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混凝土板配置抗冲切锚栓的设计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张瑞[1](2021)在《带托板钢管混凝土板柱结构抗冲切性能试验研究》文中指出板柱结构以其结构形式简洁、降低建筑物层高及施工方便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办公楼、商场及图书馆等民用建筑中。板柱结构抗冲切性能研究一直是工程研究的热点问题,以往研究证明托板在抗冲切性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课题组研发了一种带空间钢托板钢-混凝土组合板柱节点,具有抗冲切承载力高、托板内置而使空间布置灵活美观等特点。通过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空间钢托板的设计参数对板柱节点抗冲切性能的影响规律和影响程度,为该连接构造形式推广应用及相关规范标准修订提供参考。1)设计并制作6个带空间钢托板钢-混凝土组合板柱中节点试件(包含1个普通钢筋混凝土板对比试件),柱为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空间钢托板由钢托板、连接缀板和约束钢板组成。试验参数包括空间钢托板尺寸、位置、是否开缝及连接缀板长度,观测该参数影响下的抗冲切极限承载力、破坏形态、裂缝开展情况、钢筋及混凝土应变曲线等受力性能。通过对比试件的破坏形态和受力性能发现,空间钢托板对提升板柱结构抗冲切承载力效果显着,且随着空间钢托板尺寸的增加,其抗冲切承载力也增大。同时,增大连接缀板长度及钢托板开缝对改善抗冲切承载力影响显着,对比普通试件得出,其抗冲切承载力分别提高20.37%和22.04%。2)基于中国GB50010-2010、美国ACI 318-14、欧洲Eurocode 2规范以及相关文献,文中提出适用于带空间钢托板钢-混凝土组合板柱节点抗冲切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对比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验证了3种公式的准确性,其中依据中国规范和欧洲规范计算公式的平均误差均小于5%,该计算方法能够为进一步优化空间钢托板设计构造和应用推广提出理论参考。图84幅;表20个;参51篇。
车文鹏,陈建伟,田稳苓,王占文[2](2021)在《带抗剪锚栓板柱节点抗冲切性能分析与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配置抗剪锚栓是提高板柱节点的抗冲切性能与变形性能的有效手段,为研究抗剪锚栓对板柱节点抗冲切性能的影响规律,对带抗剪锚栓板柱节点抗冲切承载力的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建立了带抗剪锚栓板柱节点抗冲切性能分析的1/4结构模型,考虑不同锚栓高度、锚栓半径、锚栓布置方式、锚栓间距、锚栓强度等参数对板柱节点抗冲切性能与变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锚栓高度、锚栓半径、锚栓强度、增加斜向锚栓(非正交方向)、减小锚栓间距均能提高板柱节点抗冲切承载力和延性性能,反之则降低,其中斜向锚栓(非正交方向)数量变化所产生的影响最为明显。提出了板柱结构中抗剪锚栓布置的优化设计建议,并给出合理的参数取值范围。
韦锋,任子华,张俊华[3](2020)在《钢筋混凝土板柱节点抗冲切性能研究综述》文中指出钢筋混凝土板柱结构具有节约净空、平面布置灵活及施工方便等优点,是常见的建筑结构体系。但板柱结构节点区受力复杂,目前对其传力机制和破坏机理尚未有统一的认识,板柱节点的冲切破坏问题尤其突出。根据文献对钢筋混凝土板柱节点的破坏形态进行了总结,并根据相关研究成果归纳了板柱节点破坏形态的判别公式及应用条件;梳理了影响板柱节点抗冲切性能的主要因素,并对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尚鋆[4](2020)在《钢-混凝土组合板柱节点抗冲切性能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钢筋混凝土板柱结构具有结构厚度薄,能够有效降低建筑层高,改善空间利用率等优点,故在地下车库、住宅、学校等建筑中广泛应用。但是由于板柱节点区域存在着较大的弯矩和剪力,因此板柱节点往往易发生脆性冲切破坏,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迄今为止板柱节点的破坏机理,抗冲切机制和承载力的计算方法等问题一直是混凝土板柱节点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为提高板柱节点抗冲切性能,本文通过试验研究、有限元模拟、理论推导等方法对钢与混凝土组合板柱节点的抗冲切性能进行分析。分别以节点布钢形式、板纵筋配筋率、混凝土强度等级、板厚及型钢配钢率为研究参数,设计制作了12个1/5缩尺试验模型。通过单调加载试验测试每个构件的竖向荷载-板中心挠度曲线、钢材的应变等,分析了荷载位移曲线、极限承载力、延性及耗能等重要力学性能指标。此外,在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钢-混凝土板柱节点的数值分析模型,进行节点参数拓展分析并结合试验结果与有限元结果对板柱节点冲切破坏机理做进一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板柱节点中布置型钢可显着提升节点的抗冲切承载力以及节点延性,并且随着型钢布钢数量、板纵筋配钢率、混凝土强度、板厚及型钢配钢率的增加,节点的抗冲切性能均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组合板柱节点的破坏特征为:在节点受力时,首先为板底混凝土受拉开裂,随后板纵筋及型钢下翼缘受拉屈服,最后为柱周边板顶混凝土被压碎,破坏具有明显的延性破坏特征。此外,对型钢混凝土组合板柱节点的冲切破坏机理研究表明,组合节点的冲切破坏面由柱对板形成的冲切面及型钢梁对板形成的冲切面两部分组成。
李毕德[5](2020)在《抗冲切钢筋对混凝土板受冲切性能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钢筋混凝土平板结构由于其结构形式简单、能够充分利用净高空间、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和经济实用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水利、交通和公民建领域中。关于无抗冲切钢筋混凝土板的破坏机理和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国内外学者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较多成果。配置抗冲切钢筋混凝土板虽在工程中广泛应用,但其破坏机理不明晰以及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不统一的问题仍未得到较好地解决,并且国内外规范中相应的多为半理论半经验计算公式。因此,对其受冲切性能的进一步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在课题组配置抗冲切钢筋混凝土板试验的基础上对其受冲切性能进行了相关研究,并结合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构建相应实体模型,对冲切破坏机理和影响承载力性能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主要成果如下:1、在试验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混凝土强度、抗冲切钢筋(弯起钢筋和箍筋)和纵向钢筋对冲切破坏形态以及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规律:试验表明混凝土强度越高,板的抗冲切强度越高;板的抗冲切强度随纵向钢筋配筋率的提高而提高但增加幅度不如配筋率的幅度大,当纵向钢筋配筋率达到2%,板的抗冲切强度无明显增加。2、利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和选用的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及相应本构关系,构建了配置抗冲切钢筋(弯起钢筋和箍筋)混凝土板实体模型。试验模拟了从加载到破坏的全过程,得到的荷载-挠度曲线和相应的应力云图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并利用模型分析了混凝土强度、纵向钢筋和抗冲切钢筋等因素对其受冲切性能的影响,得出:无论混凝土板中是否配置抗冲切钢筋,极限承载力与混凝土强度始终呈线性相关;无抗冲切钢筋混凝土板的极限承载力随着纵向钢筋配筋率的增大而增加,近似与?(1/3)呈线性关系,在配置抗冲切钢筋混凝土板中,近似与?(0.3)呈线性相关;消除其他因素影响,抗冲切极限承载力与抗冲切钢筋承载力(As fy)呈正相关,但抗冲切钢筋的配筋量存在上限值。3、根据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结果,将配置抗冲切钢筋混凝土板的极限承载力分为三部分:混凝土项承载力、纵向钢筋销栓力和抗冲切钢筋承载力,并建立了相应的配置抗冲切钢筋混凝土板的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混凝土三参数统一强度理论和极限平衡法,提出了相应的抗冲切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4、结合国内外配置抗冲切钢筋(弯起钢筋和箍筋)混凝土板的试验数据,比较了本文公式、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5057-200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美国规范(ACI318-2014)、欧洲规范(EN1992-1:2004)和俄罗斯规范(CΠ52-101-2003)中配置抗冲切钢筋混凝土板公式中相关参数的差别和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符合度。结果表明:中国规范(DL/T5057-2009&GB50010-2010)、美国规范(ACI318-2014)和俄罗斯规范(CΠ52-101-2003)中忽略了纵向钢筋配筋率的影响,造成计算结果偏于安全,且离散程度较高;欧洲规范(EN1992-1:2004)考虑因素周全,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本文公式能够达到与欧洲规范(EN1992-1:2004)相当的预测精度,且能够合理的反映混凝土强度和纵向钢筋配筋率对受冲切承载力的影响,可为相应规范修订提供参考。
蒋明月[6](2020)在《内置钢桁架混凝土板柱节点受冲切承载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钢筋混凝土无梁楼盖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等优点,在商业和住宅建筑中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RC板柱节点易发生脆性冲切破坏,且容易导致整个结构的坍塌失效。为提高RC板柱节点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能,目前常采取配置箍筋、弯起钢筋、锚栓等抗冲切措施,但这些抗冲切措施对提高板柱节点的抗冲切性能有限,因此研发更优越的新型抗冲切措施对提高此类结构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本文首先针对受冲切承载力计算方法不统一且差别大等原因,系统分析了中国、美国、欧洲、日本、加拿大、英国等现行设计规范中混凝土板柱节点受冲切承载力计算模式的不定性,采用K-S检验法对比各国规范中RC板柱节点冲切承载力与试验数据的偏离程度,确定各模型计算模式不定性的概率统计信息。结果表明:欧洲和日本规范模型的计算精度较高。以有效提升板柱节点的抗冲切性能为目的,提出了由纵向弦杆和斜腹杆焊接而成的空间钢桁架作为新型抗冲切措施,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研究了内置钢桁架RC板柱节点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抗冲切性能,分析了其破坏模式、钢桁架、混凝土、受拉钢筋应力等,揭示内置钢桁架板柱节点的冲切破坏机理,深入分析了钢桁架构造形式等参数对抗冲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内置钢桁架的腹杆截面尺寸可有效提升板柱节点的受冲切承载力和抗冲切性能,腹杆可限制裂缝的开展,加强裂缝处混凝土的骨料咬合作用。论文系统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根据不同理论背景提出的板受冲切承载力计算方法,分析混凝土强度、配筋率、板有效高度、柱边长、纵筋屈服强度等主要因素对板冲切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临界剪切裂缝理论推导缜密,计算精度较高,是受冲切承载力计算的较理想模型。进而基于临界剪切裂缝理论模型,结合有限元模拟分析,经严密推导建立了内置型钢桁架混凝土板柱节点受冲切承载力的计算模型和简化实用计算方法,该方法可较准确计算腹杆在不同工况下的应力,受冲切承载力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对指导工程实际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朱宇[7](2019)在《施工过程中无梁楼盖结构受力分析》文中提出作为一种特殊的结构形式,无梁楼盖施工周期短,工程成本低,被广泛应用于地库结构。本文以板柱节点的有限元分析和局部堆载对无梁楼盖受力的影响为切入点,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采用有限元模拟软件ABAQUS对已有的板柱节点试验进行建模分析,对建模过程中的各参数选择进行评估,给出建议值。通过与实验结果的比对验证有限元应用于板柱节点研究的可行性。并分析板柱节点区域的应力情况,从有限元角度分析不同混凝土强度和纵筋配筋率影响下的板柱节点破坏机理,探讨板柱节点破坏与附近区域应力发展的联系。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本构输入、网格划分和参数输入,有限元模拟与试验结果有着较好的拟合度;板柱节点附近的混凝土在破坏时处于三向受压的复杂应力状态,其中纵向应力起控制作用。(2)以回填土时楼板受力状态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针对施工阶段回填土作业时可能出现的车辆荷载进行研究。通过ABAQUS搭载DLOAD子程序实现作用形式特殊的荷载输入,从而确定对应的等效均布荷载,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影响等效均布荷载的各个因素,为实际施工作业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施工机具等效均布荷载大小与等效原则、机具数量、覆土高度、板跨均有联系;折算成的等效均布荷载普遍大于设计阶段的活荷载取值,需对施工过程加以控制。(3)从破坏机理和规范规定的承载力计算公式两方面对比分析剪切破坏和冲切破坏的异同。针对目前规范对于位置随机的局部堆载作用下冲切承载力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通过力学推演推导出一套基于我国混凝土设计规范的适用于局部荷载作用下板柱节点承载力的计算公式。拓展了抗冲切承载力的适用范围。
周凯[8](2019)在《局部后浇UHPC的混凝土薄板冲切性能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混凝土薄板在集中荷载作用下易发生冲切破坏,传统施工工艺中如增设柱帽、添加冲切钢筋等用于改善混凝土薄板冲切性能的方法存在施工条件复杂、混凝土用量增加、层间净空被压缩等弊端。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既能提高混凝土薄板冲切承载力,又能显着改善其抗裂性能、延性性能以及耗能能力,同时还能提高施工效率、减少工程材料用量的新型“局部后浇UHPC的混凝土薄板”结构体系。通过试验研究、数值模拟以及理论分析,对局部后浇UHPC的混凝土薄板的冲切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创新性地提出了局部后浇UHPC的混凝土薄板结构新体系将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performance-concrete.UHPC)局部应用于板柱结构体系中受力最为复杂的、最易发生冲切破坏的节点区域,分别建立了UHPC后浇带贯通板厚与UHPC后浇带在受压区局部高度两种形式的局部后浇UHPC混凝土薄板结构新体系。本文试验与数值模拟的结果证实了该结构形式可以有效增强混凝土薄板的冲切承载力、延性、刚度以及耗能能力,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与应用前景。(2)局部后浇UHPC的混凝土薄板冲切性能试验研究通过10块局部后浇UHPC混凝土薄板的冲切破坏试验,研究了UHPC后浇带的高度、面积大小及接缝形式等因素对混凝土薄板的破坏模式、裂缝的发生及开展、初裂荷载、冲切极限承载力、耗能水平等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用于评价混凝土薄板冲切破坏后继续吸收能量的延性耗能指标,并基于试验结果给出了UHPC后浇带的最佳大小及高度布置形式的建议值。研究结果表明,UHPC的加入能够一定程度上转变混凝土薄板的破坏模式,促使板由脆性的冲切破坏向延性的弯冲破坏发展,并能有效增强混凝土薄板的冲切承载力与耗能能力。(3)局部后浇UHPC的混凝土薄板精细化数值模型研究基于试验研究成果对局部后浇UHPC的混凝土薄板的受力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程度较高。在此基础上对试验板UHPC材料强度、配筋率、加载板的大小及形状、UHPC后浇带高度及大小等参数进行模拟与分析,探究以上关键参数对局部后浇UHPC的混凝土薄板冲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UHPC材料强度、配筋率的提升可以增强试验板的冲切极限承载力,但效果并不显着;加载板尺寸的增大能够明显提升试验板的冲切极限承载力,但加载板的形状对于试验板的冲切性能影响不大。此外,当UHPC后浇带边长大小为距加载边1.02.0倍板厚且后浇带高度贯通板厚时,对于混凝土薄板冲切性能的提升效果最为显着,且UHPC的利用效率最高,是一种兼具高性能与经济性优势的UHPC后浇带设置形式。(4)提出一种基于塑性铰线理论的局部后浇UHPC混凝土薄板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提出了基于塑性铰线法的局部后浇UHPC混凝土薄板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在混凝土薄板截面单宽极限弯矩求解时考虑了UHPC抗拉强度的贡献以及后浇带大小的影响,建立了适用于UHPC后浇带高度贯通板厚的局部后浇UHPC混凝土薄板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局部后浇UHPC混凝土薄板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物理意义明确,计算模型合理,且与试验结果有较好的吻合程度,可以用来解决UHPC后浇带高度贯通板厚且面积适中的混凝土薄板冲切极限承载力求解问题,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张俊华[9](2019)在《设有暗梁板柱结构边柱节点的抗冲切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钢筋混凝土板柱结构因其平面布置灵活,使用空间大,能有效降低建筑物层高,且具有施工快捷简单、便于管线布置、综合效益良好等优点,可较好地满足建筑空间和使用功能方面的要求,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但是板柱结构的节点区域受力复杂,易发生局部冲切破坏,一旦结构的个别节点发生冲切破坏,其原来承受的荷载将重新分布到相邻节点处,容易使结构发生连续坍塌的事故。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钢筋混凝土板柱结构的板柱节点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但已有研究成果中绝大部分是针对中柱节点的试验研究,针对边柱节点的试验研究极少。并且这部分少量的边柱节点试验通常聚焦于研究其抗震性能,针对边柱节点抗冲切性能的试验研究更少。由于边柱节点在重力荷载作用下天然存在不平衡荷载,因此其受力状态变得更加复杂。故有必要对边柱节点的破坏形态和受力性能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本论文以纵筋配筋率为试验变量,完成了2个设有暗梁边柱节点的冲切试验,对试件的挠度、裂缝、混凝土应变、纵筋及箍筋应变进行了全过程的观测;根据试验现象及板柱节点破坏形态判别公式对试件的破坏模式进行了判别,并将中国、美国、欧洲及英国规范板柱节点抗冲切承载力计算公式所得结果与试验值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采用ABAQUS软件对2个试件的加载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并分别以纵筋配筋率、纵筋布置方式为变量,用ABAQUS软件对设有暗梁的边柱节点进行了参数化分析。根据以上研究工作,可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在破坏阶段,2个边柱节点试件的受拉纵筋均已屈服;纵筋配筋率较小的试件E-SC-1箍筋未屈服,沿柱周边受压区混凝土压碎且压碎区范围较大,最终发生弯曲破坏;配筋率较大的试件E-SC-2部分箍筋屈服,沿柱周边受压区混凝土未见明显压碎,最终发生弯冲破坏。2个试件在破坏过程都表现出较好的变形能力,但较高配筋率的试件变形能力相对较小。(2)纵筋配筋率对边柱节点受力性能有明显影响,试件的初始屈服荷载、弯曲刚度、极限荷载均随纵筋配筋率的提高而增大;受拉纵筋应力沿柱上板带及暗梁的横向分布是不均匀的;极限荷载状态下,柱边以外(34)h0范围内的纵筋基本上进入屈服状态,而较高配筋率的试件,其纵筋屈服范围相对较小。(3)因边柱节点在短边方向上存在不平衡弯矩,在节点区产生了附加剪应力,导致短边方向上的箍筋应变比长边方向上的箍筋应变大;在破坏阶段,距离柱边(12)h0范围的箍筋应变急剧上升,因此宜在距离柱边2h0范围内加强抗冲切措施,而中国规范关于板柱结构在柱边3h0范围内配置抗冲切钢筋的规定是合理的,并且是偏安全的。(4)在约75%Vu的荷载水平时,沿短边方向上的受压区混凝土径向应变在距离柱边约0h的范围内最先出现应变“卸载”现象,其他范围的混凝土径向应变在临近破坏时才表现出应变卸载。(5)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对应的荷载作用下,边柱节点试件的受拉区混凝土已经开裂,在靠近柱边的地方出现了径向裂缝和环向裂缝,但是其挠度、混凝土压应变、纵筋应变、箍筋应变均处于较低的弹性水平。(6)在关于板柱节点破坏形态的几个判别公式中,王宝安公式较准确地预测了本次试验2个试件的破坏形态;根据试验测定的不平衡弯矩,对本次试验的边柱节点而言,由不平衡弯矩传递的剪力占等效冲切荷载设计值的30%左右;在各国规范的抗冲切承载力计算公式中,中国规范GB50010-2010和美国规范ACI318-14的计算结果相近,且抗冲切承载能力与等效冲切荷载设计值较吻合,而欧洲规范EC2-04的计算结果最保守。(7)利用ABAQUS软件完成的边柱节点参数化分析结果表明,提高纵筋配筋率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边柱节点的抗冲切承载力,当纵筋配筋率低于1%时,提高幅度更大;在总配筋率一定的情况下,通过提高暗梁纵筋比例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边柱节点的抗冲切承载力,当纵筋配筋率低于1%时,提高的幅度更大。
王瑞[10](2019)在《配置不同形式抗冲切钢筋对板柱结构节点冲切性能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钢筋混凝土板柱结构具有降低层高、空间利用率高和方便施工等优点。但是在抗震性能方面板柱结构节点存在着缺点,因其节点抗冲切能力较差造成了一系列事故。为了解决其节点薄弱问题,大量学者进行了有效的针对性试验研究,并且给出了相应的数值模拟方法:配置不同形式的抗冲切钢筋来增大板柱构件的抗冲切性能。通过借助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实体模型,并采取位移控制的方法对已建模型进行抗冲切性能数值分析。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拟合较好。(1)通过对各国有关板柱节点的抗冲切计算公式汇总,在此基础上针对国内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美国规范、欧洲规范分析比较,提出一种新的计算抗冲切简化公式。(2)本次模拟对6种配置不同抗冲切钢筋的板柱节点建立ABAQUS实体模型,主要涉及配筋形式有:单弯曲剪力钢筋、u形箍筋、双弯曲剪力钢筋、锚钉、锚栓。将模拟结果得到的数值与试验数值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两者的极限承载力相吻合,证明本次模拟模型具有合理性与可靠性。通过模拟结果与试验过程分析可以得出,在提高抗冲切承载力上双弯曲剪力钢筋、锚栓和锚钉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对于延性方面的提升锚栓与锚钉是两种比较有效的抗冲切钢筋。(3)基于上述ABAQUS实体模型,对5个配置锚栓的板柱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将数值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吻合较好,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参数分析:一种是锚栓与锚栓之间的距离;另一种是考虑第一排锚栓距柱的距离。文中在原有公式的基础上,利用虚功原理整合出新公式,得到的计算结果与试验值比对,吻合良好,可为以后分析提供参考借鉴。图57幅;表12个;参57篇。
二、混凝土板配置抗冲切锚栓的设计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混凝土板配置抗冲切锚栓的设计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带托板钢管混凝土板柱结构抗冲切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板柱节点抗冲切性能试验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板柱节点抗冲切性能试验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板柱节点抗冲切性能试验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板柱节点抗冲切性能数值与理论研究现状 |
1.3.1 国外板柱节点抗冲切性能数值与理论研究现状 |
1.3.2 国内板柱节点抗冲切性能数值与理论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第2章 带托板钢管混凝土板柱节点抗冲切性能试验设计 |
2.1 试件设计 |
2.2 材料及试件制作 |
2.2.1 混凝土配合比 |
2.2.2 试件制作 |
2.3 材性试验 |
2.3.1 混凝土材性试验 |
2.3.2 钢筋及钢板材性试验 |
2.4 试验方案 |
2.4.1 试验加载装置 |
2.4.2 试验加载制度 |
2.5 测量内容及测量方案 |
2.5.1 应变测量方案 |
2.5.2 板水平与竖向位移测量方案 |
第3章 带托板钢管混凝土板柱节点抗冲切性能试验现象及结果分析 |
3.1 空间钢托板尺寸对抗冲切性能影响试验结果分析 |
3.1.1 试验现象与破坏形态 |
3.1.2 荷载与挠度 |
3.1.3 钢筋及钢托板应变 |
3.1.4 混凝土应变 |
3.2 连接缀板长度对抗冲切性能影响试验结果分析 |
3.2.1 试验现象与破坏形态 |
3.2.2 荷载与挠度 |
3.2.3 钢筋及钢托板应变 |
3.2.4 混凝土应变 |
3.3 空间钢托板位置对抗冲切性能影响试验结果分析 |
3.3.1 试验现象与破坏形态 |
3.3.2 荷载与挠度 |
3.3.3 钢筋及钢托板应变 |
3.3.4 混凝土应变 |
3.4 钢托板开缝对抗冲切性能影响试验结果分析 |
3.4.1 试验现象与破坏形态 |
3.4.2 荷载与挠度 |
3.4.3 钢筋及钢托板应变 |
3.4.4 混凝土应变 |
3.5 各试件强度与变形对比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带托板钢管混凝土板柱节点抗冲切承载力计算对比分析 |
4.1 各国规范对板柱节点抗冲切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
4.1.1 中国规范 |
4.1.2 美国规范ACI318-14 |
4.1.3 欧洲规范Eurocode2-2004 |
4.1.4 各国规范的对比分析 |
4.1.5 各种规范下的冲切承载力计算 |
4.2 带有钢板和栓钉的板柱节点抗冲切承载力计算方法 |
4.3 带托板钢管混凝土板柱节点抗冲切承载力计算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2)带抗剪锚栓板柱节点抗冲切性能分析与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概述 |
1 国外规范对板抗冲切承载力计算的说明 |
1.1 美国规范 |
1.2 欧洲规范 |
1.3 利用规范计算试件抗冲切承载力 |
2 数值计算与参数分析 |
2.1 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及钢材本构确定 |
2.2 模型建立 |
2.3 参数分析 |
3 优化设计 |
4 结论 |
(4)钢-混凝土组合板柱节点抗冲切性能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板柱结构破坏实例 |
1.3 板柱节点抗冲切承载力研究概况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板柱节点抗冲切相关规范 |
1.4.1 国内规范 |
1.4.2 国外规范 |
1.5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板柱节点试件制作及试验方案 |
2.1 引言 |
2.2 试验目的 |
2.3 试验设计与制作 |
2.3.1 试件设计 |
2.3.2 试件制作 |
2.3.3 加载与测试方案 |
2.4 材料特性试验及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钢-混凝土组合板柱节点冲切试验结果 |
3.1 引言 |
3.2 裂缝形态与破坏模式 |
3.2.1 试件裂缝及破坏形态 |
3.2.2 冲切锥体形态 |
3.3 荷载与挠度 |
3.3.1 荷载-位移曲线与极限承载力 |
3.4 纵筋应变和型钢应变 |
3.5 变形能力 |
3.6 耗能能力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ABAQUS有限元模型分析 |
4.1 引言 |
4.2 ABAQUS有限元软件介绍 |
4.3 有限元分析中材料的本构关系 |
4.3.1 混凝土本构模型 |
4.3.2 钢材本构模型 |
4.4 有限元模型建立 |
4.4.1 单元选取 |
4.4.2 网格划分 |
4.4.3 接触定义和边界条件 |
4.4.4 加载方法 |
4.5 有限元模型验证 |
4.5.1 有限元建模 |
4.5.2 有限元结果与试验结果比对 |
4.5.3 有限元分析结果 |
4.6 全尺寸有限元模拟拓展分析 |
4.6.1 有限元模型设计 |
4.6.2 有限元模型验证 |
4.6.3 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钢-混凝土组合板柱节点冲切破坏机理及承载力计算 |
5.1 引言 |
5.2 板柱节点的破坏形态 |
5.3 改善板柱节点抗冲切性能措施 |
5.4 板柱结构抗冲切基本理论 |
5.4.1 极限平衡法 |
5.4.2 临界裂缝理论 |
5.4.3 刚塑性理论 |
5.5 钢-混凝土组合板柱节点冲切破坏机理 |
5.5.1 混凝土损伤分析 |
5.5.2 钢材应力分析 |
5.5.3 冲切破坏模式 |
5.6 钢-混凝土组合板柱节点抗冲切公式拟合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存在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5)抗冲切钢筋对混凝土板受冲切性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混凝土板冲切问题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3 存在问题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2 配置抗冲切钢筋混凝土板的冲切破坏 |
2.1 冲切破坏概念 |
2.2 混凝土板破坏形态 |
2.2.1 荷载作用位置不同时的破坏形态 |
2.2.2 冲切钢筋位置不同时的破坏形态 |
2.2.3 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同时的破坏形态 |
2.3 影响混凝土板受冲切性能的因素 |
2.3.1 混凝土强度 |
2.3.2 纵向钢筋 |
2.3.3 加载面形状 |
2.3.4 冲跨比及尺寸效应 |
2.3.5 抗冲切钢筋及钢纤维 |
2.4 混凝土板的冲切破坏机理研究 |
2.4.1 斜拉破坏 |
2.4.2 剪压破坏 |
2.4.3 桁架模型 |
2.5 混凝土板受冲切承载力计算方法的研究 |
2.5.1 极限平衡法 |
2.5.2 经验公式法 |
2.5.3 塑性极限分析法 |
2.5.4 桁架比拟法 |
2.5.5 屈服线理论 |
2.5.6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法 |
2.6 小结 |
3 配置抗冲切钢筋混凝土板受冲切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
3.1 概述 |
3.2 ABAQUS简介及在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应用 |
3.3 试验及试件简介 |
3.4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4.1 混凝土本构关系选取 |
3.4.2 钢筋本构关系选取 |
3.4.3 材料属性 |
3.4.4 单元类型和网格划分 |
3.5 有限元模拟结果 |
3.5.1 荷载-挠度曲线 |
3.5.2 应力云图 |
3.5.3 钢筋应变 |
3.6 基于ABAQUS的参数因素影响分析 |
3.7 小结 |
4 配置抗冲切钢筋混凝土板受冲切承载力计算模型 |
4.1 概述 |
4.2 各国规范中关于钢筋混凝土板受冲切承载力计算方法 |
4.3 各国规范中受冲切承载力计算方法对比分析 |
4.3.1 无抗冲切钢筋混凝土板 |
4.3.2 配置抗冲切钢筋混凝土板 |
4.4 混凝土三参数统一强度准则 |
4.5 配置抗冲切钢筋混凝土板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
4.5.1 混凝土项承载力 |
4.5.2 纵向钢筋销栓力 |
4.5.3 抗冲切钢筋承载力 |
4.6 配置抗冲切钢筋混凝土板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公式 |
4.7 计算模型验证 |
4.7.1 公式计算值与有限元模拟结果对比 |
4.7.2 公式计算值与各国规范计算值对比 |
4.8 小结 |
5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 |
致谢 |
(6)内置钢桁架混凝土板柱节点受冲切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RC板柱节点抗冲切键的类型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1.3.1 试验研究 |
1.3.2 理论分析 |
1.3.3 数值模拟 |
1.3.4 现存问题分析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混凝土板柱节点受冲切承载力计算不定性分析 |
2.1 概述 |
2.2 各国规范中板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式 |
2.3 受冲切承载力模型的计算模式不定性分析 |
2.3.1 计算模式不定性的定义 |
2.3.2 计算模式不定性的概率统计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内置钢桁架RC板柱节点受冲切性能数值模拟 |
3.1 概述 |
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2.1 RC板柱节点模型选取 |
3.2.2 有限元模型的选取 |
3.2.3 材料本构关系 |
3.2.4 单元类型选取 |
3.2.5 相互作用接触定义 |
3.2.6 边界条件和加载模拟 |
3.2.7 网格划分 |
3.3 有限元结果验证 |
3.3.1 试验概况 |
3.3.2 计算与试验结果对比 |
3.3.3 破坏形态对比 |
3.4 内置钢桁架混凝土板柱节点抗冲切破坏受力机理分析 |
3.4.1 破坏模式分析 |
3.4.2 混凝土应力 |
3.4.3 受拉钢筋应变 |
3.4.4 钢桁架应变 |
3.5 钢桁架对混凝土板柱节点受冲切性能的影响 |
3.5.1 腹杆尺寸的影响 |
3.5.2 腹杆形状的影响 |
3.5.3 弦杆尺寸的影响 |
3.5.4 弦杆形状的影响 |
3.5.5 腹杆倾角的影响 |
3.5.6 腹杆间距的影响 |
3.6 钢桁架腹杆抗冲切配钢率对受冲切承载力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内置钢桁架RC板柱节点受冲切承载力计算方法 |
4.1 概述 |
4.2 无抗冲切钢筋板柱节点受冲切承载力模型理论 |
4.2.1 临界剪切裂缝理论 |
4.2.2 塑性理论 |
4.2.3 切向应变理论 |
4.2.4 临界截面应变理论 |
4.3 影响因素分析 |
4.3.1 混凝土强度 |
4.3.2 板有效高度 |
4.3.3 柱边长 |
4.3.4 配筋率 |
4.3.5 钢筋屈服强度 |
4.4 冲切承载力计算分析 |
4.5 内置钢桁架板柱节点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
4.5.1 混凝土提供的冲切承载力 |
4.5.2 钢桁架提供的冲切承载力 |
4.6 内置钢桁架板柱节点受冲切承载力实用简化方法 |
4.7 其他冲切破坏模式的讨论 |
4.7.1 临界剪切裂缝出现在柱与钢桁架之间 |
4.7.2 临界剪切裂缝出现在钢桁架之外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成果 |
致谢 |
(7)施工过程中无梁楼盖结构受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研究现状小结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思路 |
第2章 基于ABAQUS的钢筋混凝土板冲切分析 |
2.1 概述 |
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2.1 试验概况 |
2.2.2 柱形的选择 |
2.2.3 支座约束 |
2.2.4 材料本构关系的定义 |
2.2.5 单元的选择 |
2.2.6 网格划分 |
2.3 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对比 |
2.3.1 裂缝形态 |
2.3.2 荷载-挠度曲线 |
2.4 破坏机理的研究 |
2.4.1 板柱节点附近混凝土受压损伤演变 |
2.4.2 板顶面柱单元主应力分析 |
2.4.3 沿柱边单元主应力分析 |
2.4.4 沿板厚单元主应力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施工机具作用下无梁楼盖结构受力分析 |
3.1 概述 |
3.2 施工机具等效均布荷载的计算依据 |
3.2.1 机具规格的确定 |
3.2.2 覆土对于挖土机轮压的扩散效应 |
3.2.3 控制截面的确定 |
3.2.4 机具最不利排列方式的确定 |
3.2.5 轮压的调整 |
3.3 施工机具等效均布荷载的确定 |
3.3.1 等效均布荷载的确定原则 |
3.3.2 等效均布荷载的计算 |
3.4 结果分析 |
3.4.1 等效原则的影响 |
3.4.2 机具数量的影响 |
3.4.3 覆土高度的影响 |
3.4.4 跨度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局部堆载作用下板柱节点承载力分析 |
4.1 概述 |
4.2 冲切破坏和剪切破坏的比较 |
4.2.1 破坏机理 |
4.2.2 承载力计算公式 |
4.3 局部堆载作用下板柱节点的理论计算 |
4.3.1 计算方法 |
4.3.2 板带的划分 |
4.3.3 基本假定 |
4.3.4 公式推导 |
4.3.5 公式引伸 |
4.4 算例 |
4.4.1 设计计算 |
4.4.2 施工验算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局部后浇UHPC的混凝土薄板冲切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混凝土薄板冲切破坏机理与影响因素 |
1.2.1 混凝土薄板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冲切破坏机理 |
1.2.2 混凝土薄板冲切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
1.3 混凝土薄板冲切性能研究现状 |
1.3.1 普通混凝土薄板冲切性能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薄板冲切性能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局部后浇UHPC的混凝土薄板冲切性能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概况 |
2.2.1 试验板的设计与制作 |
2.2.2 材料性能试验结果 |
2.2.3 试验装置及加载方法 |
2.2.4 测试内容及方法 |
2.3 试验现象及破坏模式分析 |
2.3.1 试验加载结果汇总 |
2.3.2 试验板破坏形态分析 |
2.3.3 试验板裂缝开展过程分析 |
2.4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2.4.1 荷载-位移曲线分析 |
2.4.2 初裂荷载与极限承载力分析 |
2.4.3 试验板耗能水平分析 |
2.4.4 钢筋与混凝土应变分析 |
2.4.5 UHPC对混凝土薄板冲切性能增强机理探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局部后浇UHPC的混凝土薄板数值模拟及影响参数分析 |
3.1 引言 |
3.2 局部后浇UHPC混凝土薄板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2.1 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CDP) |
3.2.2 材料本构关系的选取 |
3.2.3 单元类型与边界条件 |
3.3 局部后浇UHPC的混凝土薄板冲切试验数值模拟分析 |
3.3.1 数值模拟结果汇总 |
3.3.2 荷载-位移曲线模拟结果分析 |
3.3.3 混凝土应力模拟 |
3.3.4 板底混凝土应变模拟 |
3.4 混凝土薄板设计参数对冲切性能的影响分析 |
3.4.1 UHPC强度对于局部后浇UHPC的混凝土薄板冲切性能的影响分析 |
3.4.2 配筋率对局部后浇UHPC的混凝土薄板冲切性能的影响分析 |
3.4.3 加载板大小对局部后浇UHPC的混凝土薄板冲切性能的影响分析 |
3.4.4 加载板形状对局部后浇UHPC的混凝土薄板冲切性能的影响分析 |
3.5 UHPC后浇带尺寸及布置形式对冲切性能的影响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局部后浇UHPC的混凝土薄板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各国规范冲切承载力计算方法及相关计算理论概述 |
4.3 基于塑性铰线法的局部后浇UHPC混凝土薄板承载能力计算方法研究 |
4.3.1 塑性铰线法的计算模型与求解思路 |
4.3.2 局部后浇UHPC混凝土薄板截面单宽极限弯矩求解 |
4.3.3 基于塑性铰线法的局部后浇UHPC混凝土薄板承载能力计算公式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9)设有暗梁板柱结构边柱节点的抗冲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板柱节点冲切破坏研究现状 |
1.2.1 冲切试验和主要影响因素 |
1.2.2 冲切破坏机理研究 |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二章 边柱节点抗冲切试验方案与试件制作 |
2.1 引言 |
2.2 试验总体方案 |
2.2.1 概述 |
2.2.2 试件形式 |
2.3 试验设计与试件制作 |
2.3.1 试件设计 |
2.3.2 试件制作 |
2.3.3 试验装置与测试方案 |
2.3.4 材性试验及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边柱节点抗冲切试验结果 |
3.1 引言 |
3.2 裂缝形态与破坏模式 |
3.3 荷载与挠度 |
3.4 混凝土应变和钢筋应变 |
3.4.1 混凝土压应变 |
3.4.2 纵筋应变 |
3.4.3 箍筋应变 |
3.5 不平衡弯矩 |
3.6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边柱节点的受力性能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边柱节点抗冲切承载力分析 |
4.1 引言 |
4.2 试件的破坏形态分析 |
4.2.1 弯曲破坏 |
4.2.2 弯冲破坏 |
4.2.3 冲剪破坏 |
4.2.4 试件破坏形态判别 |
4.3 各国规范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对比 |
4.3.1 中国规范GB50010-2010 |
4.3.2 美国规范ACI318-14 |
4.3.3 欧洲规范Eurocode 2-04(EC2-04) |
4.3.4 英国规范BS8110-97 |
4.3.5 各国规范公式计算结果对比 |
4.4 边柱节点的塑性极限分析 |
4.4.1 只承受竖向荷载时的分析 |
4.4.2 只承受不平衡弯矩时的分析 |
4.4.3 竖向荷载和不平衡弯共同作用时的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边柱节点的有限元分析 |
5.1 引言 |
5.2 有限元软件ABAQUS简介 |
5.3 有限元模型建立 |
5.3.1 材料本构 |
5.3.2 单元类型选取及网格划分 |
5.3.3 边界条件和加载方法 |
5.4 有限元数值模拟验证 |
5.4.1 荷载位移-曲线对比 |
5.4.2 裂缝分布对比 |
5.4.3 钢筋应力分布对比 |
5.5 纵筋对抗冲切承载力影响的参数化分析 |
5.5.1 纵筋配筋率 |
5.5.2 纵筋布置方式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配置不同形式抗冲切钢筋对板柱结构节点冲切性能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板柱结构体系 |
1.2 板柱结构节点的冲切破坏试验研究 |
1.2.1 国外板柱结构节点的冲切破坏试验研究 |
1.2.2 国内板柱结构节点的冲切破坏试验研究 |
1.3 国内外板柱节点的冲切破坏数值研究 |
1.4 研究目标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内外钢筋混凝土板抗冲切性能比较 |
2.1 各国规范关于无抗冲切钢筋板柱节点承载力比较 |
2.2 设置抗冲切钢筋时板受力计算公式 |
2.3 公式设计参数 |
2.3.1 材料强度取值 |
2.3.2 板有效高度的统一 |
2.3.3 各国临界截面周长 |
2.4 板柱节点受冲切研究方法概述 |
2.5 板冲切破坏特征与抗冲切破坏措施 |
2.5.1 冲切破坏的破坏特征 |
2.5.2 提高钢筋混凝土板抗冲切承载力的常用措施 |
第3章 配置不同抗冲切钢筋板柱节点的冲切试验模拟 |
3.1 ABAQUS有限元软件简介 |
3.2 试验及试件简介 |
3.3 有限元分析中材料的本构关系 |
3.4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结果分析 |
3.4.1 板受拉损伤破坏面与钢筋应力云图 |
3.4.2 荷载-位移曲线对比图 |
3.4.3 抗冲切钢筋的荷载-应变曲线比较 |
3.5 参数分析 |
3.5.1 网格划分影响分析 |
3.5.2 混凝土影响分析 |
3.6 结论 |
第4章 配锚栓的钢筋混凝土双向板冲切破坏模型及数值分析 |
4.1 试验简介 |
4.2 ABAQUS模型的建立及结果分析 |
4.2.1 荷载位移曲线 |
4.2.2 板底混凝土、钢筋、锚栓荷载-应变曲线 |
4.2.3 应力云图 |
4.3 参数分析 |
4.3.1 距柱头距离影响 |
4.3.2 锚栓之间间距影响 |
4.4 数值结果分析 |
4.4.1 混凝土的冲切破坏准则 |
4.4.2 配锚栓的双向板抗冲切承载力公式 |
4.4.3 抗冲切承载力理论数值计算 |
4.5 结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企业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混凝土板配置抗冲切锚栓的设计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带托板钢管混凝土板柱结构抗冲切性能试验研究[D]. 张瑞. 华北理工大学, 2021
- [2]带抗剪锚栓板柱节点抗冲切性能分析与优化设计[J]. 车文鹏,陈建伟,田稳苓,王占文. 建筑结构, 2021(09)
- [3]钢筋混凝土板柱节点抗冲切性能研究综述[J]. 韦锋,任子华,张俊华. 建筑结构, 2020(S2)
- [4]钢-混凝土组合板柱节点抗冲切性能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D]. 尚鋆. 贵州大学, 2020(04)
- [5]抗冲切钢筋对混凝土板受冲切性能影响的研究[D]. 李毕德. 郑州大学, 2020(02)
- [6]内置钢桁架混凝土板柱节点受冲切承载力研究[D]. 蒋明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施工过程中无梁楼盖结构受力分析[D]. 朱宇. 天津大学, 2019(01)
- [8]局部后浇UHPC的混凝土薄板冲切性能试验研究[D]. 周凯. 东南大学, 2019(05)
- [9]设有暗梁板柱结构边柱节点的抗冲切性能研究[D]. 张俊华.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10]配置不同形式抗冲切钢筋对板柱结构节点冲切性能影响[D]. 王瑞.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