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四子王旗脑木更地热地质条件分析

内蒙古四子王旗脑木更地热地质条件分析

内蒙古第七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内蒙古呼和浩特市010020

摘要:通过地温调查及物化遥感勘探资料的分析,推断脑木更地区存在地热异常带。热储层主要研究查区热储类型为层状,根据可控源探测成果解译及二维地震勘探成果解译,勘查区周围存在5条NNE向正断层,分别为F1-F5,实测井口水温为41℃。

关键词:地热;大地构造;地质条件;脑木更

1区域地热地质条件概述

1.1地层

研究区位于脑木更凹陷中部,凹陷中出露零星薄层第四系,其下为古近系、白垩系和侏罗系地层,沉积厚度较大。在收集资料中均揭露了第四系、新近系、古近系和白垩系地层,部分侏罗系地层;在收集的1:20万水文地质图中,研究区范围内大部分地面直接出露古近系地层,新近系地层缺失。区域地层由老至新叙述如下:

1.1.1侏罗系中下统(J1-2)

据本次地热井钻探岩芯、岩屑和测井等资料,在1481-2602.91m揭露侏罗系地层(未揭穿),该段地层大体分为二层:下部主要为细砾岩,灰褐色、棕褐色,砾状结构,基底式胶结;上部主要为泥岩,呈浅紫色、褐色、浅灰绿色和黑色等,泥状结构,呈现不同程度的绢云母化,部分地段含砾。该段地层变质较为严重。

1.1.2白垩系下统巴彦花组(K1b)

由区域地质资料可知,研究区白垩系地层为下统巴彦花组,岩性多为泥岩和砂砾岩互层,由灰色、灰绿色为主的泥岩,灰色、灰白色砂砾岩、含砾粗砂岩、粉砂岩夹煤层组成,局部夹有玄武岩、安山玢岩。

根据本次钻探取芯薄片鉴定结果,结合岩屑及测井解译资料,白垩系地层基本分为两部分,上部(664-1236m)主要为棕红色砂质泥岩、泥质砂岩互层,厚572m;下部(1236-1481m)为灰色、浅灰绿色中细粒石英砂岩,厚245m。

1.1.3古近系

由区域地质资料可知,勘查区古近系地层主要分为古新统、始新统和渐新统,岩性多为砂岩和泥岩互层。现将地层分述如下:

1)古新统脑木更组(E1n)

下部为棕红色、棕黄色泥岩夹薄层砂岩、砂砾岩;中部为灰白色、淡黄色砂岩与棕红色泥岩互层;上部为棕红色、棕黄色泥岩夹砂岩、砂砾岩。

2)始新统阿力乌苏组(E2al)

由浅黄色、灰白色石英砂岩、砾岩夹薄层泥岩组成。厚度一般不超过219m。同上覆渐新统脑岗代组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

3)渐新统脑岗代组(E3ng)

灰白色砂砾岩为主,夹薄层泥岩。厚度一般不超过61m。

1.1.4第四系

由区域地质资料可知,第四系分布较为零散且厚度较小,主要为全新统风积层和冲湖积层。

1)全新统风积层(Q4eol)由浅黄色中细砂、细砂组成,一般厚5-20米。

2)全新统冲湖积层(Q4al+pl)由黄色、黄褐色中细砂和砂砾石组成。厚度一般小于5m。

2构造

根据可控源探测成果解译及二维地震勘探成果解译,勘查区周围存在5条NNE向正断层,分别为F1-F5。其中F1、F2、F3分布在脑木更凹陷的东南侧,F4、F5分布在脑木更凹陷的西北侧,5条断层控制了勘查区附近凹陷的基本形态,推测F3、F4应为脑木更凹陷两侧的主控制断层,地热田位于F3、F4断层间的凹陷内。

3地球物理特征

地面工作共采用了两种物探方法,分别是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和二维地震勘探。在研究区平行布置北西南东向的5条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线,通过CSAMT,初步掌握了研究区内的凹陷特征,然后在凹陷内地热有利地段开展二维地震工作,进一步验证凹陷特征及构造分布情况。

3.1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

整体上,研究区浅部古近系电阻率较低,在0-100Ω?m间;白垩系、侏罗系电阻率在100-200Ω?m间;电阻率高于200Ω?m,推测为古生界二叠系地层。但F3和F4断层间电阻率普遍低于其他地区,古近系地层电阻率小于40Ω?m,白垩系和侏罗系地层电阻率小于100Ω?m,推测由于F3和F4断层间为脑木更凹陷最深处,周边地下水都向这里汇聚,经过较长距离的径流,矿化度越来越高,相应的电阻率降低。

3.2二维地震

充分收集资料及本次地震解译资料综合分析,确定地震反射波之间的接触关系,目的层的层位和时间剖面上有效波的对应关系,结合区域地质规律和地震剖面特征进行层位标定,进行地震反射波的地质属性识别。该区主要沉积地层自上而下主要为:第四系、古近系、白垩系、侏罗系和古生界,对本区地震反射波的发育特征及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并结合地震时间剖面上主要标准反射波特征、接触关系及与地质层位的对应关系,主要反射波地质层位的确定及波组特征。

4地热地质条件

综合分析研究区内的地层、构造及地球物理特征,仅有可控源K5线对F4断层以北深部地质构造有所控制,控制精度较低,F4断层以北地区地热地质条件需进一步开展相应勘查工作进行论证。本次勘查成果对F4断层以南地区控制程度较高,下面将从热储层、盖层、热源及热流通道几个方面对该地区进行论述。

4.1热储层

区域构造、重力和航磁上反应,该地区凹陷基底较深,沉积厚度较大,层状热储条件较好,研究区内地层沉积呈盆状,经过地热井钻探验证,研究查区热储类型为层状。

分析地层厚度和电阻率变化情况,研究区内沿NW方向自两侧向中部地层沉积厚度逐渐增大,地层电阻率逐渐减小,在F3和F4断层间基底最深、地层沉积厚度最大。考虑研究区地层电阻率越低,越为富水,将F3和F4间且1000m深度处电阻率≤50Ω的区域作为地热地质条件较好区,依据测井资料和本次钻探抽水试验的验证,该地段热储层埋深主要集中在1500m内,为古近系和白垩系孔隙水,岩性以砂砾岩、泥质砂岩为主,含水层总厚度一般不超过98m,出水温度一般不超过40℃。

4.2热源及热流通道

勘查区热储呈层状,主要依靠地热增温,地热增温率约为3℃/100m。通道是指地下热水在静水压力作用下向上涌的断裂构造空间,勘查区共分布5条新生代断裂构造,均为脑木更凹陷形成时的控制构造,可能具有继承性,断距较小,倾角较缓,均小于67°。这5条断层可能沟通深部热源,使地下热水涌入热储层,得以利用。

5结论

1、地热田面积为31.68km2,主要热储层为侏罗系、白垩系和部分古近系砂岩和砂砾岩,共14层热储层,在465.2-2487.6m间,热储层厚度共计98m,地下热水类型为孔隙裂隙含水层,井底温度为83.7℃,平均地温梯度为2.97℃/100m;

2、该井地热流体pH值为7.11,总矿化度为26.81g/l,总硬度(以CaCO3计)为2.77g/l,水化学类型为Cl-Na型;地热水出孔温度41℃,属于低温地热资源的温热水。

参考文献

[1]陈墨香.华北地热[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3-117.

[2]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脑木更地质公园地热资源预可行性勘查报告.

标签:;  ;  ;  

内蒙古四子王旗脑木更地热地质条件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