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颗粒聚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颗粒,惯性,升力,纳米,色谱,荧光,雷诺。
颗粒聚集论文文献综述
钱佳杰,朱亮,王企鲲,薛壮壮[1](2019)在《高雷诺数层流管道中颗粒惯性聚集力学成因的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高雷诺数和低雷诺数层流管道中颗粒不同的聚集情况,课题组根据"相对运动原理"并结合CFD技术,建立了"相对运动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研究了在圆形截面通道高雷诺数层流中颗粒所受惯性升力的空间分布特征;探究了颗粒惯性聚集现象在高雷诺数层流管道中所出现的内部聚集圆环的力学成因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颗粒在高雷诺数工况下所受的惯性升力的空间分布规律与低雷诺数工况完全不同;在靠近通道中心处出现了新的升力零点,是形成颗粒内环聚集区域的力学成因。这种现象的产生和颗粒表面的剪切应力分布及压力分布有关,其中剪切应力分布的变化占主导作用。(本文来源于《轻工机械》期刊2019年06期)
郭宏飞,佟云华,张福强,苏璐璐,周斯[2](2019)在《水性聚合物对环境空气悬浮颗粒物的润湿和聚集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高岭土精细粉体模拟环境空气悬浮颗粒物,合成醋酸乙烯共聚乳液,研究了乳化剂、单体及其加料方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乳液与粉体的接触角随丙烯酸用量增加而降低,润湿性相应提高。离子性与非离子性乳化剂质量比为5,丙烯酸用量为4%时,接触角降至37.2°。聚合物促进粉体聚集,增加内聚力,降低了扬尘能力。上述结果用于城区空气治理,PM_(2.5)浓度降低5%、PM_(10)浓度降低10%以上。(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19年11期)
苏梅,娄雅静,姜雅琼,郭胜亚,徐懿乔[3](2019)在《脑脉利颗粒对斑马鱼血管新生的促进及对血小板聚集性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初步研究脑脉利颗粒对斑马鱼血管新生的促进作用与机制,及其对血小板聚集性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更有价值的理论支持。方法通过对斑马鱼肠下血管面积、肠下血管出芽数、总RNA浓度和纯度、心脏红细胞染色强度等指标,评价脑脉利颗粒对斑马鱼血管新生的促进作用和血小板聚集性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结果脑脉利颗粒在250和500μg/ml浓度时有显着的血管新生促进作用,且在500μg/ml浓度时能明显上调VEGFR1基因表达(P<0.01),在1 000μg/ml浓度时有显着的血栓形成预防作用(P<0.01)。结论脑脉利颗粒具有显着的血管新生促进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VEGFR1的表达有关,且对血栓形成有显着的预防作用。(本文来源于《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期刊2019年05期)
曾艳,张盾[4](2019)在《基于BDBA所致的金胶颗粒聚集对信号分子D-氨基酸的肉眼观察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微生物腐蚀所导致的工程材料的腐蚀失效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并时刻威胁着人们的人身安全[1]。研究表明,海洋环境中的腐蚀微生物在生长代谢过程中可以合成并向周围环境中释放信号分子D-氨基酸,被释放到环境中的D-氨基酸在关键的代谢过程如稳定期细胞壁重塑及生物膜解体中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另外,腐蚀过程中生物膜的形成、发展和解体同样受到微生物严格的遗传调控,且这种调控往往通过信号分子的响应实现[2]。因此,要想更深入的了解微生物腐蚀过程中微生物膜的变化规律及进一步探索微生物腐蚀机理,信号分子的分析研究尤为重要。(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腐蚀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10-24)
程峰,李可敏,雷君君[5](2019)在《超声微观颗粒聚集与分离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0引言使用无标记技术处理复杂细胞制剂如血液和外周血祖细胞具有很大挑战。超声颗粒和细胞操控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无需标记、低成本、温和、对细胞功能和存活几乎没有影响等特点。近年来,基于超声驻波场的微流体声镊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细胞的分离/筛选[1-4]。本论文介绍一种用于模拟连续流体超声颗粒聚集和分离过程的数值模型,它将为基于超声驻波场的微流体细胞分离/筛选装置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支撑和实验指导。1数值模型(本文来源于《2019年全国声学大会论文集》期刊2019-09-21)
薛壮壮,王企鲲[6](2019)在《颗粒惯性聚集现象的数值优化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微通道内悬浮颗粒的惯性聚集现象,基于"运动相对性"原理,运用数值方法对颗粒在聚集过程中所受的惯性升力进行计算。利用相对运动模型进行计算时,其关键点在于对所需计算的横向位置处的颗粒沿主流方向的稳定运动速度的确定;通过"试凑法"对其进行近似确定,采用二分法、割线法和抛物线法等方法在相同条件下进行试凑计算。比较上述方法在试凑颗粒稳定状态下平动速度和转动角速度的难易程度,结果表明"割线法"在试凑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优势,该算法求解颗粒平动速度和转动角速度时快速、高效及可靠。(本文来源于《轻工机械》期刊2019年03期)
张鼎丰[7](2019)在《聚集银纳米颗粒增强染料单双光子荧光性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贵金属纳米颗粒,特别是金银纳米颗粒,由于局域的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而表现出独特的光学性质,在材料科学的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金属纳米颗粒的表面等离子共振是在入射光的激发下金属表面价带自由电子集体振荡的结果,当入射光频率与自由电子振荡频率相同时,会表现出强烈的等离子共振吸收。等离子共振能增强金属表面附近的局域电场,从而可以改变金属纳米颗粒附近发色团的激发和发射效率,调控其光学性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金属增强荧光和金属增强非线性光学等技术都是基于上述原理实现的。目前金属增强荧光的研究大多数只关注于单光子荧光的增强与应用,对于金属增强双光子的研究报道较少。多光子荧光强度被认为会产生更显着的金属增强荧光效应,因为其荧光发射强度与局域电场的高阶函数成正比。金属增强双光子荧光在金属基质表面已经得到证明,但在溶液体系中的研究报道非常少见,并且相关文献中的实验方案为了实现最优的增强效果,需要通过位阻层来调节发色团与金属纳米颗粒表面的距离,合成修饰过程比较复杂。最近,研究学者发现在溶液中利用聚集的金属纳米颗粒可以增强修饰在其表面的发色团的荧光,这是因为聚集的金属纳米颗粒等离子共振耦合,在间隙处的电场显着增强,极大的提高了发色团的激发和发射效率,增强其荧光。基于此,本文希望利用在液相中聚集的纳米颗粒来增强染料的单双光子荧光,以期在生物成像、生物检测等领域的应用。在第二章中,本文首次利用聚集的银纳米颗粒同时增强了染料的单双光子荧光,同时制备了不同尺寸的银纳米颗粒(20 nm、36 nm、48 nm)系统的研究了颗粒尺寸对等离子耦合增强染料单双光子荧光效果的影响。由于在单分散时,染料与金属纳米颗粒表面直接接触,其单双光子荧光会被金属纳米颗粒显着淬灭,但在加入连接剂引发聚集后,纳米颗粒表面等离子耦合,间隙处局域电场显着增强,提高了附近染料的激发和发射效率,不仅可以恢复被淬灭的单双光子荧光,而且可以进一步的增强。研究结果表明,更大的银纳米颗粒有更大的增强效果,48 nm银纳米颗粒聚集增强的单双光子荧光相较于淬灭的单光子荧光增强了4.2倍,双光子荧光增强了18.9倍,相较于原始染料单光子荧光增强2.5倍,双光子荧光增强10.2倍。高的双光子荧光增强倍数可以带来更高的检测灵敏度,显着的单双光子荧光增强归功于等离子耦合增强的激发和发射效率。在第叁章中,研究了不同发射波长的染料对银纳米颗粒聚集增强荧光的影响。选择了蓝光PFP和橙黄光PPV两种水溶性的阳离子发光聚合物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第二章中的实验原理,引发银纳米颗粒聚集增强聚合物的单双光子荧光。阳离子发光聚合物不仅可以作为染料分子,而且可以充当连接剂通过静电吸附引发银纳米颗粒聚集,因为纳米颗粒表面带负电,这更进一步的简化实验过程。实验发现,通过聚集银纳米颗粒可以极大的增强橙黄光共轭高分子的单双光子荧光,在最优的实验条件下,相比于同浓度的高分子荧光,共轭高分子的单光子荧光可以增强8.16倍,双光子荧光可以增强14倍;而对于蓝光聚合物而言,其双光子荧光不仅没实现增强反而被强烈淬灭,说明聚集银纳米颗粒增强染料荧光有波长依赖性。本工作对利用等离子耦合增强荧光的染料分子选择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首次利用简单的银纳米颗粒聚集同时增强了有机小分子和共轭高分子的单双光子荧光,证明了等离子耦合增强光学性质的可行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增强染料荧光的实验方法,在荧光成像技术与生物检测等领域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5-04)
王保磊,万叶,张德进,李双,郭春燕[8](2019)在《桃红四物颗粒制备及其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桃红四物颗粒剂(THSWG),评价THSWG对二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方法以制粒状态、颗粒性状、成型率以及收率为考察指标,优选制粒工艺。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复方中各味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苦杏仁苷、阿魏酸、没食子酸、芍药苷、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利用ADP和AA诱导血小板聚集,比浊法检测血小板聚集率。采用腹主动脉采血,分离富血小板血浆,检测THSWG对ADP和AA诱导血小板聚集活性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DP阳性药物显着降低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P<0.05),THSWG显着降低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P<0.05),AA阳性药物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无统计学意义(P>0.05);AA诱导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A阳性药物显着降低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P<0.05),THSWG有降低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趋势,ADP阳性药物对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所建立的TLC定性方法和UPLC定量方法简便、可靠;所制备的THSWG能显着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但对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只有降低趋势。(本文来源于《时珍国医国药》期刊2019年04期)
张智奇,钱胜,王瑞金,朱泽飞[9](2019)在《纳米颗粒聚集形态对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流体中悬浮的纳米颗粒可以增强其导热性能已经得到广泛认可,然而纳米流体颗粒增强传热的机理目前尚不清楚.研究表明,纳米颗粒的聚集是纳米流体导热系数增大的重要机制,而且纳米颗粒聚集的形态对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有重要影响,但是目前的导热系数模型大多是建立在Maxwell有效介质理论的"静态"和"均匀分散"假设基础上.本文用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Cu-Ar纳米流体,采用Green-Kubo公式计算导热系数,采用Schmidt-Ott关系式计算不同聚集形态下的分形维数.对比导热系数与分形维数可以发现:在相同体积分数下,较低的分形维数会有更高的导热系数,分析了分形维数与导热系数的定量关系.此外,通过径向分布函数可以看出纳米颗粒紧密聚集与松散聚集的差异,基液分子在纳米颗粒附近的纳米薄层中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纳米颗粒聚集形态对导热系数的影响机理.(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王雪[10](2018)在《颗粒聚集生长过程的动力学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材料的尺寸、结构和形貌等几何参数是决定其特殊物理和化学性能的关键因素,研究纳米结构的形成过程与机制对纳米科学的发展和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结晶动力学理论认为颗粒的形成是通过单体逐渐累加完成的,其中包含成核和生长两个阶段,并相继形成了 LaMer机理、Ostwald熟化、Lifshitz-Slyozov-Wagner机理和Watzky-Finke机理等着名的经典结晶理论。尽管经典成核-生长理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纳米结构被制备出来,人们发现很多实验现象无法通过经典结晶机制加以解释或预测。因此,人们提到其中非传统结晶模型,它是一种以纳米颗粒或团簇为单元通过聚并生长的结晶模式。由于生长单元和演化尺度的改变,传统结晶理论已经不再适用,人们据此提出了一些新的生长机制,如取向连接,并发展出一系列的检测技术用于表征这种非传统结晶的特点。但是,受检测仪器和技术的时间、空间分辨能力的限制,无法获取颗粒聚并的动态过程以及颗粒间相互作用的变化等关键信息,使得我们无法从实验上深入分析非传统结晶的内在机制。随着计算机的运算能力突飞猛进,尤其是超级计算机的出现以及各种模拟算法和模型的发展,使得我们可以借助模拟的方法来弥补实验研究的不足。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动力学过程对材料形貌演化的重要性,发现材料生长过程中所涉及的反应过程和扩散过程是材料生长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动力学过程。所以本文以银纳米颗粒的聚集生长为例,采用布朗动力学和分子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对纳米及亚纳米尺度下银颗粒的聚并过程进行动力学模拟,分别构建了能够跟踪微观尺度上颗粒间相互作用的计算模型以及能够跟踪分子/原子尺度上颗粒表面原子间相互作用的计算模型,系统地研究了颗粒的聚并过程以及影响该过程的主要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发现与成果:(1)颗粒聚集模型的构建。模拟纳米颗粒在不同聚集和扩散条件下的聚集行为,考虑到计算尺度以及计算时间,选取纳米颗粒和亚纳米颗粒两个颗粒尺度,引入布朗动力学(颗粒尺度模拟方法)以及分子动力学方法(原子/分子尺度模拟方法),不仅实现对纳米颗粒聚集过程的实时观测,还可以定量描述溶剂粘度、溶液离子强度等外界因素对颗粒聚并过程的影响。纳米级别的颗粒聚集采用DLVO作用势,此作用势包含颗粒间的范德华吸引势以及双电层排斥势,能够很好地反映纳米颗粒在溶液中的相互作用。同时,为提高计算效率,所用参数均进行归一化处理,以节省计算时间。因经典的DLVO作用势仅适用于球形颗粒,不能充分体现颗粒聚集过程的取向连接过程,所以对于亚纳米级别的颗粒选用全原子模型。选用全原子模型的颗粒为多面体结构,具有晶面。原子间相互作用选用EAM多体势,同时鉴于单体结构的稳定性,选取正二十面体和截角八面体作为聚集单元,正二十面体颗粒表面全部由(111)晶面构成,用于研究各向同性单元的聚并规律;而截角八面体由相对面积各异的(111)和(100)晶面构成,用于考察不同晶面间的各向异性聚集过程。(2)基于DLVO作用势的布朗动力学模拟纳米尺度下颗粒间的聚并过程。探索颗粒自身尺寸、聚集(溶液离子强度、颗粒表面电势)以及扩散(溶剂粘度)等因素对颗粒聚集速率(单体颗粒随时间的演化规律)、聚集体生长速率(聚集体平均尺寸及最大尺寸随时间的演化规律)以及聚集体数目等的影响,并对颗粒聚并生长过程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在相同环境下,粒径较大的颗粒在溶液中的随机运动较弱,传质较慢且颗粒聚集所需跨越的能势垒较高,颗粒间聚集难度较大;而小颗粒布朗运动更剧烈,传质较快,且小颗粒间聚集所需跨越的能势垒较低,因此小颗粒聚并的概率要大于大颗粒;由于大小颗粒聚并难易程度的不同,颗粒聚并所得聚集体的生长速率均随着颗粒直径的增大而降低。溶液的离子强度与颗粒的表面电势决定了颗粒聚并所需跨越能势垒的高低,因此本文通过溶液离子强度与颗粒表面电势的调控聚集快慢。颗粒表面电势越小或溶液离子强度越大(双电层越薄),颗粒聚集所需跨越的能势垒越低,即聚集作用越强,颗粒间有效碰撞概率增加,聚集速率增大,聚集体生长速率也随之增大,颗粒间的聚并越容易。因溶剂作用于运动颗粒的曳力正比于颗粒的尺寸,所以在尺度较大的体系中,粘度对颗粒聚并过程的影响更加显着,粘度增加,颗粒扩散率大为降低,颗粒间碰撞概率和聚集速率明显减小,同样聚集体生长速率也随之减小。(3)分子动力学模拟亚纳米颗粒聚集生长过程。通过对不同聚集单元(正二十面体和截角八面体)在纯水中聚集过程的观察,得知所有聚集过程都是先由棱边原子接触开始,棱边原子形成的“接触点”将两颗粒连接,颗粒之间形成转轴,通过转轴转动完成颗粒面与面之间的融合。在完全相同的模拟条件下,截角八面体聚集体内部所含单体个数远大于正二十面体,说明含有高能面(100)的截角八面体更容易聚集;但由正二十面体形成的聚集体对称性更好。通过聚集路径分析发现,造成这种聚集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聚集单元的表面能,单元特定晶面面积越大,该晶面的表面能就越大,聚集后体系能量下降越多,颗粒间优先在此晶面上完成聚集。同时,通过调节体系温度和溶剂粘度改变聚集单元的扩散能力,发现当扩散慢时,颗粒在溶液中运动缓慢,颗粒间有足够的弛豫时间,从而形成完美的晶向匹配,聚并成较为规整的结构;当扩散加快时则相反,聚集体内部结构的无序性增加。(4)本文最后在纳米和亚纳米两个尺度颗粒聚集生长的模拟工作基础上,设想了通过耦合两个尺度对应的模型、方法,模拟建立统一的颗粒聚并生长计算模型:颗粒间距离较近时选用全原子模型算法,距离较远时则自动切换至DLVO模型。并从作用势的角度证实了耦合模型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期刊2018-12-01)
颗粒聚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高岭土精细粉体模拟环境空气悬浮颗粒物,合成醋酸乙烯共聚乳液,研究了乳化剂、单体及其加料方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乳液与粉体的接触角随丙烯酸用量增加而降低,润湿性相应提高。离子性与非离子性乳化剂质量比为5,丙烯酸用量为4%时,接触角降至37.2°。聚合物促进粉体聚集,增加内聚力,降低了扬尘能力。上述结果用于城区空气治理,PM_(2.5)浓度降低5%、PM_(10)浓度降低10%以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颗粒聚集论文参考文献
[1].钱佳杰,朱亮,王企鲲,薛壮壮.高雷诺数层流管道中颗粒惯性聚集力学成因的数值研究[J].轻工机械.2019
[2].郭宏飞,佟云华,张福强,苏璐璐,周斯.水性聚合物对环境空气悬浮颗粒物的润湿和聚集作用[J].应用化工.2019
[3].苏梅,娄雅静,姜雅琼,郭胜亚,徐懿乔.脑脉利颗粒对斑马鱼血管新生的促进及对血小板聚集性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研究[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9
[4].曾艳,张盾.基于BDBA所致的金胶颗粒聚集对信号分子D-氨基酸的肉眼观察检测[C].第十届全国腐蚀大会摘要集.2019
[5].程峰,李可敏,雷君君.超声微观颗粒聚集与分离数值模拟[C].2019年全国声学大会论文集.2019
[6].薛壮壮,王企鲲.颗粒惯性聚集现象的数值优化方法[J].轻工机械.2019
[7].张鼎丰.聚集银纳米颗粒增强染料单双光子荧光性质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8].王保磊,万叶,张德进,李双,郭春燕.桃红四物颗粒制备及其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9
[9].张智奇,钱胜,王瑞金,朱泽飞.纳米颗粒聚集形态对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的影响[J].物理学报.2019
[10].王雪.颗粒聚集生长过程的动力学模拟[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