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现实性与超越性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现实性与超越性研究

中共重庆市开州区委党校重庆405400

摘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域下,思维的超越性是以现实性的物质生产生活为前提和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反复强调的是现实物质生活是一切事物的出发点,唯有遵循“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的实践唯物主义立场,才可以真正体现人思维的能动本性及类本性,人的思维超越性追求和目的性指向并不是虚无、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是受外界自然条件限制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性和超越性是很有意义的。

关键词:现实性;超越性;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言

为保证我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需要以理论和实践为基础,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恰好能够满足我国的理论需求,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经成为主流的发展趋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现实性和超越性两种属性,这既是由生成马克思主义所需历史境遇决定的,又是其在中国传播过程中遇到的历史条件决定的,另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实践性也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具有双重属性,文章简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涵,同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性和超越性进行了多角度分析,旨在为相关人员服务。

1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

1.1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站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实践经验,依据不同历史的发展规律,充分结合人类思维的发展规律,而形成的阶级斗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坚持灵活运用唯物论与辩证法,帮助人类树立正确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促使人类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所遇到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根据当时时代的要求与工人阶级的斗争经验,同时批判地汲取了不同国家与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形成了哲学内容,所以受到当时广大工人阶级的欢迎。

1.2与其他哲学的区别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坚持的观点,而且贯穿整个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善于总结人类实践经验,同时积极用发展的思维创新实践活动,因而成为解决问题的基本理论。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最大的不同,坚持实践才是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的关键,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在漫长的人类实践活动中,人类逐渐具有认知意识,进而才会创造语言与文字等,才能更加主动地了解外面的世界,实践会让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引导人们认识现实,并全面理解现实,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更好地指导人类社会及其自身的发展。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实性与超越性的时空共在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从“简单事实”开始的,即人们必须先要解决生存问题,然后才能从事哲学、艺术、科学、政治、军事等活动。只有先生存下来,解决了吃、穿、住、行等最基本的生活需要,才能有精力去从事意识形态的活动。这一发现,是人类历史的自然基础,在此基础上,人类掌握自己的命运以及不断地改变和超越,对于以生产劳动的研究作为起点的马克思主义,最终的目的是凸显包括整个人类精神世界的发展方式。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超越性的表现。

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成为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以及每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产生的创新成果,都是当时历史境遇下中国人民作出的正确抉择。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皆是中国共产党随历史境遇的整体变迁,既改造中国社会,又回应世界格局变化而形成的理论凝练,正视中国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历史境遇,形成了具有现实性与超越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3现实性与超越性的本质依据

3.1实践的“历史性”

人类实践的历史性特征,使得历史条件和时代特征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贯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成果正是以此为参考实现的彼此继承和发展。当今时代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生活的时代,无论从经济、政治还是文化、社会发展等各方面都有了较大不同。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生活的年代,他们的理论所承担的任务在于为变革资本主义社会提供思想保证;而在当前的中国,中国共产党作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即执政党,马克思主义理论处于指导地位。此时,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活动代替了实践的社会“革命”方式。该变化引起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及其职能的变化。对“资本”的批判不再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首要任务,而是对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体制下出现的现代化问题,如环境污染、能源紧缺、奢侈之风盛行等问题的反思及纠正。

3.2实践存在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坚实根基

要想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当前乃至未来的实际意义,需要从实践“存在论”的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存在论基于人从事的对象性活动,而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展开的对象性活动决定人存在的自然化与社会化的统一,说明人能够在自然、社会及思维等领域获得自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存在论基础包括改革开放在内的中国实际,也就是实践存在论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的互动过程。

3.3实践的“超越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基于对人类实践活动和社会矛盾的本质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要求人们通过对象化的自我否定实现自我肯定的目的,通过批判现存事物而超越现存事物。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内含的超越性可知,马克思主义实践不仅指已完成或正实际发挥作用的人类活动,而且囊括了未来可能显现的一切人类活动。从该意义上践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意义上的实践观点,目的在于通过人们具体的社会实践,发现和把握实践过程中的矛盾,从而找到改造现存世界的力量和途径。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蕴含中国传统价值维度和道德

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从中国的具体国情中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二,根据中国社会所处的不同历史阶段,从时间维度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而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性。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端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出现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发展的战略性指导意见。然而在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具体问题时,必然会出现大量问题,这些问题是需要共产党自己寻找解决办法的,这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性和超越性决定的。

中国发展到今天,发展市场经济和建设国家政治让我国经济更加多元化、政治开明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加符合中国现在的国情,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马克思主义现实性的继承,让马克思主义更好地服务中国社会,同时,也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超越性,国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社会,很好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社会的超越性指导。

结束语

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看待世界的科学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是直面实践的时代性与开放性,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性和超越性,同时将马克思主义合理运用到我国发展初级阶段的经济建设中去,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性和超越性发挥出其应有的哲学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哲懿.马克思主义哲学现实性与超越性[J].科教导刊(下旬),2016,05:150-151+153.

[2]赵笑蕾.现实性与超越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双重属性[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5,02:37-41.

[3]高惠珠,赵建芬.时空转换并不能遮蔽真理的光芒——探究弘扬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现实性的路径[J].理论视野,2015,08:18-22.

[4]贺长余.马克思主义哲学现实性原则的理论诠释[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2:107-112.

标签:;  ;  ;  

马克思主义哲学现实性与超越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