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甲壳动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甲壳动物,澄江,基因,生物群,余姚,血细胞,环境。
甲壳动物论文文献综述
王芳,刘晶晶,刘大鹏[1](2020)在《甲壳动物争斗行为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争斗残食已成为制约甲壳动物集约化养殖提质增效的瓶颈之一。甲壳动物的争斗行为受诸多外部因素影响,同时受机体生理代谢和基因调控。本文介绍了甲壳动物争斗行为的研究方法,概述了争斗行为的影响因素、生理代谢特征及基因调控等研究成果,提出了系统开展甲壳动物争斗行为量化的必要性及机制研究方向,以期为深入研究甲壳动物争斗行为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20年02期)
杨杰青,史赟荣,欧阳珑玲,茅树杰,王云龙[2](2019)在《余姚市主要内河浮游甲壳动物群落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余姚市主要内河(余姚江、临周江、长泠江和湖塘江)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受生物因子和环境因子的影响,于2018年2月(冬季)、5月(春季)、8月(夏季)和11月(秋季)进行4次调查,分析浮游甲壳动物种类组成、优势种、密度和生物量以及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4次调查共鉴定浮游甲壳动物39属67种,其中桡足类35种,枝角类32种,浮游甲壳动物种类数秋季最低,春、夏、冬季稍高且季节波动变化不大,但空间分布上具有差异。密度和生物量时空分布上,春季与其他季节差异显着,长泠江与其他江差异显着。优势种季节更替较为明显,仅长额象鼻溞(Bosmina longirostris)为四季共有优势种。溶解氧、水温和浮游植物密度对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影响较为显着。(本文来源于《淡水渔业》期刊2019年06期)
杨丰,李钫[3](2019)在《甲壳动物造血机制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血细胞是甲壳动物的免疫细胞,可通过吞噬、包囊、结节、黑化,以及分泌免疫活性分子等方式杀死和清除入侵的病原体。活跃的造血机能对更新和补充损耗的循环血细胞、维持一个稳定有效的免疫系统是至关重要的。相对脊椎动物而言,人们对包括甲壳动物在内的无脊椎动物的造血机制了解比较有限。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在甲壳动物造血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血细胞的类型和功能、造血组织的结构和细胞组成、血细胞的分化途径、造血的调控机制,以及相关的细胞模型和体外实验技术等。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已有研究存在的缺陷,提出了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应用海洋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白娟,张苗,安建梅[4](2019)在《对虾鳃虱亚科(甲壳动物亚门:等足目)的分类学与动物地理学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对虾鳃虱亚科(Orbioninae)的形态学特征,作者比较了属间存在的差异,对该亚科的分类学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世界范围内对虾鳃虱亚科的地理分布特征,解析该亚科动物地理区系特征。迄今,对虾鳃虱亚科包括8属39种,分别为:异对虾鳃虱属(Anisorbione Bourdon,1981,1种);偏对虾鳃虱属(Asymmetrorbione Boyko,2003,2种);表对虾鳃虱属(Epipenaeon Nobili,1906,8种);小对虾鳃虱属(Minicopenaeon Bourdon,1981,4种);圆对虾鳃虱属(Orbione Bonnier,1900,8种);仿偏对虾鳃虱属(Parasymmetrorbione An,Boyko&Li,2013,1种);拟对虾鳃虱属(Parapenaeon Richardson,1904,13种);仿拟对虾鳃虱属(Parapenaeonella Shiino,1949,2种)。在中国各大海域共发现对虾鳃虱亚科物种6属18种。对虾鳃虱亚科形态特征:头前板和底节板发达,体形较大。从形态特征推测的系统发育关系,作者认为对虾鳃虱亚科是寄生亚目寄生于鳃部中比较进化的类群、其地理分布范围受寄主对虾总科分布的限制、物种分布相对集中、主要分布范围于印度-西太平洋海域。根据该亚科主要属种的地理分布信息,作者推测该类群的演化是从环热带古地中海闭合开始,直到始新世。(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李艺,李晓东[5](2019)在《甲壳动物攻击行为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攻击是动物为了获得食物、空间和配偶等资源或某种利益而发生的与生俱来的行为,即使资源充足时也有可能发生激烈的打斗。这种 "天生"的行为也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有学者认为,攻击是人类和动物的一种本能,攻击的驱力来自有机体内部,与外界刺激无关[1]。也有学者认为攻击行为是由挫折所致,而挫折并不直接导致攻击,只是创造了一种唤醒状态或准备状态,攻击行为的实际发生还需要一定的外部引发线索[2]。甲壳动物作为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经济动物,由于具有螯或(本文来源于《水产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丁瑞睿,郭匿春,马友华[6](2019)在《巢湖流域双桥河底泥疏浚对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河流底泥疏浚工程对富营养化河流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选取巢湖双桥河开展为期一年的河流生态监测与调查,对比分析了巢湖双桥河疏浚前和疏浚后的水质指标、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指数.研究发现:底泥疏浚后双桥河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其中氮、磷营养盐分别削减48.09%和19.09%;底泥疏浚对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影响显着,疏浚后浮游甲壳动物生物量从1.86 mg/L下降到0.25 mg/L,下降了86.40%;疏浚后生物多样性指数高于疏浚前,且受季节影响较大;浮游甲壳动物与水环境因子相关性研究发现:p H、温度、铵态氮、硝态氮、可溶性氮、总氮和氮磷比对浮游甲壳动物总生物量均有极显着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河流底泥疏浚工程能显着削减水体中氮、磷营养盐,并从一定程度上改善河流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促进河流水生生态系统向健康、安全的方向发展.因此,对于双桥河这种受城市外源污染影响较大的城市污染型河流,在削减外源营养盐特别是氮输入的条件下,实施底泥疏浚工程可以促进其水生生态系统的修复.(本文来源于《湖泊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张瑞,王明晓,安建梅[7](2019)在《华北地区中华蒙潮虫(甲壳动物亚门:等足目)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蒙潮虫Mongoloniscus sinensis(Dollfus,1901)隶属于甲壳动物亚门Crustacea等足目Isopoda潮虫亚目Oniscidea,中国特有种。为了探究中华蒙潮虫的种群遗传分化和系统进化关系,采用PCR对采自华北地区10个地理种群89只个体线粒体2个基因COⅠ和ND5进行联合分析。结果表明:1)中华蒙潮虫COⅠ部分基因长604 bp,ND5部分基因长615 bp,拼接序列长1 219 bp,T、C、A和G含量分别为41.0%、11.2%、30.8%和17.0%,具有显着的A+T偏倚;变异位点503个(占总核苷酸序列的41.3%),序列间的转换/颠换比值为2.8。2)89只个体共45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0.964,核苷酸多样性0.005 6,整体遗传多样性水平中等;单倍型H1、H15、H16、H21、H41为2~3个种群共享单倍型。3)联合基因(COⅠ+ND5)系统发育树表明,最早出现的是华北以北地区(山西大同、河北石家庄),最晚分化出的是华北以南地区(山西临汾、陕西西安未央区、河南新乡),演化路线为从北向南,个别种群单倍型未按地理来源形成明显的簇群。4)平均遗传分化指数为0.513,基因流为0.24;分子变异分析结果表明,种群的变异与分化主要来自种群内部,错配分布呈多峰,结合中性检验(Tajima's D=-1.429;Fu's F_s=6.499),发现中华蒙潮虫近期未经历扩张,但种群内部分化显着,增长平稳。本研究首次基于线粒体多基因联合分析了中华蒙潮虫种群遗传多样性。(本文来源于《四川动物》期刊2019年02期)
陈鑫龙[8](2019)在《昆虫与甲壳动物的最早祖先为5.2亿年前的多节耳材村虫》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 陈鑫龙) 记者近日从云南大学获悉,国际期刊《当代生物学》在线发表了云南大学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翟大有副研究员、刘煜研究员、侯先光研究员,剑桥大学Javier Ortega-Hernández博士,麻省理工学院Joanna Wolfe博(本文来源于《云南日报》期刊2019-02-25)
赵大显,彭扣,简少卿[9](2018)在《贝类及甲壳动物养殖学实践教学改革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近4年贝类及甲壳动物养殖学一线教学经验出发,结合该课程的特点和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要求,通过完善教学大纲,增加实践教学内容,探索新的考核机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等措施对该课程进行了实践教学改革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学生的学习成绩、综合能力和对该课程的教学满意度均得到了明显提高,教改成果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认可。(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8年48期)
单冬艳,王亚冰,傅洪拓,乔慧,孙盛明[10](2018)在《青虾甲壳动物心激肽(CCAP)基因克隆及在急性缺氧和复氧过程中的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青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的眼柄中克隆到甲壳动物心激肽(CCAP)的全长,并命名为Mn-CCAP。qPCR显示CCAP在青虾眼柄中的表达量最高,表明CCAP在神经系统组织中起重要作用。低氧应激试验,在青虾脑组织中CCAP表达水平增加,复氧后CCAP的表达水平降低;但在眼柄中,CCAP的表达量复氧后又恢复正常水平。另外,低氧条件下CCAP在青虾脑和眼柄内的表达变化是不同步的,低氧处理3h,CCAP在脑中表达水平立即改变,而眼柄中直到低氧处理6h才发生改变,表明脑是青虾应对低氧刺激比较敏感的反应部位。复氧12h的表达水平未恢复至原水平,表明低氧应激造成的副作用短时间内无法完全恢复。(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11-15)
甲壳动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探讨余姚市主要内河(余姚江、临周江、长泠江和湖塘江)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受生物因子和环境因子的影响,于2018年2月(冬季)、5月(春季)、8月(夏季)和11月(秋季)进行4次调查,分析浮游甲壳动物种类组成、优势种、密度和生物量以及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4次调查共鉴定浮游甲壳动物39属67种,其中桡足类35种,枝角类32种,浮游甲壳动物种类数秋季最低,春、夏、冬季稍高且季节波动变化不大,但空间分布上具有差异。密度和生物量时空分布上,春季与其他季节差异显着,长泠江与其他江差异显着。优势种季节更替较为明显,仅长额象鼻溞(Bosmina longirostris)为四季共有优势种。溶解氧、水温和浮游植物密度对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影响较为显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甲壳动物论文参考文献
[1].王芳,刘晶晶,刘大鹏.甲壳动物争斗行为研究进展[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
[2].杨杰青,史赟荣,欧阳珑玲,茅树杰,王云龙.余姚市主要内河浮游甲壳动物群落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淡水渔业.2019
[3].杨丰,李钫.甲壳动物造血机制研究进展[J].应用海洋学学报.2019
[4].白娟,张苗,安建梅.对虾鳃虱亚科(甲壳动物亚门:等足目)的分类学与动物地理学研究进展[J].海洋科学.2019
[5].李艺,李晓东.甲壳动物攻击行为的研究进展[J].水产科学.2019
[6].丁瑞睿,郭匿春,马友华.巢湖流域双桥河底泥疏浚对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湖泊科学.2019
[7].张瑞,王明晓,安建梅.华北地区中华蒙潮虫(甲壳动物亚门:等足目)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J].四川动物.2019
[8].陈鑫龙.昆虫与甲壳动物的最早祖先为5.2亿年前的多节耳材村虫[N].云南日报.2019
[9].赵大显,彭扣,简少卿.贝类及甲壳动物养殖学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8
[10].单冬艳,王亚冰,傅洪拓,乔慧,孙盛明.青虾甲壳动物心激肽(CCAP)基因克隆及在急性缺氧和复氧过程中的表达分析[C].2018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