优点在建筑领域中得到迅速发展,然后对于钢结构不耐火的缺陷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针对建筑火灾的频繁发生以及所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问题,建筑物的高温性能及灾后的检测与鉴定研究已成为热点。本文主要以工程实例为研究背景,总结归纳了钢材的高温性能,同时综述了目前关于钢框架结构火灾鉴定与检测的研究现状。选取钢装置框架结构中的梁-柱节点为研究对象,运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计算了不同工况下钢梁-柱节点的温度场分布情况以及温度应力耦合分析。基于上述的数值模拟分析,最后结合工程实际案例,采用数值分析与实际工程试验数据相互比较分析的方式,对钢装置框架结构的高温性能以及灾后检测与鉴定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同时对钢装置框架结构火灾后的性能进行了评价。结合数值模拟与现场检测试验结果的分析得出,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现场情况较吻合。边界条件的选取对于钢结构的温度场分析影响很大,直接影响其模拟结果的精确度。对于温度场的分析,高温区主要集中分布于受火面的交叉处,且温度场的变化趋势呈层状分布,依次由高温到低温沿受火面法线方向向内传递。高温应力耦合分析时,在钢梁和钢柱的上下翼缘受火的情况,随着受火时间的延长,其翼缘逐渐呈卷边收缩状态,且受火时间越长,卷边收缩变形越严重。(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8-12-01)

李海迎[4](2017)在《扩大型焊孔梁柱节点多损伤协同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梁柱节点是钢结构的易损部位,其抗震性能评价必不可缺。强震下具有较好延性的钢结构梁柱节点会产生较大塑性变形,基于强柱弱梁理论设计的钢梁会产生局部屈曲,同时由于连接时梁端部位通常存在必要的焊缝和切角等,即便是延性较好的钢结构梁柱节点也可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开裂现象,以至于延性开裂和局部屈曲等损伤会耦合并协同发展。目前国内外致力于局部屈曲或者延性开裂单方面的研究较多,对于存在多损伤协同演化效应的梁柱节点来说,只关注一种损伤的萌生和发展显然不够。揭示局部屈曲和延性开裂等多损伤协同影响下钢结构梁柱节点的损伤破坏机制,对于性能化抗震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借助已有文献中扩大型焊孔梁柱节点在循环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损伤退化试验,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叁维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并进一步完善课题组开发的包含混合硬化本构模型和循环空穴扩张模型CVGM的用户材料子程序UMAT,采用生死单元技术实现延性开裂过程的模拟,并基于模拟和试验结果对损伤破坏过程中的力学行为相关性进行系统分析。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数值模拟体现精细化的建模和分析方法,运用生死单元技术和重启动分析技术完成扩大型焊孔梁柱节点的损伤破坏过程预测,并借助试验结果得以验证。(2)基于模拟结果通过科学的判别方法捕捉局部屈曲和延性开裂的发生时点,系统分析扩大型焊孔梁柱节点损伤破坏过程中的力学行为的相关性,重点分析局部屈曲与延性开裂的协同作用效应,以准确描述钢结构梁柱节点在强震作用下的累积损伤破坏机制。(3)分析结果表明:延性开裂和局部屈曲的发展与加载方向有关,当处于受压状态时,延性开裂和局部屈曲的耦合会加速局部屈曲应变集中部位等效塑性应变的发展;在局部屈曲发生之前,开裂会促进邻近开裂处的板件局部屈曲部位的等效塑性应变发展;过度的开裂会使能量集中到开裂位置,以至于局部屈曲部位的变形受到抑制。等效塑性应变和应力叁轴度对开裂贡献有主次,但主次地位有时会互换。(本文来源于《青岛理工大学》期刊2017-12-01)

贾连光,姜莱,武金国,回锋,王春刚[5](2017)在《考虑混凝土板组合效应的蜂窝钢梁柱连接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混凝土板组合效应对蜂窝梁柱连接抗震性能的影响,对无混凝土板和有混凝土板的正六边形蜂窝梁柱连接、普通组合梁柱连接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混凝土板组合效应对不同开孔率的蜂窝梁柱连接的破坏形态、承载能力、刚度、延性及耗能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蜂窝梁柱连接可以有效地控制塑性铰在近柱端第一个蜂窝孔处形成,实现塑性铰外移,降低在梁柱连接焊缝处发生脆性破坏的可能性;混凝土板的组合效应可以减小蜂窝梁剪切变形的影响,与无混凝土板的蜂窝梁柱连接相比,有混凝土板的蜂窝梁柱连接的滞回曲线更饱满;混凝土板的组合效应能够提高蜂窝梁柱连接的承载能力、延性、刚度及耗能性能,开孔率越大,组合效应越显着;混凝土板组合效应降低了塑性铰区的转动能力。(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詹淑贞[6](2016)在《考虑折迭效应的一种钢结构新型梁—柱节点的滞回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钢框架结构在多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已有研究表明,钢框架中梁柱节点的连接性能直接影响框架结构在荷载(尤其是强烈的地震作用)作用下的整体行为。而传统的钢框架梁柱刚性焊接节点延性较差、残余应力较大,是其容易发生脆性破坏的重要原因。对钢框架梁柱节点进行抗震优化设计,发展新的梁-柱节点类型是提高高层钢框架抗震性能的关键。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钢框架梁-柱节点形式,这种新型梁-柱节点主要是将靠近梁翼缘的工字梁腹板局部改成具有折迭效应的波纹腹板来削弱工字梁的塑性抗弯能力,从而达到将失效部位从梁-柱节点的焊接部位转移到工字梁波纹腹板所在截面处,达到塑性铰外移的目的。这种削弱型梁-柱节点的优点还在于基本不降低梁的抗剪强度。通过对波纹腹板削弱型梁-柱节点和对应的传统梁-柱节点滞回性能实验对比,发现新型节点在没有出现明显强度降低的情况下可达到5%弧度的层间位移角,该类节点的塑性转动主要由削弱区域稳定的延性转角提供,而节点域的转角很小。新型节点的耗能性也优于传统的梁-柱节点。本文通过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系统研究了梁局部波纹腹板型钢框架梁柱节点的耗能能力和抗震机理,为新型延性钢框架的结构设计提供理论和试验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别对梁局部波纹腹板型钢框架梁-柱全焊接试件和普通钢框架梁-柱全焊接试件进行了拟静力试验研究,获得试件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规律及破坏过程、破坏模式,并对两种连接形式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变形能力、耗能能力、刚度退化、强度退化、延性比、累积能量耗散比及等效粘滞阻尼系数等力学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节点破坏的原因及梁局部波纹腹板的位置及尺寸对节点滞回性能的影响;(2)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与上述试验对应的梁局部波纹腹板型钢框架梁柱T节点与普通钢框架梁柱节点的有限元验证模型,模型中的钢材采用随动强化模型,模型的边界条件、加载制度等方面都尽可能的与试验条件保持一致,所有模型均模拟了焊缝;并将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来验证有限元滞回模型的有效性与准确性;(3)利用已验证的有限元模型对T型梁局部波纹腹板钢框架梁柱节点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性能进行了参数分析,以研究T型梁局部波纹腹板钢框架梁柱节点中常用几何参数a,b,c,及梁高h和梁腹板厚度W_t对其滞回性能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烟台大学》期刊2016-03-30)

邵俊虎,向天宇,赵人达[7](2014)在《考虑二阶效应梁柱瞬态分析的传递矩阵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压弯构件承受较大轴力时,其表现出的明显的二阶效应直接影响结构刚度及动力特性,为计算计及二阶效应的梁柱结构的瞬态响应,提出了一种传递矩阵方法.该方法采用Newmark-β法,对考虑二阶效应的EulerBernoulli梁的动力偏微分方程进行时域离散,将其变换为常微分方程,并利用常数变易法对微分方程进行求解,得到位移增量在连续空间内的解析解.结合传递矩阵法的基本原理,推导了离散时间瞬态分析的增量传递矩阵格式,给出了计及二阶效应的梁柱结构瞬态响应的计算方法.算例计算结果表明,在计算精度相同的情况下,所提出的方法的计算效率是ANSYS的3.57倍,并可方便地对移动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动力响应进行求解.(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冯俊杰,尹冠生[8](2014)在《梁柱效应对大跨度斜拉桥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斜拉桥是高柔度超静定结构,具有强烈的几何非线性行为。以一大跨度斜拉桥为例,使用MIDAS/civil 2012有限元软件建立叁维有限元动力计算模型,并对其动力特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模型A(不考虑梁柱效应)和模型B(考虑梁柱效应),其均考虑斜拉索的垂度效应和结构的大变形效应。参考JTG/T B02-01—2008《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提供的反应谱数据,采用CQC振型组合方法对上述2组模型进行地震仿真分析并对其位移和内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梁柱效应对大跨度斜拉桥的动力特性有较大影响;由于梁柱效应,在地震作用下结构的位移和内力都有所增大,且纵桥向+竖向的地震作用比横桥向+竖向地震作用结构的梁柱效应明显。研究结论可为以后大跨度斜拉桥动力分析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技术》期刊2014年04期)

王清峰,王雷[9](2014)在《自锚式悬索桥加劲梁梁柱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自锚式悬索桥几何非线性分析中加劲梁显着的梁柱效应问题,从梁柱效应的基本原理出发,引入稳定函数的概念,推导出稳定函数修正系数,并采用该修正系数对梁单元的线性刚庋矩阵进行修正,得到几何非线性计算中梁单元的切线刚庋矩阵;算例表明,本文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供广大技术人员参考。(本文来源于《2014年7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4-07-27)

徐晓梅,汪基伟[10](2014)在《梁柱刚度比对塔柱顶横梁施工期温度效应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叁峡升船机塔柱为工程背景,对塔柱顶横梁进行施工仿真计算,研究横梁轴向刚度与塔柱抗侧刚度比对横梁施工阶段温度效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横梁温度应力除受温差大小影响外,还受横梁轴向刚度与塔柱抗侧刚度比影响,该比值越大温度应力越小。当比值大于某一临界值时,温度应力较小,横梁施工无需预留宽槽;当比值小于该临界值时,横梁施工是否需预留宽槽以减小温度应力,避免出现贯穿性裂缝使横梁丧失抗剪承载力,可经施工仿真研究确定。对西南地区温度条件,该临界值为7.78。(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科学研究》期刊2014年02期)

梁柱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楼板的存在对梁柱节点的局部受力影响显着,在梁柱节点设计中,若仅仅把楼板与钢梁的组合效应作为安全储备,可能会产生结构由"强柱弱梁"转变成"强梁弱柱"的颠覆性结果,因此忽略混凝土楼板对节点承载力及刚度的影响是造成破坏的重要原因.基于已完成的带楼板的T型梁柱节点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建立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钢梁-楼板组合节点的工作机制,进一步补充完善试验研究的不足,模型考虑了楼板与钢梁之间的栓钉连接以及材料非线性等因素,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具有高吻合度.在此基础上,通过有限元参数分析,详细分析了构件尺寸效应、轴压比、楼板厚度、楼板强度和柱宽厚比共五个参数对考虑楼板影响的外环板式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尺寸效应、轴压比对梁端抗弯承载力及刚度的影响小到可以忽略,楼板厚度、楼板强度和柱宽厚比对梁端抗弯承载力有显着影响.结合理论分析进一步提出了考虑楼板影响的外环板式梁柱节点梁端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通过对比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有限元分析结果可得,该计算公式可较好的计算带楼板外环板式梁柱节点梁端抗弯承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梁柱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高峰.RC框架结构扭转效应及梁柱节点地震破坏机理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9

[2].王玲玲,牟犇,林旭川,河野昭彦.考虑楼板效应的外环板式梁柱节点抗弯承载力[J].工程科学学报.2019

[3].林越青.钢框架结构梁—柱节点的温度效应模拟与安全检测鉴定[D].燕山大学.2018

[4].李海迎.扩大型焊孔梁柱节点多损伤协同效应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7

[5].贾连光,姜莱,武金国,回锋,王春刚.考虑混凝土板组合效应的蜂窝钢梁柱连接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7

[6].詹淑贞.考虑折迭效应的一种钢结构新型梁—柱节点的滞回性能研究[D].烟台大学.2016

[7].邵俊虎,向天宇,赵人达.考虑二阶效应梁柱瞬态分析的传递矩阵法[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4

[8].冯俊杰,尹冠生.梁柱效应对大跨度斜拉桥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J].公路交通技术.2014

[9].王清峰,王雷.自锚式悬索桥加劲梁梁柱效应分析[C].2014年7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4

[10].徐晓梅,汪基伟.梁柱刚度比对塔柱顶横梁施工期温度效应影响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4

论文知识图

一15梁柱效应算例及结果对比巧考虑和不考虑主梁单元梁柱效应主梁和拱肋梁柱效应对副吊杆...大位移效应与梁柱效应两者之和...一13第叁关键工况梁柱效应含钢率对结构内力梁柱效应的...

标签:;  ;  ;  ;  ;  ;  ;  

梁柱效应论文_高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