甾体生物碱甙论文_李冬连,李成容,黎萍,刘秀秀,付春梅

导读:本文包含了甾体生物碱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生物碱,贝母,色谱,含量,高效,液相,施密特。

甾体生物碱甙论文文献综述

李冬连,李成容,黎萍,刘秀秀,付春梅[1](2019)在《HPLC-ELSD同时测定瓦布贝母药材中7种异甾体生物碱》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同时测定瓦布贝母药材中多种生物碱的含量,为瓦布贝母的质量控制提供方法。方法使用Inert Sustain C18色谱柱(4. 6 mm×250 mm,5μm),以0. 1%叁氟醋酸(A)-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结果本方法专属性好、灵敏度高、简便准确,用于瓦布贝母药材中西贝碱苷、西贝碱、贝母辛、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异浙贝甲素及川贝酮碱等7种异甾体生物碱的含量测定,线性关系良好(r~2≥0. 999 0),加样回收率为90%~105%。结论本方法可检测到几乎所有的贝母类生物碱成分,所得的色谱图可同时作为特征图谱,对不同种类的贝母药材进行鉴别。本条件也适合与质谱检测器联用。异浙贝甲素、川贝酮碱首次通过HPLC在瓦布贝母中被检测到。(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学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黄金昌,雷春,阿吉艾克拜尔·艾萨,俞媚华,阿布力米提·伊力[2](2019)在《砂贝母中异甾体生物碱类成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各种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纯化方法,从砂贝母鳞茎中分离得到6个异甾体生物碱类化合物.根据质谱、一维/二维核磁共振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技术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karelinine(1),5-epikarelinine(2),27-epiebeienine (3), ebeienine (4), persicanidine B (5)和heilonine (6),其中化合物1~3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是贝母属中罕见的5β-jervine型异甾体生物碱,具有A/B环顺式稠合方式.化合物1和2也是贝母属中首次发现的具有15α-OH取代的jervine型生物碱.(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19年03期)

杨炳友,许振鹏,刘艳,匡海学[3](2018)在《甾体生物碱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甾体生物碱是天然甾体的含氮衍生物,在化学特性和生物活性方面具有甾体类和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双重属性。甾体生物碱是贝母、黄杨、藜芦、龙葵等传统中药中的主要药效成分,并且也存在于马铃薯、蕃茄、茄等常用食物中。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甾体生物碱类成分在抗肿瘤、心血管系统、抗菌、杀虫等方面具有很强的活性,同时也具有较强的毒性。甾体生物碱因其结构的特殊性,对其定量分析造成一定难度。对1998—2017年相关文献中甾体生物碱类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进行综述,其中应用于甾体生物碱总含量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酸性染料比色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滴定法等;特定甾体生物碱的含量普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主要包括HPLC-UV,HPLC-ELSD,HPLC-MS和HPLC-CAD等。本文对近20年甾体生物碱定量分析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并对各种含量测定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加以总结,以促进对相关中药质量以及相关食物安全性控制方法的改进和提升,同时也为甾体生物碱类成分以及相关中药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分析方法方面的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期刊2018年16期)

姜姣姣,闫慧娇,文蕾,郑秀花,王晓[4](2017)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分离纯化藜芦中甾体类生物碱》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高速逆流色谱(HSCCC)技术对藜芦中的甾体类生物碱进行分离鉴定。方法:以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水(5∶5∶3∶7,V/V)为溶剂系统,在转速为850 r·min~(-1)、流速为2.0 m L·min~(-1)、检测波长为280 nm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分离。结果:从300 mg粗提物中分离得到2.1 mg的藜芦酰棋盘花胺(veratroylzygadenine)和9.3 mg的介芬胺(Jervine),经HPLC分析,其纯度分别为91.34%、98.10%。结论:该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分离量大,适合于甾体类生物碱的分离纯化。(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中药》期刊2017年05期)

宋鑫明,宋小平,余章昕,陈光英,韩长日[5](2017)在《喙果皂帽花茎中生物碱类和甾体类成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番荔枝科植物(Annonaceae)是目前国内外学者寻找天然抗癌药物的热点。到目前为止,从该科几十个属百余种植物中分离得到番荔枝内酯类化合物数百个,其显着的生物学活性,包括抗菌、抗疟、抗肿瘤、杀虫等作用引人瞩目。喙果皂帽花(Dasymaschalon rostratum Merr.et Chun.)为该科喙果皂帽花属(Dasymaschalon)植物[1],为灌木或小乔木,约16种,主要分布在印度到菲律宾的亚洲西南部地区,我国大陆产种,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十九届全国有机分析及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期刊2017-03-30)

杨宬苓,张宏祺,陈崇宇,李茂荣[6](2017)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贝母中异甾体生物碱成分》一文中研究指出川贝母具有止咳化痰之功效,是经济价值较高的药品,因此市场上偶有将低价格贝母掺入其中的行为,因此需要建立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用于贝母中异甾体生物碱的分析。本研究采用QuEChERS前处理技术萃取川贝母样品中贝母辛、贝母乙素及贝母甲素等异甾体生物碱,并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进行分析。在QuEChERS优化条件下,取0.5g贝母样品,添加3mL含3%氨水的乙酸乙酯-水溶液(75∶25,V/V),再加入1g碳酸铵,振荡5min后,以4 000r/min离心5min,取1.8mL上清液,加入20mg硅酸镁及10mg无水硫酸镁,并以14 000r/min离心3min,氮气吹干后,用20%甲醇水溶液定量至1mL,采用LC-MS/MS法在正离子扫描模式下检测。结果表明:川贝母样品中贝母辛的线性范围为0.1~20μg/g,贝母乙素和贝母甲素的线性范围为0.05~10μg/g;线性相关系数(R2)大于0.992 3;检测限为0.005~0.03μg/g;日内与日间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介于1.1%~17.5%之间;回收率介于89.6%~97.0%之间。应用此方法检测真实样品,测得的异甾体生物碱含量中贝母辛为4.35μg/g,贝母乙素为0.92μg/g,贝母甲素为1.39μg/g。该方法具有前处理简便快速,样品和有机溶剂用量少等优点,可为其他贝母中生物碱的检测提供方法参考。(本文来源于《质谱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张志丹[7](2016)在《甾体生物碱Solanidine和Demissidine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甾体生物碱是广泛存在于植物和海洋无脊椎动物中的次级代谢产物,它们具有复杂多样的化学结构和包括抗肿瘤、抗菌以及抗炎等多种药理活性,甾体生物碱研究有助于新药物和农药的开发。基于本课题组合理利用甾体皂甙元资源的研究工作基础,我论文的主要内容是以甾体皂甙元为原料合成甾体生物碱茄啶(solanidine)和垂茄次碱(demissidine)。茄啶和垂茄次碱的结构与薯蓣皂甙元和剑麻皂甙元高度类似,主要区别在E/F环部分,即茄啶和垂茄次碱的C-16、C-22以及C-26均与同一个氮原子相连,形成[5.6]并环结构,而甾体皂甙元为[5.6]螺环缩酮结构;前者C-25为S构型,后者为R构型。如何高效、高立体选择性地将叁个碳氧键转化为叁个碳氮键是本工作的主要挑战。从薯蓣皂甙元出发,还原打开F环后经分子内内酯化卤代反应打开E环并卤代C-16得到2-20,接着进行迭氮取代和C-25异构化,得到25S迭氮内酯中间体2-17。迭氮内酯2-17经分子内Schmidt重排得到关键的环状亚胺产物2-19,再经高立体选择性的亚胺还原-分子内酯的胺解反应得到并环的内酰胺,红铝还原内酰胺后即以八步反应、16%的总收率完成茄啶的合成。从剑麻皂甙元出发,经类似的过程,以八步反应、17%的总收率,我们完成了垂茄次碱合成。(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刘嫚,徐文龙,胥春霞,陈东林,王建忠[8](2016)在《伊犁贝母中2个新的甾体生物碱》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伊犁贝母Fritillaria pallidiflora鳞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应用质谱、核磁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伊犁贝母鳞茎80%乙醇水溶液提取物的环己烷部位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伊贝新(1)、伊贝嗪(2)、2′-甲氧基邪蒿内酯(3)、1-O-β-D-葡萄糖基-(2S,3S,4R,8Z)-2-[(2′R)-(2′-羟基二十二碳酰)氨基]-1,3,4-十八碳叁醇-8-烯(4)。结论化合物1、2为新的甾体生物碱。(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16年06期)

冯亚斌,庄欣晨,沈晓霞,江建铭,王忠华[9](2016)在《药用植物甾体生物碱的药理作用及合成途径》一文中研究指出甾体生物碱是药用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类代谢产物,是一类具有降压、止咳、平喘、抗肿瘤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目前,甾体生物碱的合成代谢途径、分离纯化、鉴别及生物学功能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天然产物研究的热点之一。对药用植物甾体生物碱的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并根据萜类物质合成途径,推测总结了甾体生物碱的合成相关途径和参与该途径的关键酶及其基因克隆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药用植物甾体生物碱的代谢途径与基因表达调控及应用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工程杂志》期刊2016年01期)

韩素芹,张强,张翼敏,王瑞[10](2014)在《白英中甾体类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白英中甾体类总生物碱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醇提-酸醇水解法提取白英中的总生物碱,分离得到甾体类总生物碱,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澳洲茄胺为对照,溴甲酚绿为显色剂,在412 nm处测定吸光度值,计算白英中甾体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澳洲茄胺在1.6μg/m L~9.6μg/m L范围内与吸光度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88.70%~102.2%(n=9),RSD为3.09%~4.96%,不同来源的白英药材中甾体总生物碱的含量有一定的差异。结论:该方法准确、简单、灵敏,适合测定白英药材中甾体类总生物碱的含量,并且可为白英的质量评价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山西中医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甾体生物碱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各种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纯化方法,从砂贝母鳞茎中分离得到6个异甾体生物碱类化合物.根据质谱、一维/二维核磁共振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技术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karelinine(1),5-epikarelinine(2),27-epiebeienine (3), ebeienine (4), persicanidine B (5)和heilonine (6),其中化合物1~3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是贝母属中罕见的5β-jervine型异甾体生物碱,具有A/B环顺式稠合方式.化合物1和2也是贝母属中首次发现的具有15α-OH取代的jervine型生物碱.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甾体生物碱甙论文参考文献

[1].李冬连,李成容,黎萍,刘秀秀,付春梅.HPLC-ELSD同时测定瓦布贝母药材中7种异甾体生物碱[J].中国药学杂志.2019

[2].黄金昌,雷春,阿吉艾克拜尔·艾萨,俞媚华,阿布力米提·伊力.砂贝母中异甾体生物碱类成分的研究[J].有机化学.2019

[3].杨炳友,许振鹏,刘艳,匡海学.甾体生物碱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8

[4].姜姣姣,闫慧娇,文蕾,郑秀花,王晓.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分离纯化藜芦中甾体类生物碱[J].中国现代中药.2017

[5].宋鑫明,宋小平,余章昕,陈光英,韩长日.喙果皂帽花茎中生物碱类和甾体类成分研究[C].中国化学会第十九届全国有机分析及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17

[6].杨宬苓,张宏祺,陈崇宇,李茂荣.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贝母中异甾体生物碱成分[J].质谱学报.2017

[7].张志丹.甾体生物碱Solanidine和Demissidine的合成[D].上海师范大学.2016

[8].刘嫚,徐文龙,胥春霞,陈东林,王建忠.伊犁贝母中2个新的甾体生物碱[J].中草药.2016

[9].冯亚斌,庄欣晨,沈晓霞,江建铭,王忠华.药用植物甾体生物碱的药理作用及合成途径[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6

[10].韩素芹,张强,张翼敏,王瑞.白英中甾体类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研究[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4

论文知识图

结晶物的13CNMR谱图结晶物的1HNMR谱图分类号 R282.710.5 文献对自由基DPPH清除力的测定结果对自由基DPPH清除力的测定结果

标签:;  ;  ;  ;  ;  ;  ;  

甾体生物碱甙论文_李冬连,李成容,黎萍,刘秀秀,付春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