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性心肌梗塞伴左心室附壁血栓1例(论文文献综述)
杨晴,梁岩[1](2021)在《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物治疗心室附壁血栓形成的探究》文中指出心室附壁血栓最常见于左心室,常发生于心肌梗死后。对发生心室附壁血栓的患者,虽无明确的指南推荐抗凝药物的选择,在临床上仍普遍应用华法林治疗。然而,由于华法林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患者的依从性往往不佳。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物(NOACs)以起效快、不易受食物及药物的影响、具有较稳定的抗凝活性、无需频繁实验室监测的特点而被尝试作为治疗心室附壁血栓的替代药物。到目前为止,NOACs对心室附壁血栓形成的治疗作用尚无大型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现就NOACs治疗心室附壁血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阐述。国内外研究和指南显示,应用NOACs治疗后血栓完全消退率高,血栓栓塞或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低,故NOACs(包括Xa因子抑制剂和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可能是治疗心室附壁血栓的不错选择,尤其是对于不适合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患者,临床医师可根据患者个体情况有指征地选择NOACs进行抗凝治疗,从而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满意度。
闫杰,周晓阳,卞洲艳,徐斯驰,唐其柱[2](2019)在《缺血性心肌病伴左心室附壁血栓患者的抗栓治疗和转归》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评价不同的抗栓治疗方案对缺血性心肌病(ICM)伴左心室附壁血栓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方法 从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就诊的心腔内血栓形成患者中筛选符合入选标准的ICM伴左心室附壁血栓的患者48例,根据患者接受的抗栓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华法林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组(23例),利伐沙班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组(11例)和华法林治疗组(14例)。研究终点包括治疗3个月、6个月时血栓的消失率及观察6个月时出血和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发生率,MACCE定义为心原性死亡、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和脑卒中。结果 华法林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组、利伐沙班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组和华法林治疗组患者治疗3个月时的血栓消失率分别为39.15%、45.45%和35.71%,6个月时的血栓消失率分别为56.52%、63.63%和42.8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个月时P=0.883,6个月时P=0.557)。三组患者观察6个月时出血发生率分别为30.43%、27.27%和14.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2),但是华法林联合抗血小板药物组发生3型出血(BARC出血标准)2次,其他两组没有发生。三组患者MACCE发生率分别为8.70%、0.00%和14.29%,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672)。结论 对ICM伴左心室附壁血栓形成患者,单用华法林治疗不劣于抗凝药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并且可以降低出血风险,尤其是大出血风险。
郑丽丽,陈秀青[3](2016)在《应激性心肌病患者行冠状动脉及左心室造影后严重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文中认为总结15例应激性心肌病患者行冠状动脉及左心室造影后严重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主要护理措施是密切观察是否有严重假性桡动脉瘤形成、室间隔穿孔、恶性心律失常、早期急性肺水肿、左心室附壁血栓形成、心源性休克等,早期发现患者病情变化,配合医生予以积极的治疗与护理。15例患者行冠状动脉及左心室造影后,1例出现严重假性动脉瘤,经动脉止血器止血配合徒手按压后血止;1例出现急性肺水肿伴高血压危象,转心脏监护室治疗2d后病情好转;1例左室附壁血栓形成,经药物治疗2周后血栓消失;1例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意识丧失,自动出院;1例出现心源性休克经治疗预后不佳,家属放弃治疗出院后死亡。13例患者经治疗病情好转出院。
丁志贤,赖利英[4](1995)在《蛇毒治疗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蛇毒治疗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丁志贤,赖利英南京军区司令部门诊部内科210016蛇毒制剂是近年来国内外研制成新的抗凝,溶栓新学,已广泛用于脑血栓,脉管炎,深静脉血栓形成等疾病。随着对蛇毒药理与临床应用研究深入,用途日趋更更广泛,本文综述其在心血管病方面治...
曹德柔[5](1978)在《原发性心肌病》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心肌病是目前危害劳动人民健康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当中常见多发病之一。随着对本病认识的不断提高,病人的发现亦不断增加,但由于本病不典型,常易误诊为风心、冠心、先心,心包炎等等,从而耽误了病人的治疗。因此,近年来日益受到人们的注意。为了提高对心肌病的认识,探讨战胜心肌病的疗法,把临床上对心肌病认识的一些粗浅体会,结合文献
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上海第一医学院中山医院[6](1976)在《心肌梗塞40例的临床病理探讨》文中研究说明 在毛主席革命卫生路线指引下,广大医务人员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近年来冠心病的防治取得了很大成绩,在冠心病的临床病理研究方面也有进展。本文报道40例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心肌梗塞的病理解剖结果,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探讨本病临床与病理间的联系。
易荣,董丽娥,边原,王玲洁[7](2022)在《利伐沙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并发左心室附壁血栓的药学监护1例》文中研究表明大面积心肌梗死发生后,梗死区域出现坏死心肌,导致局部收缩力下降或丧失,在左心室的压力作用下容易形成室壁瘤。室壁瘤的产生,导致局部室壁运动减低甚至反常,致使血液流速减慢,容易形成血栓。有数据显示,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合并附壁血栓的发生率为20%~30%[1],且梗死面积越广,其发生概率越大[2]。附壁血栓的表面容易脱落,造成体循环栓塞,因此,预防附壁血栓形成和治疗附壁血栓十分关键。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8](2018)在《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2018年3月1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药师协会组成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经3次联合会议讨论后最终确定了指南修订的总体原则及新指南拟回答的核心问题。指南工作组针对这些核心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文献检索和评价策略,综合评价、筛选出相关文献。修订过程主要
王文杰[9](2016)在《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无昏迷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军区总医院2000年1月至2015年12月68例无昏迷的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接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最近一次脑卒中距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时间在1个月内的患者为A组,共计28例,其中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伴慢性房颤有15例(合并左房血栓有14例)、感染性心内膜炎伴左侧心脏瓣膜赘生物7例(合并脑脓肿1例)、冠心病伴左心室壁瘤和附壁血栓4例、左房黏液瘤2例;最近一次脑卒中距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时间超过1个月的患者为B组,共计40例,其中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有20例(合并慢性房颤者17例,合并左房血栓者1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伴左侧心脏瓣膜赘生物13例、左心室壁瘤5例(合并冠心病4例,伴有左室附壁血栓4例)、左房黏液瘤2例。对比两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神经功能恶化情况、脑缺血出血转化情况、因神经系统并发症而死亡情况、术后延迟苏醒、术后延迟拔管、二次开胸止血、住ICU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死亡率。结果:A组体外循环时间(116±47)min,B组体外循环时间(109±44)min,差异不显着(P>0.05);A组主动脉阻断时间(68±35)min,B组主动脉阻断时间(65±34)min,差异不显着(P>0.05);A、B组两组术后神经功能恶化率相等(0%),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术后脑缺血出血转化率相等(0%),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术后因神经系统并发症而发生的死亡率相等(0%),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延迟苏醒百分比10.7%,B组术后延迟苏醒百分比7.5%,差异不显着(P>0.05);A组术后延迟拔管百分比14.3%,B组术后延迟拔管百分比5.0%,差异不显着(P>0.05);A组术后二次开胸止血百分比3.6%,B组术后二次开胸止血百分比2.5%,差异不显着(P>0.05);A组住院死亡率0%,B组住院死亡率0%,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住ICU时间(49±36)h,B组术后住ICU时间(42±22)h,差异不显着(P>0.05);A组住院费用(125186±47968)元,B组住院费用(119364±48807)元,差异不显着(P>0.05);A、B两组住院死亡率相等(0%),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昏迷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早期接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是可行的。
冷建春[10](2006)在《人参山楂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62例的临床观察小结及人参山楂饮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 观察应用中药人参山楂饮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以及人参山楂饮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动物模型的影响。 方法 (1)选取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2000年1月—2005年12月间收治的应用人参山楂饮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例62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并与该院同期收治的单纯应用西医方法治疗的病例60例进行对照(西医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例的显效率、总有效率、病死率;并(2)采用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动物模型,将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治疗组(卡维地络组)、中药治疗组(人参山楂饮组)4组,分别观察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360分钟后血清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血管紧张素(AngⅡ)、内皮素(ET)水平(值)的变化。 结果 临床观察结果显示,人参山楂饮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和病死率分别为69.35%、95.16%、3.23%,明显优于西医治疗对照组的58.33%、80%、11.67%(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缺血性胸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指标恢复正常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或0.01);实验结果显示,缺血-再灌注360分钟,与模型组比较,人参山楂饮组和卡维地络组血清一氧化氮(NO)均有提高,丙二醛(MDA)、血管紧张素(AngⅡ)、内皮素(ET)浓度均有下降,但人参山楂饮组优于卡维地络组(P<0.05或0.01)。 结论 采用人参山楂饮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显着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中药人参山楂饮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有保护作用,有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时氧自由基介导的脂质过氧化作用,提示人参山楂饮有防治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二、急性心肌梗塞伴左心室附壁血栓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急性心肌梗塞伴左心室附壁血栓1例(论文提纲范文)
(1)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物治疗心室附壁血栓形成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 |
2 NOACs———直接Xa因子抑制剂 |
2.1 利伐沙班 |
2.2 阿哌沙班 |
3 NOACs———直接凝血酶抑制剂 |
4 讨论 |
5 展望 |
(3)应激性心肌病患者行冠状动脉及左心室造影后严重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结果 |
2 严重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
2.1 严重假性动脉瘤形成 |
2.2 急性肺水肿 |
2.3室间隔穿孔(VSR) |
2.4 恶性心律失常 |
2.5 左心室附壁血栓形成 |
2.6 心源性休克 |
3 小结 |
(8)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 |
1 冠心病概述 |
1.1 冠心病的定义 |
1.2 冠心病的解剖及病理生理学机制 |
1.3 冠心病的临床分型 |
1.3.1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 |
1.3.1.1隐匿型冠心病 |
1.3.1.2稳定型心绞痛 |
1.3.1.3缺血性心肌病 |
1.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1.3.2. 1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1.3.2. 2 不稳定型心绞痛 |
1.3.2. 3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1.4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 |
1.4.1 国际冠心病流行情况 |
1.4.2 我国冠心病流行情况 |
1.5 冠心病危险因素及预防 |
2 冠心病用药分类 |
2.1 改善缺血、减轻症状的药物 |
2.1.1 β受体阻滞剂 |
2.1.2 硝酸酯类药物 |
2.1.3 钙通道阻滞剂 |
2.1.4 其他治疗药物 |
2.1.5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治疗建议 |
2.2 预防心肌梗死, 改善预后的药物 |
2.2.1 阿司匹林 |
2.2.2 氯吡格雷 |
2.2.3 替格瑞洛 |
2.2.4抗凝药物 |
2.2.5 β受体阻滞剂 |
2.2.6 他汀类药物 |
2.2.7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2.2.8 改善预后的药物治疗建议 |
2.3 用于冠心病的相关中成药 |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3.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概念 |
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3.2.1 诊断 |
3.2.2 鉴别诊断 |
3.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危险分层 |
3.3.1 低危患者 |
3.3.2 中危患者 |
3.3.3 高危患者 |
3.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策略 |
3.4.1 治疗原则和目标 |
3.4.2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 |
3.4.2. 1 住院后初始处理 |
3.4.2. 2 溶栓治疗 |
3.4.2. 3 抗栓治疗 |
3.5 调脂治疗 |
3.6 其他治疗 (表3-5) |
3.7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 |
3.7.1 一般治疗 |
3.7.2 抗缺血治疗 (表3-7) |
3.7.3 抗血小板治疗 (图3-8) |
3.7.4 抗凝治疗 (表3-11, 表3-12, 表3-13) |
4 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 |
4.1 概述 |
4.2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4.3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情评估 |
4.3.1 临床评估 |
4.3.2 负荷试验 |
4.3.3 左心室功能 |
4.3.4 单电子发射CT成像 |
4.3.5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
4.3.6 冠状动脉造影 |
4.4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原则 |
4.4.1 建议健康的生活方式 |
4.4.2 循证药物治疗 |
4.4.3 血运重建 |
4.5 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
4.5.1缓解心绞痛/心肌缺血治疗的药物 |
4.5.2 预防危险事件治疗的药物 |
5 微血管性心绞痛 |
5.1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定义 |
5.2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病因与机制 |
5.2.1内皮功能不全及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
5.2.2 炎性因子 |
5.2.3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失调 |
5.2.4 雌激素水平紊乱 |
5.2.5冠状动脉慢血流综合征 |
5.2.6 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因素 |
5.3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
5.4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5.5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药物治疗 |
5.5.1 β受体阻滞剂 |
5.5.2 硝酸酯类药物 |
5.5.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5.5.4他汀类药物 |
5.5.5 尼可地尔 |
5.5.6 钙通道阻滞剂 |
5.5.7 其他药物 |
5.5.8 中成药 |
5.6微血管性心绞痛的非药物治疗手段 |
6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定义 |
6.1.1完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2 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3心绞痛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2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可能机制 |
6.2.1 血浆内啡肽升高 |
6.2.2 致痛物质未达到痛阈 |
6.2.3 疼痛信号神经的改变对心绞痛的影响 |
6.3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 |
6.3.1 动态心电图 |
6.3.2心电图运动试验 |
6.3.3 负荷超声心动图 |
6.3.4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
6.4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预防及治疗 |
6.4.1 预防 |
6.4.2 治疗 |
7 冠心病特殊合并症 |
7.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 |
7.1.1 概述 |
7.1.2 降压治疗原则 |
7.1.3 降压治疗的启动 |
7.1.4 血压目标管理 |
7.1.5 药物推荐 |
7.1.6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7.2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
7.2.1 概述 |
7.2.2 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 |
7.2.2. 1 发病机制 |
7.2.2. 2 诊断及评估 |
7.2.2. 3 药物治疗 |
7.2.3 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 |
7.2.3. 1 发病机制 |
7.2.3. 2 诊断及评估 |
7.2.3. 3 药物治疗 |
7.3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 |
7.3.1 风险评估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前提 |
7.3.2 规范抗栓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关键 |
7.3.2. 1《2014年欧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 (或) 接受经皮冠脉/瓣膜介入治疗联合共识》相关推荐 (表7-14) 。 |
7.3.2. 2《2016年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相关推荐 (表7-15, 图7-2, 图7-3) |
7.3.2. 3《老年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建议 (2016) 》相关推荐 |
7.3.2. 4 华法林及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应用 |
7.3.2. 5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联合口服抗凝药物出血管理 |
7.4 冠心病合并瓣膜性心脏病 |
7.4.1 概述 |
7.4.2 一般药物治疗 |
7.4.2. 1 主动脉瓣反流 |
7.4.2. 2 主动脉瓣狭窄 |
7.4.2. 3 二尖瓣反流 |
7.4.2. 4 二尖瓣狭窄 |
7.4.2. 5 三尖瓣反流 |
7.4.2. 6 三尖瓣狭窄 |
7.4.3 抗凝治疗 |
7.4.3. 1 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 |
7.4.3. 2 瓣膜置换术后 |
7.5 冠心病与脑卒中 |
7.5.1 概述 |
7.5.2 冠心病合并脑卒中的抗栓治疗原则 |
7.5.2. 1 冠心病合并出血性脑卒中 |
7.5.2. 1. 1 抗栓药物致颅内出血的机制:颅内出血 |
7.5.2. 1. 2 抗栓治疗的出血风险评估:对于ACS患 |
7.5.2. 1. 4 冠心病患者缺血相关评估及意义:当颅 |
7.5.2. 2 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7.5.3 具体治疗方案 |
7.5.3. 1 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基石。 |
7.5.3. 3 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 |
7.5.3. 4 其他 |
7.6 冠心病合并肺栓塞 |
7.6.1 概述 |
7.6.2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急性肺栓塞 |
7.6.2. 1 抗凝治疗 |
7.6.2. 2 溶栓治疗 |
7.6.2. 3 临床常用溶栓药物及用法 |
7.6.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急性肺栓塞 |
7.7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7.7.1 概述 |
7.7.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影响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
7.7.3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治疗 |
7.7.3. 1 β2受体激动剂 |
7.7.3. 2 β受体阻滞剂 |
7.8 冠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 |
7.8.1 概述 |
7.8.2 抗血小板药物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 |
7.8.2. 1 抗血小板药物损伤消化道机制 |
7.8.2. 2 质子泵抑制剂 |
7.8.3 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与预防策略 |
7.8.4 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
7.8.4. 1 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
7.8.4. 3 内镜止血治疗 |
7.8.5 止血后治疗药物选择 |
7.9 冠心病合并肝功能障碍 |
7.9.1 概述 |
7.9.2 常用的肝功能评价指标 |
7.9.3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 |
7.9.4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用药原则 |
7.9.6 他汀类药物在合并肝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
7.9.7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的预防 |
7.9.8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治疗 |
7.1 0 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 |
7.1 0. 1 概述 |
7.1 0. 2 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和分期 |
7.1 0.2.1 定义 |
7.1 0.2.2 分期 |
7.1 0. 3 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合理药物治疗 |
7.1 0.3.1 抗栓药物治疗 |
7.1 0.3.1. 1 溶栓治疗:尽管直接PCI是STEMI患 |
7.1 0.3.1. 2 抗凝治疗 |
7.1 0.3.1. 3 抗血小板治疗 |
7.1 0.3.2 他汀类药物 |
7.1 0.3.3 抗缺血治疗 |
7.1 1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
7.1 1. 1 概述 |
7.1 1. 4 诊断 |
7.1 1. 5 治疗 |
7.1 1.5.1 一般治疗 |
7.1 1.5.2 抗缺血治疗 |
7.1 1.5.3 调脂治疗 |
7.1 1.5.4 β受体阻滞剂 |
7.1 1.5.5 硝酸酯类药物 |
7.1 1.5.6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7.1 2 冠心病合并甲状腺疾病 |
7.1 2. 1 概述 |
7.1 2. 2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7.1 2.2.1 |
7.1 2.2.2 诊断 |
7.1 2.2.3 治疗 |
7.1 2. 3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7.1 2.3.1 |
7.1 2.3.2 诊断 |
7.1 2.3.3 治疗 |
7.1 2.3.4 特殊情况管理推荐 |
7.1 3 冠心病合并风湿免疫疾病 |
7.1 3. 1 概述 |
7.1 4 冠心病合并外科手术 |
7.1 4. 1 概述 |
7.1 4. 2 药物选择 |
7.1 4.2.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2.2 他汀类药物 |
7.1 4.2.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7.1 4.2.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2.5 抗血小板药物 |
7.1 4.2.6 抗凝药物 |
7.1 4.2.7 钙通道阻滞剂 |
7.1 4.2.8 α2受体激动剂 |
7.1 4. 3 注意事项 |
7.1 4.3.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3.2 他汀类药物 |
7.1 4.3.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7.1 4.3.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3.5 抗血小板、抗凝药物 |
7.1 5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
7.1 5. 1 概述 |
7.1 5.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
7.1 5.1.1 冠心病诊断方法见本书相关章节。 |
7.1 5.1.2 外周动脉疾病诊断方法 (图7-11) |
7.1 5. 3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治疗 |
7.1 5.3.1 降低心血管风险的治疗 (表7-40) |
7.1 5.3.2 缓解症状的治疗 (表7-41) |
8 冠心病特殊类型 |
8.1 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病变 |
8.1.1 概述 |
8.1.2 临床诊断 |
8.1.2. 1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 |
8.1.2. 2 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冠状动脉瘤分类 |
8.1.3. 1 阿司匹林 |
8.1.3. 2 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 |
8.1.3. 3 冠状动脉瘤的治疗主要采用抗凝及溶栓治疗。 |
8.1.3. 4 冠状动脉狭窄的治疗 |
8.1.3. 5 其他药物 |
8.1.4 预后及随访 |
8.2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所致冠心病 |
8.2.1 概述 |
8.2.2 筛查 |
8.2.3 诊断 |
8.2.4 调脂药物治疗 |
8.2.4. 1 调脂治疗原则FH目前尚不能在精准诊 |
8.2.4. 3 调脂药物治疗目标 |
8.2.4. 4 调脂药物种类及选择 (表8-2) |
8.2.4. 5 联合治疗 |
8.3 非粥样硬化性冠心病 |
8.3.1 冠状动脉痉挛 |
8.3.1. 1 概述 |
8.3.1.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2 冠状动脉肌桥 |
8.3.2. 1 概述 |
8.3.2.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3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
8.3.3. 1 概述 |
8.3.3. 2 药物治疗策略 |
9 冠心病相关中成药治疗 |
9.1 中医分型及用药 |
9.1.1 心血瘀阻 |
9.1.2 痰浊内阻 |
9.1.3 气滞血瘀 |
9.1.4 气虚血瘀 |
9.1.5 寒凝血瘀 |
9.1.6 瘀热互结 |
9.1.7 气阴两虚 |
9.1.8 心肾阳虚 |
9.1.9 心肾阴虚 |
9.2 中药的现代医学作用机制 |
9.2.1 抗血小板作用 |
9.2.3 改善冠状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
9.2.4 抗氧化及炎性反应作用 |
9.2.5 改善冠心病患者精神焦虑及抑郁状态的作用 |
9.2.6 改善缺血性心律失常作用 |
1 0 冠心病常用药物用药小结 |
1 0.2 冠心病二级预防常用药物 |
1 0.3 冠心病介入围术期抗凝及溶栓治疗常用药物 |
1 0.4 冠心病合并其他疾病的用药 |
(9)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体外循环心脏手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科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10)人参山楂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62例的临床观察小结及人参山楂饮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人参山楂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62例的临床观察小结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 |
1.2 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辩证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观察项目 |
2.治疗方法 |
2.1 基本治疗 |
2.2 中医治疗 |
3.临床疗效判断标准 |
4.统计学方法 |
5.治疗效果 |
5.1 两组患者总疗效的比较 |
5.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表现、心电图(ST段)及心肌酶学指标恢复正常时间的比较 |
5.3 两组患者治疗中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的比较 |
6.讨论 |
7.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人参山楂饮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影响的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造模方法 |
1.3 分组与给药 |
1.4 血清指标检测 |
1.5 统计学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2.1 人参山楂饮对大鼠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血清CK-MB、LDH、NO及MDA的影响 |
2.2 人参山楂饮对大鼠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内皮素(ET)的影响 |
3.讨论 |
4.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急性心肌梗死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
1.中医学对急性心肌梗死病因病机的研究 |
2.中医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
2.1 辫证治疗的研究 |
2.2 基本方加减治疗的研究 |
3.中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机理研究 |
3.1.中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循环机制 |
3.2 中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非循环机制 |
4.结语 |
5.参考文献 |
第4章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治疗进展 |
1.有关冠心病概念的改变以及病理生理学意义 |
2.有关急性心肌梗死的分类 |
3.有关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 |
4.有关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 |
4.1 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的治疗 |
4.2 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NSTEMI)的危险性分层及处理 |
5.有关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
6.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1 |
附件2 |
四、急性心肌梗塞伴左心室附壁血栓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物治疗心室附壁血栓形成的探究[J]. 杨晴,梁岩.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21(03)
- [2]缺血性心肌病伴左心室附壁血栓患者的抗栓治疗和转归[J]. 闫杰,周晓阳,卞洲艳,徐斯驰,唐其柱. 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 2019(02)
- [3]应激性心肌病患者行冠状动脉及左心室造影后严重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 郑丽丽,陈秀青. 护理与康复, 2016(06)
- [4]蛇毒治疗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J]. 丁志贤,赖利英. 蛇志, 1995(03)
- [5]原发性心肌病[J]. 曹德柔. 广西医学院学报, 1978(02)
- [6]心肌梗塞40例的临床病理探讨[J]. 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上海第一医学院中山医院. 中华内科杂志, 1976(04)
- [7]利伐沙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并发左心室附壁血栓的药学监护1例[J]. 易荣,董丽娥,边原,王玲洁.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22(01)
- [8]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06)
- [9]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体外循环心脏手术[D]. 王文杰. 安徽医科大学, 2016(10)
- [10]人参山楂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62例的临床观察小结及人参山楂饮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影响的实验研究[D]. 冷建春.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6(12)
标签:冠状动脉狭窄论文; 冠心病的治疗方法论文; 心梗论文; 冠状动脉痉挛论文; 冠状动脉硬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