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常乐山出口燕尾隧道浅谈隧道小间距段施工安全性

基于常乐山出口燕尾隧道浅谈隧道小间距段施工安全性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陕西西安030024

摘要:我国政府历来比较重视人民的生命安全,并为此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尤其是对于建筑施工行业来说更是如此,在建筑施工中危险程度较高,如何在施工过程中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是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在隧道的小间距段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距离、地形地势等条件的限制会有很大的施工难度和施工危险性,为此在本文中将以常乐山出口燕尾隧道为例来简单分析如何保证隧道小间距段施工的安全性。

关键词:常乐山出口;燕尾隧道;小间距段;施工安全

常乐山出口燕尾隧道DK65+235~120段115m,为大跨衬砌段,DK65+120~DK64+945段175m为双线双洞,其中DK65+120~105小间距段15m,设计为Ⅲ级围岩,IIDK65+105~IIDK64+945为一次复线。在本文中将结合常乐山出口燕尾隧道DK65+120~105小间距段15m为例,来对小间距段施工的几个要点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以后类似的施工方案提供一些经验。

1.隧道小间距段施工方案

对于隧道小间距段的施工方案主要有以下几部分:

1)施工的总体思路

一次复线在小间距段完成后施工,主线和复线错开开挖。

2)开挖工法及支护

为减小洞身开挖影响中间岩柱的稳定,开挖工法采用三台阶法,台阶长度控制在5m。小间距段设计为III级围岩,为提高初期支护强度等级,初期支护采用I18型钢+锚喷支护,拱部采用Φ25中空锚管,中间岩柱边墙锚杆采用Φ25低预应力锚杆(预应力设计值100KN),间距1.5m*1.0m,二衬衬砌采用IIIa加强衬砌。

3)施工工序步骤

主线隧道开挖(三台阶法)→主线隧道初期支护→中间岩柱预注浆加固(如果围岩节理裂隙发育或开挖过程围岩松动)→复线隧道开挖(三台阶法)→复线隧道初期支护→中隔墙预应力锚杆施工→仰拱施工→衬砌施工。采用弱爆破施工,以保证围岩稳定。

4)中隔墙Φ25低预应力锚杆施工工艺

Φ25低预应力锚杆,设计抗拉力为100KN,拉杆长度比中间岩柱孔道长10cm,两端采用螺纹结构。首先由测量人员在中隔墙上确定低预应力锚杆的位置,采用风枪钻眼。为了保证低预应力锚杆垫板部位围岩的强度,在进行锚杆端部垫层施工前,应当将对应位置的岩石面凿成竖直面,然后喷射40号混凝土进行加强。并在喷射混凝土中预埋PVC注浆管,保证PVC管与锚杆注浆孔连通。在钻孔结束,喷射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在孔道中安设水平低预应力锚杆,拉杆两端为螺纹结构,中间岩柱锚固时,一端采用锚垫板固定,另一端进行张拉。为了防止锚杆张拉产生应力集中现象,锚杆固定端和张拉端沿纵向间隔一排布置,在同一截面上先进行1、3、5锚杆张拉,后进行2、4、6锚杆张拉。当拉杆应力稳定后,利用注浆机通过预埋的注浆孔对锚杆孔道进行注浆处理,最后将锚杆端部用C25混凝土喷平。

2.隧道小间距段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管理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项工程项目的成败与否,在本次常乐山出口燕尾隧道的小间距段施工方面对安全管理这方面专门做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一方面,为使常乐山隧道施工过程中安全质量可控,我项目部专门成立施工领导小组,对施工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

另一方面,也制定了几点质量保障措施,例如在隧道采用全站仪和断面检测仪进行快速和高精度的中线控制、开挖轮廓控制和开挖成形效果、隧道净空检查反馈,以科学的检测手段确保隧道开挖质量;隧道施工视围岩地质状况确定施工方法和支护措施,施工中认真进行地质描述和观察,收集信息,及时反馈指导施工;锚杆孔位、孔深及布置形式符合设计要求,砂浆锚杆用的水泥砂浆,其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水泥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砂用中砂,粒径不大于3mm;钢筋网在初喷混凝土后铺设,钢筋网随岩面起伏铺设,与受喷面间隙不大于3cm,与锚杆连接牢固,且钢筋保护层厚度大于2cm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例如贯彻“安全就是进度”的指导思想,“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正确处理好进度、质量、安全三者之间关系,做好开挖面施工安全保证措施;量测人员发现量测数据有突变或异变时,应于量测后及时向技术负责人或现场负责人汇报,并立即采取应急措施或通知施工人员暂时撤离危险地段;洞内支护,坚持“随挖随支护”的原则,支护紧跟开挖面;如遇石质破碎、风化严重时,尽量缩小支护工作面;以及各种运输设备不得人货混装,装载机不准载人。洞内运输车辆限速行驶。作业地段正常时每小时小于10公里,会车时时速小于5公里,成洞地段行驶时速小于20公里,会车时时速小于10公里等等。

3.隧道突发事故应急援救预案

在常乐山出口燕尾隧道小间距段施工过程中,我司秉持着对发生的隧道掌子面突水、突泥及塌方等事故采取应急措施,使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的指导思想,并成立了专门的应急救援组织,同时保证应急救援组织组织机构成员必须保证手机24小时开机,保障信息畅通,以便能接收到最新情况的发生。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内部各司其职,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1)领导小组组长职责

按照《预案》程序,组织、协调、指挥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及应急预案演练;根据事故发生状态,统一部署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随时掌握《预案》实施情况,并对《预案》实施过程中的问题采取应急处理措施;紧急调用各类物资、设备、人员等力量。

2)各部门职责

协助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织和指挥应急操作任务;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提出切实可行的应急反应对策和建议;保持与事故现场指挥的联络畅通;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所需的其它资源、设备以支援现场的应急救援;根据各分部实际,在事故应急救援中共享资源、相互帮助、建立共同应急救援网络。

3)现场抢救组

抢救现场伤员;抢救现场物资;救护时要准、稳、果断勇敢,确保自身安全;以最快的速度将抢救出的伤员护送到附近医院。

4)技术处理组职责

根据各分部施工生产内容及特点,制订出用于事故救援的物资、设备、人力需求计划,为事故救援现场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事故发生后,及时向应急现场指挥提供有效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支持,有效地指导应急反应行动中的技术工作;组织实施平时应急救援工作培训、演练。

5)现场警戒组职责

发生事故时,做好现场疏散引导工作,维持现场救援秩序和现场警戒工作。

6)后勤保障组职责

保障应急救援物资的足额储备;保障车辆,以最快的速度将救出的伤员护送到附近医院;救援期间,保障与项目部及消防、医疗、交通管制、抢险救灾等社会救援部门的联系畅通,必要时寻求帮助。

结语

综上所述,在任何施工过程中施工安全都不可忽视,常乐山出口燕尾隧道在保证小间距段施工安全方面,在仔细分析常乐山施工图和相关隧道参考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和技术标准等多方面要求,总结出了适合本次施工的施工方案,很大程度上修正和补充了现有的隧道小间距段施工安全方面,在一定意义上也为以后类似的隧道小间距段施工提供了借鉴经验。

参考文献:

[1]李沛鸿,吴坤泽,王劲松.隧道施工安全风险预警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7,(8):21-24,28.

[2]管学其.铁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35):257-258.

[3]谷久乐.不良地质公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J].科学与财富,2017,(22):8-8.

[4]刘雄刚.温福铁路燕前二号隧道燕尾段施工技术[J].建筑机械,2017,(4):33-35.

作者简介:黄雪芹(1986-),女,汉,陕西西安,大学本科生,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桥梁、铁路工程施工。

标签:;  ;  ;  

基于常乐山出口燕尾隧道浅谈隧道小间距段施工安全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