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微波无损检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微波,波导,缺陷,孔径,绝缘子,油气田,裂纹。
微波无损检测论文文献综述
王任玉,梁格,林哲钰,朱洪波,李海红[1](2019)在《基于Mie谐振原理的金属表面裂缝微波无损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电颗粒在与入射电磁波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会产生Mie谐振,导致谐振频率附近的微波被吸收,此时电磁场的能量会聚集在介电颗粒附近,若周围有微小扰动(例如金属反射表面的细小裂缝),会引起谐振频率的明显变化.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电磁波反射系数,并记录吸收峰的频率变化,可以获取裂缝的信息.实验中对不同尺寸的裂缝进行了探测,可以归纳出两条规律:对同一深度(或宽度)的裂缝,介电颗粒谐振频率随着裂缝宽度(深度)增大向低频移动,并且谐振频率的变化率也随裂缝宽度(深度)增大而减小.(本文来源于《大学物理》期刊2019年09期)
韩方勇,李金武,王一帆,朱丽丽[2](2019)在《玻璃钢管的微波无损检测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玻璃钢管道以它独特的材料性能优势广泛应用于油气田地面工程的油气集输、供水、注水等工程建设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无损检测方法,可能造成玻璃钢管某些制造安装缺陷潜藏。玻璃钢管若出现一定的质量缺陷,会给生产运行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微波检测是一种新型的非金属管材无损检测方法,本文论述了微波无损检测的原理及主要特点,通过具体案例,介绍了该技术在玻璃钢管检测中的实际应用。该技术虽然是较为先进的玻璃钢管无损检测方法,可以分辨出具体的缺陷类型和尺寸,但是,如何对各种缺陷进行分级及评价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石油规划设计》期刊2019年03期)
徐鹏[3](2019)在《复合绝缘子损失机理及微波无损检测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用微波探伤系统有效地检测了含缺陷的复合绝缘子,在56GHz下对样品进行近场探伤,比较从含不同缺陷绝缘子上收到的反射信号,可以分析出复合材料内部缺陷的类型、位置、大小等信息。(本文来源于《电力设备管理》期刊2019年04期)
王聪[4](2019)在《金属管道腐蚀缺陷微波无损检测与成像识别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复杂工作环境致使金属管道(诸如石油管道、天然气管道等)表面易产生各种腐蚀缺陷,会大幅度降低管道的剩余强度,严重影响管道的健康状态。同时,对于在复杂工作环境下(如高温、粉尘等)的管道检测的需求,常规的无损检测方法不具有良好抗干扰能力,而微波无损检测在这种工况下所受的影响较小,因此微波无损检测技术在管道缺陷的检测中能够得到较好的应用效果。并且随着微波检测成像技术的发展,微波检测结果相较于传统检测方式检测结果可读性更强,因此如何通过微波成像信息获取缺陷的位置、尺寸、面积、边界等信息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工程应用价值。为此,本文针对管道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围绕管道微波无损检测成像、缺陷边界识别的方法和缺陷分类的方法开展的研究工作如下:(1)管道微波无损检测系统建模及腐蚀缺陷与微波之间定量关系研究。本文首先建立管道时域微波无损检测仿真模型,采用有限积分法对模型在时域范围内进行计算;通过该模型研究了提离距离和工作频率对反射系数相位值的影响,确立了最优工作频率的选取规则并确定了在使用矩形波导探头的情况下最优频率和提离距离之间的关系;同时在最优频率和提离下,分别研究了不同类型腐蚀缺陷的宽度和深度与反射系数相位值之间的定量关系及不同类型缺陷的位置定量表征方法。(2)管道微波无损检测成像系统构建及实验研究。首先基于仿真结果,提出了对任意曲面检测的微波无损检测补偿算法,消除了曲面检测中由于提离距离的改变而对反射系数相位值影响;搭建微波无损检测硬件系统,并通过该实验平台对不同类型缺陷进行微波无损检测实验,研究贯通型腐蚀缺陷深度与反射系数相位的定量关系,同时研究了贯通型缺陷和圆形点蚀缺陷边界位置与反射系数梯度值之间的关系;通过仿真与实验对比分析,验证了贯通型缺陷深度与反射系数之间的线性关系以及缺陷边界位置和反射系数梯度值之间相互对应的关系。(3)微波无损检测成像的边界识别算法和分类算法研究。基于传统Canny边缘检测算子,提出了具有自动选取双阈值、可变高斯滤波器等特性的管道微波无损检测边缘识别算法,并基于不同类型缺陷实验数据,将该算法应用于缺陷边界识别;采用对图像特征值识别效率较好的卷积神经网络作为分类算法对缺陷的种类进行分类。最后通过案例验证了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9-04-01)
吴方明[5](2018)在《活立木微波无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简要介绍微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以及目前微波无损检测方法的同时,对微波无损检测技术在活立木木材性质无损检测和内部缺陷评估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做了叙述,分析了现阶段活立木微波无损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对微波无损检测技术应用于活立木的检测设备、建模方法的进一步发展做了展望。(本文来源于《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期刊2018年12期)
张云鹏,李恩,刘旭,李灿平[6](2018)在《带涂层金属表面裂纹的微波谐振无损检测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已涂覆涂层的金属表面裂纹检测,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开放式同轴腔的微波谐振无损检测技术,对同轴腔开路端辐射场作用下的带涂层金属表面裂纹进行建模分析,根据等效电路模型建立了金属表面裂纹位置、尺寸特征与同轴腔谐振参数之间的关系。设计了一个工作于TEM_(001)模式,终端具有渐变结构的开放式同轴腔,对涂层涂覆下不同深度的金属表面裂纹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检测方法能够快速定位裂纹位置并具有较高的尺寸特征识别能力。(本文来源于《2018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期刊2018-05-06)
尹杨,杨晓庆[7](2018)在《基于SRR结构的并列波导微波无损检测探头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微波无损检测技术以其穿透性强、检测速度快等特点发展迅速,但对金属表面裂缝的检测还面临着许多的挑战,如扫频测量速度慢、灵敏度低、定量检测难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工作频率为12.5GHz的加载SRR结构的并列波导微波无损检测探头,不仅能提高检测灵敏度,也有利于对缺陷实现定位检测。结果表明S曲线中峰值点的距离与裂缝的宽度、深度信息有紧密的联系。试验验证了该结构能直观地定量描述金属表面存在的毫米级的缝隙宽度和深度信息。(本文来源于《2018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期刊2018-05-06)
刘昱微[8](2018)在《微波加热牛肉品质的高光谱成像无损检测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牛肉是一种富含多种营养的肉类,微波加热因其高效与高营养保留而成为一种重要的牛肉加工技术,但微波场存在难以监控、不均匀加热等弊端。因此,对微波场处理条件下的牛肉品质变化进行实时监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课题探索了牛肉在微波加热过程中各项理化指标(水分含量、色泽、嫩度及多种蛋白质)的动态变化规律,建立了牛肉品质指标的高光谱成像(400-1000 nm)定量分析模型,提出了微波加热牛肉的熟度概念并建立了牛肉熟度的快速分级模型,为牛肉的微波加工工业的在线实时监控与精细化操作提供了理论依据。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微波加热能够显着影响牛肉的水分含量和色泽,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实现了对微波加热牛肉的水分含量和色泽的快速检测。在微波加热的后期(45-75 s),牛肉的水分含量和a*值显着降低,L*值显着上升;在水分含量预测中,基于9个特征波长的SG-SPA-LS-SVM模型效果最好(R_P~2=0.869,RMSEP=1.304);在a*值预测中,基于8个特征波长的SG-RC-MLR模型效果最好(R_P~2=0.890,RMSEP=0.735)。利用这两个最优模型实现了水分和a*值的可视化分布,也证明了微波加热存在不均匀性。(2)微波加热能够显着影响牛肉的嫩度,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实现了对微波加热牛肉的剪切力(WBSF)和相关蛋白质的快速检测。微波加热过程中,牛肉剪切力值的上升呈现“叁段式”,这是由于肌肉内的肌原纤维蛋白和胶原蛋白在不同温度范围内的变性降解所导致的;在WBSF预测中,基于光谱-纹理信息融合的SNV-RC-LS-SVM模型预测效果最好(R_P~2=0.911,RMSEP=4.491 N);在肌原纤维蛋白的预测中,基于光谱-纹理信息融合的SG-SPA-PLSR模型预测最好(R_P~2=0.945,RMSEP=11.152 mg/g)。(3)将微波加热过程中牛肉的熟度划分为五个等级,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实现了对牛肉熟度等级的快速无损分类。根据微波加热牛肉的品质变化,将牛肉熟度划分为零级、一级、二级、叁级和四级熟度;基于光谱与纹理信息融合对牛肉熟度进行分类,结果显示两种简化模型Der2-RC-LS-SVM和Der2-SPA-LS-SVM的预测集分类准确率分别为93.0%和95.0%;基于熟度得分公式所建立的牛肉熟度分类模型,其总分类的预测集准确率为86.0%,证明了利用高光谱技术进行微波加热牛肉熟度的无损快速分级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8-04-20)
彭坤,吴喆,杨山,柳建龙,曾葆青[9](2018)在《近场微波显微镜对石墨烯的无损检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近场扫描微波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搭建了一套高效测量石墨烯薄膜材料电磁特性的系统。近场扫描微波显微镜是利用探针靠近样品时,记录谐振腔的品质因数或谐振频率的偏移量,然后通过软件仿真探针样品模型的方法得到样品的介电常数、电导率等物理量,以非接触的方式无损表征了石墨烯薄膜的材料特性。(本文来源于《真空电子技术》期刊2018年01期)
潘竹炉,王强[10](2018)在《一种基于OMP算法的微波无损检测成像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微波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应用于无损检测(nondestructive testing,NDT),在检查各种复杂的复合材料和结构中显示出了巨大的用途。传统的微波无损检测成像,需要大量的时间获得数据。为了减少数据采集时间,提高微波无损检测成像系统的效率,论文对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理论在微波无损检测成像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与非标准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Non-Uniform Fast Fourier Transform,NUFFT)的微波无损检测成像算法进行了对比。(本文来源于《舰船电子工程》期刊2018年02期)
微波无损检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前,玻璃钢管道以它独特的材料性能优势广泛应用于油气田地面工程的油气集输、供水、注水等工程建设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无损检测方法,可能造成玻璃钢管某些制造安装缺陷潜藏。玻璃钢管若出现一定的质量缺陷,会给生产运行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微波检测是一种新型的非金属管材无损检测方法,本文论述了微波无损检测的原理及主要特点,通过具体案例,介绍了该技术在玻璃钢管检测中的实际应用。该技术虽然是较为先进的玻璃钢管无损检测方法,可以分辨出具体的缺陷类型和尺寸,但是,如何对各种缺陷进行分级及评价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波无损检测论文参考文献
[1].王任玉,梁格,林哲钰,朱洪波,李海红.基于Mie谐振原理的金属表面裂缝微波无损检测[J].大学物理.2019
[2].韩方勇,李金武,王一帆,朱丽丽.玻璃钢管的微波无损检测技术[J].石油规划设计.2019
[3].徐鹏.复合绝缘子损失机理及微波无损检测方法研究[J].电力设备管理.2019
[4].王聪.金属管道腐蚀缺陷微波无损检测与成像识别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
[5].吴方明.活立木微波无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18
[6].张云鹏,李恩,刘旭,李灿平.带涂层金属表面裂纹的微波谐振无损检测技术[C].2018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2018
[7].尹杨,杨晓庆.基于SRR结构的并列波导微波无损检测探头的设计[C].2018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2018
[8].刘昱微.微波加热牛肉品质的高光谱成像无损检测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
[9].彭坤,吴喆,杨山,柳建龙,曾葆青.近场微波显微镜对石墨烯的无损检测研究[J].真空电子技术.2018
[10].潘竹炉,王强.一种基于OMP算法的微波无损检测成像方法[J].舰船电子工程.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